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厅

  • 百年不了情——我与伯父周恩来相处的日子(五)
    伯、七妈都会在西花厅同亲属们吃顿“新年饭”,和大家团聚畅谈。除了侄辈,每次都还有孙维世、孙新世姐妹和金山,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秘书何谦,卫士长成元功参加,人多热闹。饭菜节俭,但味道可口,常备有七伯喜爱的狮子头、煮干丝。饭后,七伯、七妈同大家边休息边聊天,话题轻松随意,气氛轻松和谐,是我记忆中难得的美好日子。当然,在这个场合大家主要听七伯讲,毕竟机会难得。1960年大年初一的聚会,正逢在军调北京不久,我俩和其他亲属到得很齐。那天,七伯兴致颇高,给我们讲了前

    经济导刊 2023年3期2023-06-15

  • 西花厅修缮“风波”
    周尔均说起西花厅的来历,有一段颇为曲折的历史。历代王朝的皇宫禁地,除皇帝外不允许任何人在其中占有半砖寸瓦。即使是最尊贵的皇亲国戚,也只能在皇宫的附近修建住宅。清末宣统皇帝溥仪继位后,他的父亲载沣获准在中南海的一侧修建府邸,就是今天的西花厅。不过还未竣工,清朝就垮台了。此后,这个半截子工程先后被北洋军阀、国民党和日伪政府作为办公场所使用。据说袁世凯、段祺瑞也曾在这里办过公。随着战乱绵延,形形色色的“政府”机关像走马灯一样前脚走后脚进,西花厅并非权贵富豪所有,

    领导文萃 2023年9期2023-05-12

  • “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群众”伯伯周恩来的殷殷教诲永存心间
    齿难忘。此刻,西花厅发生的一幕,又浮上了我的眼帘。为西花厅修缮一事,伯伯少有地动了火中南海西花厅,今天已成为人们心中的一方圣土。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这里昼夜操劳了整整27个年头。为了让中国人民能过上好日子,他呕心沥血,披荆克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们常用“西花厅不灭的灯光” 称颂恩来伯伯伟大的公仆精神,它也象征着人民对光明与希望的期待,在一度凛冽的寒冬里温暖了每个人的心。伯伯、伯母在遗言中申明,他俩身后,西花厅由公家安排使用,不得用作故居或纪念场所。

    党史文苑 2023年3期2023-04-14

  • 周恩来给哪些人改过名字
    来到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家。周华璋、周国镇都是第一次见到他们敬爱的长辈,因此多少有点拘谨。周恩来就一一叫他们说出自己的名字,并当场用铅笔写给他看。当周恩来看到自己侄儿写下的名字叫“周华璋”时,他沉思了一下说:“华璋呀,我给你提个建议:你把你名字上的‘王’字旁去掉,就用文章的‘章’。毛主席不是说了吗,我们新中国刚从废墟上诞生,是一张白纸,我们可以在上面画出最美的图画,写出最好的文章。”这样,周华璋的名字从那天起就改成周华章了。周华章生前曾对笔者说过:七叔给

    党史博览 2022年2期2022-03-23

  • 周恩来秘书之女忆西花厅的美好童年
    理和邓妈妈,在西花厅度过美好的童年,也看到了周总理和邓妈妈宝贵的生活侧面。一晃离开西花厅已经50多年了,可西花厅留给我的童年记忆还是那么美好,那么清晰。我的父亲马列1923年11月生于沈阳,1936年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41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俄文,1945年任中共大连市委外事秘书。1950年1月,父亲调到周伯伯(西花厅工作人员的孩子都管周恩来总理叫周伯伯)身边工作。不久,妈妈和哥哥也来到北京,住进了西花厅。一年多后,妈妈在中

    新传奇 2022年7期2022-03-22

  • 周恩来爱打乒乓球
    ,直到住院。在西花厅总理办公室的隔壁,摆放着一张乒乓球台。这张球台是原国家体委副主任荣高棠特意送来的。据老同志告诉我,那还是在六十年代初,西花厅本来有一张自制的乒乓球台,既不标准,也不结实,稍一碰,就摇晃。一天,秘书见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周总理在重庆中共代表团工作时的老部下、时任国家体育委员会副主任的荣高棠,便对他说:“总理爱打乒乓球,工作疲劳的时候,我们陪他打一会儿球,让他活动活动。你们体委用过的旧球台很多,拿一张来放在西花厅吧。”荣高棠满口答应,第二天就给

    恋爱婚姻家庭 2020年36期2020-12-25

  • “同志侄”记忆中的“三个必须”
    他不在北京时将西花厅简单整修了一下,周恩来得知后坚决不住西花厅,临时住到钓鱼台。周尔均有次去钓鱼台看周恩来,对伯父说:您平时教育我们要爱护国家财产,西花厅相当破旧了,这样一种维护,也是保护国家财产。周恩来严肃地说:你要懂得,我是这个国家的总理,如果我带头这样做,下面就会跟着干,还有副总理,还有部长,再一级一级地这样下去,就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周恩来还叫周尔均背诵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来,周恩来为修缮西花厅的事3次在国务院会议上做自我批评。

