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

  • 易学与朱熹的历史变易思想
    汪高鑫关键词:易学;朱熹;阴阳流行;阴阳无始;阴阳对待;历史变易思想朱熹是宋代著名史学家,一生勤于治史,撰有《资治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和《伊洛渊源录》等史学名著,并有大量的史学文论散见于《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中,这些撰述在历史教育学、历史编纂学和历史文献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钱穆评论说:“抑其史学精卓,亦旷世无匹。”①同时,朱熹又是宋代著名易学家,一生勤于治易,撰有《周易本义》《易学启蒙》《太极图说解》《通书解》等易学名著,并有大量的

    求是学刊 2023年5期2023-11-29

  • 观物
    何理解后生存论和易学这两种观物之法?它们有何相通互补、彼此发明之处?也许,回到观物的现象学经验可以回应这两個问题。关键词:观物;海德格尔;邵雍;易学;现象学中图分类号:B516.54;B2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3060(2023)03 0026 09说到“物”,我们日常的理解和一般字典或词典上的说明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外乎有四种含义:第一种指集合意义上的、不依赖于我们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如无机物、物产、货物、物换星移、物极必反等;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3年3期2023-07-27

  • 理学视野下的程颐易学方法论
    形成高度理学化的易学方法论:(一)“圣人作《易》,以准天地之道”;(二)从训解“圣人之语”到阐发“圣人之意”;(三)圣人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从本体论高度重新定义了《周易》中的言象意,融合统一于本体之下,借助《周易》中的思想资源,建立起天人合一的儒家本体论思想。程颐易学与理学内在互动的理论价值:从哲学意义来看,程颐一改汉唐以来的章句训诂传统,实现了义理与象数两派易学的融通;从文化意义来讲,理学发新的文明演化过程中熔旧铸新,成为文化创造性发展之典范。关

    西部学刊 2023年10期2023-05-30

  • 西夏易类知识的来源与官方易学流派探微
    而阐发儒家哲理的易学内容,在西夏文献中却罕有记载。从出土文献来看,西夏民间使用的易类知识大多是汉地术数中的卦象符号,与义理之学关系不大;而西夏易占文献内容的变化趋势,则反映了西夏人对易类知识由全盘接受到自我理解的过程。与之相比,西夏官方获取的易类书籍多为义理易学著作,然而斡道冲撰写的《周易卜筮断》,却是以“卜筮”为题,属于象数易学的范畴。这一选择既符合西夏人将易类知识归于术数的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宋代易学的成果。这种偏重于筮法的易学取向,体现了少数民

    敦煌研究 2023年1期2023-05-30

  • 易学研究的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滥觞于先秦时期的易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1]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镇”[2]。在科学日益昌明、理性越加彰显、文明繁荣进步的新时代背景下,以及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要求下,易学研究不仅承载“疏通、转化和光畅盎然正大的中华文化慧命”[3]的使命,而且肩负返本开新以应对中西文化对话挑战的时代重任。这需要我们融《周易》经传研究之旧,铸新时代易学研究之新。当下易学研究必须立足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和现实,通过易学研究的新路径为文化建设作出应有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1-18

  • 从“卜史易”到“士易学”再到“儒门易” ——先秦易学阐释分期断代刍议*
    易”时期二、“士易学”时期除了阐释人群的变化,春秋时期的阐释文本也为“士易学”的存在提供了充足的依据。如前所说,《左传》《国语》“22例”为后人提供了直接、丰富的筮例,对这些易学阐释文本的量化分析提供了可能。比如,在对“22例”中身份明确的“狭义”的士和更大范围“广义”的士所参与筮例阐释的现象做一统计,可得下表:表1 “狭义”的士筮例简表表2 “广义”的士筮例简表最后,士易学阶段既然区别于卜史易学阶段,则它的阐释范式必定与卜史易学有所不同。对于易学阐释学来

