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叶比

  • 玉米器官生长相关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少量报道,对于茎叶比、粒茎比之间的描述研究较少[13]。李炎[14]以茎叶比、粒茎比和根冠比作为小麦生长相关性的描述,用数理统计检验方法,对水分养分胁迫条件下的小麦各主要器官生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但并未进行定量分析。豆静静[15]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生长相关性模型,对冬小麦各器官生长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本研究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分析器官形态或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生长相关性对灌水施肥等栽培措施的反应,并以茎叶比、粒茎比和根冠比为指标,分析建立作物生长

    节水灌溉 2023年10期2023-10-28

  • 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区小黑麦饲用价值评价
    量、干草产量、茎叶比等差异。结果表明,3297、 5全50鲜草产量分别为68.25、67.05 t/hm2,较对照品种中饲3241分别增产7.70%、4.81%;干草产量分别为23.55、22.80 t/hm2,较对照品种中饲3241分别增产5.64%、2.25%;茎叶比分别为1.78、1.87,饲草可利用价值高。综合评价认为,3297、5全50以开花盛期获取鲜干草为佳。关键词:小黑麦;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叶比;干旱半干旱区中图分类号:S512.4   

    甘肃农业科技 2023年8期2023-09-14

  • 六盘山莴笋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关联分析
    质量、茎质量和茎叶比等指标。1.4 数据处理采用SAS 8.2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等。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莴笋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变异分析不同莴笋品种各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性,对于某一性状的选择势必会影响到其他性状的遗传效果。由表2 可知,不同莴笋品种,各性状值均有较大变异。其中茎质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29.07%,其他依次为株高、茎叶比、产量、茎长、叶质量、茎粗。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为5.42%。性状间变异系数大表示各试验材料在

    农业科学研究 2023年1期2023-06-07

  • 氮磷钾配施对榆林片沙覆盖区紫花苜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3.1 株高与茎叶比 每小区在现蕾期(7月25日、9月15日)随机选取5株紫花苜蓿,使用剪刀齐地刈割,选取时注意避开小区边行与长势差距明显的植株,用米尺测量其株高并记录。用塑封袋封装带回实验室,将其茎叶分离并装入信封内,使用烘箱烘至恒定。烘干后使用电子天平称重并记录茎、叶数据,计算得出茎叶比。1.3.2 干草产量 选择各小区长势居中,密度均匀的区域位置,采用1 m×1 m样方调查法,在现蕾期对小区整块刈割,留茬3 cm。对所采样本进行烘干称重,所得即为干重

    中国饲料 2023年5期2023-03-10

  • 施氮水平对黑龙江省高粱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的干物质产量、茎叶比、株高、茎粗、鲜干比、叶面积指数和绿叶数7个参数,探究了甜高粱其主要农艺性状和干物质产量的关系以及不同施氮梯度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影响[9]。现阶段黑龙江省大田试验主要局限于玉米、大豆等大作物,少有涉及高粱等小作物,并且少有人研究氮素对高粱农艺性状的影响。近年来,高梁作为白酒原材料的一种,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有增加的趋势。本文在人口日益增长带来的巨大粮食需求压力等问题背景下,以“龙杂22号”高粱品种为试验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施氮水平下高粱茎叶比

    农业与技术 2022年24期2023-01-03

  • 环湖地区不同豌豆品种(系)饲草生产性能研究
    草量、干鲜比和茎叶比测定 在盛花期,每小区远离边行30 cm处随机取样,取样面积为1 m2,齐地面刈割,留茬高度5 cm,测定其鲜草量,计算鲜草产量。每个重复随机取约300 g草样,将3个重复的草样混合为总重1000 g的样品进行茎叶分离,剪成3~4 cm长,编号称重。置于烘箱中105 ℃杀青30 min,65 ℃烘干12 h,取出并放置室内冷却回潮24 h后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2.5 g为止。分别测其茎干重和叶干重,计算其茎叶比和干鲜比。1.3.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2期2022-07-13

  • 南方滩涂盐碱地优质牧草品种筛选试验
    .1 含水量及茎叶比测定各品种均于初花期进行刈割,分别测定各小区鲜草产量,并分别称取茎、叶鲜重(总产量为两者相加之和),之后105 ℃下杀青15 min,在65 ℃下烘至恒重,计算含水量及茎叶比(茎干重与叶干重的比值)。1.4.2 株高测定在牧草刈割测产时,采用对角线取样法,每小区随机选择10株植株,测量从地面到植株最高部位的垂直高度。1.4.3 营养成分测定牧草采收后,分别测定各品种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其中,粗蛋白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粗脂肪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2期2022-05-13

  • 全株甘蔗(甘蔗尾)茎叶混合比例对其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新鲜甘蔗尾不同茎叶比对其常规营养成分和微生物计数的影响由表2可知,将甘蔗尾茎叶分离并按照不同茎叶比例重新混合后,100L1和25S1组的D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表2 新鲜甘蔗尾不同茎叶比常规营养成分和微生物计数2.1.2 甘蔗尾不同茎叶比对其青贮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由表3可知,青贮完成后,100L1组D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表3 甘蔗尾不同茎叶比青贮常规营养成分2.1.3 甘蔗尾不同茎叶比青贮对发酵参数和微生物计数的影响由表4可知,茎占比显著影响甘蔗尾不

