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器

  • 西藏安多县布塔雄曲M1出土铜钺形器的来源、用途及相关问题研究
    曲M1出土的铜钺形器(见图1.1)是西藏首次发现的新器型,其造型独特,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但因布塔雄曲M1发掘简报尚未公开发表,铜钺形器的年代、来源、用途等问题都无法厘清,欲厘清以上问题,解决布塔雄曲M1的文化性质、年代是关键。图1 铜钺形器一、布塔雄曲M1的文化性质与年代布塔雄曲墓地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强玛镇南4千米,那曲河支流布塔雄曲河西南岸台地。2012年在安多县强玛镇一采沙厂发现由石块垒砌的石室墓1座(M1),那曲市文化文物局索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2023-01-31

  • 牙璋考述
    旁出之牙”的玉刀形器认定是《周礼》所记载的“牙璋”,开启了“牙璋”名实对照的滥觞。吴氏对于牙璋的界定以出土玉器形制为据,比聂崇义的臆想中的形制更易为人所接受,所以后世学者多沿袭其说法,影响至今。但也有不少学者不认同这种定名,如夏鼐先生谨慎地称之为“刀形端刃器”①,日本学者林巳奈夫则称之为“骨铲形玉器”②。199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发起的“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讨会”上,学者们对牙璋的定名、分布、演变、功用等领域进行了多角度的阐释和研究,将牙璋的研究推向了一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9期2022-11-22

  • 地铁车辆踏面修形器裂纹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向架上安装踏面修形器对车轮修形(图1),进而减少后期维修的工作量,提高车辆运营利用率。图1 踏面修形器对车轮修形踏面修形器主要由研磨子、气缸作动器和研磨子托组成。研磨子由摩擦体和背板组成,研磨子安装于研磨子托上,并通过安装钩防止脱落,如图2所示。踏面修形器的研磨子按照一定的控制逻辑对车轮踏面持续施加磨削作用,从而消除车轮踏面多边形,提高轮轨黏着系数,延长车轮旋修周期和车轮使用寿命。由于个别踏面修形器在使用过程中背板出现裂纹,影响了车辆运用安全,所以,本文将

    铁道车辆 2022年5期2022-10-31

  • 《论三星堆文明与金沙文明的关系》附图
    588带柄有领璧形器图5 金沙2001CQJT8105⑦∶18铜环图6 金沙2001CQJC∶61十节玉琮图7 金沙2001CQJC∶955牙璋图8 金沙2001CQJC∶546玉戚图9 金沙2001CQJC∶7兽面纹玉钺形器图10 金沙2001CQJL6∶174昆虫类阳纹玉牌饰图11 金沙2001CQJC∶11有领牙璧图12 金沙2001CQJL6∶88素面有领玉璧

    跨世纪 2022年5期2022-09-24

  • 陶寺中期王墓IIM22出土漆木沙漏实验分析*
    3件彩绘漆木漏斗形器。2003年室内清理大漆箱,在箱内原本发现的3件漏斗形器之下,又清理出1件漏斗形器,横置于箱底。这4件漏斗形器皆横置于漆箱内的一侧。在漆箱内的另一侧,另清理出1件垂直放置的、喇叭口朝上的漏斗形器。由于这5件漏斗形器的“尖嘴”底部均已朽瘪,无法确定漏斗形器尖嘴底部是否有漏孔。这5件漆木漏斗形器,形状、大小一致,喇叭口口径14、高15、内深10、胎壁厚约0.6厘米。其中3件外表通身髹红漆,内壁髹黑漆。在3件外壁通身红彩漆的漏斗形器中,有1件

    文物季刊 2022年3期2022-09-19

  • 标线用玻璃珠成圆率的试验分析
    。5)将玻璃珠选形器(见图6)进行清洁,防止试验过程因设备不洁净造成样品停滞。图6 玻璃珠选形器示意图6)开启选形器设备开关电源,调整玻璃平板角度小于5°;通过控制箱使玻璃平板在频率50 Hz 下进行振动。7)用不产生静电的小勺定量慢慢地向选形器玻璃平板撒布玻璃微珠,通过产生的振幅,使圆的玻璃微珠向下流入容器烧杯中,带有缺陷的玻璃微珠通过振动器产生振动缓慢向上进入不圆容器烧杯中,通过多次喂料直至将样品完全分离。8)将分离好的玻璃珠分别进行再次分离,直至圆玻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12期2022-07-21

  • 战国中山国中柱盂形器的文化艺术内函研究
    张晓鹏中柱盂形器,也被称作“空柱盘”“中柱盘”或“中柱盆”等,由于在盂形器的中间竖立着一个空心或实心的中柱而得名。河北博物院的两件中柱盂形器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所反映的正是战国中山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一、战国中山国中柱盂形器概况在战国中山国考古发掘中,有两件中柱盂形器具有代表性,鹰柱铜盆和磨光压划纹黑陶鸟柱盘。(一)鹰柱铜盆鹰柱铜盆,中山王譬墓出土,水器或陈设品,高47.5、盆径57厘米。由柱、盆和圈座三部分组成。盆壁直立,盆底有束腰形圆柱承托,柱下有