    学术研究 2022年9期2022-10-09

  • 论魏禧诗歌易学及遗民思想特质
    词:魏禧 诗歌 易学 遗民思想明清易代之际的魏禧一直是以古文享誉天下,被誉为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因其古文成就之高掩盖了他诗歌方面的艺术成就,所以他的诗歌并不为人所重视。目前有关魏禧诗歌思想内容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学者们在论文中捎带提及,魏禧诗学观及其文学思想的研究中也有略微阐述,并没有对其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非常细致的研究。事实上,魏禧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并且他的诗歌创作具有非常鲜明的思想特色。本文拟对魏禧诗歌进行文本细读研究,以期展现长期以来为人所忽略的魏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10期2022-05-30

  • 钱澄之“易学”的民本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庄屈合诂》《田间易学》《田间诗学》《田间诗集》等,其中,《田间易学》《田间诗学》与《庄屈合诂》收入《四库全书》得以行世,然曾于康熙年间刊行于世之《田间文集》与《田间诗集》在乾隆朝却被列入四库违碍书目而惨遭禁毁”[1]。钱澄之与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其学术成就堪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相颉颃,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同时,钱澄之与方以智同为安徽桐城人,开风气之先,为清代桐城派之先导。钱澄之承儒学之教养,以淑世为志节,志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6期2022-03-23

  • 《红楼梦》之易学思想研究
    :《红楼梦》 《易学》 哲学思想一、《红楼梦》哲学思想研究概述之前研究《红楼梦》的巨作有很多,但是以哲学的视角去分析红楼梦的却位为之不多。最早从哲学的视角来研究《红楼梦》的应该是王国维。王国维先生曾说过:“《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1]从1986年开始俞平伯先生多次的明确了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红楼梦》的方向。到了1995年,梅新林第一步从哲学的角度解读《红楼梦》的专著《红楼梦哲学精神》成书。到了后来,2006年张文德的《文学的哲学:红楼梦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2022-03-03

  • 世界性与本真性:贲卦的存在论诠释
    卢祥运摘要:传统易学诠释学更多地把贲卦看作是揭示礼的意蕴的卦,六爻之位是由礼的规定所建构的日常生活世界。礼的贲饰与人的本质之间既相互揭示,又相互遮蔽。显然,这正是存在论中此在与它所处世界之间的关系。“贲饰”是礼的基本功能,也是此在筹划自己的一种可能。此在身处其中是一个“为之饰”的“在—世界—之中”的世界,由此带来了此在的世界性展开及其本真性被遮蔽的双重状态。贲卦的六爻互饰,揭示了此在从“贲其趾”“贲其须”“贲如濡如”“贲如皤如”,到“白贲”的可能性筹划最终

    江汉论坛 2021年11期2021-11-30

  • 寓道于教
    词]道理;教育;易学[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2-0146-03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学道习德的优良传统。古代对教师的称呼有师长、夫子、师傅(父)、先生、教授等,表达了对教师地位、学识和文化底蕴等的认可和尊敬。正是这些传道授业的教师,使中华文明得以兴盛、延续至今,如《荀子·大略》中所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大学教育 2021年2期2021-03-08

  • 从文献史料考略易学与中医
    摘要:《易学》与中医有着深厚的渊源。《易经》中的阴阳五行、九宫八卦、天人合一等理论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皇帝内经》在内的众多医学典籍,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易学》发展而来的。关键词:文献;易学;中医占筮在易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中医理论与巫术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受《易经》思想的影响。古人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医不可无易,易不可无医”。可见,医易相通、医易同源。一、关于易学《周易》在中国古代被尊

    速读·下旬 2020年5期2020-10-09

  • 苏轼论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思想发微
    中膏 矛盾两极 易学 思维方式〔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0)06—0060—10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生前身后地位显晦变化最大的诗人,钱钟书《谈艺录》早就指出:“渊明文名,至宋而极。永叔推《归去来辞》为晋文第一;东坡和陶,称为曹、刘、鲍、谢、李、杜所不及。自是厥后,说诗者几于万口同声,翕然无间。”在钱先生看来,欧阳修和苏轼的评论不仅反映了宋人的崇陶认识,而且在陶渊明地位的提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苏

