胰岛素瘤

  • 胰岛素瘤15例临床诊治分析
    学军,卜春红胰岛素瘤是常见的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s),年发病率为(1~4)/百万[1]。90%以上胰岛素瘤原发于胰腺,为单发、良性,且大小通常<2 cm,其在胰头、胰体、胰尾发生率基本相当[2]。4%~7%的胰岛素瘤与多发内分泌肿瘤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1,MEN-1)有关,发病年龄更早(29~34岁)且常为多发[3-5]。M

    中国全科医学 2022年29期2022-12-28

  • 胰岛素瘤临床特征及与病理分级的关系分析
    高飞,马晓君胰岛素瘤是一种相对罕见的源自胰岛 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其中大多数是良性的,只有极少数被确诊为恶性[1]。胰岛素瘤临床表现多变且复杂,易被误诊为神经系统、精神疾病及心血管系统疾病,因此需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本研究拟分析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为临床判断胰岛素瘤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术后病理确诊的胰岛素瘤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9期2022-11-02

  • ELF4通过激活Akt通路促进胰岛素瘤细胞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
    [3,4]。胰岛素瘤是功能性PNENs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胰岛素瘤的典型临床表现为Whipple三联征,但该病实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由于其引起的低血糖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往往与其他疾病类似,加之超声、CT的确诊率不高,均需由多科室会诊,临床上无法依据胰岛素瘤细胞的形态学来判断其良恶性质,目前亦无可靠临床指标及分子标记物以用于区分良、恶性胰岛素瘤[4],极易漏诊及误诊[5,6]。特别重要的是,正因为PNENs病程进展非常缓慢,确诊时大多已有远处转移,而转移性PN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9期2021-10-14

  • 胰岛素瘤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636600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ia,pNEN),起源于胰岛β细胞,表现为大量胰岛素阵发性分泌导致低血糖反复发作,根据典型whipple三联征(反复发作的低血糖症状、发作时血糖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以“insulinoma”为关键词,物种限定为“homo sapiens”,研究类型选择“expression profiling by array”,在基因表达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5期2021-08-05

  • 单纯肿瘤摘除术和部分胰腺切除术治疗胰岛素瘤对患者血糖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55000)胰岛素瘤是由于胰岛β细胞瘤或β细胞增生,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而引起低血糖症,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和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如乏力、头痛、面色苍白、心悸、恶心等,甚至是昏迷[1]。研究发现,胰岛素瘤的发生率约为4/100万,在临床较为罕见,但作为功能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胰岛素瘤在早期有明显的症状,包括低血糖导致的中枢神经糖缺乏、三联症等[2]。数据资料显示,约有70%~80%的胰岛细胞肿瘤为胰岛素瘤[3]。胰岛素瘤易被误诊为癫痫、

    河北医学 2021年7期2021-08-02

  • 头晕心悸 警惕胰岛素瘤
    “病根”——胰岛素瘤。专家提醒,如果频繁出现空腹或劳动后发作的头晕、心悸及出冷汗等症状,未必是低血糖,要警惕胰岛素瘤的可能性。胰岛素瘤是功能型神经内分泌肿瘤最常见的一类,此类肿瘤为潜在恶性肿瘤。谢先生入院后,放射科对其CT、MRI检查结果进行了会诊。随后,消化内科医生为他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在其胰体尾交界部位发现一个大小约1.5厘米占位,其他部位未见病灶。综合上述检查结果和症状,考虑单发胰岛素瘤,定性、定位诊断明确。医生为谢先生实施全腹腔镜下保脾胰体尾切除术

    保健与生活 2021年10期2021-05-17

  • 胰岛素瘤患者血糖管理中综合护理的价值探究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患者血糖管理中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66例胰岛素瘤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比较常规护理干预与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血糖值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最大波动幅度、血糖标准差、低血糖发生次数、低血糖持續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瘤患者血糖管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可改善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发生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胰岛素

    康颐 2020年14期2020-11-10

  • 胰岛功能指标在胰岛素瘤与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中比较分析
    [1]。由于胰岛素瘤(insulinoma)和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IAS)均表现为低血糖和相对不恰当的高水平血浆胰岛素,两者发病率均很低,临床工作者对两种疾病尚缺乏充分了解,易漏诊、误诊,甚至有将IAS(2/40)误诊为胰岛素瘤进行手术的报道[2]。目前有关胰岛素瘤和IAS 的单独研究报道比较多,但对两者进行研究比较的文章较少,且临床上多依靠影像学检查等对两者进行鉴别,对于两者胰岛功能差异的关注更少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3期2020-06-15