    收藏家 2022年4期2022-06-18

  • 三星堆青铜太阳轮
    ,光是青铜的太阳形器,就能辨认出六个,最后经修复复原了两件。这两件青铜器构型一致,均为直径85厘米左右的圆形,由中间凸起的圆心、放射状的五道芒和晕圈组成。乍一眼看上去,就好像我们今天的汽车方向盘一样,摆在博物馆中,莫名有一种违和的“现代感”。这两件青铜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一开始谁也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由于其外形酷似车轮,最初的发掘者便将其命名为“轮形器”。一时间民间众说纷纭,人们纷纷猜想,这可能是古蜀人的车轮、观测天象的仪器,甚至是盾牌。综合二

    环球人文地理 2022年4期2022-06-16

  • 夏商西周时期的定量容器与基本单位量浅析
    时期,大口尊、盔形器、尖底陶杯、花边陶釜、殷墟的部分铜容礼器和箕形器是这一时期比较典型的定量容器。通过分析殷墟箕形器和南河崖西周盔形器的容积,可知晚商的安阳地区和西周中期的鲁北制盐作坊可能俱以250mL为基本单位量,与之配套的量制体系也可能已经产生。“量”指容量,“量制”即与容量有关的制度[1]。我国古代的量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萌芽,到秦汉时期发展完备并实现全国统一,而夏商西周时期则是量制初步发展和承上启下的阶段[2]。《国语·周语下》“《夏书》有之曰:‘关

    东南文化 2022年1期2022-04-14

  • 裴李岗文化甑形器的发现及意义
    遗址都有发现的甑形器。甑是中国古代常见炊器,主要用于蒸制食物,文献中多有记载。如《说文解字》曰“甗,甑也,一曰穿也。”《周礼·考工记》曰“甑实二鬴,厚半寸,唇寸,七穿。”《说文解字》中将甗视为甑,有孔无底。而《周礼·考工记》则描述了甑的容积为一斛二斗八升,厚度为半寸,口沿厚一寸,底部有七孔。关于甑和甗的问题,可以明确的是,甑出现的年代要远早于甗,甑演变成甗,二者功能相近,但形态有别。甑多为盆、钵、碗、罐等器类在底部或近底部钻孔,其使用过程中多放置在鼎、鬲等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22年1期2022-03-03

  • “泛红山文化”音乐遗存研究
    陶鼓,其大多以筒形器碎片形式出现。牛河梁遗址的陶鼓是考古学家们把部分出土在非生活用品区域的筒形器进行判断而鉴定的,如出土于辽宁牛河梁遗址一号积石冢内外墙之间的筒形器碎片陶鼓。此外,“泛红山文化”中还有很多遗存出土筒形器存在是陶鼓的可能性,如麦源城子山遗址、阜新胡头沟遗址、喀左东山嘴遗址等。(四)出土磬磬,中国古代打击乐器。“石制或玉制。有半圆形和曲折形两种,悬挂于架上,以木槌敲击发音。”[7]在史前时期,红山文化遗存地带出土诸多石器及石质乐器,其中便有石质

    轻音乐 2022年2期2022-02-23

  • 仰韶时代祖形器的器型分类和用途寓意
    小仰韶时代出土祖形器和类祖形器的29处遗址(详见表一),以20厘米、10厘米为界限,划分为大中小三类。长度10厘米以下者,为小型器物;长度10—19.9厘米之间者,为中型器物;长度20厘米以上者,为大型器物。归类统计发现,仰韶时代祖形器和类祖形器以小型雕塑器物为主,但也出现了大型雕塑及大型男根象征器物。其中,候家寨遗址出土的类祖型器,既有大型器,也有小型器。笔者统计显示,仰韶时代出土祖形器和类祖形器,以小型器物为主。29处遗址中,出土小型器的遗址,有15处

    长江丛刊 2021年17期2021-08-05

  • 视觉同构的“兽”与“器”
    主体性。二,半兽形器,即部分的动物形象(比如禽首,兽足)与抽象器物形态结合。三,全兽形器,即以完整的动物形象作为器物本体,有些附加了抽象器物的部件。这三类样式中,在半兽形器及个别全兽形器中,存在着一种有趣的器形与兽形的视觉同构现象。能够形成视觉同构现象的兽形器一般具有以下两个特征:首先,兽形与器形是作为有明确差异的、视觉份量感接近的两个形并置(具象的兽形与抽象的器形),如战国弩机构件中的承弓器(图一),轻易就可分辨出,它是由蛇与方形木臂这两个属性不同的二元

    雕塑 2021年3期2021-07-06

  • 再论牛河梁遗址“女神庙”的年代
    现了积石冢叠压筒形器墓的层位关系,为牛河梁遗址墓葬的分期与演变研究创造了条件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第二地点四号冢筒形器墓的发掘》,《文物》1997年第8期。。1998—1999年,发掘者根据第五地点揭示的“三叠层”将此处的红山文化遗存区分为生活遗迹、早期积石冢、晚期积石冢前后更替的三个发展阶段④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凌源市牛河梁遗址第五地点1998—1999年度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8期。。第五地点的早期积石冢、晚期积石冢分别对