    人文杂志 2020年6期2020-07-01

  • 苏洵的史学与易学
    汉唐学术之余韵,易学与史学成果斐然,交相辉映。苏洵作为苏氏蜀学的开拓者,在易学与史学领域也颇有创获。苏洵的主体思想“权”“衡”“几”就是参证着《周易》中“变”“不变”“知几”的思维而建构的学说。同时,他也援史入《易》,以具体的史料印证《周易》当中的卦爻辞。他“体不相沿,而用实相资焉”,经史关系论也间接说明了易史之间的互动,并推动了宋朝易学与史学两个学术领域的良性沟通,在中国传统史学与易学的发展中,苏洵是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关键词:苏洵;史学;易学;周易中图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4-01

  • 《周易》目录学初探
    先要从源溯流,对易学史有一个基本了解,这就需要我们对历史上的易学人物、易学文献、易学文化有全面的掌握。其中,有一项最为基本的功课是梳理周易文献的版本目录,即《周易》目录学。只有对所有周易文献进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理其版本书目,条其源流变化,明其思想派别,方能治好易学易学史。一、《周易》目录学概述1.《周易》经传学及周易文献《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三玄之冠、大道之源,产生于殷周之际。东汉班固认为它经历了“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三个阶

    昭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2-24

  • 易学范式与易学共同体初探
    了一个研究对象。易学易经发展了二千多年的历史,很多先哲都为《周易》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也提出了不同研究易学的方法和途径。本来易学与范式之间没有什么大的联系,但考虑到范式下的科学共同体时,就会想到易学范式之下有没有易学共同体呢? 如果有易学范式,那么易学范式下的易学共同体将会不会促进易学的进一步发展,或者说通过易学范式与易学共同体寻求易学的另一条发展之路。2 范式与科学共同体、易学易学共同体2.1 范式与科学共同体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都没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0期2019-12-26

  • 改革开放四十年易学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易学研究在探索和凸显易学学科主体性和自洽性的过程中,在多个层次、多个方向上展现出传统学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勃勃生机。每十年为一个阶段,以“返本开新”“以西释中”“全面创新”“走向未来”四个时代主题为线索可以对四十年的易学研究进行一次全景式的扫描。易学内涵横跨文理,贯穿百科,其独特价值和重要意义在四十年的学术发展之中已经被不断重新发现。其也必将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的学术支撑和思想泉源。关键词:改革开放  四十年  易学作者张朋,上海社

    孔学堂 2019年2期2019-12-19

  • 之正与守正:汉、魏易学“贞”的诠释及天道内涵
    正;守正;天道;易学摘要:《周易》古经中多次出现“贞”字,对此字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整部《易》的理解以及对易学精神的体悟。易学史上出现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诠释:筮术易时期的“问卜”义;汉代卦气说语境下以虞翻为代表的“之正”义;魏晋时期玄学语境下以王弼为代表的“守正”义。三种诠释蕴含的天道内涵是不同的:第一种视为主宰的人格神;第二种视为气化的形质;第三种视为形上的本源。在对贞的诠释过程中,不断高扬人的主体性,使《易》及易学充满了人文精神和现世关怀。从对“贞”的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3期2019-05-25

  • 欧阳修的贬谪夷陵与易学思想
    ”、“明人事”的易学观的形成。关键词:欧阳修;易学;贬谪夷陵作者简介:毛雨寒(1993-),女,汉,成都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宋元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02宋代是经学繁荣的时代,尤其是《易》学,《宋史·艺文志》中著录的“易类”书籍远超新旧唐书所载。欧阳修仕途自仁宗朝始,其在景祐年间著述的易学等相关文章无不受到宋初易学氛围与个人人生经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0期2018-12-27