  • 双源CT胰腺灌注成像在隐匿性胰岛素瘤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na.com胰岛素瘤起源于胰腺β细胞,是一种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临床上常表现为顽固性高胰岛素及低血糖症。手术是目前治疗胰岛素瘤的唯一有效方法[1]。但胰岛素瘤通常直径较小,且部分病灶密度与正常胰腺密度相当,因此常规影像学检查往往容易漏诊,不利于术前定位[2]。胰腺CT灌注可通过定量测量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及毛细血管渗透性(permeabi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12期2019-12-25

  • “好吃懒做”是一种病
    ,很快确诊为胰岛素瘤。”牟一平教授介绍说,随后带领团队为赵先生施行微创手术,即在腹部开几个小洞,然后用腹腔镜进入胰腺,顺利地将胰岛素瘤切除。住院不到一周即痊愈出院。此次来复查,赵先生精神焕发,开心地告诉牟一平教授等医生,体力、饮食等完全恢复正常。同事及家人得知详情后也恍然大悟,明白以前误解了赵先生。这种病在不同年龄段表现不同胰岛素瘤好发于青壮年,男女比例为2:1,90%以上为良性。胰岛素瘤是长在胰腺上的肿瘤,有一定遗传倾向,而一旦发病,不同年龄段的人表现不

    健康博览 2019年5期2019-12-02

  • 胰岛素监测在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00029)胰岛素瘤以胰岛素过度分泌引起的低血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年发病率为0.1~0.3/10万[1-2],是最常见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岛素瘤的诊断包括定性与定位两方面,根据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定性诊断相对容易;定位诊断则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尽管其准确性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逐渐提高,但仍有部分病例在术前甚至术中无法准确定位[3],成为手术治疗的难点。现将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采用术中胰岛素监测行胰岛素瘤术中定位与切除完全性评估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9年9期2019-10-12

  • 以低血糖为首发表现的伴肝脏多发转移的恶性胰岛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
    泌科的急症,胰岛素瘤是其病因之一。大多数胰岛素瘤为良性,仅有10%为恶性[1]。苏州市中医医院最近诊治了1例伴肝脏多发转移的恶性胰岛素瘤患者,该患者接受了肝脏穿刺及手术治疗最终明确了病理诊断,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32岁,女性,2018年1月7日因清晨5时左右突感头晕,意识模糊,呼之可应,对答不切题,口齿欠清,右侧肢体动摇无法自制,无口吐涎沫,家属给予口服蜂蜜,症状好转不明显,出现恶心、呕吐一次,遂至苏州市中医医院急诊就诊。急诊查随机血糖2.9 mm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9年6期2019-07-22

  • 复杂性胰岛素瘤1 例并文献复习
    趣兰,谢利芳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典型临床表现为Whipple 三联征:反复发作,且有不同程度的低血糖表现;低血糖发作时血糖低于2.8 mmol/L;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缓解。 但也有少部分患者首发表现为嗜睡、猝然昏倒、发作性精神障碍等神经、精神系统症状,且由于首次接诊医师非专科医师、定位诊断困难,故常被误诊、漏诊。 现将笔者所在科收治的1 例诊断、定位及治疗均相对复杂胰岛素瘤病例报告分析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38 岁,军人。患者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12期2019-02-12

  • 放射性核素标记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肿瘤,尤其是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靶向GLP-1受体(GLP-1 receptor, GLP-1R)的放射性探针对胰腺β细胞的量化也使得该类探针成为无创诊断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类疾病的研究热点[3]。此外,GLP-1R也被证明在全身广泛表达,可以成为包括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在内的多系统多器官的潜在靶点[4]。目前也已有临床前研究揭示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GLP-1类似物对心肌缺血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可视化潜力[5-6]。本文就靶向

