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鸿

  • 水边的芦苇(外一首)
    寒意。明灭的不是孤鸿是暮云,是无处不在的寂静只有秋风能读懂芦花弯腰的瞬间。露出脊背的它们,将胸口贴紧变凉的大地用最后的余温写下自己的墓志铭没有航船经过。沉埋的黑色泥土顺着时间,一寸寸雕琢坚硬的定义将那些人们无法抵达的远方,称为故乡雪球记十年,被我攥成二十个雪球一个接一个,从防盗窗的夹缝里掷向窗外的大树那大树十年前远没有现在高大它浓密的树冠被大雪压得近乎折断掷雪球,为的是击落枝上的厚雪只偶尔击落一些雪片,厚雪依旧岿然不动。我猛然发现,再多的雪球也掷不回大树从

    星星·散文诗 2023年28期2023-11-09

  • 看见B
    寒窗之苦!”缥缈孤鸿缺月,疏桐,漏断,沙洲冷。一点孤鸿,在萧瑟的秋风中孤独地寻觅栖息的寒枝。这只鸿雁,曾被多少人敬仰,被多少人钦慕。所有人都认为它能扶摇而上,大展鸿图,甚至连它自己都这样以为。可谁料,竟因为一点初心而身陷囚牢。现在,它的羽翼已经撕裂,它的爪喙已经破碎。身体的痛,更是内心的痛。无助、绝望、心灰。它仰天长鸣:“为何无人看见这鸿鹄之志!”敬亭山麓鸟尽,孤云,诗人,敬亭山。一座青山,孤独地立在那里,众鸟与孤云都对它不屑一顾。这座山却巍然屹立,气壮河

    放学后 2023年10期2023-08-01

  • 例析“苏词”中的典型意象
    、“苏词”中的“孤鸿”意象分析“孤鸿”在苏轼的诗词中也大量存在。如成语“飞鸿留爪”“雪泥飞鸿”都源于苏轼的诗词。可以说,除了“明月”意象,“孤鸿”意象在苏轼的诗词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苏轼出生在北宋,此时朝庭内忧外患,苏轼才学卓绝,但因得罪了奸佞小人,致使他不断受到排挤,从而遭受陷害,几次被贬。正是因为坎坷的人生经历,导致苏轼心中有着众多不为人知的孤独与怨恨,因此,在其被贬期间写作的众多词作,频繁出现“孤鸿”的意象,这个意象突出地体现了苏轼当时的心境。1.以

    中学语文 2022年15期2023-01-11

  • 浙派最后之“孤鸿”闵华论略
    实为此派最后之“孤鸿”。一、闵华的人格取向和创作心态闵华(1)闵华其人确切生卒年不详,待考。关于闵华卒年,朱则杰先生曾引诸种材料,对其卒年有所辨析,见朱则杰著:《清诗考证》,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4页。,字玉井,号莲峰,又号廉风,江都人,现有《澄秋阁集》传世。据王豫《群雅集》云:“玉井折节读书,终布衣之行。与厉樊榭、杭堇浦、马征君昆玉、王征君载扬友善。其诗如碧云出岫,春葩浥露,色香鲜洁似之。竹西布衣,百余年来,罕有俪者。”[3]虽寥寥数语,涉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12-29

  • 用情境教学法探究苏轼在黄州的“精神成长”
    桐、寒枝、冷洲、孤鸿的时候,他就能体会到这些自然景物有着一个共同的情境,就是营造出一种残缺、清冷、孤独的情境。接着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具体看这几个意象之间的联系,辨析缺月和疏桐,这两个意象之间为什么用了一个挂字。当学生把天与地的景物连接起来,感受到这是一抹清淡的月光,就更能从中体会到词人的一种飘零之感,这樣学生也就慢慢地走进苏轼的心境了。接着再从画中的物象引导学生关注画外音,“漏断人初静”,是一种画面的寂静,感受到夜已深,而词人却孤独难眠。在这残月、疏桐这两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10期2022-05-30