  • 微课堂大作用
    学”情绪,达到“易学”的教学效果,还能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所以教师应当实时实地将微课引入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乐学;易学微课作为当下新兴的一种教学手段,凭借其短时、高效的特点俘获了越来越多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芳心”,在众多科目的课堂中都已得到一定的运用。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要遵循“微、主、动”这三大原则,所谓“微”,指的是微课的时长要短,知识点要少,这样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让微课发挥最大作用;“主”指的

    新课程·上旬 2018年6期2018-09-11

  • 唐代铜镜与易学文化
    ,唐代铜镜蕴含了易学诸多精要。易学常与祸福吉凶结合在一起,与其相关的纹饰多含有趋利避害的吉祥意蕴。易数“三”“五”与《太玄》、阴阳五行之间的联系紧密。龟灵崇拜衍及唐代社会风俗与世俗权力。八卦则反映了人们对于万物消长变化的深刻理解。关键词:唐代;铜镜;易学2017年,笔者曾撰文《易学视野下的中国古代铜镜》,发表于《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2018年第1期,从易学天人合一观、阴阳交易观、尊阳抑阴观等角度综合论述了易学思想在中国古代铜镜中的运用。意犹未尽,故复撰是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9期2018-08-11

  • 《易纬》郑玄释“彖”疏证
    爻辞和彖辞等相关易学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梳理易学史上主要学者对于“彖”的解释。郑玄释“彖”有二义,可以概括为“经以七八为彖,九六为爻”之“彖”,和“孔子获麟而作彖”之“彖”。前者指传说的文王所系之卦辞,汉唐学者也称之为“彖辞”,和“爻”、“爻辞”相对而言。后者是传说为孔子整理的解释《周易》卦辞的文字,被称为《彖传》,汉唐学者也简称之为彖。关键词:中国哲学 易学 《易纬》《彖传》 疏证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

    中文信息 2018年4期2018-06-13

  • 易学、共荣”的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二小学致力打造“易学、共荣”的学校文化品牌,优化内部管理,唱响“荣”之歌。文章结合自身班级管理实践,探讨基于“易学、共荣”理念下的小学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关键词:“易学”;“共荣”;小学;班级文化;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05课题项目:此课题为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易学、共荣的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GS 〔2017〕GHB2562)。作者简介:周彩玲(1980—),甘肃省兰州市

    教师·下 2018年3期2018-06-02

  • 易学思维的生成本质
    经传,“生成”是易学思维乃至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本质特征,生成性思维成为中华民族思维形态中最普遍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把认识论、本体论、价值论统一于方法论的最一般的思维方式,同样可以成为自然及社会科学理论建构的基本思维方法。“生成”观念贯穿于《周易》思维的多个维度,如主体生成性、整体生成性、实践生成性、创造生成性、和谐生成性等,本文将围绕《周易》经传及易学哲学史多维度地探讨易学思维的生成本质。关键词:《周易》 易学 生成 思维作者张春香,贵州师范大学贵州阳明文化

    孔学堂 2018年1期2018-05-14

  • 李觏的“易学”与“礼学”
    的“礼学”还是“易学”,对于周、程、张、朱各家学说的具体影响都十分有限。但是,就李觏力图通过对“易”、“礼”之学的独立思考,诠释与建构“邦国之龟筮,生民之耳目”的学术追求而言,确实与道学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趣向是一致的。因此,不论是李觏的“礼学”还是 “易学”,都应当是构成北宋早期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李觏 “易学” “礼学” “道学”中图分类号:B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8)01-12-25李觏,字泰伯,生于宋

    贵州文史丛刊 2018年1期2018-03-12

  • 论张惠言的易学与词学思想分析
    关键词]张惠言;易学;词学[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9-0173-02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9.081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一、张惠言的易学倾向常州学派的后来经学家李兆洛在龙城书院设先贤祠时曾说:“前人创此基业,后人岂忍废之,亟宜与守令议,且补入庄宗伯(存与)、张皋文二人。”庄存与是常州学派的开创者,张惠言能够与他相提并论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19期2017-10-09