    同位素 2019年3期2019-01-13

  • 胰岛素瘤诊疗进展
    30033)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其估计年发病率约1-3/百万人,为临床的少见肿瘤[1]。约90%为单发、良性、直径1 临床表现90%以上胰岛素瘤直径2 病理特征胰岛素瘤为最常见的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以分泌胰岛素为特征,其病理诊断主要依据肉眼、镜下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90%以上胰岛素瘤位于胰腺内或与胰腺直接接触,胰腺外胰岛素瘤(异位胰岛素瘤)非常少见,最常见于十二指肠壁[5]。根据病理特征,依据2010年WHO标准,可将胰岛素瘤分为G1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2期2019-01-05

  • 以发作性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的胰岛素瘤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0005)胰岛素瘤多属于良性肿瘤,常表现为Whipple三联征,即低血糖、低血糖发作时血糖<2.8 mmol/L、使用葡萄糖后症状缓解。该类患者低血糖是由于肿瘤导致胰岛素异常分泌,常引起清晨空腹低血糖,可表现为多种临床症状,如大汗淋漓、全身乏力、心悸等,当脑组织缺乏葡萄糖时可出现神经性低血糖,表现为视觉障碍、头晕及精神行为异常等,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症状初期往往不典型,临床上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或唯一表现的胰岛素瘤极易漏诊或误诊,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该疾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8年3期2018-03-30

  • 胰岛素瘤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院内分泌科)胰岛素瘤又称胰岛β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疾病,人群发病率1~4/百万,可在任何年龄发病,通常女性多于男性。胰岛素瘤多数为良性,直径小于2.5cm,单发居多,少数为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syndrome type 1,MEN-1)的临床表现之一。部分胰岛素瘤的主要表现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因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胰岛素瘤的诊断依赖于患者临床表现和血胰岛素、C肽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影像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3-23

  • 健康教育对胰岛素瘤患者术前及术后心理的影响分析
    讨健康教育对胰岛素瘤患者术前及术后心理的影响。方法:选用在医院进行治疗的42例胰岛素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实施前后心理状况评分等。结果:实施前,两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健康教育;胰岛素瘤;術前及术后;心理;影响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3期2018-02-18

  • 胰岛素瘤5例诊治体会
    能性两大类。胰岛素瘤(insulinoma)来源于胰岛B细胞通过产生过量胰岛素而导致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为胰腺内分泌瘤中最常见者。现回顾我科2006年~2016年收治的5例胰岛素瘤的诊治经过,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心得于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胰岛素瘤患者5名,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23岁到42岁,平均年龄30.2岁。平均住院时间13天,死亡0例,经历两次以上手术者0例。1.2 临床表现3例患者表现为典型whipple三联征包括:①自发性周期性发作低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6期2018-01-19

  • 自发性低血糖胰岛素瘤HIFU刀治疗的初步临床观察*
    自发性低血糖胰岛素瘤HIFU刀治疗的初步临床观察*张 喆1,金成兵2,周 崑2,冉立峰1,杨 炜1(1.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400016;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中心 400010)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岛素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典型的反复无诱因自发性低血糖的胰岛素瘤患者采用HIFU刀治疗,治疗后观察胰岛素和血糖的变化。结果HIFU刀能够无创性地直接消融胰岛素瘤,10例患者的血清胰岛素和空腹血糖在HIFU刀术后1周均恢复至正常水

    重庆医学 2017年36期2018-01-05

  • 3T磁共振多参数成像胰岛素瘤检出效能初探
    振多参数成像胰岛素瘤检出效能初探孙照勇, 朱亮, 薛华丹, 孙昊, 李平, 王沄, 金征宇目的评价3T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对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患者胰岛素瘤的检出敏感度,并分析胰岛素瘤在不同序列磁共振的信号特点和对比度。方法31例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患者术前行3T磁共振检查,包括T1-Dixon序列、T2-HASTE不压脂序列、T2-BLADE压脂及不压脂序列及自由呼吸多b值DWI序列。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地前瞻性分析各序列胰岛素瘤的信号特点及肿瘤与胰腺实质的对比度

    放射学实践 2017年11期2017-11-28

  • 15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52)15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王会宾1,孙良阁2(1.鄢陵县人民医院内一科,河南 许昌 46120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河南 郑州 450052)目的总结分析胰岛素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进行总结。结果15例患者中,男女比为11.5;年龄17~73岁,中位年龄50岁。胰岛素瘤患者临床上均有典型的Whipple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7年4期2017-09-15