    地域文化研究 2021年3期2021-06-22

  • 龙山时代祖类器的时空分布统计分析
    项统计龙山时代祖形器考古遗址和祖形器遗迹,共63处,遍布中国各地。在年代和时间分布上,龙山时代出土祖形器前后呼应,绵延不断。其中,距今5000~4501年的前期遗址有27处,占总量的43%;距今4500~4001年的后期遗址有36处,占总量的57%。在地域分布和文化类型分布上呈现地域广泛“满天星斗”,集中分布在中原地区、关中地区、江汉平原、汉江上游谷地和广西桂南平原五个地区。从文化类型看,遗址分布主要主要集中在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和大龙潭文化三大文化区。祖

    锦绣·下旬刊 2021年2期2021-06-11

  • 说“黄目”
    目”或为敞口的觚形器。目纹是青铜礼器中一种常见纹样,有双目,也有“独眼”。双目往往和兽首组合,独目则独立成纹。从考古材料上看,“独眼”目纹出现的比较早,马承源先生说:“从商代二里岗期开始,就出现了没有动物形实体附着的眼睛图案。”在青铜器上,一目的纹样主要表现为三类,即斜角目纹、目雷纹和四瓣目纹。3参见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79—380页。这类独眼目纹也是我们理解黄目纹的一个重要参考。脱离动物形体独立的独眼或双目,寓意直

    新美术 2021年1期2021-05-29

  • 獐牙勾形器功能分析
    孙浩然獐牙勾形器是大汶口文化早中期的一种特殊器物,共发现百余件,主要见于江苏省邳州刘林遗址和大墩子遗址的墓葬中,在大汶口遗址、花厅遗址也有少量发现(附表)。獐牙勾形器由骨、角质的柱状柄和两枚雄性獐的犬齿(獠牙)组成。 柱状柄一般由鹿角制成,长10~17 厘米,其上部两侧各有一个长条形的穿孔,孔内镶入一枚獐牙,柱体下端常钻有一孔,应是为了穿绳携带于身上。獐牙大都长6~7 厘米,宽不足1 厘米,牙根内侧刻有2~7 个凹槽,应是为了用绳把它固定在柱状柄上。 (图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21年2期2021-03-23

  • 龙山时代祖类器的时空分布统计分析
    项统计龙山时代祖形器考古遗址和祖形器遗迹,共63处,遍布中国各地。在年代和时间分布上,龙山时代出土祖形器前后呼应,绵延不断。其中,距今5000~4501年的前期遗址有27处,占总量的43%;距今4500~4001年的后期遗址有36处,占总量的57%。在地域分布和文化类型分布上呈现地域广泛“满天星斗”,集中分布在中原地区、关中地区、江汉平原、汉江上游谷地和广西桂南平原五个地区。从文化类型看,遗址分布主要主要集中在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和大龙潭文化三大文化区。祖

    锦绣·下旬刊 2021年6期2021-01-28

  • 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的彩陶对比研究 ——以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与彩陶女神像为例
    传至今。一、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与彩陶女神像的时代背景西亚的铜石并用时代一般分为早(公元前第六千年)、中(公元前第五千年)、晚(公元前四千年)三期,大致分布在黎凡特、安纳托利亚、米索不达米亚、扎格罗斯山地、伊朗高原。[2]安纳托利亚(Anatolia),位于土耳其的亚洲部分,又名小亚细亚或西美尼亚。于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内藏的几座小型女性独立雕塑年代约在铜石并用时代早期。铜石并用时代这一概念在中国目前尚无确切定论,但有学者认为“从实际出发,则中国在青铜时代之前

    河西学院学报 2020年6期2021-01-18

  • 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分期
    折棱到有折棱。筒形器: 依腹部的长短, 分为A、B 两型A 型:长腹,通高是底径的1.5倍以上, 依腹径和器底的变化,分三式Ⅰ式:器形下粗上细,尖圆唇,宽口沿外折,鼓腹,器底起沿,通体绘勾连涡纹。 如标本N2Z4M4:W2(图6-1)。Ⅱ式:圆唇,微卷沿,腹壁斜直,颈部凹弦纹宽而疏朗,内底平直不起沿。如标本N1J3:21(图6-2)。Ⅲ式:厚圆唇,折沿或沿稍卷,中腹外凸,内底缘加厚如起台,上部饰压印平行条纹,颈部凹弦纹细而密, 腹部菱形方格纹带下接主纹,主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20年12期2021-01-13

  •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中蕴含的数学文化
    商周带柄铜有领璧形器(左),以及商周卷云纹金喇叭形器(右)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铜三鸟纹有领璧形器,如图1,是与 “太阳神鸟”金箔图饰(如图2)有着类似设计的珍贵器物,制作于商代晚期.带柄铜有领璧形器呈圆环形,环面近边缘处有两道同心弦纹,在弦纹与孔壁间铸有三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纹图案.金沙遗址还出土了商周卷云纹金喇叭形器,其腹壁上等距分布着的三朵卷云纹线条十分优美.这两件文物都说明在商代,人们已经会圆的三等分.图2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图3 商代铜太阳形