  • 金庸武侠小说与《易经》渊源探微
    张瑾内容摘要:易学乃中国传统文化的“众学之源”,中国传统武术与易学也有不解之缘。而作为武侠经典的金庸小说亦绕不开易学之理。金庸笔下的“武侠”与“江湖”,熔铸了《易经》之阴阳、八卦、五行学说的内容。本文试从阴阳辩证观、阴阳八卦化生观及阴阳五行说三个方面,浅析金庸武侠小说与《易经》之渊源。关键词:易学 金庸 武侠小说 《易经》《周易》为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哲学经典。据《史记》载:“伏羲作八卦,文王演周易。”《周易》一书包括两部分,六十四卦卦辞与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9期2017-09-13

  • 易学研究的一部力作 ——读《明代易学史》
    国学研究所所长)易学研究的一部力作 ——读《明代易学史》文/孔帅(齐鲁书社大众图书出版中心 编辑)魏伯河(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教授、国学研究所所长)《明代易学史》林忠军 张沛 张韶宇 等著齐鲁书社2016-06978-7-5333-3484-088.00《明代易学史》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明清易学”之部分研究成果。该项目自2007年立项,至2014年始完成结项,历时7年之久,足见难度之大与用力之勤。本书

    全国新书目 2017年3期2017-04-17

  • 带着爱心去上体育课
    体育游戏;乐学;易学;意志力[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76-01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体育课堂,倡导学生学习的中心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每个生命个体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每个体育教师以一颗爱心,为学生的体育活动、运动,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教学设计与过程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教学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7年2期2017-03-28

  • 浅析易学文化的文学性
    摘要:本文主要从易学文化的角度阐述其价值体系,并且根据其中的哲学性对老庄哲学进行比照分析,同时指出易学文化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上,更重要的是它的广泛性,中国古文化的价值也不仅仅体现在文学的发展中,易学文化的在其他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键词:易学;文学性;老庄;哲学一、易学与老子哲学的思维点交叉点“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周易》是通过象来承载其意的,用来揭示事物的内在意蕴进而通过卦辞来表达已有的一种哲理《周易》仰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8期2016-11-10

  • 楚竹书《凡物流形》新证
    ;《凡物流形》;易学;儒学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凡物流形》有甲、乙两种。甲种存简30支,保存较好,可据简文编联成册,其中少数简有残损,缺失文字可据乙种补足。现将全文用通行文字录出,并作新证于后,敬乞读者指正。凡物流形,奚得而成。流形成体,奚得而不死。既成既生,奚寡而鸣。既拔既根,奚后之奚先。阴阳之宗,奚得而固,水火之和,奚得而不厚。闻之曰:民人流形,奚得而生,流形成体,奚失而死。有得而成,未知左右之请。天地立终立始,天降五宅,吾奚衡奚纵。五气并至,吾奚异奚同

    文物春秋 2016年1期2016-06-01

  • “要注重易学哲学史的研究”
    峻教授有一篇关于易学哲学史研究的佚文,内涵极为丰富。本文即对此佚文进行了梳理和解析。关键词:易学;哲学史;佚文已故著名哲学史专家、佛学家、教育家石峻教授(1916—1999)生前并不以易学研究鸣世,但他对易学易学发展史也曾有过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在其存世的著作中,有三篇直接谈到了易学,一篇是收入《石峻文存》的《中国哲学与佛教》,其中有一节谓之《王弼〈周易注〉之性质及理论》。另一篇是收入《石峻文脉》的《在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发言》。第三篇未被收入

    船山学刊 2016年1期2016-05-26

  • 易学阵法主题公园设计初探
    内的可行性,提出易学主题公园的设计理念,从景观布局、设备设施、发展模式方面展开初步设想。关键词:主题公园;易学;阵法;体验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6-0132-02一、主题公园发展现状(一)主题公园的概念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主题公园属于现代新兴旅游项目,它的产生几乎为旅游业开启了一扇新的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6期2016-05-14