  • 月下孤影(外二首)
    高洪军一只孤鸿  从一首宋词飞出带着初见时空啼鸣孤独  冰清玉洁爱情的白骨  花冢里坚贞杜鹃泣血  只为望帝春心月光共醉共泪衣袂飘飘虽成云烟溅起的霞光牵出星辰大海花间独酌  双杯重拾过往约来天长地久不信沧海桑田路屈原投江  心不甘灵魂铺成一条路从离骚不屈地蜿蜒而来落满伤感  铺满叮咛这注定是一条崎岖路走上去的人留下血淋淋的脚印每一串脚印  都在填补坎坷这注定是一条光明大道走上去的人  都被邀请做了太阳  月亮跻身星辰大海这条路  一直在招手我终于昂首挺胸

    青年文学家 2022年5期2022-03-25

  • 时光的废纸(组诗)
    的终归如此,一地孤鸿鸣叫声失眠的夜失眠的夜,失眠的手按住内心狂跳痛的血液,在夜的头顶盘旋从一树繁星开始到一百棵树的月光黑不见底的森林我走不出多想,谁的手布撒一片白茫茫的雪,让雪光卷起小小的尘埃让雪光清洗,让雪光照亮我蛰伏的忧伤如这黑夜的森林大得喘息,大得没有边际元日感怀新雪刚在纸上融化桃花准备绽放一不留神,当了迎春的蝴蝶幸福来得有点突然我原只想要一个紫色的我放在朦胧中,淡淡地未曾料到红来了,绿来了元日这天我被鸟雀的欢歌抬高空中悬着大果实诗掉到桌面,我的一张

    鸭绿江 2021年20期2021-11-11

  • 苏轼诗词鸿雁意象研究及其影响
    》中用“飞鸿”“孤鸿”和“归鸿”来分别比喻苏轼青年初尝人生艰辛、壮年人生个体情感和晚年退守心境的生命体验;何倩怡也提出“鸿雁”“飞鸿”“孤鸿”“归鸿”成为苏轼不同人生经历下的客观对照物;杨吉华则认为“孤鸿”意象成了苏轼个体人格的最好比拟;“雪泥鸿爪”之喻则典型地体现了苏轼强烈的人生如寄思想,对生命存在的悲剧性体验与深层喟叹,使他在归鸿意象中体现出较为纯粹的精神式盼归之情。我们不难发现,抓住苏轼诗词中“飞鸿”“孤鸿”和“归鸿”三种意象进行分析是研究的主流。除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1期2021-06-17

  • 王金涛诗两首
    远方晨光冲破迷雾孤鸿背负着彩霞的梦幻,穿越荒原心中起伏的憧憬化荆棘为满山的杜鹃心里闪现道的光芒升腾起炽烈的宏愿崆峒山上的古洞霞光万道朵朵祥云下,飛来一只仙鹤落在心灵之岸传递智慧的光环道在人心心灵无限宽广乘龙飞去的时刻鼎湖泛起粼粼的波光老子其人鹿邑老子的家乡宇宙里一粒尘埃一位圣人的思想在人们的精神世界无限拓展鸟瞰浩瀚的宇宙时光的隧道穿行一只闪光的蝶影飞入千千万万人们的心间上善若水滋润腐朽的花重返春天紫气东来迈出道教最初的脚步五千言的《道德经》向世人敞开一座辉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期2020-03-02

  • 肖文渊的诗
    一抹夕阳的余晖同孤鸿的倒影撞开马蹄把平原的辽阔一一送还亦难猜破解局的要领所谓前路便如我今夜牵着马儿提一盏昏黄的风灯借一堵危垣遮去风雨再请月色入瓮暖我心肠一只蚂蚁爬进中耳请你来年结茧做个关于蝴蝶的梦无需流连,所欠都已清还挥挥衣袖卷走广寒宫的玉兔再伸伸手抓着云的触角沉沉眼眸度我走向明日的奔波别说万里平川和酒的香醇别念日夜流转和她的发梢干粮已不多但我仍请你驻足在这一千年的风中我们的心,易放难收猫踩着石头的韵脚和着黑的深刻是你的思緒透着鱼腥尝一遍睫毛的味道最精彩的