    数学通报 2020年12期2021-01-12

  • 夏商周时期玉石钺形器研究
    商周时期的玉石钺形器分为甲、乙、丙三类,乙类仅见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其他两类在二里头文化时期至西周时期均有发现。甲类被定名为“戚”,丙类定名为“我”,乙类定名存疑。这部分钺形器的形制在“风”字形玉石钺的基础上,借鉴了玉璧、牙璋等玉石器的某些特点。玉石钺形器主要见于男性贵族墓葬,体形较大的可能用于祈雨、武舞或军事活动,体形小的主要为饰品。在玉石钺形器影响下出现的青铜钺形器则是兵器,兼具实战与礼仪功能。玉石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并广泛分布。进入青铜时代,传统

    东南文化 2020年5期2020-11-06

  • 红山文化筒形器的形制与功能研究
    110136)筒形器是红山文化具有标志性的特殊陶器器类之一,其无盖无底,上下贯通,数量众多且出土遗址性质明确,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涉及筒形器的分类、分期、年代、渊源、功能等多个方面。关于分类、分期与年代,学者多从形制的角度加以分类,并结合出土层位论述分期或年代。或分为两类,如赵宾福、白玉川的两类说[1]、马海玉两型说[2];或分为三类,如傅宗德的三型说[3]、刘国祥的三类说[4];或分为四类,如陈星灿的四型说[5];或分为五类,如王芬、栾丰实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10-10

  • 瓯窑“东晋虎形灯座”身世探讨
    一件造型类似的虎形器——三国“青瓷虎形插器”,1956年出土于鄂州市朱家垴15号三国墓(图3)。鄂州,三国时为武昌郡,229年,孙权于此即帝位,后改称江夏郡,属东吴的西都,故存在大量的六朝墓葬。这件青瓷虎形器,其底座也是一只老虎,虎首的捏塑造型几乎与温州的一模一样,而且身子也呈蚕茧型,四肢也是蜷伏着的,所不同的只是二者的胸部和尾巴。鄂州虎形器的前胸和尾巴都刻划有代表虎斑纹的短横纹,尾巴呈分叉状紧贴在臀部,而温州的虎尾则呈卷曲的翘起状。釉层同样剥落严重,但相

    东方收藏 2020年6期2020-08-10

  • 早商时期墓葬内出土“圆陶片”浅析—以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为例
    左胸部有1件石柄形器;另一件圆陶片置于棺外贴近墓壁,同样贴近墓壁的还有铜爵和陶鬲。偃师商城圆陶片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一,位于棺内或棺外,均在墓主人的肩颈部一侧或脚端。二,与陶礼器有紧密的关系,如T10M16的圆陶片在墓主人左肩旁紧贴墓壁,右臂旁为陶爵。三,与玉石器有紧密的关系,如T9M13的圆陶片在脚端二层台上,同在二层台上的有玉圭、陶鬲、蚌饰,玉圭距其最近。2.郑州商城的18座墓,仅11座的圆陶片有空间信息,分为有铜器墓葬和非铜器墓,同时往往有玉器、石器、

    考古与文物 2020年2期2020-08-04

  •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齿轮
    现的铜铃、铜齿轮形器各1 件,能确定在陶寺文化中晚期(公元前2300 年至公元前1900 年),也就是传说中的尧舜时期中条山地区已经有了铜器的开采和使用。此外还出现一件铜环和铜口沿器。1983 年,第一件铜器铜铃出土,见图1.这件铜铃采用了合范技术铸造完成,呈菱形,线条舒缓、铃壁较薄,铃身轻盈,是铜金属的标本器物。随后2000年至2002 年发现了第二件铜器齿轮形器。2005 年3 月至5 月间,出土了第三件铜环。齿轮形器,是在梁星彭、严志斌领衔施工中被挖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20年1期2020-04-08

  • “千岁少女”的守望与冥思
    千件陶器中,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是唯一一件塑有人头像的葫芦形彩陶瓶。其独特的形制、别致的纹饰、生动的表情和细致的雕塑手法充分体现了远在五千多年前人类的智慧和灵巧,浓缩了大地湾先民的审美意识以及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是我国史前时期集彩陶、雕塑、造型于一身的杰出艺术作品。齐刘海造型,原始先民也懂时尚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的独特之处在于瓶口被制成圆雕的人头像,其五官端正,挺鼻小嘴,宛若一位穿着华丽大裙子的美丽少女。眼和嘴都雕成孔洞,五官镂空造成的深色阴影让人头像富有表现力。