  • MRI、CT及超声在诊断胰岛素瘤中应用研究
    及超声在诊断胰岛素瘤中应用研究1.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太仓 215400)2.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江苏 苏州 215004)蔡 俊1沈钧康2目的 分析MRI(磁共振成像)、CT及超声3种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胰岛素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且进行手术治疗的胰岛素瘤患者72例,术前均行MRI、CT 及腹部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分析病灶部位、大小,并比较三种影像学成像结果。结果 经MRI、CT、超声依次检测有5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7期2017-08-07

  • 超声内镜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射法与外科手术法治疗良性胰岛素瘤的对比研究*
    术法治疗良性胰岛素瘤的对比研究*蒋艳娟1,覃山羽1,姜海行1,覃凤燕1,刘芷玲1,罗佐杰2,秦映芬2,周嘉2,梁瑜祯2,梁敏2,梁杏欢2,陈俊强3,覃新干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消化内科;2.内分泌科;3.胃肠腺体外科,广西 南宁 530021)目的评估超声内镜(EUS)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射法治疗良性胰岛素瘤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外科手术治疗法相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6年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EUS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射法治

    中国内镜杂志 2017年4期2017-05-09

  • 从三例胰岛素瘤诊治经过浅析急诊低血糖的病因鉴别诊断
    闫 鸿从三例胰岛素瘤诊治经过浅析急诊低血糖的病因鉴别诊断刘姗姗,闫志峰,张嘉芳,宋 菲,林芳玉,张 慧,闫 鸿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的临床特点和低血糖的病因鉴别诊断要点,以降低误诊率。方法 对3例胰岛素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例1以突发意识障碍入院;例2以反复发作性低血糖1年余,意识障碍再发1 h入院;例3以反复心悸、大汗、肢颤1年余,再发10 min入院。3例入院后即刻血糖0.9~2.0 mmol/L,急诊首诊低血糖症。例1经积极救治后,血糖仍持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1期2017-03-07

  • 1例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皮肤缺损合并胰岛素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皮肤缺损合并胰岛素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通过全面的护理评估,病情观察,医疗护理联合制定诊疗护理方案,期间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确保了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使患者骨折、感染及皮肤缺损得到及时的治愈。入院30天,患者康复出院。【关键词】骨折;皮肤缺损;胰岛素瘤;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4..02胰岛素瘤为最常见的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来源胰岛β细胞,是器质性低血糖中最常见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24期2017-03-03

  • 18例胰岛素瘤的诊疗分析及文献复习
    郑宝忠18例胰岛素瘤的诊疗分析及文献复习贾彦春,何庆△,卫红艳,袁梦华,贾红蔚,李凤翱,崔景秋,郑宝忠目的分析胰岛素瘤的临床表现特点,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诊治分析和总结。结果18例患者均有典型Wipple三联征表现,低血糖症状中以意识障碍发生率最高(15/18)。18例中5例曾被误诊。14例患者行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其中12例在试验中

    天津医药 2016年11期2016-12-15

  • 胰岛素瘤漏诊1例报道
    民医院病理科胰岛素瘤漏诊1例报道张 华1,2,王养维1,黄振鹏3,柳会杰41.陕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陕西西安710068;2.延安大学医学院;3.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4.宝鸡高新人民医院病理科胰岛素瘤为胰腺内分泌肿瘤,其发病率较低,临床上较少见,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诊断困难,易造成漏诊、误诊,本文就胰岛素瘤漏诊1例报道如下。胰岛素瘤;低血糖;诊断;漏诊;治疗胰岛素瘤属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较低,是临床上的少见病和疑难病,易造成漏诊、误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6年12期2016-06-27

  • 动态血糖监测下胰岛素瘤1例手术前后血糖波动的分析
    态血糖监测下胰岛素瘤1例手术前后血糖波动的分析田坚,杨岚(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辽宁沈阳110024)[摘要]目的:研究胰岛素瘤手术前后的动态血糖谱的变化特征,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诊断和指导预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低血糖原因待查,经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患者1例患者,分析手术前后平均血糖,血糖分布频率及低血糖发生事件的特点。结果:胰岛素瘤手术前后佩带CGMS各3 d,共测血糖1 358个,其中术前血糖平均值6.1 mmol/L,血糖波动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6-02

