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答腊

  • 印度尼西亚
    月4日,在西苏门答腊省拍摄的馬拉皮火山喷发。印度尼西亚搜救部门官员12月4日证实,位于西苏门答腊省的马拉皮火山3日下午喷发,已造成至少11人死亡、12人失踪。图/ Ardhy Fernando2023年12月3日,正在穿越浮冰区的“雪龙2”号上,负责罗斯海新考察站建设的队员们跑步锻炼。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和“天惠”轮预计将于12月6日前后穿越浮冰区,抵达罗斯海新考察站附近。图/周圆2023年11月26日,游客在华富里与猴子合影。当日,

    南方人物周刊 2023年38期2023-12-25

  • 苏门答腊盆地地质特征与油气勘探潜力
    院)0 引言苏门答腊盆地石油地质勘探工作始于19世纪末,1884年开始勘探,1885年在Telaga Said首次发现工业油流,拉开了该区油气勘探序幕。苏门答腊盆地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油气富集区,经过近一个多世纪的勘探,大部分陆上地区主要勘探目的层勘探程度较高,接替领域、区带不明,投资剧降,探井成功率低,勘探成效差,盆地油气勘探进入了一个瓶颈期[1-4]。为了指明苏门答腊盆地下一步勘探方向,本文开展了地质特征研究,探讨油气勘探潜力,并预测未来勘探领域。1 构

    中国石油勘探 2022年2期2022-04-22

  • 苏门答腊斜向俯冲系统中前弧高地和盆地的发育
    ]。沿倾斜的苏门答腊俯冲带,平行于火山弧走向的构造运动被苏门答腊断裂带(SFZ)改变,该断裂带与沟槽拼合在一起[1]。学者们通过提出在弧前地区形成了其他大断层的假设,扩展了对这一地区的认识。该区域剪切带、Mentawai断层(MF)和West Andaman断层(WAF)将弧前盆地与弧前高地分开,并且弧前高地被隆起的增生楔形复合体所占据[5-8]。然而,最近来自安达曼和苏门答腊弧前的资料表明,即使在这个汇聚型边缘产生了俯冲倾角,弧前高地也受到具有轻微走滑运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年3期2021-07-20

  • 异域奇兽 ——苏门答腊
    金铃儿 编苏门答腊犀最明显的外貌特征是毛发格外长,有两个角。苏门答腊犀的故事究竟该从何讲起,它又是如何走到今天这般田地的?200多年来,这个问题如同一道魔咒,让数不清的研究者无法参透。异域的奇兽苏门答腊犀的名字反映了它们最早的标本采集地。1793年,一头游荡在苏门答腊岛东南部的犀牛被猎杀,西方学者第一次得知,在遥远的东方居然也生活着双角犀。即便是在那个自然科学大发现的年代,一种生活在遥远异域的奇异犀牛依旧对学者们充满吸引力,从苏门答腊岛的初遇开始,伴随着

    奥秘(创新大赛) 2021年1期2021-02-26

  • 俄名模为裸骑大象道歉
    是濒临灭绝的苏门答腊象。报道称,卡费尔尼科娃为这组照片和视频起名为“与自然共鸣”,还称“爱自然是人的天性”,尽管视频中的大象看起来筋疲力尽,还在不停尖叫。有网民留言称:“这样利用大象拍裸照难道不会觉得羞耻吗?”,还有很多网民指责她将大象当成拍照工具。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与批评,卡费尔尼科娃很快删除了视频和照片,并发文致歉。据了解,2012年起,由于乱砍乱伐导致自然栖息地减少,世界自然基金会已将苏门答腊象从“濒危”动物改为“极度濒危”。苏门答腊象的数量在过去十

    环球时报 2021-02-222021-02-22

  • 印尼雨林 装置传感器探测音频取缔非法砍伐者
    怀特,在印尼苏门答腊雨林装置太阳能传感器来打击非法砍伐活动。印度尼西亚大片热带雨林在非法砍伐下,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不过,印尼现在有了一个对付滥伐森林的新“武器”声音。一年前,美国非营利雨林保护组织在印尼西苏门答腊省的热带雨林建立一个太阳能传感器系统,利用传感器和音频来探测非法砍伐的声音。该组织非常聪明地利用热带雨林最大的资源——树木,将智能手机与太阳能供电面板隐藏在重点监控地区,通过手机蜂窝网络向中央云计算服务器发送声音采样,再通过对声音数据的分析来鉴别

    海外星云 2020年24期2020-04-12

  • 印尼雨林 装置传感器 探测音频取缔非法砍伐者
    怀特,在印尼苏门答腊雨林装置太阳能传感器来打击非法砍伐活动。印度尼西亚大片热带雨林在非法砍伐下,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不过,印尼现在有了一个对付滥伐森林的新“武器”声音。一年前,美国非营利雨林保护组织在印尼西苏门答腊省的热带雨林建立一个太阳能传感器系统,利用传感器和音频来探测非法砍伐的声音。该组织非常聪明地利用热带雨林最大的资源——树木,将智能手机与太阳能供电面板隐藏在重点监控地区,通过手机蜂窝网络向中央云计算服务器发送声音采样,再通过对声音数据的分析来鉴别

