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雾

  • 普陀区域海雾客观预报方法研究
    都可以发生,其中海雾是在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特定条件下,出现在滨海、岛屿和海面的一种凝结现象。普陀区地处东南沿海,岛屿众多,水汽充沛,一年四季均可形成雾(以平流雾居多),多发生于3—6 月(春季)。随着普陀海上交通运输业、旅游业以及海洋捕捞业的不断发展,开展普陀海雾的分析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关于海雾的成因分析和预报研究,相关的专家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周福等[1]在研究宁波海雾时得出平流雾形成时局地上空位于西南涡前部,孟加拉湾或菲律宾沿岸有水汽补充,使宁波沿海

    科技与创新 2023年10期2023-06-01

  • 2018年春季浙江沿海一次连续海雾过程分析
    000)1 引言海雾是出现在海上及沿岸地区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随着航运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海雾作为沿海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是天气预报的难点。从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对海雾进行系统研究[1-2]。黄海和东海海雾的主要成因为平流冷却过程[3-4],海气边界层内冷海面、逆温层、海洋锋和下沉运动等因子对海雾的形成和发展起关键作用[5-6],强浓雾的持续和消散机制[7-9]及宏微观结构[10-12]也是海雾研究的重点。众多学者对浙江沿海海雾

    海洋预报 2022年6期2023-01-15

  • 泉州沿岸雾气候特征及遥感监测产品应用验证*
    天气现象[1]。海雾是指在海上、岸滨、岛屿区由于水汽凝结而产生的大量水滴使得低层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一种常见的海上灾害性天气现象,通常会导致水平能见度降低,严重影响海上交通,给船舶的航行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和危害[2]。海雾根据其成因划分,主要有平流雾、混合雾、辐射雾、地形雾等,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平流雾,同时因为沿海地区沿岸雾的成因与海雾之间密切相关,因此海雾分析一般也包含沿岸雾[3]。海雾生消机制非常复杂,目前预报水平还远不能满足社会服务的需求[4]。海

    海峡科学 2022年11期2023-01-13

  • 闽东海雾天气概念模型与基于LORA监测技术的检验分析
    港,因此容易造成海雾的形成和维持。海雾是闽东冬、春季节重大海洋气象灾害之一,给大气海洋灾害频发的气候系统脆弱地区带来较大压力,严重影响航运、港口生产、海洋渔业、海上搜救、涉海工程、特色旅游等。因此加强对闽东沿海地区海雾的观测和预报研究工作很有必要。近几年,国内外对海雾的研究不断取得显著成果[1-3]。在ISI Web of Knowledge的SCIE平台,可以检索到很多海雾相关文献。但研究闽东沿海海雾较少且基础薄弱,尤其是海雾精细化预报服务、海雾观测能力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11期2023-01-09

  • 2021 年涠洲岛4 次海雾外场观测数据分析
    36004)引言海雾是指发生在洋面上或者海域附近上空,由于边界层中的水汽大量凝结造成的大气能见度低于1km 的天气现象[1]。海雾对航海交通、海洋渔业及军事活动都有不利影响[2]。开展海雾外场观测有助于加深对海雾微物理特征的认识,进而提高海雾预报的准确性[3],有效预防或减轻海雾对海上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威胁。中国对海雾的外场观测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杨中秋等[4]对舟山地区海雾进行了外场观测,初步分析了微物理量的时间演变特征和雾滴谱分布特征。近年来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2年3期2022-10-24

  • 北部湾海雾冷暖空气输送特征
    32799)引言海雾是指发生在洋面上或者海域附近上空,由于边界层中的水汽大量凝结造成的大气能见度低于1km 的天气现象[1]。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的西北部,东临中国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临广西壮族自治区,西临越南,与琼州海峡和中国南海相连,被中越两国陆地与中国海南岛所环抱。海雾是北部湾地区主要的灾害之一,其对沿海城市及海上的交通运输、渔业以及平台作业等会造成不利影响。提高海雾预报水平对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海雾天气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王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2年3期2022-10-24

  • 基于LoRa的海雾监测系统在漳州的观测精度分析*
    037)1 概述海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具有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等特点,对海上交通、渔业、航空以及军事活动等都会产生较大影响[1]。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以及独特的地理条件影响,其沿海地区是海雾天气的易发地,尤其多发在冬春季节,连锁反应强。因此,准确可靠地观测海雾天气过程,是科学预防和减轻海雾灾害的重要环节,也是福建气象部门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目前,海雾探测手段主要包括基于海岸、海岛、石油平台、船舶和浮标的