  • 超声内镜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治疗胰岛素瘤的初探▲
    桂醇注射治疗胰岛素瘤的初探▲覃山羽1刘泳汝1胡榜利1卢东红1秦映芬2罗佐杰2周 嘉2陈 罡4陈俊强3覃新干3姜海行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 消化内科;2 内分泌科;3 胃肠腺体外科;4 病理科,南宁市 530021)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治疗胰岛素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72岁胰岛素瘤患者1例,经实验室、影像学和超声内镜细针穿刺(EUS-FNA)确诊,患者存在反复低血糖发作症状,给予经超声内镜向瘤体内注射10 mL ∶10

    微创医学 2016年3期2016-02-16

  • 磁共振成像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磁共振成像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刘元元 肖新兰 尹建华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54例胰岛素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对54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检测(MSCT组),然后再使用MRI进行诊断(MRI组)。对比分析2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果、诊断敏感性。结果 本组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且经MRI检测,54例胰岛素瘤患者中,病灶位于胰头18个,胰体16个,胰尾18个,胰头+胰体+胰尾2个。肿瘤直径在

    当代医学 2015年30期2015-07-31

  • 长期发作“癫痫”竟是胰岛素瘤作怪
    后病理证实为胰岛素瘤。由此,多年困扰患者及其家属的病根彻底根除,原以为的癫痫发作其实是胰岛素瘤导致低血糖反复出现,进而导致脑损伤所致。术后至今,患者未再发作“癫痫”,血糖也完全恢复正常。胰岛素瘤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的低血糖。虽然97.7%的胰岛素瘤为良性,但由于部分患者发生低血糖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所以极易被误诊而延误治疗。胰岛素瘤导致胰岛素过度分泌而出现低血糖,主要症状一般有两种表现,一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心悸、饥饿、

    家庭医学 2015年6期2015-07-03

  • 反复低血糖 原是胰岛素瘤作祟
    则是胰腺上的胰岛素瘤在作祟。近期,张老成功进行了胰岛素瘤摘除,终将23年的“心头大患”除去,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为防止“低血糖”,他每隔一小时吃一次饭张老今年60岁,江苏盐城人。23年前开始,他觉得自己特别容易饿,注意力不集中,假若不进食还会昏倒。一开始总以为是低血糖,平时也就注意补充糖。可是长期下来,“低血糖”反复发作,晕倒的频率逐年增多了,张老越发觉得不对劲,于是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求诊。经内分泌科的陈家伟教授判断,张老是患上了较为少见的病症——胰

    中老年健康 2015年9期2015-05-30

  • GATA6在胰岛素瘤中的表达及与胰岛素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
    00233)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占后者总数的70%~80%,发病率约为4/100万;其中女性约占60%。绝大多数胰岛素瘤为良性,恶性比例约占10%[1−3];通常表现为单个散在的肿瘤,直径常<2cm[4,5],病理表现为胰岛β细胞形成的腺瘤或者癌。由于胰岛素不适当的分泌,临床上常导致患者反复发作低血糖,对患者的危害极大。手术切除肿瘤是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方法[6]。目前胰岛素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进一步深入研究胰岛素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7期2015-04-28

  • 误诊为分离转化障碍的胰岛素瘤一例
    离转化障碍的胰岛素瘤一例林嘉欣,冯 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广东 广州 510632)胰岛素瘤;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胰岛B细胞;精神症状胰岛素瘤(Insulinoma)为最常见的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其来源于胰岛B细胞,是器质性低血糖症中最常见原因。由于胰岛素瘤所致低血糖可引起脑功能障碍,近年国内外对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胰岛素瘤的报道逐渐增多,常误诊为癫痫、癔症、精神病等。我科收入一例胰岛素瘤患者,现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陈某,43岁女性,因

    海南医学 2015年6期2015-04-14

  • 胰岛素瘤研究进展
    李旭 韩峻峰胰岛素瘤研究进展李旭 韩峻峰既往研究认为大多数胰岛素瘤的发生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基因及其产物menin蛋白有关,而近年来相继发现新的基因如YY1(Yin Yang1)也参与其中。由于大多数瘤体直径<1 cm,临床上很难进行定位诊断。68镓(68Ga)标记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有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目前外科手术仍是胰岛素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高龄或者不适合手术的患者,超声内镜介导的乙醇消融法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5年3期2015-03-20