    党史纵览 2020年9期2020-12-06

  • 周恩来与中国“国球”
    ,周恩来特意在西花厅设家宴招待取得优异成绩的中国乒乓球队。吃饭时,周恩来让获得男女单打冠军的庄则栋和邱钟惠分坐在他的两边,边吃边聊。他一边把自己最喜欢吃的家乡菜红烧狮子头夹到邱钟惠碗里,一边说:“小邱呀,你知道吗?你虽然拿了世界冠军,可是我算起小分来,你还输人家高基安两分呢!”高基安是匈牙利著名女選手,女单决赛就是在邱钟惠和高基安之间进行的。当时,电视机没有普及,想了解球赛情况只能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收听解说员直播,或两天后从报纸上了解。周恩来要操劳国事,

    党史纵览 2020年11期2020-12-06

  • 周恩来廉洁自律的故事
    来一直在中南海西花厅内工作和生活。这是一间老屋,陈旧、阴暗、潮湿,这无疑会损害周恩来的健康,为此有关部门多次提出维修,但都被他拒绝。一次,秘书又以维修保护文物为名向周恩来建议维修西花厅,这次周恩来终于松了口,但明确表示“哪里坏了修哪里,绝不能铺张浪费”。秘书趁周恩来外出视察指挥维修工在潮湿的青砖上铺上了地板,并撤走了发霉的旧地毯换上新的,封严漏风的窗户,挂上了比较厚的呢窗帘,同时把房梁重新油漆了一遍。不料,周恩来一回来就发现了这些变化,他站在门口生气地责问

    共产党员(辽宁) 2020年15期2020-11-18

  • 周恩来邓颖超写给“同志侄”的“三个必须”
    伯不在北京时将西花厅简单整修了一下,七伯坚决不住西花厅了,临时住到钓鱼台。”周尔均有次去钓鱼台看七伯时,对他说:“您平时教育我们要爱护国家财产,西花厅相当破旧了,这样一种维护,也是保护国家财产。”七伯严肃地说:“你要懂得,我是这个国家的总理,如果我带头这样做,下面就会跟着干,还有副总理,还有部长,再一级一级地这样下去,就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周恩来还叫他背诵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来,周恩来为修缮西花厅的事3次在国务院会议上作自我批评。第三

    党史文汇 2020年9期2020-10-09

  • 周恩来:“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能有丝毫的特殊”
    北边靠近马路的西花厅办公和居住。这是一座清朝修建的老院子,年代久远,房屋幽暗潮湿,门窗都有缝隙,特别是地面的方砖比較潮湿,办公室的地毯由于潮湿也生了虫子。周恩来因此经常犯关节炎。有关部门多次提出维修,但是周恩来始终没有同意。1959年,秘书们趁着周恩来和邓颖超相继出差的机会,未经周恩来同意,本着节俭实用的原则对西花厅进行了一次维修。这次修缮,其实只是将腐朽的小梁进行了更换,将已经脱皮的墙面进行了粉刷,更换了窗帘、吊灯,铺了地板,又从钓鱼台国宾馆找到一张不用

    紫光阁 2020年8期2020-09-07

  • 周恩来廉洁自律的故事
    来一直在中南海西花厅内工作和生活。这是一间老屋,陈旧、阴暗、潮湿,这无疑会损害周恩来的健康,为此有关部门多次提出维修,但都被他拒绝。一次,秘书又以维修保护文物为名向周恩来建议维修西花厅,这次周恩来终于松了口,但明确表示“哪里坏了修哪里,绝不能铺张浪费”。秘书趁周恩来外出视察指挥维修工在潮湿的青砖上铺上了地板,并撤走了发霉的旧地毯换上新的,封严漏风的窗户,挂上了比较厚的呢窗帘,同时把房梁重新油漆了一遍。不料,周恩来一回来就发现了这些变化,他站在门口生气地责问

    共产党员·上 2020年8期2020-09-02

  • 和周总理在西花厅过年
    第一次到中南海西花厅过年,在与七伯、七妈七天短暂的相处中,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1961年2月袁周总理与亲属们在西花厅合影袁右一为周保章自己盛饭、缝被子我到北京之后,和七伯七妈吃第一顿饭时,我边吃边观察。我看到七伯的饭快吃完了,等他吃完最后一口,我马上站起来,说:“七伯,我帮你盛饭。”七伯是长辈,我是晚辈,而且饭也不在跟前,我作为晚辈理应去做这些。但是,当我站起来,伸出双手去拿七伯碗的时候,七伯把手一挡说:“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如此一来,我站在那里有些

