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疗

  • 东兰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未抗病毒治疗原因分析及对策
    患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原因,并进一步扩大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覆盖面,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转介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话随访和入户面对面随访的形式对截止2020年12月31日尚存活且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进行调查。结果:16名被调查人员中,感觉自己身体很好,认为不需要治疗者14人占87.5%;太忙了而没空去治疗的1人占6.25%;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的1人占6.25%。结论:在今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大国家对艾滋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2年4期2022-07-07

  • 美沙酮、抗病毒治疗联合应用于HIV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用美沙酮及抗病毒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74例HIV感染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为抗病毒治疗,同期观察组则合用美沙酮及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病毒载量以及治疗前后的CD4+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毒载量0.05);治疗前,两组的CD4+水平均较低且组间对比差异不大(P>0.05),治疗24周、48周,观察组CD4+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关键词】HIV感染;美沙酮;抗病毒治疗;价值Clinical effec

    婚育与健康 2022年11期2022-06-29

  • 抗病毒疗法在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相比,实施抗病毒治疗更能提升疾病治疗效果,患者实验室各项检测指标更趋于正常值。关键词:抗病毒治疗;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图分类号】 R51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9--01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HBV病毒感染所致,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在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极高,其中发病人数最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9期2022-05-23

  •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基础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分别应用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持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乙型肝炎病毒表达相关指标[乙肝病毒DNA(HBV-DNA)、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水平、肝硬化相关指标[透明质酸(HA)、人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6期2022-03-27

  • 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对其生存情况的影响
    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对其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中心管理的160例艾滋病患者纳入研究,选择80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8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生存质量、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职能、物质生活等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且生存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推行意义。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生存情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2期2022-02-25

  • 恩替卡韦进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
    施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0例CHB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实施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予以拉米夫定治疗,分析2组治疗价值。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明显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肝功能【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2期2021-11-25

  • 全程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疗中的疗效,对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研究开展时间范围是2018年4月~2021年5月,所护理的对象是68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所选患者具有研究代表性,同意全程配合护理分析。为了形成护理对照,将患者均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的例数是34例。观察组:全程护理干预的方式执行在组内护理中,对照组:依然进行常规护理。对比指标:(1)HBV-DNA下降达标率;(2)护理前后症状困扰评分与抑郁情绪评分;(3)自我管

    康颐 2021年17期2021-10-30

  • 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探讨和分析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各25例的参考组和研究组,在以常规疗法治疗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增加抗病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ALT、ALB、HBV-DNA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ALT为(60.97±18.78)U/L,ALB为(1

    医学概论 2021年1期2021-09-10

  • 观察全程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时段内慢性乙肝患者80例,以护理方式差异性为分组原则,应用常规护理40例(归入对照组),开展全程护理干预40例(列入研究组),对比2组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定期复查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疗中开展全程护理干预,可增强综合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升、疾病早期恢复,可取得患者的满意及认可。关键

    健康护理 2021年3期2021-09-10

  •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价值
    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中图分类号] R512.62;R5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20-0025-03The clinical value of entecavir antiviral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XU HongDepartment of Infe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20期2021-08-31

  • 佳木斯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生存率;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 R51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3-9701(2021)19-0010-04Analysis of survival rat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IDS patients treated with antiviral therapy in Jiamusi CityHU Junhua1   HU Yanqiu2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19期2021-08-18

  • 抗病毒治疗对HIV合并HBV感染患者肝功能和HBV病毒特征的影响研究
    探究與观察抗病毒治疗对HIV合并HBV感染患者肝功能和HBV病毒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40例HIV合并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拉米夫定、替诺福韦联合依非韦伦)和B组(齐多拉米双夫定联合依非韦伦),各20例。比较两组的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治疗前后的CD4+、CD8+、肝功能指标及HBV-DNA载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6、12个月,A组的HBeAg、HBV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6期2021-05-10