  • 善用生活化知识教学提升初中数学易学
    升初中数学学习的易学性,对数学的教学成果也是十分明显的。本文从生活化数学教学出发,展现生活与数学相结合理念在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易学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244-02数学在当今的社会中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学习和运算中,而是走出了大众所能认知的视野范围,走入各项高深的专业领域,它在当今社会进步中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初中数学作为初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学习过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4期2016-05-13

  • “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易学方法的应用——以先秦、秦汉和魏晋南北朝为例
    国古代史”教学中易学方法的应用——以先秦、秦汉和魏晋南北朝为例丁希勤a,祝中侠b(池州学院a.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b.思政部,安徽池州247100)[摘要]正史中有大量的历史知识都与易学相关。如三皇五帝的传说、历代的五行之德及其相关制度、朝代更替、战争故事、帝王谱系、神话、灾异、预言、歌谣、梦等,充分运用了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易学原理。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数字,往往是对《易经》数字原理的应用,并非实指。一部二十四史是经史合一的产物,舍经学无史学。以《易经》为主

    池州学院学报 2016年1期2016-03-28

  • 《内经》五色理论的文化特性探析
    文化;儒家文化;易学中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理论基础,还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一致性。中医理论的概念和范畴均是中国古代文化关于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体现[1]。《内经》在构建其医学理论时,借助了传统文化的诸多元素,形成了医理和文理交融的独特现象。正确理解《内经》五色内容的理论涵义与临床价值,必须首先置身于其形成与发展的文化背景。本文拟从传统文化视角,探讨《内经》五色理论的文化特性。1道家文化对五色应时的影响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

    环球中医药 2016年2期2016-03-11

  • 易象视域下的俞琰易学思想探究
    易象视域下的俞琰易学思想探究苏建强摘要:俞琰易象学的核心是汉易的象数学和宋易程朱的义理学,其内容包含卦象、卦体和爻象,因为他注经的原则是象数义理并重,由天道的易象推及人道的义理,如此借《易》来上贯天道,下通人事,故易象是其关键之关键,它是贯通天道和人道的中间符号,即通过卦象来比拟自然万象,通过卦体如对体、覆体等来推断万象的关系,而爻象的主爻可统摄卦义,“乘承比应”可揭示卦义深层的内涵。圣人就是将卦象类比于自然的万象,如此一来,无形的天地规律也可借易象学来阐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6年3期2016-02-21

  • 趣味,让英语教学充满智慧
    词】兴趣;乐学;易学;活学【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6-0076-01趣味性,是教学的润滑剂,趣味教学充满着智慧,把知识点与趣味性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愉悦学生的身心,而且可以启迪智慧。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1.变“苦学”为“乐学”。我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运用恰当有趣的例子,活跃课堂气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添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将注意力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12期2016-01-23

  • 《要》与先秦儒家易学的理论架构
    《要》与先秦儒家易学的理论架构张 朋摘要:对帛书《要》的深入分析表明,孔子对先秦儒家易学进行了分类概括,并宣示了他的易学理论架构:“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和“观其德义”。这个理论架构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指明了先秦儒家易学的理论建构方向。孔子之后的先秦儒家易学学者,在易学研究上展开了两个向度:对《周易》文本的义理阐发和对《周易》文本的象数重构。在这两个向度上对于易学传统的借鉴和突破,对于孔子易学理想的落实与增进,都显示了儒学和易学在融合互动、共

    中州学刊 2015年9期2016-01-15

  • 《雕菰楼易学五种》
    代著名学者焦循的易学著作集。收录除传统的易学三书《易章句》、《易通释》、《易图略》外,还收录《易话》和《易广记》。焦循易学易学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是易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整理者陈居渊多年潜心焦循易学研究,本书即是其研究的力作,也是易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凤凰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国标32开,精装,陈居渊校点(2册),定价128元