    领导文萃 2020年8期2020-05-15

  • 军营铸忠诚 翰墨写春秋
    于中直机关,在西花厅工作14年。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军旅书法家、《西花厅珍藏书画集》编委。火热的军营生活,培养了周学茂“文武双全,德艺双馨”的强烈意识。在书法的研习过程中,他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视书写为工作、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他钟情隶书,博釆众长,曾得到刘炳森、张海、钟明善、张业法、张飊、张虎、李洪海、王学龄先生的指导,终于形成了自己厚重典雅、俊逸瀟洒的隶书风格。周学茂积极参加书法艺术社会交流,坚持用笔传承民族文化、讴歌伟大时代、赞美如画江山、激励

    中国商界 2020年12期2020-02-08

  • 周恩来爱打乒乓球
    ,直到住院。在西花厅总理办公室的隔壁,摆放着一张乒乓球台。这张球台是原国家体委副主任荣高棠特意送来的。据老同志告诉我,那还是在六十年代初,西花厅本来有一张自制的乒乓球台,既不标准,也不结实,稍一碰,就摇晃。一天,秘书见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周总理在重庆中共代表团工作时的老部下、時任国家体育委员会副主任的荣高棠,便对他说:“总理爱打乒乓球,工作疲劳的时候,我们陪他打一会儿球,让他活动活动。你们体委用过的旧球台很多,拿一张来放在西花厅吧。”荣高棠满口答应,第二天就给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0年12期2020-01-07

  • 为了那“一道金色的霞光”
    地等待着话剧《西花厅故事》开场。当晚春寒料峭,气温低至6摄氏度,但是丝毫没有影响观众前来观剧的热情。“我是从劲松来的。因为是演周总理的戏,我特意带着上中学的儿子一起来,让他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品格和风范。”40多岁的张勇边说边请记者帮忙,为他们父子二人在话剧宣传海报前拍照留念。在剧场前厅,十几名青年人正展开党旗,在宣传海报前合影留念。组织者毛女士告诉记者,他们来自中国工商银行某分行,此次观剧是党支部组织的一次党日活动。“周总理鞠躬尽瘁、坦荡无私、心系人民,是

    北京支部生活 2019年4期2019-09-10

  • 周恩来与邓颖超合影背后的故事
    970年4月,西花厅院子里的海棠花盛开了,全体工作人员都想和周恩来照张相。海棠花一天天开放,可是周恩来一直很忙,大家找不到合适的时间,连邓颖超也不忍心打扰他。这事一拖再拖,一直拖到5月20日。这时海棠花已经凋谢了,只剩下满树摇曳的绿叶。那天,周恩来的工作安排比较轻松。天气晴朗,邓颖超看周恩来那天的睡眠也比较好,起床后心情较轻松愉快,于是就决定那天让西花厅的工作人员和周恩来照张相。 周恩来的保健护士许奉生先向周恩来报告了天气情况,然后说:“总理!今天天气好,

    华声文萃 2019年9期2019-09-10

  • 周恩来与邓颖超合影背后的故事
    970年4月,西花厅院子里的海棠花盛开了,全体工作人员都想和周恩来照张相。海棠花一天天开放,可是周恩来一直很忙,大家找不到合适的时间,连邓颖超也不忍心打扰他。这事一拖再拖,一直拖到5月20日。这时海棠花已经凋谢了,只剩下满树摇曳的绿叶。那天,周恩来的工作安排比较轻松。天气晴朗,邓颖超看周恩来那天的睡眠也比较好,起床后心情较轻松愉快,于是就决定那天让西花厅的工作人员和周恩来照张相。 周恩来的保健护士许奉生先向周恩来报告了天气情况,然后说:“总理!今天天气好,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28期2019-09-10

  • 对爱情的思考
    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十二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你不是喜欢海棠花吗?解放初期,你偶然看 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你住了二十六年了,我比你住得还长,现在已经是三十八年了。”这段文字出自当时已84岁高龄的邓颖超之手。1988年4月,中南海西花厅海棠盛开之际,邓颖超睹花思人,写了这篇散文,题为《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怀念逝去12年的

    青年生活 2019年29期2019-09-10

  • 周恩来: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堂接见外宾,从西花厅乘车,先到北京饭店刮脸。他再三提醒司机要记账交费:“从西花厅到北京饭店算私事,从北京饭店到人民大会堂才是公事,你不要又笼统搞错了。”周恩来凡是看戏、到公园散步、到饭店理发、到医院看病以及私人访友时用车,都坚持自费。他经常提醒司机:“这段路交费了没有?”到了一定时间。周恩来还要一笔一笔地核查。每月发工资的时候,周恩来必定要检查是否扣除了用车费,看到确实扣除了才放心。周恩来有时在家里请一些知名人士、演员、运动员或老战友吃饭,从不让公家报销。