    青海湖 2019年5期2019-10-21

  • 孙辉阳诗词四首
    肠断,红袖染。看孤鸿,涌起翻云墨;援冷琴,花落闻杜宇。忆不起,昔时雨。长桥外,短笛声徐,怎又是、玉龙哀曲。到而今,谁为我,唱金缕。如梦令昨夜灯映雪红,影成一帘幽梦,月色有无中。绰绰不知何踪。风动,风动,夕吟碎成蝶梦。水龙吟昨夜风醉星云默,故乡雪,恍如昨。素染枝頭见梅萼,三两琴瑟,闲散灯火,一曲千花落。今晚小台又幽寂,画楼外,长歌起。心字成灰终无意,却道今夕,不知何夕,泪伴青衫寂。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名家名作 2019年2期2019-07-30

  • 《定风波》:得大境界者有大人生
    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作,诞生于苏轼刚被贬到黄州时。其时,陪伴着苏轼的,除了恐惧,便是孤独。恐惧,来自命运的不可知;孤独,来自“谁知我心”的认同感缺失。这首词作中,苏轼塑造了“幽人”与“孤鸿”两个形象。这两个形象加上苏轼,构成三者合一的整体。“独往来”的幽人,缥缈的孤鸿,遭贬谪的苏轼,在这“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寒夜,组合成了一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特立独行图。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三者都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9年3期2019-04-16

  • 《定风波》:得大境界者有大人生
    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作,诞生于苏轼刚被贬到黄州时。其时,陪伴着苏轼的,除了恐惧,便是孤独。恐惧,来自命运的不可知;孤独,来自“谁知我心”的认同感缺失。这首词作中,苏轼塑造了“幽人”与“孤鸿”两个形象。这两个形象加上苏轼,构成三者合一的整体。“独往来”的幽人,缥缈的孤鸿,遭贬谪的苏轼,在这“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寒夜,组合成了一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特立独行图。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三者都

    中学语文 2019年7期2019-01-31

  • 张九龄《感遇其四》、《感遇十二》的英译本研究
    人称视角,先有“孤鸿”再有“翠鸟”,其先后顺序体现了张九龄谋篇布局的用心。题目中Pride and Humility用避虚就实的翻译技巧,把该诗中“感遇”内涵显性表达出来,让英语读者一开始就把握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骄傲与谦虚”的二元对立。《感遇其四》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3]363Pride and HumilityI’m but a sea-bird,w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4-02

  • 苏轼诗词“鸿”意象分析
    词如“断鸿”、“孤鸿”、“归鸿”、“飞鸿”、“离鸿”、“征鸿”等。然而“鸿”既无凤凰之神秘传奇,亦无鹰鹞之高飞凶猛,为何却能够成为中国文人眼中牵心动魄的精灵呢?首先,它作为一种候鸟,南北迁徙,而中国士子交游天下,与故人朋友,亲人爱人南北别离,恰恰可以借之以寄相思。因此,它用得最多的就是表达传信寄情之意。如晏殊“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清平乐·红笺小字》),晏几道“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李清照“征鸿过尽,万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2-08

  • 孤鸿高鸣唱悠然
    人接纳它,如一只孤鸿在空中自在翱翔。世人自作多情的可怜它,然而它却怡然自得,快活的高歌。正如蒋勋先生在《孤独六讲》中所说:孤独的本质就是一种美。每个人都在心底建着一座花冢,埋葬着那些滂沱凄美却又不堪回首的往事,而这花冢却用寂寞的铁水牢牢浇铸。柳永的花冢定能赶上秦始皇陵,说孤单成就了柳永一点都不为过。或许它是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词人,或许他是人人歆羡的才子,或许他让骄傲的苏轼都要与他一争高下,但是孤单才是他的灵魂伴侣!你可曾听到他“狎兴生疏,酒徒萧索”的感叹?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9期2017-11-08