    海峡科学 2022年8期2022-10-14

  • 结合遥感卫星及深度神经决策树的夜间海雾识别
    52111 引言海雾是受海洋影响发生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低层大气中的凝结现象,通常会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1]。海雾不仅对海上交通运输、渔业捕捞等活动产生很大安全隐患,而且对沿海地区的交通、农业、电力、空气质量也具有一定影响,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监测或跟踪海雾的生消变化,能为有关部门实施科学调控和管理应对提供依据,对海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由于海上只有少数的观测站点,缺乏实地观测资料,且天气和环境生态系统变化迅速,因此海雾无法像陆地

    光电工程 2022年9期2022-10-02

  • 普陀区域海雾特征初步分析
    山 316100海雾是由于受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影响,发生在滨海、岛屿及海面上空低层大气中凝结的水滴和冰晶,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的一种天气现象。其出现会严重影响沿海地区海上交通和作业安全。普陀区地处浙江北部,舟山群岛东南部,位于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以渔业、旅游业、船舶、海上交通运输业为主线。海雾发生时,海上能见度降低会给上述行业造成严重影响,比如航线停运、游客滞留、海难事故等问题。为方便研究海雾,王彬华[1]依据海雾形成的机制及所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8期2022-10-01

  • 黄、东海春季海雾“楔”形雾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引 言黄、东海是海雾多发区[1]。海上低能见度天气严重影响海上交通及作业安全[2]。准确的海雾预报需要对黄、东海海雾的分布特征及大尺度气象水文背景成因有更清晰和透彻的了解。黄、东海位于太平洋的暖海流黑潮与冷海流亲潮交汇处,季节性南风将东海暖湿空气吹向黄海冷海面上成雾,这是海雾的气候学成因[3]。早在1930年,Byers[4]认为冷海面对近海面层的空气冷却是海雾的主要成因。国内研究表明,黄海海雾多属于平流冷却雾[5-7],即暖湿空气流经冷海面,底层空气降温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2年4期2022-08-03

  • 结合FY-4A卫星及随机森林的日间沿海海雾识别模型的研究
    041)1 引言海雾是海上中低层大气层水汽凝结造成的天气现象,凝结水汽或冰晶积聚形成的海雾会造成海上的水平能见度降至1000 m 以下。海上大雾一般分平流雾和辐射雾等多种类型,其中平流雾对人类日常危害性最大,严重影响海上运输、海产养殖和渔业捕捞等行业。随着海上各行业的蓬勃发展,海雾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由于海上海雾监测点有限,常规观测和船载观测基本无法实现对海雾区域大范围和长时间的实时监测[1]。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使人类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对海上大雾的监测成为

    海洋预报 2022年3期2022-07-02

  •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海州湾地区海雾预测
    0030)引 言海雾是一种海面边界层大气水汽凝结或者凝华致使大气能见度不足1 km的灾害性天气现象[1]。我国的海雾主要发生在黄海和东海北部[2]。海州湾是位于我国黄海西部,江苏省最北端重要的海港渔港,气候上属于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既具南北方气候特点,同时兼具陆地和海洋双重影响[3-5]。海州湾的海雾是造成当地沿海低能见度事件发生的主要诱因,对沿海地区的人民的日常生活、生产运输、海上作业等带来不便,持续时间较长、能见度极低的海雾常常引发严重海上交通事故,不仅

    气象科学 2022年1期2022-06-01

  • “气候类型分布、特征以及成因”试题答题例析
    列问题。材料一 海雾是由于暖湿空气遇到冷的下垫面所致,暖湿空气中的水分遇冷凝结形成雾气,风力也对海雾具有重要的影响。材料二 图1为世界某区域图,图2为图1中甲地风向与成雾频次关系图。(1)读图分析甲地吹什么风时最有利于形成海雾。(2)结合海雾的成因分析风力过大或风力过小对甲地海雾不容易形成的原因。(3)夏季,甲地常常发生海雾,从水汽来源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阐述甲地频繁海雾对海运造成的影响。解析:首先,对地图进行分析,精准捕捉地图中蕴含的各种信息,即经纬度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2年8期2022-05-30

  • 黄海冬季雾与夏季雾个例的对比研究
    00000)引言海雾是海洋上低层大气中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王彬华[1]较早地对东亚地区的海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指出黄海是我国海雾发生最频繁的海区之一。黄海海雾影响区域大,海雾随着风的作用可以深入陆地,有时达几十公里,给海上和陆上交通带来影响。黄海海雾的多发期在4—6 月,罕见期在8—11月,黄海、渤海海域存在冬季海雾多发时段[2]。海雾在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下生成,前人通过不同海雾个例,分析了气海温差、风场、水汽供应、温度平流、逆温层等气象要素对海雾的影响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2年1期2022-04-13