    湘潮 2019年3期2019-07-02

  • 周恩来拒进家门
    来一直在中南海西花厅内工作和生活。这是一间老屋,陈旧、阴暗、潮湿,到夏季时青砖地上常泛出一层白色的碱花,这无疑会损害周恩来的健康,为此有关部门多次提出维修,但都被他拒绝了。一次,秘书又以维修保护文物为名向周恩来建议维修西花厅,这次周恩来终于松了口,但明确表示“哪里坏了修哪里,绝不能铺张浪费”。不久,周恩来外出视察,秘书趁这个机会指挥维修工在潮湿的青砖上铺上了地板,并撤走了发霉的旧地毯换上新的,封严漏风的窗户,挂上了比较厚的呢窗帘,此外还搬来两把沙发,同时把

    乐活老年 2019年11期2019-06-23

  • 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几张合影背后的故事
    许明被迫自杀于西花厅;军事秘书周家鼎被迫改名下放;曾任周恩来卫士长的成元功被迫离开北京去江西中央“五七”干校;周同宇被逮捕至北京卫戍区。逮捕周同宇前,也进行了抄家搜查,于是,周同宇一直收藏着的这张哥嫂结婚照竟成了周恩来的一条“罪证”。20世纪90年代,我在北京朝阳区和平里听周同宇夫人、周恩来的弟媳王士琴老师说,造反派们将兄长(王士琴对周恩来的称呼)和大姐(王士琴对邓颖超的称呼)的结婚照拿去交给了中央文革,江青看了说:“这分明是带有资产阶级生活情调的嘛!”江

    党史纵览 2019年6期2019-06-21

  • 鞠躬尽瘁永志怀念
    院后,我常常去西花厅看望七妈,并提出要去医院看望伯伯。七妈却说:“不行呀,中央有规定,为了保证他的治疗,除中央政治局委员(其实这时大部分成员已是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外,只有我可以去看他,我会把你的关心和问候带给他的。”我奇怪,我去看望一下,会影响对他的治疗吗?1975年5月12日下午,我接到了原来曾担任伯伯保健护士的王力的电话,说有急事找我。我一下就赶到她在北京医院宿舍的家。她说:“昨天总理到北京医院来看病人,事先通知我们几个曾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医生、护士在他

    祖国 2019年8期2019-06-08

  • 重走信仰路 追寻情更浓
    以后,回想起在西花厅的岁月,才感到多么的幸福和珍贵。2007年2月10日,西花厅的孩子们,第一次和健在的叔叔阿姨、周秉德兄弟姐妹们相聚在一起,缅怀周伯伯、邓妈妈。一首《你是这样的人》使我们热泪盈眶。因此,我们成立了“西花厅联谊会”,决心在学习、研究、宣传、践行周恩来精神方面,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十多年来,我们追寻周伯伯、邓妈妈的足迹,走访了淮安、天津、东京、京都、九江、南昌、香港、上海、莫斯科、瑞金、长汀、延安、西安、南京、武汉、桂林、重庆、兰州、榆林、西

    红岩春秋 2019年5期2019-05-31

  • 海棠花下
    花而爱上中南海西花厅,并在这里定居。从1949年起,每年4月上旬海棠花开时,他们工作之余总是相约在院中散步、赏花。他伴着海棠花的芬芳稍事休息,她就在花下陪着他,洁白的海棠花像是见证者,沉默不语,1954年他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时候,正值海棠花盛开之际,她特意剪下一枝海棠花,压在书本里寄给他,让他在繁忙的会议间隙亦能欣慰地放松一下。1955年他率团出席亚太非会议,因为“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险遭不测,她急忙写信给他,并不忘在信末提到“海棠正含苞”,以示最深切的安慰

    神州·下旬刊 2019年3期2019-04-19

  • 邓颖超喜爱的一幅画
    郭秀仪到中南海西花厅邓颖超家做客。她一眼就看到了邓颖超将枫叶、海棠花和芍药花等压在一起装饰起来的那块镜匾,就对邓颖超说:“总理和您互赠的海棠花、芍药花和红叶,就是你们俩革命深情的象征,也是你们老两口两地相思的见证。我想以此为题,画一幅国画敬赠给您。”邓颖超点头笑了。郭秀仪将这幅画画好后送给邓颖超,还说:“我画得不好,但却表示我对您的敬意和对周总理的怀念。”说起邓颖超悬挂在自己卧室的那块镜匾,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1954年春天,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

    党史博览 2019年12期2019-02-10

  • 靠“海”吃“海”
    中南海西北角的西花厅西花厅是原摄政王府的花园。周恩来曾到西花厅看望一名生病的同事,当时海棠盛开如雪,他一下喜欢上这里,后来在这里居住了26年。西花厅水榭下本是莲花池,但既无水也无莲花,因为周恩来出于节俭不许蓄水养莲花,工作人员就在池底种植了向日葵、玉米、花生等作物,花池成了菜地。三年困难时期,中南海食堂的粮食也比较紧张,家家户户都想办法就地取材自给自足。中南海外墙种了一圈榆树,食堂师傅把榆钱捋下来混在面里,使蒸出的饅头个儿大一些。朱德把家里十几个孩子赶去