  • 超声内镜引导下瘤内注射无水酒精对胰岛素瘤的治疗价值
    30021)胰岛素瘤又称胰岛B细胞瘤,是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主要由B细胞组成并分泌过量胰岛素,可引起低血糖综合征和因反复低血糖引起的中枢神经损害,于1927年由Graham首先报道。胰岛素瘤的特点是90%单发、90%良性、90%直径<2 cm、90%位于胰腺内[1],其在胰头、胰体和尾部的分布大致相等。1 胰岛素瘤的诊断胰岛素瘤的相关报道越来越多,人们对胰岛素瘤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故误诊、漏诊率较前有所下降。随着各种检查技术的发展,诊断胰岛素瘤已经不再困

    微创医学 2015年2期2015-03-17

  • 胰岛素瘤22例临床分析
    床与基础研究胰岛素瘤22例临床分析王飞通,王昱博,刘斌作者单位: 221000江苏徐州,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外科(王飞通,刘斌);130021吉林长春,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王昱博)第一作者: 王飞通,男,博士,讲师,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胰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E-mail:tonywang@xzmc.edu.cn【摘要】目的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收集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22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就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5年6期2015-03-10

  • 术中测定脾、门静脉血中胰岛素、C肽和血糖浓度对胰岛素瘤定位诊断的价值初探(附1例报道)
    和血糖浓度对胰岛素瘤定位诊断的价值初探(附1例报道)杨勇,杨军,丁亮,李向农作者单位: 221002江苏徐州,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第一作者: 杨勇,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肝胆胰外科【关键词】胰岛素瘤;胰岛素;C肽;血糖;脾静脉;定位诊断胰岛素瘤由Nicholis于1902年首先报道在尸检时发现。发病率为1~4/百万[1],女性略多于男性,高发年龄为40~50岁。大多为良性单发,恶性占10%左右。该瘤体积小,90%病灶直径小于2 cm,30%小于1c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5年4期2015-02-19

  • 胰岛素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进展*
    72029)胰岛素瘤是一种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分为无功能性和功能性2种,美国临床年发病率约为4/100万人口[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50~60岁居多,男女比例约1.5∶1。胰岛素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低血糖症状,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是确诊胰岛素瘤的重要依据。其定性诊断和定位诊断具有一定难度,一旦诊断明确,需尽早行手术,以防长期低血糖导致神经组织的不可逆损害。1 临床表现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低血糖发作,表现为意识障碍、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4-15

  • 胰岛素瘤的诊断与治疗
    孔杰 毕涛胰岛素瘤是常见的胰腺肿瘤,来源于胰岛的B细胞,占胰岛细胞肿瘤的70%~75%[1],但是由于胰岛素瘤总体临床病例较少,瘤体较小,且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有些患者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误诊率高,所以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2]。现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997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32例胰岛素瘤病例回顾性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胰岛素瘤患者3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发病年龄29~74岁,中位年龄44岁。病程从

    腹部外科 2014年3期2014-02-27

  • 胰岛素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特性研究*
    ·实验技术·胰岛素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特性研究*成兰云1,3, 许世清2, 张文健2, 娄晋宁2, 门秀丽1△(1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河北 唐山 063000;2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029;3涿州市医院病理科, 河北 涿州 072750)目的建立胰岛素瘤的动物模型并分析其特性,为胰岛素瘤的深入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首先检测体外培养的大鼠胰岛素瘤细胞株INS-1的激素释放能力,然后将INS-1细胞移植到裸鼠左肾包膜下,或在移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3年4期2013-10-25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探讨胰岛素瘤患者日间与夜间的血糖波动
    高血糖素瘤、胰岛素瘤、胃泌素瘤、生长抑素瘤和胰多肽瘤。其中胰岛素瘤最常见,占全部胰岛内分泌肿瘤中的70%~75%[1],有胰岛素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症,是器质性低血糖的常见病因。但临床上依据每日数次瞬时血糖值较难评估胰岛素瘤患者血糖规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可以持续检测受试者的血糖波动变化并进行数据分析[2]。本研究采用CGMS对12例胰岛素瘤患者进行连续3 d的血糖监测,旨在探讨胰岛素瘤患者血糖波动变化的特征。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29期2013-09-13

  • 术中超声检查在胰岛素瘤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30046)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其典型症状是反复发作的低血糖,临床症状多样,大多数定性诊断容易,但定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笔者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二科收治的32例定性诊断的胰岛素瘤患者手术中行超声(IOUS)检查,探讨IOUS检查在胰岛素瘤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18~63岁,平均48.5岁。病史2月~9年,平均28个月。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9期2013-03-18