  •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疾病患者行抗病毒治疗的认识,改善患者预后。【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直接抗病毒药物Research progress on antiviral therapy for hepatitis C complicated with renal diseaseLuo Xueyan, Li Li, Guan Ying, Deng Tingting, Qin Kun.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Zun

    新医学 2021年3期2021-03-25

  • 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PLC)的危险因素。方法 62例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CHB患者, 将其中进展为PLC的患者作为PLC组(21例), 未发展为PLC的患者作为非PLC组(41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 分析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发生PLC的危险因素。结果 PLC组男性患者、年龄>50岁、肝癌家族史以及饮酒史的患者占比均高于非PL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核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1期2020-12-23

  • HIV/HBV合并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及与病毒载量之间相关性分析
    感染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及与病毒载量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HBV、HIV感染的患者14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类型将患者分为HBV组49例、HIV组50例、HIV/HBV组48例。比较治疗前后三组肝、肾功能指标水平与HIV核糖核酸(HIV-RNA)及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HBV组治疗24周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28期2020-12-23

  • 心理护理干预对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88例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以及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51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2期2020-11-30

  • 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和焦虑状态的影响分析
    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其治疗效果及焦虑状态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选择82例于我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1例。2组患者均行抗病毒治疗,其中参照组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不良情绪均有所缓解,但干预后实验组焦虑自评得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0期2020-11-09

  • 观察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是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护理干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0期2020-11-09

  • 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进行观察。方法:105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病患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5例,A1、A2、C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三种抗病毒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三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 2个疗程的治疗, A组总有效率为88.6%, B组总有效率为91.2%, C组总有效率为94.1%,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乙 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说,拉米夫定、替诺

    康颐 2020年11期2020-11-01

  • 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及转归的影响
    探讨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预后及转归的影响。方法 12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根据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不同分为低耐药屏障组(48例)、高耐药屏障组(46例)及未抗病毒组(32例)。低耐药屏障组应用拉米夫定(LAM)、替比夫定(TBV)、阿德福韦酯(ADV)等耐药发生率较高的核苷类药物治疗;高耐药屏障组应用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酯一代(TDF)、替诺福韦酯二代(TAF) 等耐药发生率低的核苷类药物治疗;未抗病毒组因各种主客观原因一直未应用上述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7期2020-10-30

  • EB病毒与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性分析
    组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患者不实施抗病毒治疗,对2组患者术后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经抗病毒治疗,仅26例患者最终发展为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复发率为20.80%,对照组当中未实施抗病毒治疗,79例患者最终发展为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复发率为63.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7,P关键词 EB病毒;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抗病毒治疗;相关性分析Correlation Between Epstein-Barr Virus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0年1期2020-10-21

  • 督导服药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防治中的效果研究
    我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共172例,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抗病毒治疗,试验组患者在督导人员的督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结果:督导人员进行干预的试验组患者在CD4+细胞数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督导服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0021-01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0期2020-10-12

  • 微生态制剂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态制剂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4月-2018年8月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组,抗病毒组采取常规抗病毒治疗,抗病毒+微生态组则采取微生态制剂联合常规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乙肝肝硬化治疗效果;乙肝病毒转阴时间、症状体征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抗病毒+微生态组乙肝肝硬化治疗效果、乙肝病毒转阴时间、症状体征好转时间、免疫功能指标相比较抗病毒组更好,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常规抗病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7期2020-09-15

  • 抗病毒治疗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上消化再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上消化再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患者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将其分为两组,抗病毒治疗组32例,未行抗病毒治疗组28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早期再出血与迟发性再出血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HBV-DNA定量,对比两组治疗12个月及18个月时的HBV-DNA转阴率。结果:抗病毒治疗组患者的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与迟发性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行抗病毒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6期2020-09-15

  • 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意义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意义。方法:选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艾滋病患者80例,按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抗病毒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心理护理;依从性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障碍综合征,简称HIV,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对人体危害较大。它主要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所致,此种病毒能够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主要攻击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8期2020-09-14