    特别文摘 2018年10期2018-12-24

  • 周恩来与邓颖超:那个年代的爱情
    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作为新中国的开路人,周恩来的一生精彩壮阔。但他也有柔情的一面,他和邓颖超半个多世纪的爱情传奇,至今还为人们称道。他们是“灵魂伴侣”很多人说周恩来和邓颖超是建立在共同理想信念上的革命伴侣,但他们更是“灵魂伴侣”。超:我不愿在你睡熟的时候,再来搅你,特留字告你:今天正午十二时,用我俩名义请了周苍柏夫妇、史良夫妇及袁雪芬同其编剧人共六位客人,在西花厅薛子正处午饭。我已托何谦办理此事。请你届时先往,因周苍柏今日下午五时即行,故不能再延期了。晚上

    农民文摘 2018年5期2018-06-07

  • 梅园“学周”,青春启航
    赵炜奶奶讲述《西花厅岁月》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周恩来,辅导员带领队员们阅读《西花厅岁月》,邀请此书作者、周恩来生前的秘书赵炜奶奶来校讲述周恩来的事迹。赵奶奶的讲述中处处流露着真诚与平实:周恩来为救国救民积极奔走的情景,不分昼夜地批阅文件的情景,峥嵘岁月里披肝沥胆、力挽狂澜的情景……在赵奶奶的娓娓道来中,呈现于队员们眼前。队员们在聆听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周恩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鞠躬尽瘁的高尚品质。一名队员坚定地说:“虽然西花厅的主人已离我们远去,但西花厅彻夜不眠的

    辅导员 2018年9期2018-01-29

  • 记周总理一次不寻常的接见
    我马上去中南海西花厅开会,车已从办公楼开出来了。西花厅,那不是周总理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吗?怎么会让我去开会呢?值班员说是国务院秘书厅的通知,别的不清楚。于是,我急忙下楼等车。车开到中南海西门,警卫问了姓名、单位,看了证件,对了一下手中的名单就让进去了。到西花厅门口后,有工作人员领我到会议室,里面已经坐了十几个人。这时我才知道,总理要接见我们联合接待室的工作人员。参加会议的,都是“文革”开始后从国务院各部委办机关临时抽调来的干部。入座后,每个人都填写了登记表,

    百年潮 2017年11期2017-11-27

  • 周恩来总理的家风
    内心。爱家人进西花厅前,中央警卫团政委杨德中与纪东谈话时交待,叫周恩来就叫总理,不要叫首长;叫邓颖超称大姐。有次在总理办公室,总理对纪东说:“你把小超叫来。”纪东一下子愣了,就问了一句:“小超谁啊?”总理没有回答。纪东出来之后问警卫高振普,才知道“小超”就是大姐。“小超”是总理对大姐的爱称,叫了一生。总理逝世后,邓颖超送的花圈落款就是“小超”。谈到周总理和邓颖超的爱情,纪东说,总理开始选择的是张若名。大姐就跟我们讲过:“张若名比我长得漂亮。”五四运动中,张

    铁军 2017年6期2017-06-20

  • 伟人情怀 烛照乾坤
    进长满海棠花的西花厅,到恋恋不舍地和这里作最后的告别,电视剧《海棠依旧》描写了周恩来和新中国27年同呼吸共命运的历程。在已有的周恩来题材的影视剧中,它的篇幅最长,涉及的历史内容最丰厚。与常见的编年体式重大题材传记片不同,该剧不是以正面表现周恩来处身其中的那些重大历史事件和他的历史功绩为主要视点来结构故事,而是以西花厅为叙事的出发点和连接点,把镜头对准主人公的情感世界,用周恩来的情感波澜带出新中国的歷史风云,围绕刻画周恩来性格设置戏剧冲突,在层层推进的情感波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6年32期2017-03-03

  • 小黄楼里的庭院生活
    会贯通于小黄楼西花厅的建设之中。这个西花厅建筑群由一座木构小楼与楼前的假山、水池、拱桥、半边亭等组成,与其说这是一个深深庭院,不如说这是一个精巧的“艺术品”——它闹中取静,小中见大,极富诗情画意。其中的木构小楼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双层建筑,呈长方形,宽6米,深9米,为穿斗式土木结构,柱顶和瓦檐均雕龙画凤,窗槛和门扇亦是精雕细刻。西花厅自成院落,保存较为完好,双坡顶,四面围墙,楼内驼峰、雀替、斗拱无不精雕细刻。楼上原为主人的藏书阁,楼阁内的十二扇隔扇门、六扇门窗

    广西城镇建设 2016年10期2016-12-23

  • 周恩来反对装修住房
    污,就是廉洁。西花厅内景周恩来总理居住在中南海西花厅,过着俭朴的生活。从他居住的房屋及院落都可以看出,自他住进来以后,从没装修与翻新过房屋及庭院。虽然西花厅不错,但房子里面比较潮湿,地上铺的都是方砖。因为这个原因,周恩来的关节炎、腿疼毛病经常犯。看到这种情况,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提出修缮的建议,但他都坚决不同意。周总理曾有一位秘书叫何谦,负责总理的生活和保卫工作,1959年,他趁着周恩来出国访问的机会,对西花厅进行了维护性的装修,只是把方砖改成了木板,更换