    海外星云 2020年24期2020-04-06

  •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热带雨林
    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是世界第六大岛,热带雨林覆盖面积250万公顷。由古农列尤择、克尼西士巴拉及布基特巴里杉3个国家公园组成了苏门答腊热带雨林遗产,该遗产保存着苏门答腊岛独特及多元的生态面貌。在古代,苏门答腊岛的大部分地区被热带森林覆盖,这些森林曾经是宝贵动植物的栖息地。但由于人类在当地雨林中的活动增加,生物资源受到严重威胁,森林遭到砍伐,雨林面积大为缩减,集中于三个国家公园内。低地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正在迅速消失,是东南亚非常重要的保护区;山地森林鲜明的山地

    畅谈 2019年18期2019-10-28

  • 苏门答腊热带雨林,向海而生的丛林迷宫
    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是世界第六大岛,也是印度尼西亚独立拥有的最大的岛屿。作为印度洋上的一座赤道岛屿,海面上源源不断的水汽因受到太阳的辐射而升腾,又在赤道低压的影响下下沉形成水汽,如此循环往复,为岛屿带来了全年充沛的降雨,也带来了地球上不可多得的瑰宝——苏门答腊热带雨林。神秘的热带丛林迷宫热带雨林常年在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下,土地辽阔,植物高大茂密,这里孕育着地球上80%以上的物种。绝大部分地区被热带雨林覆盖着的苏门答腊岛,层叠交错的山脉被原始森林遮盖得密不透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19年8期2019-09-18

  • 最后的苏门答腊
    犀牛,其中,苏门答腊犀是体型最小的,也是亚洲唯一的双角犀牛。苏门答腊犀分为三个亚種:苏门答腊亚种、婆罗洲亚种和北方亚种,北方亚种现在已经灭绝了,其他两个亚种由于数量稀少,已经达到了极危级别。我曾有幸亲眼目睹了一头雌性苏门答腊犀婆罗洲亚种,它的名字叫“Gulagob”,已经35岁“高龄”了,这可相当于我们人类年龄的140岁啊!所以我一直叫它“老奶奶”。尽管那时我才四岁半,但这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事情之一。“老奶奶”是在1994年的时候从马来西亚沙巴州京拿巴当岸河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2019年10期2019-02-04

  • 苏门答腊 赛牛节
    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巴都桑卡镇印尼苏门答腊岛,是印尼第二大岛屿,世界第六大岛。这里有丰富的矿藏和物产,也有原始的自然风光、迷人的椰林海滩。这个美丽的海岛上,随处点缀着代表苏门答腊典型文化的米南加保族“水牛角”建筑。米南加保人,当地最大种族族群,住在巴东高地,与牛有不解的渊源。传说很久以前米南加保人与异族发生冲突,最后双方以斗牛决定胜负,米南加保人以一头吃奶的小牛打败了对方的一头大母牛,获得胜利,因此尊牛为圣,从此自称为“胜利水牛族”。他们不仅将屋顶设计为

    焦点 2017年1期2017-03-09

  • 2004年苏门答腊(MW9.1)地震前的长期地震平静
    2004年苏门答腊(MW9.1)地震前的长期地震平静Kei Katsumata摘要2004年苏门答腊(MW9.1)地震之前的地震平静开始于主震之前13年。分析了研究区(80°~110°E,10°S~20°N)内国际地震中心建立的1964~2004年期间的地震目录,包括1 153个震源深度小于100km,体波震级为5.0≤mb≤6.7的地震。用网格化技术(ZMAP)对该地震目录的详细分析显示地震平静区位于3°N和6°N之间,它覆盖了震源区的东南部,包括20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16年4期2016-08-10

  • 鲜知
    等设备充电。苏门答腊犀牛野外灭绝马来西亚旅游文化与环境部长马西迪·曼均日前确认,马来西亚沙巴州已经没有野生的苏门答腊犀牛了——这很可能意味着苏门答腊犀牛婆罗洲亚种已经野外灭绝,仅剩三只圈养个体。虽然在卡里曼丹和印尼属婆罗洲理论上有可能还有几只犀牛,但它们也已经多年不见踪影,最后一次出现是两年前的相机捕捉到了孤零零的一只。