    动物营养学报 2022年4期2022-05-12

  • 多花黑麦草在北疆的生产性能、干草的制作及营养价值分析
    计算干草产量。茎叶比测定:在测产时,小区中随机称取1 kg完整鲜草样,将茎和叶分开测定,分别称重,再按上述方法将其烘干,测定茎叶比茎叶比=总茎质量/总叶质量。1.3 营养指标的测定方法在新疆自治区草原总站实验室内,根据牧草饲料检验规程对多花黑麦草干草进行检测,检测参数有粗蛋白:GB/T6432-94;粗脂肪:GB/T6433-94;灰分:GB/T6438-92;钙:GB/T6436-92;磷:GB/T6437-92。ANKOM2000i型滤袋技术测粗纤维

    草食家畜 2022年1期2022-02-14

  • 刈割后追肥对建植当年紫花苜蓿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4.1株高、茎叶比及产量的测定 在苜蓿第2茬分枝后期(9月1日),每个小区随机选择10株植物,测定自然株高。在苜蓿第2茬初花期,每个小区随机取3段50.0 cm长势均匀的植物样段,先进行茎、叶分离,带回实验室于105℃杀青15 min,再于75℃烘至恒重,称取干重计算茎叶比及干草产量。1.4.2养分的测定 将干草样品粉碎,过1.0 mm筛,进行养分的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全自动定氮仪,FOSS 8400,上海)测定样品氮(N)含量,计算粗蛋白(crude

    草业学报 2022年1期2022-02-10

  • 氮肥水平对紫花苜蓿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计算干鲜比、茎叶比及干草产量。株高:初花期随机选择生长中的植株从地面测量至植株顶端,每小区随机选取10 株。鲜重:首次刈割在初花期进行,第2 次刈割通常在第1 次刈割后60 d 左右进行。每个小区随机选取1 m×1 m 样方,3 次重复,齐地面刈割。干重:将测定鲜重的草样65 ℃烘干48 h 后测干重。干鲜比:刈割后每个样方随机抽取1 kg 鲜草,经过自然风干分别测定鲜重和干重,计算干鲜比。茎叶比:刈割后每个样方随机抽取1 kg 鲜草,经过自然风干分别测

    北方农业学报 2021年5期2022-01-12

  • 不同燕麦品种在贵州道真地区的适应性
    重求出鲜干比和茎叶比。1.5 数据处理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 株高与鲜草产量从表1看出,供试6个燕麦品种中白燕2号的株高最高,为122 cm;白燕9号最低,仅89 cm;其余品种在92~108 cm。随着生育期推移,除白燕9号外,其余5个燕麦品种灌浆期鲜草产量明显高于其他生育期;同一生育期不同燕麦品种鲜草产量存在一定差异,孕穗期白燕2号最高,达13 670 kg/hm2,与白燕7号差异不显著,显

    农技服务 2021年12期2021-12-28

  • 黔中地区8个苦荬菜新品系适应性评价
    苦荬菜产草量及茎叶比经测产,各参试苦荬菜的第二茬产量无明显差异。在第三茬L2-5干草产量最高,达1 805.7 kg/hm2,平均四茬干草产量也最高,达1 540 kg/hm2,比对照牧宝增产17.25%。平均四茬鲜草产量L7-6最高,L2-5次之,分别为15 979 kg/hm2、14 985 kg/hm2(表3),分别比对照增产39.18%、30.53%。从图2看出,第一茬干草产量L2-1最高,但随着刈割次数增加,产量大幅度下降,而L7-6、L2-5、

    农技服务 2021年12期2021-12-28

  • ‘清水’苜蓿与‘WL168’杂交后代的表型特征及生理特性
    ,求其平均值。茎叶比[18]:每个小区取500 g鲜草,将茎叶分离后称重,放入105℃烘箱内杀青10 min,65℃烘干至恒重,计算茎叶比,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叶长(cm)、叶宽(cm)和叶面积(cm2)[19]:每个小区随机取10株,用叶面积仪测定,求其平均值,叶片均取于第三叶位之三出复叶。1.4.2生理指标测定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参考Chance等方法测定[20]。3 mL的反应体系包括:100 mM PBS(pH=6.0

    草地学报 2021年10期2021-11-09

  • 天津地区设施芹菜秋冬茬品种筛选试验
    费习惯,调查了茎叶比和生长势等指标。株高,测定芹菜根部到叶尖的长度;茎粗,测定芹菜基部最粗处茎围周长;茎叶比,测定茎重/叶重。每个重复测定代表性2株,重复3次。品种抗病性主要调查灰霉病、软腐病和菌核病的发病率。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芹菜品种植株性状比较由表2结果可知,各供试品种叶片颜色由黄绿到深绿,株型紧凑。株高指标,西雅图、达芬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高12.1%和7.4%,植株高大,生长势良好。茎粗方面,只有瑞雪2号显著低于对照,其他各品种与对照