    共产党员(辽宁) 2016年22期2016-12-10

  • 周恩来反对装修住房
    理居住在中南海西花厅,过着俭朴的生活。从他居住的房屋及院落都可以看出,自他住进来以后,从没装修与翻新过房屋及庭院。虽然西花厅不错,但房子里面比较潮湿,地上铺的都是方砖。因为这个原因,周恩来的关节炎、腿疼毛病经常犯。看到这种情况,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提出修缮的建议,但他都坚决不同意。周总理曾有一位秘书叫何谦,负责总理的生活和保卫工作,1959年,他趁着周恩来出国访问的机会,对西花厅进行了维护性的装修,只是把方砖改成了木板,更换了窗帘、洗脸池与浴缸而已。周恩来

    共产党员·下 2016年11期2016-12-05

  • 邓颖超:你用鲜花绽放我一世爱恋
    的家——中南海西花厅。1954年春,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此时的周恩来正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邓颖超特地选了三朵最艳丽的海棠花,轻轻压平,放在信封里,并在信中深情款款地写道:“院子里的海棠花开了,你不在,给你选上两三朵,还有在郊区的山坡、泉水之旁采少许野花一并寄给你。看到这些花,就像我来到了你身边。”收到来信的周恩来像个初恋的小伙,满脸激动。他特地抽空在日内瓦驻地附近采集了一朵芍药花和一朵蝴蝶花,叫信使带给邓颖超。好不容易熬到周恩来回国的日子。周恩

    百家讲坛 2016年18期2016-11-01

  • 189·从一件小事看周恩来维护党内团结
    工作人员到他的西花厅吃年夜饭却只有1961年春节这一次。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此事还得从周保章说起。周保章是周恩来五祖父的曾孙,家中兄妹4人,由于父亲周恩彦的历史问题,当时想入党都很困难。是年初,周保章的二哥周保常在部队率先入党。周保常在高兴之余流露出了一点骄傲情绪,周恩来夫妇认为对这个年轻人要抓紧批评教育,才能使之健康地成长。恰在这时,周保章应约从青岛赴京来到中南海西花厅与伯伯、伯母一起欢度春节。周保章的到来让邓颖超非常高兴。她对保章说:“你来得正好,赶快

    党史文汇 2016年5期2016-05-28

  • 187·关爱同志、先人后己的周总理
    几则感人故事。西花厅,是周恩来与邓颖超居住过26年之久的住所。坐落在中南海西北角年久失修的一幢旧式宅院,灰色条瓦,方砖铺地,斑驳陆离,阴暗潮湿。俞标首次进入西花厅,是以一个普通警卫的身份奉命去执行一项特别勤务——设法减轻噪声对西花厅的干扰。西花厅偏处一隅,西北两面分别紧临府右街和文景街,昼夜车水马龙,喧嚣不息。文景街边某单位内安装的高音喇叭,对周总理的工作和休息影响颇大,俞标认为这是可以力争避免的,于是持着中央机关的介绍信,向该单位领导婉言阐明来意,顺利地

    党史文汇 2016年1期2016-05-26

  • 周恩来向贺龙遗像七鞠躬
    了中南海,直达西花厅。周总理没有睡觉,马上到客厅,见了贺老总夫妇。贺老总见到总理,声音洪亮地说:“总理,我的家实在住不下去了,只好到你这里来了。”总理双手握住贺龙的手,说了声:“我懂你的意思,你大概一夜没睡吧,我也没睡,咱们先休息,住在这里你可以放心了。”我们在一旁听着他们的谈话,还不能完全吃透这里面的含义。事后才知道,当时贺老总受到冲击,总理亲自安排他的住处,还不能保证他有个安静的地方,只好请他到自己家来住。进西花厅是总理当天夜里安排的,邓大姐事先也不知

    中外书摘 2016年5期2016-05-24

  • 周总理故乡行
    格、古典朴素的西花厅西花厅是完全按照周总理在中南海办公的地方仿建的。里面设备简陋到只有一张办公桌,一套沙发。桌子上有三部电话机,其中两部是黑色的,一部是红色的。中间一部红色的电话机是专门打给毛主席的,那两部黑色的,一部是专门用于国内联系的,另一部是专门用于国际联系的。睹物思情,看到这一切就知道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夜以继日地操劳国家大事是多么辛苦呀!他这种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德是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的榜样。西花厅里的不染亭同样令我难忘。不染亭告诫人们