  • 珠江口海雾天气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400)1 引言海雾是在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特定条件下出现在低层大气贴近下垫面的一种凝结现象,是海上和沿海一带的灾害性天气之一[1-2]。出现海雾时,沿海地区的能见度显著降低,较差的水平能见度会导致航行船只偏航、碰撞及触礁等事故,较差的垂直能见度一方面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另一方面阻隔太阳辐射,使海水水质恶化,造成海水养殖的虾贝等大量死亡[3-4]。以上均表明海雾会给我国海上交通运输、工农渔业生产及人类生活健康等带来极大危害,因此海雾一直都是海洋气候学的研究重点

    海洋预报 2022年1期2022-03-10

  • 2018年6月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期间海雾大气边界层特征及能见度分析
    000)1 引言海雾是在海洋影响下出现在低层大气中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的天气现象[1]。在一定的环流形势下,海气相互作用形成海雾。影响海雾生消的不仅有气象因素,也有水文因素[2]。气象因素中气温、湿度和稳定度起着关键性作用,水文因素中海流和表层海水温度的作用最为显著。学者分析认为海洋上大气边界层的温、湿和风的垂直结构对于海雾的形成、发展和消散起着重要的作用[3-7]。张苏平等[8-10]通过对海雾低空气象水文条件的分析,认为黄海夏季海雾是西风带系统与

    海洋预报 2021年6期2022-01-18

  • 基于Himawari-8数据的夜间海雾识别
    在海上的雾称之为海雾[1]。海雾的发生,给海上交通运输、工程作业、渔业捕捞等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2],因此,监测或跟踪海雾的生消变化,能为有关部门实施科学调控和管理应对提供依据,对海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海雾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海洋气象灾害事件中监测的困难较大[3]。当前,海雾的监测手段主要包括常规气象观测站点观测和卫星平台遥感监测[4]。常规气象观测站获得的往往是单点的、连续的、较为高精度的能见度要素观测资料,但有

    海洋学报 2021年11期2021-12-13

  • EnKF集合同化下黄海海雾数值确定性预报初始场构造方法的探究*
    F集合同化下黄海海雾数值确定性预报初始场构造方法的探究*郑 青1, 2高山红1, 2①(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青岛 266100; 2.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100)在黄海海雾的数值模拟中, EnKF (ensemble Kalman filter)是一种优于3DVAR (three- dimensional variational)的数据同化方法。研究发现, 对EnKF初始场集合体采取常用的集合平均所产生的确定性

    海洋与湖沼 2021年6期2021-11-27

  • 渤海海雾数值预报系统建立及应用
    100)1 引言海雾是受海洋影响发生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低层大气中大量水滴或冰晶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的天气现象[1]。海雾是中国近海多发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会对海上船舶通航造成很大影响[2-3],每年因海雾造成的船舶碰撞、触礁和搁浅等事故时有发生。据舟山海事局统计,海上发生的船舶碰撞和触礁等海难事故有70%左右由海雾引起[4],例如1989年6月6日某部“575船”在福建东山海域雾中航行时与浙海“103船”碰撞,致使“103船”沉没,9名船员失踪,1名溺

    海洋预报 2021年5期2021-11-11

  • 北部湾地区海雾特点的初步分析
    是我国沿海主要的海雾多发区之一[2]。海雾是海洋上低层大气中的水汽凝结现象[3-4],是我国沿海海区的一种灾害性天气,起雾期间由于海面大气能见度降低,对海上船舶运输、渔业、平台作业以及沿岸交通造成很大危害,甚至造成海难事故[5-6]。因此,加强海雾的研究[7-9],提升海上大雾的预报预警能力,对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海雾特点、成因分析等方面,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成果。宋亚娟(2009)利用ICOADS资料分析了近100 a北太平洋上海雾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05-19

  • 2018年春节期间琼州海峡持续性大雾监测分析
    我国近海不同区域海雾的形成机制和边界层结构特征有一定的差异,这与不同区域的地理和气候背景密切相关。王彬华[1]研究指出我国近海海雾根据季节从南向北递推,南海的海雾频发期在12月—次年3月,之后雾区随着季节向北移动[1]。黄辉军[2]、HUANG et al.[3-4]根据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茂名博贺海洋气象科学试验基地2007—2012年海雾季节的观测资料,指出华南沿海海雾主要发生在1—4月,峰值在3月;统计分析表明,华南沿海平流冷却雾中主要以