  • 何处是归程:苏轼诗词中鸿雁意象的诗意阐释
    形态的鸿雁意象。孤鸿意象成了苏轼个体人格的最好比拟;雪泥鸿爪之喻则典型地体现了苏轼强烈的人生如寄思想;对生命存在的悲剧性体验与深层喟叹使他在归鸿意象中体现出较为纯粹的精神式盼归之情;最后,苏轼在将道的超越精神与儒的创造精神和佛的隐忍精神三者合而为一的过程中,在经历了“壮心—忧心—倦心—心安”的内在心路发展演变后,终于在“吾心安处是吾乡”的超越中,为自我生命找到了最后的诗意栖居之所。这也使得苏轼诗词中的鸿雁意象不但继承发展了宋代之前中国古典诗词中鸿雁意象所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6-01

  • 寄情深处可忘笔
    ,望你细读。自喻孤鸿,原以为一生浪荡自由,未曾想初見便注定沦陷,眼里满满皆是你的敛眉抬眼。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理想的爱情,但没有一个人能像你那样在最初的时刻打动了我,而且越来越深沉的打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入骨入心。有生之日何其漫长,在几万个日日夜夜里,在千万人之中,何其幸运,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过尽千帆皆不是,浪子回头只因你。往昔无数的画面在我脑海中浮现,无数的情感在我心中呼啸而过,最终都定格成你的身影。或许你认为一见钟情只是纯粹的荷尔蒙,但是我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4期2017-05-21

  • 梦回五亩
    凭桥望穿路无涯,孤鸿一声水波乱。五亩,灵宝市的一个山区小镇,那是我成长的地方。小时候,母亲在五亩乡一中教书,我时常在校园里跑着玩,对校园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学校依山傍水,跨河有一座长桥,学校就在桥头,因此俗称桥头中学。离乡多年,在外求学、工作,昨夜突然梦到了那座长桥。黑夜中,我站在桥上,望着那山那水,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蜿蜒曲折的山区公路,也似我多年的求学、工作、生活、人生之路吧。惊醒,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一时竟情难自已,热泪盈眶,有感而作。(作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17年9期2017-01-11

  • “拣尽寒枝不肯栖”之缥缈一孤鸿
    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元丰五年十二月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书画家,宋代诗、文、词在其手中大放异彩。其父苏洵,其弟苏辙,三人被人津津乐道为“一门词客三父子”。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即“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曾泛舟赤壁,写下了著名的前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8期2016-10-21

  • 孤鸿自舞自沉醉
    ◎许冬林孤鸿自舞自沉醉◎许冬林谁都做过关于爱情的梦,杜丽娘却做得太较真。读罢《牡丹亭》怅然不已,只觉得这场爱情是杜丽娘自己酿造的一坛老酒,醉了自己,也醉了观众,但与柳梦梅关系不大。她游园做了一场梦,梦罢,那人追寻功名利禄去了。只有这个痴情的姑娘还在纠结,欲要一个结果。落花惊醒春梦,杜丽娘从此放不下心里的人。翌日晨起,她再去花园,又想起那些缠绵的片段,不禁怀人伤春。丫鬟春香除了陪着哭泣两句,哪里懂得她的情意。她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启程,越走越远。而柳梦梅更远,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6年6期2016-10-19

  • 东坡的明月
    ,你是一只缥缈的孤鸿,该在何处安身立命?终不过喟然长叹,一宿无眠。“爱它明月好,憔悴也相关”。犹记多年之前,你还未被政治的漩涡卷入,那时中秋的月也许比如今更不染凡俗,美得令人心醉吧。纵使亲人不在身畔你才情依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然而,人自難长久,安稳的生活更是成了一种奢求。紧接而来的,更是官职一贬再贬,所到之地也越发荒凉。至“乌台诗案”起,你的仕途坎坷,难有希望。你,终究不甘心,终究难以释怀。你愤恨,质问,反抗……阑珊灯光下,我依然是我,月亮也依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8期2016-05-14