  • 探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以感染性乙型肝炎病毒(HBV)为病原体,危害性大,随着病情发展容易形成肝硬化,甚至诱发肝癌。最新研究显示,我国乙肝病毒感染占肝硬化及其他慢性肝病总数的48.9%,其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但发病绝对数仍在增加,2016年江苏省慢性乙肝患者年龄标准化流行率650.8/100000【1】。乙肝患者一般需要抗病毒治疗,而依从性高低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为了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

    人人健康 2020年5期2020-09-02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预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设2组,患者皆选自2019.06-2020.06间,针对性护理组患者共49例(观察组),常规护理组患者共49例(对照组)。对比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小于对照组(p关键词: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针对性护理;自我管理能力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7-0-01慢性乙肝治疗难度大,传染性高的特点使该疾病患者身心受累,

    中文信息 2020年7期2020-08-20

  • 中医药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辅助疗效观察
    别施以常規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联合中医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药辩证治疗,有利于改变疾病治疗现状,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中医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是威胁性较大的传染病,由HIV病毒感染引起,根据血清分类,能划分为I型、II型,病毒主要对T淋巴细胞产生侵蚀,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并诱发病毒感染或者恶性肿瘤。艾滋病主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2020-08-16

  • 探讨HIV阳性者抗病毒治疗意向及影响其治疗意向的影响因素
    V阳性者的抗病毒治疗意向以及影响治疗意向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治疗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其基本资料、艾滋病特征,通过统计分析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者中以男性为主,占总人数的81.3%;婚姻状况已婚为主,占总人数的63.9%,收入水平以3000元以下为主,占总人数的45.6%。艾滋病患者确诊时间中以最近1个月为主,占总人数的82.8%,传播途径以同性传播为主,占总人数的59.9%;自评健康状况以一般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9期2020-07-23

  • HLA-dp基因多态性和抗HCV治疗的免疫应答相关性研究
    因多态性和抗病毒治疗的免疫应答相关性。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100例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抗病毒治疗,接受24周随访,测定HLA-DP基因多态性表现,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免疫应答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HLA-DP基因rs3077、rs2395309位点基因型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0.05)。从治疗结局看,持续应答(SVR)75例,非持续应答(N-SVR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15期2020-07-14

  • 如何从源头降低我国肝细胞癌发病率
    BV携带者抗病毒治疗及他汀类药物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是否可以从源头降低相关HCC发病率等问题,并根据理论依据及临床观察资料提出可行性报告,旨在从源头降低HCC发病率。【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抗病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肝细胞癌【Abstract】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the third leading cause of cancer death worldwide, and

    新医学 2020年4期2020-04-27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生存质量;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 R51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0)1(c)-0174-03[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in order to provide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3期2020-04-03

  • 对HIV感染的女性在孕前启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艾滋病母婴阻断的效果研究
    启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艾滋病母婴阻断的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HIV感染女性患者60例,将孕前确诊并启动抗病毒治疗30例设为A组,将28周后至临产时确诊并治疗30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治疗后新生儿HIV感染率显著低于B组,低体重新生儿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HIV;孕前;抗病毒治疗;母婴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主要是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女性于怀孕、分娩及产后哺乳期间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2期2020-03-02

  • 不同孕期HIV感染孕妇接受抗病毒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染孕妇接受抗病毒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为临床指导HIV感染孕妇孕期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46例HIV感染孕妇, 根据接受抗病毒治疗孕期不同分为对照组(73例, 孕晚期)和研究组(273例, 孕早期、孕中期)。两组均采用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结局及孕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中早产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10%、1.83%,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0%、10.9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34期2019-12-30