    海洋气象学报 2020年4期2021-01-26

  • CALIOP、CPR数据在探测海雾中的应用*
    266237)海雾是一种常见的海上灾害性天气,海雾发生后,海面水平能见度降低,长久以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海上活动,对海上和港口航行船舶的安全带来很大危害。中国沿海和近海多有海雾发生,因此对于海雾的监测和预报成为了人们研究的课题。伴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1960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泰勒斯”,从那时起,卫星遥感渐渐被人们用来观察大气和海洋。到了197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使用遥感技术进行雾的研究和预报。1973年,Hunt等提出了根据光学厚度和几何厚度计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0期2020-09-17

  • 国外海雾研究进展综述
    面回顾近年来国外海雾研究一些进展情况,旨在为东海海雾的研究和预报提供参考。首先是基于船舶观测得到的全球海雾发生频率的气候学特征,其次介绍关于海雾成因和预报的若干进展,最后由黄海海雾的季节变化特征讨论其形成和消退的内在机理。关键词海雾;气候学特征;平流;逆温中图分类号: P732                文献标识码: A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16.1120 引言海雾是一种发生在沿海地区和洋面上的低

    科技视界 2020年16期2020-07-30

  • CALIPSO 卫星资料的春夏季黄海海雾高度特征分析
    引言黄海是我国海雾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区之一,青岛年雾日数为50 d以上,山东半岛东部的成山头年雾日数可达80 d以上[1-2]。黄海海雾以暖湿空气经过冷海面形成的平流雾为主,其主要特点是分布范围广、大气水平能见度低、持续时间较长。张苏平等[1]在统计黄海海雾的气候特征时发现,海雾一般在每年4—7月的春夏季达到最盛期,8月雾季结束,标志是海上盛行风由偏南风转为偏东风。关于海雾的形成,王彬华[2]总结了我国沿海海雾发生的海洋和气象条件,海洋条件主要包含海表面温

    海洋预报 2020年3期2020-07-29

  • 宁波舟山港海雾特征及观测站点评估
    的管控记录对港区海雾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港区自西向东具备不同的雾频分布特点。结合气象、水文观测数据,提取海雾发生时的影响因子:西部港区偏北风3m·s-1以下;中部兼具北风、南风,风速5到8m·s-1;东部风向为南到西南风或偏南风,风速5m·s-1上下。气温、海温在10到24℃之间较容易成雾,海汽温差-1到0℃为最适宜。通过公平观测评分ETS对能见度站的准确性、空测率等进行评估,并筛选出港区能见度代表站。关键词:港口管理;海雾;影响因子;观测评估中图分类号:U

    中国水运 2020年2期2020-05-18

  • 基于中尺度数值大气模式的海雾特征参数研究
    109)0 引言海雾是由于微小的水滴或冰晶悬浮在海洋大气边界层中,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的一种天气现象[1]。海雾形成的水滴或冰晶悬浮在空气中,使目标物发出的光线被吸收、散射或折射,模糊目标物与其背景,造成能见度降低[2]。激光引信作为典型的掠海类激光武器[3],其发射激光由于液态雾滴对其吸收和散射使得传输过程受到干扰,能量衰减严重而无法正常使用,甚至导致激光引信的虚警和早炸。魏海亮等[4]通过仿真分析得出能见度对激光衰减系数的影响最大,二者呈反比。

    兵工学报 2020年3期2020-04-16

  • WRF模式中不同边界层及云微物理方案对两次黄海海雾个例数值模拟的影响
    100)0 引言海雾是海洋上低层大气中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由于水滴或冰晶的大量聚积,使能见度低于1 km[1],给海上交通运输、沿岸的生产与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黄海是我国近海发生海雾最为频繁的海区[2]。近年来我国从多方面对海雾进行了研究:海雾天气气候学研究[3-7]、海雾遥感探测和观测分析[8-11]、海雾微物理研究[12-15]和海雾数值模拟研究[16-18]等。其中,海雾的数值模拟研究蓬勃发展,已成为研究海雾的不可缺少的主要方法[19-20]。但边界层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年6期2019-12-30

  • 穿越迷雾瞰蓝海
    气中时隐时现,而海雾在夜间灯光的辉映下,流光溢彩,整个岛城宛若人间仙境。欣赏此美景的人或许并不知道,在海洋气象学领域,海雾与暴雨、台风都是海洋上的“高影响天气”。而对于平流雾,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还有一个更形象的称谓——“雾毯”。有统计数据显示,海雾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海洋气象灾害之一,全球有近80%的海难与海雾有关。在我国近海海域发生的船舶碰撞事故中,也有70%与海雾有关。每年因海雾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与台风、龙卷风造成的损失不相上下。从北京奥运会