  • 双胞胎兄弟遇害事件
    是他的女儿!”明孤鸿腾地站起身来。“这是我们从死者身上发现的身份证与火车票,初步认为死者为明咎。请你节哀顺变。”医生拍了拍明孤鸿的肩。这个年仅十六岁少女接过染血的证件,紧紧攥在手里,垂下头去一言不发,而一旁明孤鸿的母亲早已哭得喘不上气来,几欲昏厥。好不容易安抚好了母亲,明孤鸿一行四人来到明榷的病房,温雁看见丈夫的如今模样,眼泪便止不住地往下落。“砰”,此时门被粗鲁地撞开了,闯进来的男人快步走到病床前,一面对着明孤鸿:“孤鸿你节哀,我和你爸爸相交多年,也算是

    十几岁 2016年11期2016-04-22

  • 小春秋(外一首)
    我结绳衔简明日又孤鸿觅食但都抵不上我身下压着的这阵马蹄声哦,午后一场假寐它抽象得仿佛注脚里虚张的白花我从殿堂的四壁探出鹦鹉一样蓬勃的脸庞我等着主公此刻,他抱着整部春秋史跳进黄河而源头却仍紧紧攥在我手中墓边帖我习惯于同一条歧路上奔跑一直不以被人称之异端为荣偶尔我也会喜欢在案台中央种一两亩稻麦,于清风深处聆听它日常里无以描绘的起伏岁月开始在我五脏六腑深处筑起一座座肉瘤的寺庙所谓的悲欢离合所谓的,阴晴圆缺皆已化作半颗尘埃,散于我的七窍窗外,阳光明澈、浩瀚草木的叶

    星星·散文诗 2015年1期2015-10-27

  • 拣尽寒枝不肯栖
    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中出现了两个意象:幽人和鸿雁。其实我认为“幽人”和“鸿雁”是二而一的,都是苏轼自称,彼时苏轼正幽居黄州的定惠院,因此自称“幽人”,而“飞鸿”则是他用来自比的意象。这个“幽人”,在残月挂枝、夜漏滴尽的夜晚,悄悄一人从寓所出来,显然是不想白天到处招摇;而且他又是孤傲的,并不因为自己的处境而自贬自卑,是“拣尽寒枝不肯栖”的。任何人遭遇了几乎丧命的磨难之后,劫后余生都很难一下子走出那

    中学时代 2014年3期2014-10-21

  • 秋风散(外一首)
    游离丝绸蓝上的,孤鸿的眼。这发亮的泉并不种植方向。故乡早已吹散父亲早已饮下大江冥酒这潦草之诗的韵脚,埋葬头颅——荒草繁。树木纷纷逃窜,哦光阴急迫,一卷梦被改写,一个人把秋天捅的更深。芦苇盐,疼痛,和母亲微弱的脊骨在清冷的炊烟里辛劳,饮泣,把生活、爱的骨头磨亮。披着秋天的旧衣喂养西风和黑泥。一捧焦黑的命运在冒失的奔驰里,丧尽骨头谁,卸载花朵、果实、恨,和青春的粮仓用赤裸的身躯祭献,烈火和,秋天的神祗赌博默示录剧场已更换背景,时间已逼近请拆解下注前的花朵与泪将

    天津诗人 2013年4期2013-12-12

  • 世上最爱是妈妈
    ”响了,一个叫“孤鸿”的头像晃动起来。郁梅急忙点击,屏幕上立刻出现了一行字:“大姐,过年好!”郁梅马上回话:“谢谢!祝你春节快乐!”“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看春节晚会,我这只孤雁却没有那种好心情,我希望有人陪我说说话,可是,网上看到你一个人……”看到“孤鸿”打出的字幕,郁梅的心好像被刀子扎了一下……可能这个“孤鸿”也和自己一样孤独。不然过大年为什么如此伤感?于是,郁梅便决定与“孤鸿”聊一聊。果然不出郁梅所料,“孤鸿”告诉郁梅说,他最怕过年,因为那个残缺的家实在

    传奇故事(上旬) 2009年2期2009-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