    大江南北 2016年3期2016-03-21

  • 周恩来与邓颖超的海棠柔情
    的家——中南海西花厅。这是一个每年都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周恩来和邓颖超都是爱花之人,以花寄情,更是他们生活中共同的雅趣。四年鸿雁传书奠定一世情缘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留学日本的周恩来毅然回国,并投身海河两岸如火如荼的斗争当中。和周恩来一样,当时年仅十五岁的邓颖超也参加了“五·四”学生运动,并成为天津女界学运的风云人物。1919年9月16日在觉悟社成立的会议上,周恩来见到了邓颖超。当时邓颖超走到周恩来的面前,她告诉周恩来,说自己曾经看了他在《天津学生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6年7期2016-03-18

  • 187·关爱同志、先人后己的周总理
    几则感人故事。西花厅,是周恩来与邓颖超居住过26年之久的住所。坐落在中南海西北角年久失修的一幢旧式宅院,灰色条瓦,方砖铺地,斑驳陆离,阴暗潮湿。俞标首次进入西花厅,是以一个普通警卫的身份奉命去执行一项特别勤务——设法减轻噪声对西花厅的干扰。西花厅偏处一隅,西北两面分别紧临府右街和文景街,昼夜车水马龙,喧嚣不息。文景街边某单位内安装的高音喇叭,对周总理的工作和休息影响颇大,俞标认为这是可以力争避免的,于是持着中央机关的介绍信,向该单位领导婉言阐明来意,顺利地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6年1期2016-03-17

  • 河南南阳府衙楹联之二
    摇撞骗法所必严西花厅正厅联:治赋有长经 勿用小恩忘大题为官无长别 但存公道度私情西花厅对厅联:人谁无过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是亦足矣我非爱财来得明白去得更明白吾何慊乎西花厅西厢房联:官名父母需慈爱家有儿孙望久长东花厅东厢房联: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内宅门联: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易事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不食民一饭不爱民一钱乃汉羊续为太守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是宋范公作秀才知府起居室联:闭门读书真得计为官持廉心不烦知府后堂联:事出于公诸君何妨至室吏原非

    中国法治文化 2016年3期2016-02-10

  • 周恩来半夜追责中南海停电事故
    断电的事,回到西花厅,照样批阅文件,好像已经忘掉了这件事。身边工作人员未免都感慨:一向严格细致的总理这次怎么了?泰然处之,完全无所谓,这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例外。当他们也把这件事丢在脑后时,却不料想,凌晨3点钟周恩来突然停止了工作,命令他们立刻发通知,把外交部、中央办公厅、北京市电力局等部门的负责人都叫来开会,一刻也不许耽搁。这些部门的领导人在总理办公室的紧急通知声中,纷纷爬出热被窝,冷水擦脸,尽管哈欠不断,全身难受,但依然尽快地赶来西花厅。王炳南(1909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10期2015-10-28

  • 西花厅家规
    光,多少次驻足西花厅前,久久地深思凝望。庭院仍然盛开着那一簇簇好像从未凋谢过的素面海棠。那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把他的家规立在生前,却泽被后世、溢彩流芳,为子孙后代,也为家国治理输送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晚辈不能丢下工作专程进京看望他,只能在出差路过时才可以去看看;外地亲属进京看望他,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住宿费由他支付;一律到国务院机关食堂排队就餐,有工作的自付伙食费,没工作的由他代付;看戏以家属身份购票入场,不得享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车;凡个人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5年2期2015-09-10

  • 西花厅家规
    光,多少次驻足西花厅前,久久地深思凝望。庭院中仍然盛开着那一簇簇好像从未凋谢过的素面海棠。那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把他的家规立在生前,却泽被后世、溢彩流芳,为子孙后代,也为家国治理输送源源不斷的精神营养。——晚辈不能丢下工作专程进京看望他,只能在出差路过时才可以去看看;外地亲属进京看望他,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住宿费由他支付;一律到国务院机关食堂排队就餐,有工作的自付伙食费,没工作的由他代付;看戏以家属身份购票入场,不得享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车;凡个

    党的生活·青海 2015年4期2015-05-30

  • 一句玩笑促使周恩来解散总理办公室
    为办公地点就在西花厅,所以总理办公室常被人简称为“西花厅”。比如“总理办公室来电话了”,常被各部委说成“西花厅来电话了”。秘书们又把西花厅称为“家”,比如“家里来电话了”或“叫你马上回家”。这个家里的成员真正是来自五湖四海。比如负责计委、经委的顾明来自鞍钢(王鹤寿推荐);负责交通的王伏林来自军队的第四高级步校(校长是林彪);负责农业的杨纯曾是松江地委书记,到1956年又调来国家计委的李岩;负责军事的雷英夫是毛主席推荐的“洛阳才子”,1956年1月调来的周家