    古典文学知识 2015年5期2015-10-10

  • 《杨氏易传》研究现状述评
    剖析杨简的心学和易学观念,展示出了该领域研究的重大进展。但总体来看,学界目前对《杨氏易传》的研究还远不够充分,可供开掘的地方还有很多。关键词:杨简 《杨氏易传》 心学 易学 研究现状杨简是上承陆九渊,下启王阳明的重要心学家,他的被普遍认作心学家解易的首要作品。由于学术界近年来越发重视对杨简思想和作品的解读,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层出叠见。但对于《杨氏易传》的专门研究还非常之少:目前还没有出现一部研究《杨氏易传》的专书;相关的学术论文也大多是把《己易》和《杨氏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5年7期2015-05-30

  • 李白明月意识的易学解读——易解李白刍议之三
    李白明月意识的易学解读——易解李白刍议之三康怀远1,2(1. 重庆三峡学院;2.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重庆 万州 404100)摘要:《把酒问月》《古朗月行》《月下独酌(组诗)》三首诗,是李白明月意识最精美的典型代表,是李白与自然、人生最具温情的对话,其文化内核与《周易》息息相关。遍览李白的所有明月诗篇,我们所欣赏的不惟他的诗美,还有那宇宙情怀彰示出来的哲理;李白的明月意识正是他宇宙意识的诗意呈现,生活的,哲学的,易学的。这与唐代易学大盛有关。关键词:李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2015-03-19

  • 《管子·宙合》新证
    子;儒家;道家;易学收稿日期:2014-12-10作者简介:连劭名,北京人,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从事古典文献整理与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B22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3828(2015)02-0005-10一《管子·宙合》云:左操五音,右执五味,此言君臣之分也。君出令佚,故立于左,臣任力劳,故立于右。夫五音不同声而能调,此言君之所出令无妄也,而无所不顺,顺而令行政成。五味不同物而能和,此言臣之所任力无妄也,而无所不得,得

    管子学刊 2015年2期2015-02-07

  • 苏渊雷先生学术志业述略——以“易学”为中心之考察
    业述略 ——以“易学”为中心之考察藏明(邢台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邢台054001)摘要:苏渊雷先生著述等身,在文学、史学、佛学等领域都颇有建树,而易学则是苏先生的学术起点与思想的最终归宿。苏先生的易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易学会通》一书,该书写成于上个世纪30年代,在书中,苏渊雷先生不仅对《周易》的成书年代、作者、名义、派别等问题进行了阐释,还将易学之精神归纳为“理”即大道、“象”即道之载体、“数”即道之用,而后在以“自然”阐释易学精神的基础之上,将易学之精神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1-21

  • 易学阴阳观研究》评介
    郭君铭教授所著《易学阴阳观研究》一书,入选“长江学术文献大系”之哲学卷,并于2013年2月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易学哲学问题研究”的结项成果之一。《周易》历来被奉为众经之首、大道之源。易学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学术系统和文化现象,而阴阳则堪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概念。虽说“易以道阴阳”早已为人所熟知,但辨析梳理易学中的阴阳思想却是民国以来才进入学者们研究视野的。近年来,阴阳变易思想越来越受到易学研究者的重视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3期2013-08-15

  •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二)目录(易学史研究专辑)
    【先秦易学史】春秋《易》文本,吴前衡论《左传》与易学,潘雨廷【西汉易学史】汉代易学概况(谈易之三),戴君仁汉易里的几个重要名目(谈易之四),戴君仁汉易里的几个重要名目——卦变(谈易之五),戴君仁汉易里的其他名目(谈易之六),戴君仁韩婴《易》学探微,李学勤孟氏易传授考,沈瓞民施、孟、梁丘《易》学考,刘大钧孟喜易学略论,傅荣贤西汉孟喜改列卦序中的哲学思想,高怀民孟喜卦气卦序反映的思想初论,李尚信孟京易学的来源,梁韦弦《汉书·魏相传》与西汉易学,连劭名汉魏费氏易

    周易研究 2008年1期2008-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