    天津农林科技 2021年5期2021-10-21

  • 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对刈割频次与施肥的响应
    区的干草产量。茎叶比:将烘干样品的植株茎叶分离后分别测定质量,计算茎叶比。返青率:2018 年5 月30 日,以1 m×1 m 的样方统计样方内返青茬与未返青茬的数量,计算返青率[20]。苜蓿品质分析:按照刈割次数等比例将烘干样品的茎叶混合粉碎,过200 目筛,消煮后测定。粗蛋白含量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氮素含量并计算得出;粗脂肪含量利用于辉等[21]的干苜蓿粗脂肪改进方法测定;粗纤维含量根据《GB/T 6434—2006 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过滤法》测定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1年5期2021-10-06

  • 水分养分胁迫对冬小麦器官生长相关性影响研究
    养分胁迫下作物茎叶比、茎粒比方面的研究还处于研究空白阶段。本研究基于冬小麦根、茎、叶及籽粒等器官生长相关性定量关系及其对水分养分胁迫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对于作物生长模型的改进,提高作物生长模型的机理性和指导冬小麦的栽培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试区概况与处理设计本研究在天津农学院灌溉试验基地进行了冬小麦分阶段受旱试验,该试验基地地下水位变幅在3.70~1.06 m 之间。0~2.7 m 为中壤土,容重1.42 g/cm3,饱和含水率为

    节水灌溉 2021年8期2021-09-02

  • 应用“3414”设计对河西走廊地区紫花苜蓿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的研究
    上部分生物量。茎叶比测定:第一次刈割测产后,随机从每小区取3~5把草样。将3个重复的草样混合均匀,取0.5 kg,将茎、叶(含花序)按两部分分开,待风干后称重,求其占叶茎总重的百分率。叶包括叶片、叶柄、花序及托叶。分枝数测定:每小区随机选择10株,测定时从土壤表层剖开土壤,使主根露出,数清每单株分枝数。营养品质测定:测定第一茬、第二茬紫花苜蓿初花期的水分、粗灰分(Ash)、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检验方法见表4。表4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7期2021-05-08

  • 氮肥施用对不同燕麦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并计算根冠比、茎叶比和鲜干比。1.5 数据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 进行数据整理,SPSS 24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施氮量对燕麦株高的影响供试燕麦品种的株高明显受施氮水平的影响。如表2所示,青引1 号与青燕1 号燕麦的株高均随施氮量的增多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青引1 号燕麦植株在施氮量为90 kg/hm2时最高,且与其他施氮量间差异显著(P<0.05),但当施氮量为30 kg/hm2时与对照差异不显

    养殖与饲料 2021年4期2021-04-17

  • 紫花苜蓿和垂穗披碱草功能性状对水分的响应研究
    定。比叶面积和茎叶比: 将测叶面积的叶片、剩叶和茎分别装入信封,于65 ℃烘箱中烘干,称重。计算公式为比叶面积(SLA)=叶片面积/叶片干重茎叶比=总茎干重/总叶片干重地上生物量: 初花期刈割,每个小区选择长势均匀的1 m×3 m样方,留茬高度3~5 cm,对样方内所有牧草称重,取出一部分,称量其鲜重后置于65 ℃烘箱内烘干至恒重,称干重。1.4 数据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绘图分析,利用SPSS 19.0进行处理间方差分析,进一步探讨紫花苜蓿与垂穗披碱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21年1期2021-02-01

  • 滴灌苜蓿不同花期农艺性状特征及与干草产量的关系
    .3.4 苜蓿茎叶比 将带回实验室的300 g鲜样苜蓿风干至恒定质量,后进行人工茎叶分离,分别测其茎质量和叶质量,计算茎叶比。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茎叶比=茎质量/叶质量1.4 灰色关联度分析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要求,将各茬次不同花期苜蓿干草产量及3个农艺性状指标看作一个整体,构建一个灰色系统[10]。利用DPS 7.05统计软件计算各农艺性状参数与苜蓿干草产量的灰色关联度。设干草产量为参考数列X0,3个农艺性状指标分别为比较数列X1、X2、X3和X4,参数Xi与

    西北农业学报 2020年7期2020-07-20

  • 不同种源元宝槭苗木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研究
    ,以及根冠比和茎叶比[8]。使用SPSS20.0软件对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差异性检验。3 结果与分析不同种源元宝槭苗木生长特征调查结果见表1。表1 不同种源元宝槭样株生长特征注: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下同),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种源间差异显著(P< 0.05)3.1 不同种源元宝槭苗木生物量组成特征经过对5个种源元宝槭苗木各器官生物量和单株生物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不同种源间元宝槭苗木生物量分配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见图1。各种源间元宝槭苗木单株生物量全距1