    红土地 2015年8期2015-02-07

  • 元勋们的红墙生活
    中南海西北角的西花厅西花厅是原摄政王府的花园,刚成立不久的政务院就在摄政王府一带办公,自成一套院落,与南海之畔的丰泽园相隔较远。1949年4月,周恩来曾到西花厅看望一名生病的同事,当时海棠盛开如雪,他一下喜欢上这里,后来在这里居住了26年。西花厅水榭下本是莲花池,但既无水也无莲花,因为周恩来出于节俭不许蓄水养莲花,工作人员就在池底种植了向日葵、玉米、花生等作物,花池成了菜地。三年困难时期,中南海食堂的粮食也比较紧张,家家户户都想办法就地取材自给自足。中南

    人民周刊 2014年5期2014-09-10

  • 邓颖超葬事亲历记
    在16号前赶到西花厅,因为16号西花厅的灵堂就停止对外开放了。我赶紧把这一消息汇报给淮安市委领导人,因为那时新长铁路和淮安机场还都没建,也没有京沪高速,赴京的公路路况也很不好,一般带小车赴京都得一天多时间才能赶到,时间十分紧促。第二天,淮安方面就组成了以时任中共淮安市委副书记兼周恩来纪念馆馆长张天民为首的吊唁团,分乘两辆小车,昼夜兼程,赶往北京。7月15日下午3时许,我们如期赶到北京,顾不上找住地就径直前往西花厅。往日静静的中南海西花厅此时响着低回的哀乐,

    党史纵览 2014年2期2014-02-21

  • 总理与炊事员的故事
    中南海西北角的西花厅。负责打前站的是从“中央特灶”为周恩来选调的第一个炊事员王诗书。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周恩来肩负着党、政、军各方面的重任。那时,南方地区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刚刚获得解放的地区也常常发生灾情、险情,人民的安危冷暖时时揪着周恩来的心。他日理万机。解决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迫切问题,经常彻夜不眠。一贯主张“精兵简政”的周恩来,因为工作的需要也同意了组织上为他选调必要的工作人员如秘书、卫士、炊事员等,组成总理办公室,我也是在这个时候被调入西花厅

    党史纵览 2009年4期2009-06-02

  • 周恩来为谁亲自下厨
    的工作。我一到西花厅上班便问在总理身边做幕多年的老厨师王诗书、桂焕云他们,总理最喜欢吃的有哪几道菜。王师傅、桂师傅告诉我,总理喜欢吃烩干丝、红烧百叶结、红烧狮子头等。这样我心中就有了数。安师傅深情地回忆说,烩干丝、红烧百叶结等做起来比较简单,而红烧狮子头在选料、配料和制作上都有较高的要求。总理虽然喜欢吃,每星期也只准许做一次,最多两次。有时为了保证他的营养,我们便趁西花厅有客人时尽量找机会多做几次红烧狮子头。1958年“大跃进”之后,我们国家遇上7前所未有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09年7期2009-04-07

  • 西花厅忆旧
    住的地方———西花厅。岁月匆匆,10年的光阴,如烟似雾,一晃就过去了。但周恩来的崇高风范,西花厅美丽的情景,却历历在目,难以释怀。那天,汽车驶上北京长安街。这时,太阳刚刚升起,金莹莹的阳光洒满京华大地。车过天安门广场、白塔,只片刻的功夫,我们就到了中南海北门。中央警卫局副局长高振普,了解到我们是拍摄周恩来专题片时,很快让我们摄制组进了中南海西花厅西花厅坐落在中南海的西北角,这里原是清朝摄政王府。1949年11月,周恩来住到西花厅,到1976年周恩来逝世,

    足迹 2008年3期2008-03-30

  • 《孙维世之妹孙新世千里寻母》一文多处与史实不符
    就提议让她住到西花厅来”。这一史实也不對。1994年至1998年笔者主持淮安仿建西花厅的陈列布展工作,曾上百次进入西花厅,并找到过当年在西花厅工作的何谦、成元功、韩福裕、马列和孙新世等二十多人。他们都告诉我,孙维世当年就住在西花厅最北面的一进院子东厢房,靠周恩来、邓颖超卧室很近。那时住西花厅的周恩束亲属还有周恩来二弟媳王兰芳,侄女周秉德、周秉宜,侄儿周尔辉、周秉钧等。1950年孙维世和金山结婚后,住到北京青年艺术剧院的宿舍楼上,孙新世在西花厅又住了一段时间

    党史纵横 2004年11期2004-11-23

  • 《开国领袖毛泽东》里趣事二、三
    下的“清凉油”西花厅是周总理办公和生活过的地方,为真实地再现当年总理在西花厅的风貌,剧组来到西花厅周总理办公室进行实景拍摄。我进西花厅已经是第三次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和感动,每次仿佛都有回家的感觉。“小刘呀,你们如果提前几天来,就能看见满树盛开的海棠花了!”西花厅的工作人员老冯不无遣憾地对我说。环顾四周满地飘落的海棠花瓣,一种无名的失落感油然而升:总想看到海棠树灿烂绽放的花嫣,却总是姗姗迟来啊……小的时候就知道周总理办公室和办公室的灯光,总觉得那地方有一种

    电影画刊 1999年11期199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