  • 胰岛素瘤25例诊断及治疗分析
    54002)胰岛素瘤约占胰岛细胞瘤的70% ~80%,年发病率约为(1~4)/100万〔1〕。胰岛素瘤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胰岛素合成和分泌过多,进而引起低血糖表现,常常反复间断发作。有的病人伴有不同程度智力及神经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癫痫及精神病。本文回顾性分析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3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25例胰岛素瘤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21~72岁,平均45.6岁。良性胰岛素瘤23例,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0期2013-01-26

  • 胰岛素瘤的研究进展
    晋宁,门秀丽胰岛素瘤(insulinoma)是最常见的以 B 细胞为主的胰腺内分泌肿瘤,胰腺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胰腺内分泌细胞,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群肿瘤,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及其分泌的激素水平,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类。胰岛素瘤是发病率最高的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之一,亦称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占胰腺内分泌肿瘤的 70%~75%,有遗传性和散发性之分。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预计为(1~5)/100 万,大多数为良性,恶性者占 5%~11%,各个年龄阶段都可发生,多见于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3年4期2013-01-22

  • 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中的定位诊断
    NG Jie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惟一有效的根治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开展,在胰腺手术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而精确的定位及针对肿瘤所处的不同部位进行恰当的手术治疗是诊治胰岛素瘤的关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7-01~2011-08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64例胰岛素瘤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37例;年龄26~71岁,平均(43.6±12.1)岁;病程1个月~21年。所有患者均有“Whipple”三联症,即空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1期2012-12-08

  • 神经中间丝蛋白NF-66与胰岛素瘤良恶性的关系
    NF-66与胰岛素瘤良恶性的关系刘贝 肖雨 朱丽明 乔新伟 向红丁 陈杰 陈原稼目的探讨神经中间丝蛋白NF-66能否作为判断胰岛素瘤良恶性的分子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胰岛素瘤组织、瘤旁胰腺组织及3株胰岛素瘤细胞株NF-66蛋白的表达,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胰岛素瘤NF-66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32例胰岛素瘤组织中102例(77%)表达NF-66蛋白,98例瘤旁胰腺组织均未见该蛋白表达(P=4.86×10-31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2年2期2012-11-06

  • 功能性胰岛素瘤的诊断与治疗
    00)功能性胰岛素瘤的诊断与治疗张海涛 季德刚(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肝胆胰外科,吉林 长春 130000)胰岛素瘤在我国很少见,其发病率约为4/100万,根据其有无内分泌功能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胰岛素瘤,恶性胰岛素瘤更少见。其病程长,进展慢。由于胰岛素瘤分泌过量的胰岛素释放入血,引起以低血糖为主的一系列症状,患者可呈现低血糖性昏迷,久之将损害脑组织,发生意识障碍及精神异常等。因此需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凡临床诊断为胰岛素瘤者,均应及时手术治疗。胰岛素瘤;血糖;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5期2012-01-24

  • CAPD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顽固性低血糖一例
    0,功能诊断胰岛素瘤明确。 胰腺B 超及薄层CT 扫描+增强未发现胰腺占位病变。 建议剖腹探查明确瘤体位置并手术治疗,彻底纠正低血糖,患者家属拒绝。 糖尿病肾病患者,eGFR2 讨论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常见的问题,也是糖尿病治疗不当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最常见原因为降糖药过量、 使用降糖药后未及时进餐及2 型糖尿病早期的餐后低血糖,如合并肝肾功能衰竭,因胰岛素在体内蓄积导致低血糖发生。 本例有肾功能衰竭、食欲差及外源性胰岛素使用几个常见低血糖原

    中外医疗 2012年20期2012-01-24

  • 胰岛素瘤65例诊治分析
    贵军 董义光胰岛素瘤65例诊治分析杜培洁 秦贵军 董义光胰岛素瘤又称胰岛B细胞瘤,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低血糖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因为临床变化多样,肿瘤体积较小不易发现,极易被误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至2009年经手术证实的65例胰岛细胞瘤患者资料,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65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43例,男∶女为0.51∶1,年龄15~71岁,病程2个月~10年。临床表现主要为饥饿、心慌、出汗、视物模糊、行为异常、意识丧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2年6期2012-01-22