    防护林科技 2020年3期2020-05-13

  • 不同叶面肥对紫花苜蓿生长、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效益比较
    度,取平均值。茎叶比:在各小区随机选择10株,将茎和叶分离开,置于6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重,计算茎叶比茎叶比=茎干重(g)/叶干重(g)。表1 叶面肥喷施时间和紫花苜蓿刈割时间Table 1 Spraying time of foliar fertilizer and mowing time of alfalfa1.4.2产草量的测定 叶面施肥后20天,在各小区随机选取一行刈割2 m进行取样,取样面积为0.6 m2(0.3 m ×2 m),并折合

    草地学报 2019年6期2019-12-20

  • 播期和播量对成都平原“英迪米特”燕麦饲草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处理重复3次。茎叶比:测定草产量的同时,随机选取1 000 g混合全样,把茎秆与叶片分开(叶鞘算作茎,穗算作叶) 65 ℃烘干至恒重后称重,计算茎叶比,每个处理重复3次。倒伏情况:刈割前对每个小区进行评估,植株倾斜大于45 ℃视为倒伏。采用网格法计算倒伏率,将每个小区分为15个小网格(去除边际效应后的小区面积),倒伏率 = 倒伏所占的网格数/总网格数。1.5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测数据统计分析,用平均值和标准误表示测定结果,分别对同一播期

    草业科学 2019年10期2019-11-08

  • 宁夏引黄灌区丰水年型苜蓿草田生长季地下滴灌灌溉制度研究
    烘至恒重,计算茎叶比和干鲜比。1.4 数据处理1.4.1 水分效应指标的计算土壤供水量、作物耗水量、水分生产效率和灌溉水生产效率按下式计算[14]:Ws=(W1-W2)×h×150×0.667Wc=Ws+R×0.667×15+I+K+CWUE=Y/WcWSE=Y/I式中:Ws为土壤供水量,单位为 m3/hm2;Wc为作物耗水量,m3/hm2;WUE为水分生产效率,kg/m3;WSE为灌溉水生产效率,kg/m3;W1和W2分别为苜蓿各茬次始末2 m土层土壤体

    节水灌溉 2019年10期2019-10-25

  • 种植密度对内蒙古中部地区苜蓿生长,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影响
    计算生长速度。茎叶比与鲜干比:每次刈割时,于初花期选取10株齐地面刈割,将茎叶分离,分别测定其鲜重并计算茎叶比,然后将其带回实验室于烘箱内105 ℃杀青1 h,于65 ℃烘干48 h至恒重,分别称量,并计算鲜干比。茎叶比(ratio of leaf to stem, SLR)=茎干重(kg)/叶干重(kg)×100%鲜干比(ratio of fresh to dry, FDR)=苜蓿鲜重(kg)/苜蓿干重(kg)×100%饲草产量:刈割小区内全部植株并称其

    草业学报 2019年7期2019-07-27

  • 岩溶区4种紫花苜蓿免耕栽培生长表现
    .5 产草量、茎叶比及干鲜比 产草量为1年内各茬产草量之和。各茬在初花期每小区随机取样1 m2(1 m×1 m),留茬5 cm刈割后称其鲜重。然后取样1 000 g带回实验室测定茎重、叶重和烘干重。其方法:把鲜样茎、叶分开,分别称量,再置入105℃烘干箱杀青10 min,然后把温度降至65℃烘干至恒重,再称量,烘干后茎和叶重量之和为烘干重。计算茎叶比和鲜干比:茎叶比=茎质量/叶质量;干鲜比=烘干质量/鲜草质量。1.3.6 生长(再生)速度 产量生长(再生)

    草地学报 2019年3期2019-07-25

  • 海拔对不同燕麦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0%以上,而且茎叶比也不同,产量越高,叶量越丰富,其干草产量和品质均高[1]。所以,不断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引进新品种,对燕麦草生产的效益影响重大。本试验以燕麦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品种的燕麦在不同海拔地区的产量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异,筛选适宜甘南地区的品种,为燕麦草的大面积种植提供指导,降低种植者的经济风险。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1.1.1 燕麦草种 选取青海444、林纳、加燕2号和本地燕麦4个品种的燕麦草种子,前3个品种从青海购进,本地燕麦从

    中国牛业科学 2019年2期2019-05-27

  • 施肥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小区测定9株。茎叶比:每茬次苜蓿刈割前,每个小区选9个长势相当的苜蓿一级分枝将茎叶分离,其中花序的质量计算到叶片中去。于105 ℃杀青15 min,65 ℃烘24 h至恒重,冷却后取出称量茎叶干重,茎叶比 = 茎干重 / 叶干重。1.5.2 紫花苜蓿产量的测定在紫花苜蓿初花期(10%开花时),分别对每个小区用随机取样法取3行,每行刈割2 m,行间距为0.3 m,留茬10 cm高度进行刈割,取样后,试验样品带回试验室于105 ℃杀青15 min,调至65 ℃