    学生天地 2019年19期2019-12-18

  • 鸟喙形器的可能用途
    墓出土的青铜鸟喙形器和三足铜匜。文物说明指出:出土时,鸟喙形器放在青铜匜里面,但鸟喙形器的用途,目前还不知道。这鸟喙形器究竟是做什么用的?笔者推测它是冬天用来凿开冰面的凿子。原因有三:其一:根据文物形状特点1.如图所见,这件鸟喙形器没有过多装饰,器型简单直接,应该是实用器。2.仔细观察,整件文物的重点应该在于鸟喙形部分。因为其他部分没有特别之处——柱状部分应该为持握的手柄,只有鸟喙形这部分可能有所用处。3.仔细观察鸟喙形部分,呈勾状,末端非常尖锐,青铜质地

    东方收藏 2019年6期2019-08-08

  • 浅谈牛河梁遗址上层积石冢
    括石墙、墓葬和筒形器群) 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积石冢的特征和各类遗迹的形成、使用过程。N2Z1位于牛河梁第二地点最西部,冢体为长方形。(图1)图1 N2Z1 遗迹平面图北侧的石墙结构保存较为完整,由内向外可见四道石墙,分别为内台壁、台壁、内界墙和外界墙。东侧保留三道石墙,根据其与北侧石墙的位置关系可以确认,三道石墙分别为台壁、内界墙和外界墙。南侧石墙两道,分别为台壁和内界墙。西侧破坏较为严重,未见石墙。根据遗迹残存情况可以推测,内台壁、台壁、内界墙应为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9年7期2019-07-30

  • 藏 砚 精 选—改琦诗铭随形澄泥砚
    楷书铭。今人以叶形器者,皆曰一夜成名,或安居乐业。然雍正之后,清季类此吉祥图式,必一叶而有鸣虫,或蜗牛,是所谓字字落实。若鸣虫蜗牛皆有之,则多出东瀛。以砚虽古质,式则不合宋元之法。又唇边“宋澂泥”三字,乃松雪体楷字,显见为乾嘉时人笔,抑或仅泥料出于宋,而诗铭、图式均出改琦笔。缘款识“丁巳秋末玉壶外史”,乃嘉庆二年(1797年),其年念有五耳,画风犹在新罗山人笔意中。其有诗曰:“西风纨扇剧堪怜,独抱云和一晌眠。好梦乍回明月上,最难消受晚凉天。”试和一绝云:“

    收藏家 2018年12期2018-12-19

  • 赵宝沟文化述评
    目前为止未发现尊形器;大凌河、小凌河、老哈河、教来河流域的小山类型耜以前端呈舌状和尖角状的居多,呈覆舟状的石磨棒很有特点。圈足罐和尊形器数量较多,有鹿首、猪首、鸟首等动物纹饰形象,有形式多样且富于变化的几何纹;燕山地区和滦河流域的西寨类型,部分房址有用石块砌筑且位置不固定的灶。有的夹砂陶中掺有云母和滑石粉,与其他类型相比较,形制独特的陶器有泥质小口壶、束颈罐和盆。最具特色的是石坠和凹形石磨棒。索秀芬和李少兵对赵宝沟文化三个地方类型进行比较研究,从几何纹饰来

    广西教育·D版 2018年10期2018-11-06

  • 论肖家屋脊遗址出土的一件特殊玉器 ——从该玉器的扉牙论起
    术界有人以之为柄形器的。关于这一玉器,不少论著中都提到了它。我们原来认为其似乎是神人面和神虎面的组合,现在从扉牙的识别角度再简单讨论之。其实这一玉器最为典型的特征是其两侧的扉牙,对于其扉牙的正确识别是识别这一玉器内涵的关键所在。龙山阶段的玉器扉牙,日本的林巳奈夫先生早年曾经详细论证过,像他对弗利尔博物馆一件玉刀上的扉牙图案就曾给予了翔实标识。(图2)近年来我们对此问题较为关注。在林巳奈夫先生标注和说明系统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表示方法,并增加了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8年9期2018-09-21

  • 商代妇好墓出土玉琮与玉琮形器研究
    出土的玉琮与玉琮形器对于探究商代玉器的特点有着重要意义与价值。在商代前期,几乎不见商代玉琮的踪影,反而在商代后期出土居多,其形状大多数为外方内圆,表面绘有简单的图案,外形与宽短形琮较为相似,例如弦纹玉琮,外圆内方中空。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器特点,继而探究了妇好墓出土的玉琮与玉琮形器的性质特征、制作年代、使用功能等。一、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器特点分析(一)神秘化特征商代妇好墓所出土的玉器种类多、质量好、工艺高超,在中国玉器史中格外突出,具有

    大众文艺 2018年20期2018-07-12

  • 《喜读〈淅川下王岗〉》推定之“土仓”与“高仓”续论* ——汉水中游史前地面式粮仓类建筑的进一步确认
    里岗墓葬随葬的仓形器八里岗遗址发掘清理了200多座仰韶文化早期到中期的墓葬,其中在早期晚段的一批墓葬中随葬有一种陶“仓形器”。这批墓葬至少有8座,出仓形器38件[18]。这种器物有的是夹砂陶有的是泥质陶,个体不大,通高一般不到10厘米,最高者才14厘米。桶“腹”圆顶,顶与“腹”之间有的出檐有的无檐,整体形态像是一种圆形房屋。仓形器“腹”部偏上部或中部大多有或圆或方的镂孔,少的有两个,多的则有3层,每层9个,也有个别小型的没有镂孔。发表有图的2件均出自M10