  • 胰岛素瘤抑癌基因p27的表达及其与CpG岛甲基化表型的关系
    原稼·论著·胰岛素瘤抑癌基因p27的表达及其与CpG岛甲基化表型的关系周乔 肖雨 朱丽明 向红丁 陈元方 陈原稼目的探讨胰岛素瘤抑癌基因p27的表达及其与CpG岛甲基化表型(CpG island methylation phenotype, CIMP)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7例胰岛素瘤组织及11例瘤旁正常胰腺组织中p27的表达。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 方法检测这些组织中p16、MLH1、RAR-β、MGMT、THBS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1年6期2011-11-22

  • 胰岛素瘤及正常胰腺组织中胰岛素原、胰岛素的表达
    丽丽·论著·胰岛素瘤及正常胰腺组织中胰岛素原、胰岛素的表达杨海花 李冲 赵永福 郑丽丽目的检测胰岛素瘤及瘤旁正常胰腺组织中胰岛素、胰岛素原、C肽的表达水平,探讨它们的作用。方法选取2006年9月至2009年12月确诊的38例胰岛素瘤及20例相应瘤旁正常胰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组织中胰岛素原、胰岛素、C肽的表达。结果胰岛细胞瘤和瘤旁正常胰腺组织均表达胰岛素、C肽、胰岛素原。100%的胰岛素瘤组织胰岛素原和C肽强表达,而55%~60%正常胰腺组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1年2期2011-11-21

  • 增强CT结合选择性动脉造影在胰岛素瘤定位中的应用
    10101)胰岛素瘤又称胰岛β细胞肿瘤,是胰岛β细胞形成的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瘤或癌(少数为增生),由于分泌胰岛素和(或)胰岛素原过多,临床上以患者反复发作的空腹低血糖症状为特征,瘤体直径仅10~20mm,因此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是外科手术的基础也是影像学的难点。本研究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例增强CT结合选择性动脉造影影像学资料及病理资料,以探讨其在胰岛素瘤诊断定位中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的定性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2期2011-08-15

  • 胰岛素瘤159例外科治疗经验总结
    ·经验交流·胰岛素瘤159例外科治疗经验总结徐震亚 赵永福 吴阳 唐哲 张水军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胰岛素瘤的发病率为1~4/1 000 000[1],在尸检中发生率可达0.8%~10%,表明该肿瘤常常被漏诊[2]。本研究总结我院25年来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59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今后的诊治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59例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96例,男∶女为1∶1.7,年龄全组病例均有Whipple三联征,常在凌晨、饥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1年6期2011-02-09

  • 功能性胰岛素瘤的MSCT诊断
    53400)胰岛素瘤主要由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组成,临床上较少见,常常被误诊。笔者对6例已确诊为胰岛素瘤患者的MSCT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9年8月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6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者的完整MSCT检查资料,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男4例,女2例;年龄21~58岁,平均48.5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5个月。临床表现均有较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6例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胰岛细胞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2期2010-07-27

  • CT与MRI对胰岛素瘤定位诊断的比较研究
    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常表现为胰岛素过度分泌所引起的低血糖症状(Whipple三联征),手术切除是治愈疾病的唯一有效途径。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数目,帮助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是术前必须的检查。螺旋CT具有薄层、快速的特点,是目前最常用于胰岛素瘤术前评估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近年来,随着脂肪抑制和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应用,MRI被逐渐应用于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1,5,8,9]。本研究旨在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3期2010-06-05

  • 胰岛素瘤误诊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胰岛素瘤误诊的原因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2008年24例胰岛素瘤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4例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为2个月到6年不等。多被误诊为神经精神科疾病。结论 胰岛素瘤常被误诊,Whipple三联征是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本病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治疗。[关键词] 胰岛素瘤; 诊断; 误诊[中图分类号] R736.7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7-57-02Misdiagnosi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27期2009-11-11

  • 胰岛素瘤6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误诊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6例胰岛素瘤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胰岛素瘤患者症状复杂多样,误诊率高,极易被误诊为癫痫、精神病等。结论 胰岛素瘤易被误诊,早期诊断是关键,一旦确诊,需手术治疗。[关键词] 胰岛素瘤; 误诊[中图分类号] R7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3-101-02胰岛素瘤主要由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组成,临床较少见,常常被误诊,对6例已确诊为胰岛素瘤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33期2009-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