    草业科学 2019年3期2019-04-04

  • 表征冬小麦倒伏强度敏感冠层结构参数筛选及光谱诊断模型
    倒伏后的冬小麦茎叶比与倒伏角度的相关性最高(-0.687,0.01),能较好地表征冬小麦倒伏强度,且茎叶比随着倒伏角度的减小而增加;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冬小麦倒伏灾情诊断模型优于常规光谱变换方法,检验样本的决定系数为0.632(作物;灾害;预测;倒伏;冬小麦;高光谱;茎叶比;连续小波变换0 引 言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导致作物倒伏发生概率也逐渐增加[1-4]。倒伏成为限制小麦高产优质的主要灾害胁迫之一。小麦倒伏后植株水分、养分的运转及

    农业工程学报 2019年4期2019-03-28

  • 滇西翅果菊的饲用潜力评价
    茎叶分离,测定茎叶比(鲜重),并将分离的茎、叶置于65 ℃烘箱,烘至恒重,测定茎叶比(干重)。另取鲜样500 g,置于65 ℃烘箱中,烘至恒重,测定干重。1.4.3 营养品质测定取第一次刈割和种子成熟后的植株样品,在65 ℃下烘干,将样品粉碎,装入自封袋中用于测定干物质 (dry matter, DM)、粗蛋白 (crude protein, CP)、粗脂肪 (ether extract, EE)、无氮浸出物 (nitrogen free extract,

    草业科学 2019年2期2019-03-15

  • 不同灌溉方式对苜蓿生长及鲜草产量的影响
    茎粗、分枝数和茎叶比的变化情况,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不同处理组合中8、9、12株高相对较高,基本上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处理组合13(喷灌)的株高最低,显著低于处理组合8、9、12。茎粗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处理组合8的茎粗最大,为3.87 mm,基本上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仅与处理组合2,9,12间的差异不显著。处理组合11的分枝数最多,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组合3的分枝数最少,除与处理组合12的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处理间的差异性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滴灌管铺设方式

    草食家畜 2018年6期2018-12-25

  • 西北旱区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生长特征与品质指标的关系
    d测定1次。茎叶比(stem-leaf ratio, SLR):在测定株高的同时,在每个小区内取5株紫花苜蓿,在105 ℃下杀青0.5 h后在85 ℃下烘48 h至恒重,将叶茎分离后称重,茎叶比利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SLR=茎干重/叶干重(1)鲜干比(fresh-dry ratio, FDR):在分枝期,现蕾期及初花期,每个小区取0.45 m×0.45 m的样方称鲜重,之后按SLR烘干方式烘干至恒重后称干重,鲜干比利用以下公式计算:FDR=鲜重/干重(2

    草业学报 2018年10期2018-10-19

  • 5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在西峰区的引种初报
    产量、鲜干比、茎叶比和叶片、分蘖等农艺性状[14-15]。1.4 数据处理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处理和制图,用SPSS19.0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ANOVA)和t检验。2 结果与分析2.1 物候期及生育期由表1可以看出,各参试品种出苗一致,均在播种后第10天(5月16日)出苗。各品种物候期在拔节期有差异,陇草1号拔节较早(6月5日),绿巨人、BJ0603拔节较晚(6月10日)。各品种的孕穗期差异较大,陇草1号、新高粱2号较早(7月12月、7月28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9期2018-10-09

  • 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在甘肃高海拔地区的 生产性能和品质研究
    。1.4.3 茎叶比 初花期进行。每一小区选取10株长势一致的单茎(边行除外),茎叶分离,105℃杀青30 min,在65℃下烘8 h,分别称重,计算茎叶比(叶重/茎重),求平均值。1.4.4 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鲜干比 初花期齐地面刈割植株地上部分(除去边行和地头两边的50 cm部分),称其鲜草产量,然后将其置于自然条件下风干,待水分降至30%时称重,得到干草产量。同时从鲜草样中抽取1 kg草样,带回实验室,105℃杀青30 min,置于65℃烘箱中烘8

    草原与草坪 2018年4期2018-09-18

  • 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主要性状分析
    叶宽之积估算;茎叶比:根据茎干重和总叶片干重来计算;干物质量:单株干重与鲜重之比;叶绿素含量:拿手持叶绿素仪将叶片夹住测定。1.4 物候期观察饲料油菜播种后,每天观察并记录其进入出苗期、现蕾期、蕾薹期、初花期和终花期等各发育阶段的时间,评判标准如下:播种期:播种油菜种子的实际日期;出苗期:幼苗出土,2片心叶展开为标准;现蕾期:剥开饲料油菜的心叶,绿色花蕾出现为标准,当小区有80 %的植株达到现蕾标准的日期为现蕾期;蕾苔期:当75 %的饲料油菜植株开始开花时

    西南农业学报 2018年7期2018-08-16

  • 个燕麦品种在成都平原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分析
    。1.4.3 茎叶比 刈割测产后,每个材料取10株,测定叶片和茎秆的重量,分别计算茎叶比值。1.4.4 营养成分 测产完成后每个处理各取500 g混合烘干样品送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分别测定各燕麦品种的粗蛋白、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总磷的含量。1.5 田间管理1.5.1 苗期管理 前期植株幼小,抗性差,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和杂草,并随时查苗补缺。1.5.2 追肥 在燕麦拔节期施尿素9g/m2。1.6 数据分析 数据均用Excel 2