    山东画报 2019年10期2019-12-09

  • 南海西北部一次海上海雾的微物理及化学特性分析
    41)1 引 言海雾发生后,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严重危害航海、航空和陆路交通运输。另外,雾中污染物含量高,损害人体健康和降低农产品产量[1]。因此,浓雾作为影响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亟待学者们深入研究。海雾受多时空尺度中的多因素影响,其中包括气候变化、天气过程、湍流、辐射和微物理过程等,这使得海雾的生消机制及发展规律比较复杂[2]。开展雾外场观测试验是研究海雾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国外学者在上世纪便开展了一系列雾的外场观测,如:美国加利福

    热带气象学报 2019年5期2019-11-14

  • 梦幻又危险的海雾
    面的主角之一——海雾,正是今天我们要讲的一种海洋灾害性天气过程。尽管你不想把这“烟笼寒水月笼沙”的诗意与灾害这样的字眼儿放在一起,但事实上,海雾的确是一种海洋灾害性天气,它在全球大部分海域频繁地发生,一旦出现海雾,海上的目标则很容易被遮掩,在船只往来密集的海域,极有可能发生船只偏航与相互碰撞的事故,在岛屿附近还有可能发生船只触礁沉没这样的海难。世界上有许多重大海难与海雾有关,例如英国轮船公司的“埃及”号邮船,在1922年5月22日从伦敦开往印度孟买的航线中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19年3期2019-04-03

  • 舟山地区海雾生成机制研究与探讨
    的疏散等问题;②海雾的污物污染程度高,海雾导致日照时间缩短,使渔场的渔业发展受到破坏,同时,海雾还会增加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③雾天导致了污染物的积聚,雾中产生的次生污染物毒性更大,严重损害人体健康。1 舟山的气候特征及水温特点舟山群岛被四面的海洋所包围,它的气候条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天暖和,夏天凉爽,并且气候温和湿润。其中,舟山的朱家尖大青山公园为国家级公园,公园一年四季光照充足,一年平均的气温在16℃左右,在每年8月最热的月份,这时候的气温将会达到25

    科技与创新 2018年16期2018-08-21

  • 基于FY-2E卫星数据的福建沿海海雾遥感监测
    引言狭义上来讲,海雾是指在海洋和海面气流特定环境条件影响下发生在海上、岸滨和岛屿上空低层大气中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海雾以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海面上产生的平流雾最为常见,具有浓度大、厚度厚、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以及季节性、区域性特点强而生消时间规律性差的特点。从广义上来看,海雾就是“海上的雾”,但必须指出的是那些在陆地上生成并随天气系统移动或者扩展到海上的雾一般不列入海雾的范畴。海雾对海上交通运输、船舶进出港、海洋养殖、渔业捕捞生产等的危害非常大,会对沿海地区

    自然资源遥感 2018年1期2018-03-06

  • 海雾对沿海地区的影响程度初探 ——2008年春季两次黄海海雾过程分析*
    510080)海雾(Sea fog)是指在海洋的影响下, 在海上或海岸、岛屿区由于水汽凝结而产生的大量水滴使得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王彬华, 1983)。海雾一方面会直接影响海上作业; 另一方面, 如果海雾影响沿海地区(是指在海上已经形成的海雾, 在海风的作用下, 平流到陆地上的现象), 则会使沿岸能见度明显下降, 影响沿海地区高速公路和机场以及居民的生产生活。由于海雾形成和发展的物理机制不同, 不同类型海雾影响沿海地区的程度可能有所差异。王彬

    海洋与湖沼 2017年3期2018-01-04

  • 基于FY-3B卫星资料的中国南海海区1—3月海雾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南海海区1—3月海雾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刘少军1,吴胜安2,李伟光1,蔡大鑫1,田光辉1,张国峰1(1. 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海南 海口 570203; 2. 海南省气候中心,海南 海口 570203)为全面了解中国南海海区海雾的分布特征,为南海海雾气象服务提供基础背景资料,利用2011—2016年1—3月FY-3B气象卫星资料的雾监测产品,分析了中国南海海区海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南海海雾具有特定的区域特征,中国南海海雾

    海洋气象学报 2017年4期2017-12-04

  • 山东半岛东端毗邻海域冬季海雾的季节内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
    东端毗邻海域冬季海雾的季节内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塔 娜1,2,方 越2,3*,刘宝超2,孙双文2,王辉武2(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山东青岛266061;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山东半岛东部耳状锋面区的冬季海雾是一个重要但被忽视了的海气相互作用现象。利用AVHRR Pathfinder Version 5.2数据中SST资料的质量数值