    考古与文物 2018年2期2018-07-09

  • 岭南铜提筒与江东原始瓷筒形器的比较研究 ——兼论百越文化视野下的提筒形器
    提扛之用。4.筒形器身上装饰有大量的几何纹晕带或实物图像纹饰带。5.多出自等级较高的越族墓葬中,系战国秦汉时期岭南、交趾越文化中的典型器物。图一//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铜、陶提筒图二// 越南东山文化时期的一类铜提筒[8] 图三// 广州汉墓所出西汉铜提筒二、江东地区西周春秋时期的原始瓷筒形器江东地区西、北限自大江,东临大海,南入武夷,是越文化最早成熟并出现国家政权的地区,故历来又以其国吴、越为名。江东吴越之地也是青瓷器烧造的起源地,早在西周时期,当地

    东南文化 2018年2期2018-05-03

  • 瓷质柳斗形器初探
    史秋童柳斗形器,一般直口或小敞口,矮领或竖直颈,弧腹,圜底或平底,有的有圈足,外壁皆饰柳编纹,是古代瓷器中比较有特点的一种器物。迄今所见生产柳斗形器的主要窑口有陕西铜川黄堡窑、耀州窑,河北曲阳定窑,河南鲁山段店窑、新密西关窑、登封窑、宝丰清凉寺窑,浙江越窑、瓯窑,江西赣州七里镇窑、景德镇湖田窑、吉安吉州窑等。其中赣州七里镇窑、黄堡窑、瓯窑、越窑、鲁山段店窑和新密西关窑发现了晚唐五代柳斗形器标本,其余多在两宋时期。除窑址外,墓葬、塔基和窖藏中也有少量出土,包

    文物天地 2017年8期2017-12-28

  • 对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遗迹年代的认识
    都成排环列陶质筒形器,犹如圆坛。这种特点的积石冢与其上叠压的地层、墓葬方向、墓葬结构、筒形器的形制均有明显区别。第三是对积石冢结构的深化认识。《报告》指出,第二地点诸冢结构各有不同特点:一号冢是在两座大墓四周筑冢台,外包冢界墙;二号冢是在中心墓的墓口以上筑冢台,冢台以上封土之后再依次筑冢界墙、台阶墙并堆以积石;四号冢的上层冢既有同一时期诸单元的东西相接,也有不同时期诸单元的方圆叠砌,冢体结构多变,但冢内却缺少大型墓葬。第四是中心大墓的确定。该墓位于二号冢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6期2017-11-24

  • 赵宝沟文化两件尊形器上的动物形图案研究
    赵宝沟文化两件尊形器上的动物形图案研究马 海 玉(赤峰学院 红山文化研究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1)小山遗址尊形器上的刻画动物形图案主体元素鹿、野猪和禽鸟均是牺牲之物,而祭祀之神应为蟒蛇;南台地遗址出现了蟒蛇吞噬鹿的全景画,从吞噬鹿头开始,到鹿脚再到完全吞噬整只鹿,栩栩如生。蟒蛇为祭祀之神,鹿是牺牲之物在赵宝沟遗址尊形器图案上也有所表现,这与本地区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对蟒蛇的畏惧之祭表明了赵宝沟文化时期人类理性化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延续兴隆洼文化以来的渔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3期2017-05-25

  • 王夫之道论的符号学解读
    上,王夫之提出了形器说:盈天地之间皆器矣。器有其表者,有其里者。成表里之各用,以合用而底于成,则天德之乾,地德之坤,非其缊焉者乎?[3]252《系辞上传》第十二章写道:“乾坤其易之缊耶邪!乾坤成列,而《易》行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周易》乾坤并建而后阴阳才可以错综变易,生出六十四卦的多种变化,所以阳德之乾与阴德之坤就是阴阳所以变易生化的内在因素。乾坤二德是天地所以生化不已的原因,万类生化于天地。因此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2017-05-10

  • 浅析小型青铜罐形器及其文化内涵
    瑞浅析小型青铜罐形器及其文化内涵□王瑞在《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一书中将三件虢国墓地出土的青铜小罐称为荷包,其精致造型和实际用途都较为奇特。本文将对出土的该类小型青铜罐形器的类型和功能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文化内涵。小型青铜罐形器青铜荷包西周春秋上世纪50年代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1820、M1052、M1705分别出土了三件小型青铜罐形器,其形制颇为特殊,虽略有不同,但均体小,带盖,圆弧腹,在盖沿与器口两侧都有上下恰好相对、有孔中通的穿耳,以用来系佩。所

    文物季刊 2016年4期2016-08-19

  • 商周时期悬铃青铜礼器赏析
    提梁方卣、方座筒形器、彝、罍、觯、俎形器等,分布范围包括山西石楼县二郎坡、吕梁县石楼片桃花庄、保德县林遮峪村、翼县大河口、闻喜上郭村、曲沃晋候墓地,陕西宝鸡竹园沟、纸头坊、石鼓山,辽宁义县花尔楼,湖北随州叶家山、熊家湾、京山机械厂,安徽枞阳,江苏丹阳等,此外,另有出土时间地点不明现藏于国内外博物馆藏品数件。悬铃铜器是北方草原民族文化与商周青铜文化相互影响、民族融合的产物。商周时期,虽然中原地区青铜礼乐文化对北方草原民族青铜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殷墟出土的