    四川畜牧兽医 2018年1期2018-01-17

  • 东北盐碱地区种植的四个紫花苜蓿品种对比试验
    别从植株高度、茎叶比、鲜干比、干草产量等方面对其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表明,最适宜本地区自然气候条件的优良牧草品种为龙牧801。紫花苜蓿;盐碱;种植;对比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设在大庆市绿色草原牧场试验田,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平均海拔152 m,地理坐标为东经124°、北纬46°,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该地区降雨多集中在7~8月,年平均降水量400 mm,年平均气温3.6~4.4℃,年平均日照2 852 h,无霜期158

    饲料博览 2017年11期2017-12-06

  • 冰川高丹草在渝东南地区的引种研究
    株高;高丹草的茎叶比为2.22,苏丹草的茎叶比为2.70;冰川高丹草的生长速度为3.33 cm/d,显著高于苏丹草的再生长速度;在产草量方面,冰川高丹草的鲜草为7195.73 kg·hm-2,苏丹草的鲜草产量为3545.15 kg·hm-2,冰川高丹草产量显著高于苏丹草。综上所述,冰川高丹草适应该地区的生长环境,适宜在渝东南地区进行推广播种。高丹草;物候期;生长速度;生长性能;鲜产草量在国内,种植业要从“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即从以前的只重视粮食、

    兽医导刊 2017年14期2017-11-17

  • 适合绿色草原牧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对比试验
    ,求算平均值。茎叶比:将风干苜蓿的茎叶分开,称其茎重、叶重,求算茎叶比[3]。鲜干比:根据以上所测的干重和鲜重,计算鲜干比。2 结果与分析2.1 植株高度由表1可见,紫花苜蓿各品种的平均株高大小依次为:龙牧801>甘农一号>WL319HQ>驯鹿。说明龙牧801和甘农一号生长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产量潜力,而WL319HQ和驯鹿则生长能力较弱,产量潜力较差。表1 4种紫花苜蓿株高调查2.2 茎叶比通过表2可知,4个品种的茎叶比随着茬数增加而降低。全年平均茎叶比

    养猪 2017年5期2017-10-12

  • 刈割时间对黄土高原紫花苜蓿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蛋白;粗纤维;茎叶比;相互关系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是全球种植面积最大的多年生作物之一,超过3300万hm2,在所有豆科作物中仅次于大豆(Glycinemax),也是世界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最悠久的饲草作物之一,目前年干产草量13795万t[1]。紫花苜蓿饲用价值高,适应性强,能生物固氮,常年覆盖地表,在从起源地向全球扩散的历史进程中,促进了草田轮作和农牧耦合,增加了农业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改善了人类的膳食结构,确保了区域食物安全与生态安

    草业学报 2017年9期2017-09-26

  • 6个饲用燕麦品种不同刈割期的产草量比较
    组织的鲜干比和茎叶比[15]。利用DP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方差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刈割期对燕麦鲜草产量的影响参试品种不同刈割期的鲜草产量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表2)。白燕2号的鲜草产量顺序为第3期>第4期>第5期>第2期>第1期>第6期,其中,第3期与第4期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而第4期与第5期和第2期的产量差异也均不显著;青海444的鲜草产量顺序为第3期>第2期>第1期>第4期>第5期>第6期,草莜1号的鲜草产量顺序为第4期>第1期>第2期>第

    河北农业科学 2017年6期2017-04-27

  • 晋北地区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比较
    后的干草产量、茎叶比及营养成分含量之间均存在差异,WL-168HQ、三得利、皇后和中苜一号的越冬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P紫花苜蓿;品种;越冬性;产量;品质晋北农牧交错区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土地盐碱化等问题导致当地优质饲草缺乏,严重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为保障其畜牧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选择适宜的栽培草种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举措。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是一种优质的多年生豆科牧草,由于其适应性强、根系发达、产草量高且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具有改

    草业科学 2016年11期2016-12-03

  • 施氮水平对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及其与干物质产量相关关系的影响
    茎粗、绿叶数、茎叶比、鲜干比、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产量7个参数,并对上述参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株高,叶面积指数和茎粗均与干物质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甜高粱;施氮水平;干物质产量;农艺性状;通径分析氮素是影响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1-3],是饲草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大量研究表明,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饲草产量[4]、改善营养价值[5]。对禾本科饲草而言,因其不具备固氮能力,如果土壤中氮含量不足,则只能靠

    草业学报 2016年6期2016-09-01

  • 行距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高度、产草量、茎叶比等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行距处理中,各苜蓿品种的生长高度和鲜草产量均以行距30 cm为最高;当行距大于30 cm时,随着行距的增大,生长高度和鲜草产量逐渐减小,由此可见,30 cm是苜蓿种植的最佳行距。另外,挑战者、WL343、WL363、WL319,5个品种在鲜干比和茎叶比两个指标上表现较为突出。行距;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紫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的牧草之一 ,也是我国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牧草,被誉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4期2016-08-11