    海洋科学进展 2017年4期2017-11-14

  • 基于CALIOP数据的海雾检测方法研究*
    ALIOP数据的海雾检测方法研究*赵经聪1, 吴 东1,2**, 赵耀天1(1.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200)提出了一种基于星载激光雷达CALIOP数据检测海雾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低云和低空气溶胶的衰减后向散射特性,以及研究CALIOP海表误判区的衰减后向散射特性,发现了海表误判区其实是一种与海表相接的云,即海雾。继而,通过反演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2期2017-11-01

  • 大连市旅顺口区海雾气候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计和分析,揭示了海雾生成规律和形成机制,旨在对提高气象部门海雾预报的准确率有所帮助。关键词 海雾;气候特征;形成机制;分类;成因;辽宁大连;旅顺口区中图分类号 P4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211-02Abstract The fog datas of Lvshunkou Meteorological Station from 1991 to 2010 were compiled,and the statis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2期2017-07-29

  • 日本以南海域一次锋面雾过程分析
    舶航行安全的一次海雾过程进行了观测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此次海雾事件为典型的锋面雾过程,雾区始终处在副热带高压后部、大槽前部。前期雾区范围与锋面的发展移动密切相关,后期台风外围的卷吸作用是海雾消散的主要因素;(2)海雾发生前气海温差值约为2℃,为海雾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地面逆温层的存在也为海雾的发生提供了助力;(3)HYSPLIT-4模式对气粒的追踪结果表明,此次海雾过程的水汽来自东南方向,水汽向北输送过程中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不断下沉,在稳定层

    海洋预报 2017年3期2017-07-12

  • 海雾卫星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廷伟, 秦 平海雾卫星遥感监测研究进展肖艳芳1, 张 杰1, 崔廷伟1, 秦 平2(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61; 2. 中国海洋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海雾导致能见度降低, 给海上交通和海上作业造成极大威胁。卫星遥感是海雾监测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从海雾遥感监测的原理出发, 首先介绍海雾的辐射特征和纹理特征, 进而对近年来海雾遥感监测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 包括海雾的识别探测研究和海雾物理

    海洋科学 2017年12期2017-05-04

  • 基于微波辐射计进行海雾监测
    信息。本文介绍了海雾的形成条件和观测手段,并详细阐述基于QFW-6000型微波辐射计进行海雾监测的方法,通过海雾生消过程下的观测结果分析,表明该设备具有优良的海雾观测能力。【关键词】微波辐射计 海雾 逆温 湿度廓线1 概述海雾是在特定气象和水文条件下生产,其可使能见度降低到1km以下。海雾种类很多,依据形成特征及海洋环境,可分为平流雾、混合雾、辐射雾、地形雾等四种类型,常见并且范围较大的是暖空气平流到冷海面上而形成的平流冷却雾。海雾主要观测手段是依靠沿海地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年6期2017-04-14

  • 渤海中西部近海与沿岸海雾的特征分析
    中西部近海与沿岸海雾的特征分析郑怡1,李冉2,史得道3,王亚男3,孙蜜娜3(1.山东省气象台,山东济南250000;2.中国气象局,北京100081;3.天津市气象台,天津300074)利用2004—2012年渤海湾埕北油田A平台的气象水文观测资料以及塘沽、秦皇岛、兴城和龙口4个环渤海沿岸观测站的常规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渤海中西部海雾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子,归纳了天气系统模型,并给出了相关气象要素的定量化指标。结果表明:渤海海雾年际变化明显,其中200

    海洋预报 2016年6期2017-01-09

  • 青岛的雾
    杉三月,是青岛的海雾季。当人们还沉迷于美梦之时,空气里已经弥漫着海雾特有的气息,就像给青岛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青岛的雾,摸起来是湿湿的,闻起来有一股泥土的味道,还伴着一股青岛海雾特有的海腥味。青岛的雾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姑娘,顽皮的在这清香中不停地穿行。这雾萦绕在城市中,好像让人身处琼楼玉宇,就连身旁的一花一草一树,都是那么的朦胧,那么的美。远处的山和海,朦朦胧胧、深深浅浅,就像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我最喜欢青岛的平流雾。顾名思义,平流雾能将城市中的建筑物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16年11期2016-09-10