    中华环境 2015年6期2015-12-08

  • 苏门答腊弧后盆地带裂谷作用对油气成藏组合的控制
    重点实验室)苏门答腊—爪哇弧后盆地带的石油储量居东南亚地区第一位[1-5],这里是石油勘探的一个热点地区。前人对该带的盆地类型、油气地质条件以及大油气田成藏要素的研究[6-12]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弧后盆地带普遍经历了裂谷作用,且裂谷的形态对油气形成与分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3],但苏门答腊弧后盆地带的区域性油气成藏组合研究以及裂谷作用对油气成藏组合的影响尚显得比较薄弱和模糊。本文以近10年的IHS数据库(油气田可采储量数据截至2009年)、C&C数据库为

    海相油气地质 2015年2期2015-11-29

  • 动物世界里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哦!苏门答腊犀牛又叫“双角犀”,平均体重仅700千克,比黄牛大不了多少,是现存体型最小的一种犀牛。因为它保留了许多祖先的特征,所以它也是现存最原始的犀牛。据统计,野生环境中苏门答腊犀牛的存活数量不足200只。由于人类过度捕杀和栖息地受到破坏,该物种已成为极度濒危动物,全球数量仅存200余只,就连最好的捕猎者也难以觅到它们的踪迹,目前只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两国。20世纪80~90年代,人们曾尝试用人工繁育的方法来保护这一物种,但最终失败了。除了

    第二课堂(小学版) 2015年10期2015-11-28

  • 2015年最可能灭绝的13种动物
    30只。2.苏门答腊象。苏门答腊象是体型最小的亚洲象,目前只有2400只~2800只。3.爪哇犀。爪哇犀因其珍贵的角(传统药材)而成为偷猎的目标。目前只有35头爪哇犀生活在印尼的国家公园里。4.棱皮龟。它们是体型最大、迁徙距离最长的海龟。近些年棱皮龟的数量因过度捕捞、误食塑料、龟蛋被偷猎等而急剧减少。5.西部低地大猩猩。它们持续遭到猎杀,因为它们的肉被视作餐桌上的美味。埃博拉病毒也对它们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6.亚洲独角兽。估计地球上现存几十只到几百只。7.

    读者·校园版 2015年6期2015-05-14

  • 2015年最可能灭绝的13种动物
    30只。2.苏门答腊象。苏门答腊象是体型最小的亚洲象,目前只有2400只~2800只。3.爪哇犀。爪哇犀因其珍贵的角(传统药材)而成为偷猎的目标。目前只有35头爪哇犀生活在印尼的国家公园里。4.棱皮龟。它们是体型最大、迁徙距离最长的海龟。近些年棱皮龟的数量因过度捕捞、误食塑料、龟蛋被偷猎等而急剧减少。5.西部低地大猩猩。它们持续遭到猎杀,因为它们的肉被视作餐桌上的美味。埃博拉病毒也对它们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6.亚洲独角兽。估计地球上现存几十只到几百只。7.

    读者·校园版 2015年5期2015-05-14

  • 印尼苏门答腊岛断裂构造与地震述评
    正伟[摘要]苏门答腊俯冲带频繁发生大地震,同时造成灾难性海啸并发,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国际上已经针对苏门答腊地区展开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俯冲型大地震的认识需要通过对苏门答腊的构造背景进行解读,重点研究这类地震的发生过程和规律,以便于对海啸产生条件更好地理解,同时就现实意义而言,也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类似地区的防灾减灾。[关键词]苏门答腊 海啸地震 断裂构造[中图分类号] P731.2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10-

    地球 2015年3期2015-03-26

  • 元谋干热河谷苏门答腊金合欢×赤桉混交林的效益分析
    元谋干热河谷苏门答腊金合欢×赤桉混交林的效益分析路卫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24)以元谋干热河谷区赤桉、新银合欢等纯林为参照,对苏门答腊金合欢×赤桉混交林进行调查和综合生态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苏门答腊金合欢×赤桉混交林首伐期生物产出量(干物质)为19.20 t/hm2,按照其热值折合标准煤约11.8 t/hm2,明显地高于赤桉纯林(7.08 t/hm2)、银合欢纯林(5.47 t/hm2)和苏门答腊金合欢纯林(2.97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5年5期2015-03-23

  • 苏门答腊岛(印尼)岩浆旋回中的成矿作用
    China)苏门答腊岛(印尼)岩浆旋回中的成矿作用高小卫,杨振强,吴秀荣GAO Xao-Wei,YANG Zhen-Qiang,WU Xiu-Rong(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 430205)(Wuhan Center of China Geological Survey,Wuhan 430205,Hubei,China)本文阐述了东苏门答腊地体和西苏门答腊地体自海西期岩浆旋回以来各自的金属矿产分布特征。海西期东苏门答腊地体以裂陷盆地的层控型铅