  • 膜上不同覆土厚度对岩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高度、产草量、茎叶比、粗蛋白含量等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覆土厚度1 cm时,生长高度和鲜草产量显著高于覆土0.5 cm和覆土0 cm时的生长高度和鲜草产量;覆土厚度1 cm时,岩石在鲜干比、茎叶比、粗蛋白含量等品质方面也表现较好。综合评价膜上穴播苜蓿最适宜的覆土厚度为1 cm。覆土厚度;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紫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的牧草,也是我国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4期2016-08-11

  • 旱地覆膜条件下8个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种进行产草量、茎叶比、粗蛋白含量等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挑战者、阿迪娜、WL343、WL319为高产品种,平均每公顷产鲜草52 500 kg以上;康赛、阿迪娜、多叶苜蓿、WL343、WL319粗蛋白含量较高,均在14.5 %以上。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紫花苜蓿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不仅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而且适口性好,被誉为“牧草之王”和“饲料皇后”。苜蓿虽然为多年生牧草,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苜蓿只能收割5~7年,且种植第1年不割草,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4期2016-08-11

  • 全膜覆土穴播粒数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高度、产草量、茎叶比、粗蛋白含量等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穴播粒数为14时,陇中苜蓿和岩石的生长高度表现较为突出,鲜草产量分别为43 404.5 kg/hm2和47 436.9 kg/hm2,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处理;在品质方面也表现较好,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5.33%和14.74%。综合评价全膜覆土穴播苜蓿14为最佳穴播粒数。穴播粒数;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紫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的牧草,也是我国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牧草,被誉为“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4期2016-08-11

  • 种植及收获因子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和茎叶比的影响
    苜蓿干草产量和茎叶比的影响韩淑芳(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2)收获因子;紫花苜蓿;干草产量;茎叶比;影响本文重点研究了影响苜蓿干草产量与茎叶比的多种因素,其中主要包括苜蓿的品种、播种量、播种的深度、刈割高度以及行间距等等,旨在更好地提高苜蓿干草的产量与茎叶比。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点概况苜蓿种植的试验区在农科院的试验基地,其海拔在646m,并且该基地的气候是大陆性季风气候,每年的平均气温是7.7℃,而最低的气温则可以达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5年10期2015-12-01

  • 黑龙江省西部盐碱草原禾本科牧草引种试验
    期、生长速度和茎叶比测定2.2 越冬率越冬率以羊草(野生)、星星草(野生)、G1-120披碱草和国产冰草(内蒙古)最好,越冬率为100%,其次越冬率较好的为02-16披碱草、披碱草(北京),它们的越冬率分别为99.0%和96.7%。在盐碱草原上越冬率最低为04-16蒙古冰草,越冬率在86.2%,其余的3个品种越冬率在90%~91.7%之间。参试的牧草越冬率均在85%以上,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在松嫩盐碱草原上生长发育表现良好。2.3 生长速度禾本科牧草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8期2015-06-01

  • 配方施肥对苜蓿茎叶比和鲜干比的影响
    配方施肥对苜蓿茎叶比和鲜干比的影响李星月,孟凯,肖燕子,韩亚琼,富海江,米福贵*(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9)采用“3414”最优设计试验方案,在土默特左旗地区研究了施肥对中苜2号(紫花苜蓿)品种茎叶比和干鲜比的影响。结果表明,14个处理组合中,P2K2N0是试验获得茎叶比最小的组合,为1.236,P2K3N2是实验获得干鲜比最大的组合,为0.354;苜蓿的茎叶比随着氮肥的添加而增大,较高水平施氮量显著提高苜蓿茎叶比(P中苜2

    草原与草业 2015年4期2015-03-18

  • 刈割对不同苜蓿品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下产量、高度、茎叶比和再生能力的变化。【结果】 1)苜蓿总干草产量以一年刈割3次时最高;一年刈割4次时植株高度最高,茎叶比值最低,但其产量较刈割3次和2次时有所降低。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苜蓿的再生速度和再生强度先升高后下降。2)在刈割条件下,苜蓿总干草产量、植株高度和茎叶比在各品种之间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苜蓿品种的再生能力呈现一定差异性,其中金皇后和苜蓿王的再生能力高于中草3号和草原3号。【结论】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苜蓿适宜的刈割次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2-21

  • 种植及收获因子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和茎叶比的影响
    苜蓿干草产量及茎叶比的影响,同时,通过各因子对苜蓿草产量的回归分析,比较各因子对苜蓿草产量及质量影响的贡献率的大小,评价影响苜蓿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子,筛选最优的栽培技术参数,为苜蓿的高产优质栽培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点概况苜蓿种植试验区设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试验基地。该基地位于北纬40°41′东经114°55′,海拔646m,该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7℃,最低气温可达-25.3℃。年均降雨量226~430mm,