    收藏家 2016年4期2016-05-13

  • 赤峰地区出土红山文化玉器探析
    三联璧1件、勾云形器1件、玉珠68件、钩形器1件、玉斧2件、巴林石管2件、巴林石纺瓜2件、碧玺鱼1件,共计八十多件。羊场出土玉猪龙1件。⑤巴彦汉苏木查日斯台出土兽形器1件。⑥幸福之路苏木查干宝力格出土玉蚕1件。⑦巴颜他拉苏木苏达勒出土人面形器1件。⑧巴彦他拉苏木苏达勒出土勾云形器1件。⑨查干诺尔苏木出土勾云形器1件。⑩查干沐沦苏木出土箍形器1件。⑪巴彦查干苏木出土箍形器1件。⑫大板镇西哈日毛都出土玉斧1件,⑬巴彦他拉苏木高勒艾勒出土玉斧1件。⑭巴林左旗杨家

    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学刊) 2016年2期2016-05-11

  • 远古的馈赠
    件完好无损的人面形器,南侧东壁下置放一大致长方形的石条,大概就算房子里的家具了。人面形器底部呈喇叭状,已被熏成黑色,顶部盖一石板。嘴、眼镂空,分别用泥块贴塑出眉毛、眼眶、鼻子、颧骨、嘴唇的形状,嘴部及一侧眉部、眼眶处泥塑已脱落。鼻梁挺直,高颧骨、两腮、嘴巴下贴塑有泥条,似为身体上的装饰。是“火种罐”还是祭祀用器?未等清理完,兴奋难捺的队员们便纷纷猜测着这件器物的用途。大家小心翼翼地揭掉顶部的石板,掏出里面的淤土,才发现这是一件口底贯通的器物,陶质松脆,眼部

    文史月刊 2016年3期2016-03-22

  • “丫”形陶器 ——一种未知的史前器具浅析
    器具浅析朱永刚丫形器 仿形器 狩猎巫术 哈民忙哈遗址近年,经大面积发掘的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制“丫”形器,这种未知的史前器具以往极为少见,它是什么?有何用途?对这批资料进行了整理,通过文化背景、出土状态、形制分析及同红山文化“丫”形玉器比较,结合历史文化印记与民族学存证,初步判断“丫”形陶器是一种与原始宗教活动有关的信物,很可能是狩猎时行巫术的辅助器工具。其犄角造型应该是猎人们最为熟悉的拟鹿科动物仿形器,使用方式为手持把握或在临时祭坛上插

    北方文物 2016年3期2016-03-21

  • 山东新见青铜句初识
    主,另有少量的璧形器和圭形器等。相关的考古资料此前在山东章丘、淄博等地偶有发现,济南市博物馆亦有少量收藏。山东出土青铜句鑃的定名目前仍存在一定的分歧,时代约为春秋中晚期。青铜句鑃的特征及埋藏环境表明,其主要用于祭祀,并与青铜圭形器、璧形器形成固定的组合。山东青铜句鑃可能受到了吴越地区同类器的影响,但已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山东 句 祭祀 吴越2005年下半年,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家洼街道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发现一批青铜器,器形以青铜句鑃为主,还包括青

    东南文化 2016年5期2016-03-01

  • 辨别
    木门。把龙凤纹佩形器的复制品,一头垫上书,有一定仰角地放在桌上,姚璐便快乐地进入到她想好了的边看边吃。复制品上也是一龙一凤。布局也是那么疏朗,在透雕中走着特有的瓦楞般凹槽线条。一弯便是龙,龙鳍如云;一弯便是凤,凤爪似鹰。也只是这样粗略几笔,就聚集了一股庙堂之气,在方寸之间极郑重其事,人类最初的龙凤崇拜就出来了。转眼之间,姚璐一点也不尽兴,也不甘心了。她的脸再次冲动地红起来。她又去了库房,又捧出一个盒,这回是佩形器真品。很好地看了一会儿,姚璐心里出现了问题。

    鸭绿江 2015年12期2015-12-04

  • 品图之山西出土玉器精品展
    米青玉,中部一柄形器,两侧各一啄木鸟,圆眼,双阴线表示脖子、羽毛。生动,构思巧妙。玉璜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 771年)1980年山西洪洞永凝堡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玉柄形器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1980年山西洪洞永凝堡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玉琮 庙底沟二期 山西芮城清凉寺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蟠虺纹龙形玉佩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1988年山西太原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蟠虺纹玉环 春秋(公元前770—前47