    华南地质 2013年4期2013-04-19

  • 初论苏门答腊(印尼)的岩浆—构造旋回及其板块构造背景
    ina)初论苏门答腊(印尼)的岩浆—构造旋回及其板块构造背景高小卫,吴秀荣,杨振强GAO Xiao-Wei,WU Xiu-Rong,YANG Zhen-Qiang(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 430205)(Wuhan Center of China Geological Survey,Wuhan 430205,Hubei,China)本文将晚古生代以来苏门答腊火成岩划分出四个岩浆-构造旋回或岩浆活动期次(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并讨论

    华南地质 2013年4期2013-04-19

  • A new spider species of the genus Sudharmia from Sumatra, Indonesia (Araneae, Liocranidae)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Sudharmia属蜘蛛一新种记述——Sudharmia tridenticula(蜘蛛目,光盔蛛科)Pakawin Dankittipakul1,*, Christa Deeleman-Reinhold2(1. 清迈大学 科学部生物学系, 清迈 50200 泰国; 2.Sparrenlaan8, 4641GA Ossendrecht)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原始常绿森林中发现一蜘蛛,经鉴定, 该物种为Sudharmia属一新种Sudhar

    Zoological Research 2012年2期2012-12-25

  • 苏门答腊(印度尼西亚)的火山岩及其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判别
    30205)苏门答腊(印度尼西亚)的火山岩及其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判别高小卫,吴秀荣,杨振强(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430205)本文介绍了苏门答腊(印度尼西亚)火山岩的时代、分布和产状。根据火山岩的岩石化学资料,应用PetroGraph和Minpet2.0岩浆岩地球化学作图软件对60多个中、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化学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其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判别图解的解释,探讨新生代火山岩盆地及其中生代-古生代基底的火山岩形成构造环境。根据这些判别图,认为苏门答

    华南地质 2012年2期2012-09-09

  • 亚洲特大地震活动中心与日本9级地震
    11日在印尼苏门答腊地区又发生8.6,8.2级地震。这样一来,从2004年12月到2012年4月底为止,在印尼苏门答腊地区已发生6次8级以上地震,包括3次特大地震,其地震活动剧烈程度是罕见的。这进一步说明:亚洲特大地震活动中心已迁平到这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尾部,它将规范(影响或控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亚洲大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对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发生的MW9级地震(M9EJ)有过基本正确中期预测,预测依据之一是重视歹字型构造体系对当前亚洲特大地震控制

    地震科学进展 2012年6期2012-04-02

  • 苏门答腊兔化石种类在东南亚地区的首次发现
    苏门答腊兔化石种类在东南亚地区的首次发现图2 中华苏门答腊兔(新种) Nesolagus sinensis sp.nov.左下颌骨苏门答腊短耳兔(Nesolagus)俗称条纹兔,是现生兔形类乃至哺乳动物门类中种群数量最稀少的世界濒危动物之一(图1),现生种仅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及老挝、越南的长山山脉。由于以前没有化石材料,该类群的起源和演化一直是个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金昌柱研究员担任第一作者撰写的《苏门答腊兔化石种类在东南亚地区

    科技传播 2010年20期2010-09-23

  • 印尼发生重大矿难事故
    孙天仁印尼西苏门答腊省巴东市附近的一座私人煤矿6月16日上午发生瓦斯爆炸,并引发煤矿垮塌事故。截至当地时间17日下午6时,印尼西苏门答腊省沙哇伦多煤矿爆炸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升至32人,9人受伤,1人仍下落不明。据西苏门答腊省警方介绍,该煤矿发生爆炸后随即坍塌,造成多人被困井下。该矿井深100多米,目击者称爆炸时巨大火苗喷出井外有50米高,烧伤了14名井外作业人员。事故发生之后,冒着第二次爆炸的危险,包括警方在内的数十名搜救人员赶到现场使用挖掘机、排风机连

    环球时报 2009-06-182009-06-18

  • 大地为啥要震动?
    ,2004年苏门答腊9.1级地震。2005年苏门答腊8.5级地震,2006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100年来,全球共发生8.5级以上地震7次。分别发生在1920、1933、1950、1960、1964、2004、2005年,2004年苏门答腊9.1级特大地震打破了全球8.5级以上地震长达40年的异常平静,表明全球地震可能已进入新的活跃期。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09年5期2009-06-08

  • 寻找小矮人
    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一名农夫。一天晚上,他正在外面找他的猪,却看到了一个只有自己一半高的小矮人。小矮人试图逃跑,却不小心摔了一跤。托诺因此看得更清楚了:它的胳膊毛茸茸的,脸上也都是毛,耳朵非常大,手和人的手一样。在苏门答腊,流传着许多有关小矮人的传说。虽然这些小矮人没有北美的“大脚怪”或喜马拉雅的“雪人”那么出名,但一些科学家认为,如果世上真的存在着一种模样像人、直立行走、迄今仍不为人知的猿类,那么,它们的栖身地极有可能是在广袤的苏门答腊原始森林。生物

    小学生时代·综合版 2009年2期200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