  • 抗病毒治疗在慢性乙肝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探讨
    目的:针对抗病毒治疗在慢性乙肝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明确抗病毒治疗在慢性乙肝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机选择某医院在2016年1月—2019年12月治疗的60名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引导患者进行平均分配,并设定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安排其服用恩替卡韦,针对试验组患者,安排其服用阿德福韦酯,上述两组患者均需要通过服用保肝类药物的基础性治疗,在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中还涉及到其它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结果:在治疗后,试验组丙谷转氨酶、谷草转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11期2019-11-06

  • 共情护理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理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并行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n=45)共情组(n=45),分别施加常规护理和此基础的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負性情绪,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共情组患者为SAS、SDS评分分,HIV载量,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共情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1期2019-11-04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糖尿病; 抗病毒治疗; 临床症状doi:10.14033/j.cnki.cfmr.2019.22.00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22-00-03【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with diabetes mellitus.Method: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22期2019-10-23

  • 全期疾控要素管理法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应用全期疾控要素管理法的价值。方法: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全期组各31例。全期组患者施行全期疾控要素管理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健康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全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两者之间的差异比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1期2019-10-21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
    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仍是国内外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年来虽已取得显著成果,但目前临床的抗病毒治疗只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尚不能彻底清除体内乙型肝炎病毒。病毒的耐药变异仍然是影响CHB抗病毒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国际国内仍在探讨新的抗病毒治疗方法,特别是新的免疫治疗策略以期获得持久的病毒学和血清学应答,达到CHB的永久性治愈。本文就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免疫调节中图分类号:R512.6

    医学信息 2019年4期2019-10-08

  • 急性大疱性鼓膜炎的研究进展
    膜 大疱 抗病毒治疗急性大疱性鼓膜炎(Acute bullous myringitis,ABM),是病原菌引起的鼓膜急性炎症,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1~2周可自愈,可单独发病或与急性中耳炎或外耳道炎症同时并存。【1】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冬季多见,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通常单侧发病,双耳同时起病或先后感染者少见。根据临床体征,可将ABM分为两个类型:大疱性鼓膜炎和出血性鼓膜炎。因部分急性大疱性鼓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常被误诊为急性中耳炎。ABM的致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2019-09-10

  • 乙肝病毒耐药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耐药导致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72例乙肝病毒耐药导致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掷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HBV-DNA转阴率较高,且死亡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关键词:抗病毒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乙肝病毒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不断复制是诱发

    健康前沿 2019年6期2019-09-10

  • 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的患者生存时间分析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的患者生存时间,明确影响因素。方法:择取本院2017年12月到2019年11月时段内诊疗的艾滋病患者共200例,对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结果:①200例艾滋病患者中,CD4+T细胞计数平均数为(195.25±126.86)个/mm;抗病毒治疗中,是以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药物联合治疗为主,个别患者使用拉米夫定、齐多夫定、奈韦拉平治疗模式。②截止2019年11月30日,200例艾滋病患者共死亡38例,占比19.00%;抗病毒治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5期2019-09-10

  • 儿童呼吸道感染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
    吸道感染;抗病毒治疗引言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感、鼻窦炎、扁桃体咽炎、喉炎,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炎、肺炎以及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是喉、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体,普通感冒和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中病毒更是占到了90% 。所以病毒感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1 各类病毒的特点及临床诊断1.1各病毒及其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特点a. 鼻病毒:鼻病毒属于 RNA 病毒科,有 114 个血清型,主要感染的部位在鼻黏膜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19年6期2019-09-10

  •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疗依从性,抗病毒治疗情况和效果。 结果:心理护理组患者接受治疗48周的完成率比常规护理组高,治疗效果比常规护理组优秀。 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让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让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提升,临床中能够进行推广使用。【关键词】 丙肝;心理护理干预;抗病毒治疗【中图分类号】R17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0019(2019)14-202-02丙型肝炎以血液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4期2019-07-19

  • 抗病毒治疗对高病毒载量乙型肝炎孕妇HBV母婴传播的阻断作用及其安全性探讨
    肝炎孕妇中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阻断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36例高病毒载量乙型肝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均采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检测结果、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变化, 统计母婴传播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HBV-DNA定量检测结果为(42.61±5.71)×105copies/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17期2019-07-15