    小品文选刊 2015年7期2015-10-30

  • 台湾兰屿雅美族陶制品与陶器的烧制方法
    的分类主要分为罐形器与碗形器,罐形器主要用黑色土与白色土,而碗形器则用褐色土与绿色土。罐形器与碗形器都分上下部分完成,制作罐形器的上半部分时,取一块陶土用双手搓成长泥条后,运用围泥条的方法一层层盘绕并压紧接缝处,加到一定高度后便可逐渐缩小至口径。做罐形器的下半部分则需要用球形的模具做模型,如模锅、圆石或男子的膝盖等。取一块揉好的陶土将之置于模型上,用拍板将陶土拍打成半球形后便可取下陶坯,然后再将先前做好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衔接为一体,之后雅美男人会一手拿着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5期2015-05-30

  • 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两大彩陶系统的功能浅析
    、罐、瓮和无底筒形器、钵形罐、塔形器等器物腹部,多红地黑彩。根据有无器底的器型特征,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彩陶可分为有底彩陶器和无底彩陶器两大系统。现对牛河梁遗址①彩陶器分类概述。一、有底彩陶器系统根据器型划分,牛河梁遗址有底彩陶器大体可分为盆、钵、壶、器盖四类(图1)。陶器身长大于身宽为盆、壶,口颈和腹颈大体相等为盆,口径小于腹颈为壶。陶器身宽大于身长为钵。报告中提到的盖盘(盆)和圜底钵本文将其划为器盖类。有底器主要有以上四类,因三足器、圈足器和斜口器多无彩

    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学刊) 2015年1期2015-04-27

  • 金沙物语(组诗)
    》。铜带柄有领璧形器那是泥土在光阴里撕开铜的声音。别在腰间的岁月向下脱落青涩一场雨足以让记忆生锈三只鸟醒来从窗口重新打开天空曾经高不可测的蜀山如今瘦成一缕青烟与鸟鸣知音先是蜀王的一个喷嚏在成都摸底河翻墙而过,然后是三千年的回声在铜带柄有领璧形器的胃里发酵让那些神鸟的负日信念插在翅膀上在河里祭日的鱼煮开了生活在别处的鲜花在头上远行的草却越来越白像蓝天挤出的天然牛奶像一滴雨和另一滴挤出的太阳那是白色的阳光贴在铜璧上的念想。圆形金器金制嫁妆,至今还黄昏里泛红随风

    星星·散文诗 2015年13期2015-02-21

  • 《周礼·考工记·玉人》所载“命圭”的考古学试析*
    流行于西周的玉柄形器的功能应为某种仪仗类用玉,代表使用者的权力、身份或地位等,应为典籍所载“圭”类瑞玉之一。而盛行于西周的组合玉柄形器无论从尺寸、镶嵌,还是外部鞘饰看都与《考工记·玉人》所记载"命圭"十分吻合。圭;西周;考古学观察一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度之下,周代的册命之礼相当频繁,“命圭”是较常出现的赏赐瑞玉之一。先秦典籍中往往只提及各类“圭”之名称,少有具体形状的描述。对“圭”形状的刻画多是后世儒学家们根据《三礼》和汉儒生的注释加以想象绘制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8-10

  • 甜菜收获机械化茎叶切削技术
    于主要部件——仿形器与切刀本身构造不同以及两者之间组合的不同。2.1 主动圆盘仿形器和被动平直切刀茎叶切削装置主动带齿圆盘仿形器和被动平面切刀组合,通过主动圆盘仿形器对甜菜产生仿形效果,使切刀位于所要求的切削高度,在水平位置将甜菜茎叶及青顶切除。在仿形与切削过程中,仿形器经过的轨迹可分为4个阶段,即冲击、升起、切削、下降,其中每个阶段都应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尤其是在冲击阶段,仿形器不能将块根推斜或推倒,为此,仿形器对块根作用的水平分力不应超过某一许可值。此

    中国糖料 2012年3期2012-09-03

  • 薛国故城出土之“鸟柱盘形器”考辨
    城出土之“鸟柱盘形器”考辨刘 长,陈 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1978年,山东省滕州市薛国故城遗址中出土了一件形制特别的陶器,由于对此类器物缺乏全面认识,报告据其外形特征以“鸟柱盘形器”名之。本文结合以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对此类器物的分布地域、类型划分、起源、功能以及象征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薛国故城;战国时期;鸟柱盘形器;鋞灯1978年 10月~12月,济宁地区文物组对滕州市城南的薛国故城遗址进行了

    东岳论丛 2011年5期2011-11-16

  • 考古出土的红山玉(上)
    器器型主要有勾云形器、带齿兽面形器、筒形器、C形猪龙、玦形猪龙和丫形猪龙、刃边璧形器、连壁形器、环、鸟、鸦、鳖、龟、蝉、人、鹰等20多个种类。依据这些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的造型,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几何形、肖生形和抽象形三类。(一)几何造型的红山文化玉器几何造型类玉器的器体呈立体或平面的几何造型,主要有玦、管与管珠、斧、筒形器、刃边形器、环、璜形器、三孔器、瓦沟纹臂饰等。块、管、斧等玉器主要承袭了兴隆洼文化的形制,在制作上进一步规范化,主要见于红山文化早期;刃边

    文物天地 2009年6期200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