    草业学报 2015年3期2015-01-02

  • 旱作条件下几种禾草品质的比较试验
    量相对较少;从茎叶比、鲜干比、株高、分蘖数及叶等综合比较得出:4种禾草的饲用价值均较高,来自美国的披碱草表现尤为突出,沙生冰草相对较差,所以在生育初期4种禾草从高到低依次表现为披碱草>细茎冰草>无芒雀麦>沙生冰草;从物候期及越冬率等观测的结果得出:4种禾草在整个生长期表现良好,具有很强的抗寒、耐旱性,在试验区均安全越冬。沙生冰草;细茎冰草;披碱草;无芒雀麦;品质试验禾本科牧草是饲草中最重要的牧草之一,禾草耐盐碱、抗寒冷、耐贫瘠、抗逆性强,营养价值丰富,适口

    草原与草业 2014年2期2014-09-19

  • 6个苜蓿品种在冀西北地区的生产性能
    ,计算干鲜比。茎叶比,随机取苜蓿鲜样,茎叶分离,测定茎质量和叶质量,折算成茎叶比。花序质量,于初花期,测定苜蓿的花序质量,每个小区测定10株。1.2.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利用SAS 9.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13]。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苜蓿品种越冬率的差异比较冬季低温条件下常出现霜冻、冰冻、积雪、覆冰、干燥、冻融等环境胁迫,而抗寒性即指苜蓿能够忍受这些冬季环境胁迫的能力[14],抗寒性直接影响植株寿命、产

    草业科学 2014年6期2014-08-10

  • 西昌安宁河流域“讴歌”菊苣的引种试验
    、小区产草量及茎叶比。1.4.3 抗逆性 观察病虫危害、越冬越夏情况。2 结果与分析2.1 物候期 从表1可看出,播种后8d左右出苗,播种当年处于莲座期,到次年4月上旬才进入生殖生长阶段,5月中旬进入开花期,7月中旬种子成熟,生育天数共454d。可见,“讴歌”菊苣在西昌安宁河流域地区可完成生育周期,为扩大生产用种提供了可能。表1 菊苣物候期观测记载表(日/月)2.2 产草量 从测定时间上看,4月中旬播种,经过60d的生长,到6月中旬可进行第1次刈割,可见菊

    四川畜牧兽医 2013年4期2013-08-30

  • 多花黑麦草不同种质资源的生产性能评价
    别测定各品种的茎叶比;花期测定各品种的株高;抗倒性、抗虫性评价;种子产量测定。2 结果与分析2.1 分蘖数 不同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的分蘖力有差异,阳平试验点16份资源材料的平均分蘖数为12。其中分蘖数最多的是“巴乐”,为14个分蘖;其次是“海湾”、“杰威”、“大叶”、“宽叶”和“普通 3”,其分蘖数为13;分蘖数最少的是“旺牧”,其分蘖数为9,详见表3。在达州试验点和广元试验点没有测定分蘖数。2.2 开花期株高 在同一试验点,不同品种开花期的株高不同,且差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2期2012-06-19

  • 植物生长调节剂PP333对冬榨菜生长的影响
    纵横径,并计算茎叶比和茎形指数 (茎纵径/茎横径),其余植株分别按小区测定瘤状茎产量和叶重量。2 结果与分析2.1 植株生长不同浓度PP333处理对榨菜的株高、最大叶长和宽没有明显影响。各处理的株高在49.7~51.5 cm之间,处理间差异仅1.8 cm,各 PP333处理的平均株高为50.9 cm,与对照的50.5 cm仅相差0.4 cm;各处理的最大叶长50.9~52.3 cm,处理间只有1.4 cm的差异,各PP333处理的平均值与对照均为51.6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4期2011-05-30

  • 不同品种多花黑麦草在扬州的适应性比较
    其产量、株高、茎叶比、分蘖数等形态学指标,筛选适宜扬州地区的优质高产黑麦草品种,丰富当地品种类型,以期为多花黑麦草的生产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 供试多花黑麦草材料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提供(表1)。1.2试验设计 试验于2009-2010年在扬州大学科教园区内进行,盆栽试验用土为沙壤土,有机质含量1.2%,全氮含量0.12%,碱解氮含量100.4 mg/kg,速效磷含量36.3 mg/kg,速效钾含量88.7 mg/kg。基

    草业科学 2011年12期2011-04-25

  • 冬春季节生长的优质饲草品种引种试验
    测干物质产量,茎叶比,豆禾比等。表1 牧草品种供试材料2 结果与分析2.1 供试品种茎叶比 从表2看出,在黑麦草中,以草地纽多年生黑麦草的叶片比例最高,平均茎叶比达1∶5.8;在豆科牧草中,以维多利亚紫花苜蓿的叶片比例最高,平均茎叶比1∶2.5,其次为塞特紫花苜蓿、敖汉紫花苜蓿、牧歌401紫花苜蓿。从表2同时看出,所有供试牧草品种进入3、4月份后叶片比例不断减少,这一结果提醒我们,这一时期应加强牧草的管理,注意适当提早刈割,可提高叶片的比例,从而提高牧草质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0年1期201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