  • Understanding of Sea Fog over the China Seas简介
    李鹏远黄海和东海海雾雾季起始于4月,8月结束,雾季的开始源于局地海陆温差形成的浅的反气旋,而8月雾季的结束和东亚—西太季风的大尺度变化有关,黄海盛行风由南风向东风转变,终止了海雾维持所需要的从南部平流而来的暖湿气流。气象出版社,2012年海雾是悬浮在海上和沿岸地区上空大气边界层内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得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由于与海雾相伴随的大气低能见度往往会对海上或近海的人类各种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会导致海上或沿海公路上的交通事故,因此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年2期2016-09-06

  • 中国海雾研究简要回顾
    66100)中国海雾研究简要回顾傅刚李鹏远张苏平高山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青岛 266100)海雾是指对海上船舶航行、捕捞、港口作业以及沿海地区的公路运输和电力输送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影响的天气现象。有研究指出,由于雾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和人力资源的损失甚至与台风和龙卷风造成的损失相当。因此对近30a来我国海雾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进行了回顾,并对海雾的微物理学特征、海雾与层云的关系、北太平洋与大西洋上海雾发生频率的气候学特征、海雾的数值模拟、海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年2期2016-09-06

  • 海雾预报研究综述
    266100)海雾预报研究综述史得道1吴振玲1高山红2罗凯1(1 天津市气象台,天津 300074;2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266100)从统计预报和数值模拟预报两方面回顾了过去几十年国内在海雾预报技术上的主要研究进展。统计预报方法是中国沿海气象台站预报海雾的除天气学方法外的主要工具,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海雾预报准确率,但无法摆脱自身经验统计的缺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海雾数值模拟和预报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将成为海雾预报主流方法。海雾数值预报模式的发展经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年2期2016-09-06

  • 从《海雾》—片段巡逻舰查岗谈场面调度的组合运用
    10000)从《海雾》—片段巡逻舰查岗谈场面调度的组合运用彭 臣 (南京艺术学院 210000)《海雾》是由韩国导演拍摄的一部根据真人事件改编的电影,片中真实地反映了人性的真实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本文讨论的是,船长在接受巡逻人员检查的时候,将偷渡人员藏于鱼舱,却瓦斯泄漏,无意中害死了所有偷渡人员的片段。下面就这一段落的制作过程加以分析!一、场景设计故事背景为1998年,金融扫荡韩国境内,因为国内政策,韩国人民经济陷入下滑。韩国丽水,船长因为打不到鱼会没有饭

    大众文艺 2016年12期2016-07-13

  • 基于MODIS卫星观测资料的中国黄海海域海雾研究
    计算,运用现有的海雾遥感理论,对得到的云雾分离后的海雾图像进行分析,得出基于MODIS卫星观测资料的黄海海区海雾多发期海雾时空分布特征。关键词:MODIS卫星资料;通道;海雾;概率引言海雾是近海海域灾害性天气之一。海雾出现时,垂直和水平能见度极低,严重影响海上航运、捕捞作业等。海雾登陆时,能够深入内陆几十、甚至几百公里远,有时因稳定少变的天气形势而持续数日,给沿海岸地区海、陆、空交通增加困难。随着沿海一带经济的发展,因海雾灾害而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海雾检测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7期2015-11-24

  • 基于20年卫星遥感资料的黄海、渤海海雾分布季节特征分析
    资料的黄海、渤海海雾分布季节特征分析吴晓京1,2,3,李三妹4,廖蜜3,曹治强3,王璐5,朱江1(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3.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4.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George Mason University,Fairfax VA22030,USA;5.International Pacif

    海洋学报 2015年1期2015-10-24

  • 春季黄海海雾WRF参数化方案敏感性研究
    100)春季黄海海雾WRF参数化方案敏感性研究陆 雪1)2)高山红1)2)*饶莉娟1)2)王永明1)2)1)(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100)2)(山东省高校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青岛266100)利用2005—2011年10次春季黄海海雾个例开展WRF模式参数化方案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边界层方案对WRF模式雾区模拟结果起决定作用,而微物理方案影响较小,它主要影响海雾浓度和高度。边界层与微物理方案的最佳组合为YSU与Lin

    应用气象学报 2014年3期2014-07-06

  • 北太平洋海雾发生频率的气候特征❋
    061)北太平洋海雾发生频率的气候特征❋傅 刚1,宋亚娟1,2(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100;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利用1909—2008年共100年间的国际综合海洋-大气资料集(International Comprehensive Ocean-Atmosphere Data Set,ICOADS)对北太平洋和东亚海域海雾的发生频率及海雾发生时主要气象要素特征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0期2014-06-24

  • 一次典型高压型海雾过程中海上大气波导的数值模拟*
    100029)海雾是悬浮在滨海、岛屿上空或海上低层大气的水汽凝结物, 并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lkm, 是沿海和海上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根据海雾的性质、出现海区和季节的不同, 可以将其分为平流雾、混合雾、辐射雾和地形雾等(王彬华, 1983)。在对海雾的形成机制的研究中发现, 海雾多为平流雾, 平流雾又分为暖平流雾和冷平流雾(王彬华, 1983; 孙安健等, 1985)。王彬华(1983)把中国近海海雾的天气类型归纳为入海变性高压﹑北太平洋高压脊和中国大陆东

    海洋与湖沼 2014年5期2014-03-19

  • 辽东湾西岸海雾特征分析
    107)1 引言海雾是指发生在滨海、岛屿上空或海上的低层大气的一种凝结现象,是悬浮于大气边界层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 m的危险性天气现象[1]。海雾一般是在暖湿空气流经冷海面条件下形成,其存在与海洋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2]。起雾期间近海海面水汽含量大,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吸收、散射和反射特性会受到水汽的严重干扰。因此,在一切海上和沿岸的经济、社会和军事活动中,海雾是我们高度关注的重要因素[3]。辽东湾西岸地区海岸线呈东北-西南走向,东

    海洋预报 2013年4期2013-11-17

  • 舟山海雾发生问题探讨
    16021)舟山海雾发生问题探讨李晓丽,唐 跃,王 雷(舟山市气象局,浙江舟山 316021)海雾是近年来造成舟山海上交通和海上作业发生灾害性事件最为突出的危险天气现象,本文通过天气形势、大气稳定度、相对湿度、温度、风向风速及海温等资料分析,对舟山海雾的发生与消散及持续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一些规律。海雾发生;消散及持续1 引言海雾是指在海洋影响下生成于海上或沿岸地区的雾,是悬浮于海面气层中的大量水汽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的海上天气现象。海雾是一种

    海洋预报 2011年1期2011-12-23

  • 数值模拟和卫星反演大气能见度对比分析*
    被广泛应用于典型海雾个例的发生、发展过程及物理机制研究中[4-6]。黄渤海海域及附近沿岸是海雾频发区域,许多学者都对这一区域海雾进行研究[7-14]。傅刚等[15]使用RAM S(Regional A 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模式成功模拟多个黄渤海海雾个例,模拟的大气低能见度区域与可见光卫星云图显示的雾区有很好吻合。自2008年春季起在内部网建立了以RAMS模式为基础的海上浓雾监测与大气水平能见度预报系统(以下简称海雾预报系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4期2011-01-10

  • 黄海夏季海雾的边界层结构特征及其与春季海雾的对比*
    岛266003)海雾(Sea fog)直接影响人类海上的各类活动,并对沿海地区空气质量、人类健康等有重要影响。黄海是我国沿海雾日最多的区域,青岛年雾日数为50 d以上,山东半岛东部的成山头年雾日数可达80 d以上,其中60%~80%以上的雾出现在4~7月,形成黄海的雾季[1-2]。虽然黄海雾季期间主要是平流冷却雾,即暖湿空气流经冷海面,近海面空气冷却达到其露点温度形成雾[1],但是近几年研究表明,黄海春季(4~5月)和夏季(6~7月)海雾形成的大气环流条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5期2011-01-10

  • 利用循环3DVAR改进黄海海雾数值模拟初始场*Ⅰ:WRF数值试验
    DVAR改进黄海海雾数值模拟初始场*Ⅰ:WRF数值试验高山红,齐伊玲,张守宝,傅 刚(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以如何提高黄海海雾数值模拟初始场质量为研究目的,利用WRF模式及其先进的3DVAR同化模块,设计并构建了循环3DVAR同化方案。以2006年3月6~8日的1次大范围黄海海雾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同化方案进行了一系列WRF数值模拟对比试验。模拟结果显示,循环3DVAR同化方案能有效改进黄海海雾数值模拟初始场质量,主要体现在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10期2010-01-08

  • 浅析奥尼尔剧作中意象的应用
    ·奥尼尔;意象;海雾;月光绪论尤金·奥尼尔(1888-1953)是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他以自己的不懈努力,改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那种浅薄的通俗戏剧。奥尼尔继承了十九世纪西方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也深受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他擅长用各种艺术手法表现人类的心理世界。奥尼尔的剧作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符号,这一点可与莎士比亚相媲美,所以有学者称奥尼尔为美国的“莎士比亚”。经典的审美意象,既成为了奥尼尔剧作的标志,也成为其剧作的灵魂,是奥尼尔剧作远远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4期2009-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