  • 肝脂肪变对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炎(乙肝)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102例 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肝细胞脂肪化程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无脂肪肝, 27例)、b组(轻度脂肪肝, 43例)、c组(中度及以上脂肪肝, 32例)三组。三组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比较三组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治疗6个月时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转阴率、乙肝表面抗原(HBsAg)转阴率、乙肝e抗原(HBeAg)转阴率均高于本组治疗3个月时,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10期2019-07-01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恩替卡韦和干扰素的应用观察
    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恩替卡韦和干扰素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干扰素进行治疗, 实验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HBV-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转阴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8/50)高于对照组的80%(40/50), HBV-DNA转阴率为56%(28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8期2019-07-01

  • 应用FibroTouch评估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学改变的作用
    慢性乙型;抗病毒治疗;替诺福韦酯;肝脏弹性值[中图分类号] R3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16( 2019) 01-78-04慢性乙型肝炎( 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ms.HBV)感染所引起的,HBV感染可引起肝脏炎症反应及纤维化改变,如病毒活动不被抑制,可导致肝炎患者出现乙肝一肝硬化一肝癌发展的三部曲。替诺福韦酯是目前《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推荐首选的乙肝抗病毒治疗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期2019-06-30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经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行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两组患者,以及观察组中轻度及中度肝脂肪变患者治疗48周时的肝功能指标及病毒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病毒学指标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合并肝脂肪变会对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脂肪肝;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中图分类号] R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16( 2019) 01-250-03相关调查数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期2019-06-30

  • 抗病毒治疗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效果
    症患儿采用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儿数量为23例,对照组患儿数量为22例,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措施,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疾病的抗病毒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更昔洛韦进行疾病的抗病毒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儿异型淋巴总数低于10%的时间,脾脏开始缩小时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7期2019-06-11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e抗原消失的临床特点
    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e抗原消失后HBV DNA、转氨酶等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6月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10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服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的治疗过程中出现e抗原消失,检测并分析治疗前后e抗原抗体系统的变化与HBV DNA关系、ALT异常率、血清HBV DNA水平与HBeAg相关性分析。结果  HBV DNA转小二阳时及转后半年、1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的ALT异常率比

    医学信息 2019年10期2019-06-09

  • 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晚期肝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观察
    察组患者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89%;肝硬化患者中,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4.2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重型肝炎患者中,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8.7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晚期肝病;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中图分类号:R512.62                           

    医学信息 2019年7期2019-06-09

  • 心理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毒性肝炎在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心理护理、病情监测、用药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指导、休息活动、预防疾病等精心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 结果:60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控制率100%。结论:在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时,心理干预、实施精心、细致的临床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稳定。在治疗过程中,病人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2019-05-10

  • 延续护理对丙型肝炎出院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炎出院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2例确诊为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出院宣教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延续护理,均护理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和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其脱发及失眠、体重下降及焦虑、皮肤红斑或硬结等症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延续护理;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依从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6期2019-04-10

  • 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病理学改变分析
    目的:分析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探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疗效以及施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重要性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治疗前后曾2次接受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2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及疗程的病毒学应答、病理组织学疗效、临床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等指标值。结果:抗病毒治疗组的病毒学完全应答率为96.97%,远高于非抗病毒治疗组的5.00%。抗病毒治疗组患者的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

    上海医药 2019年5期2019-04-02

  • 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
    DS患者对抗病毒治疗产生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为目的。选取了100例2016年1月到2018年4月在我院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通过综合护理后观察到:患者在服药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上,实验组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不良反应;护理【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3--02随着多种抗反转录病毒药

    健康大视野 2019年3期2019-03-18

  • 早期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
    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对其短期生存率造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艾滋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本次研究的实验要求抽取出一般资料符合标准的患者68例进行实验,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纳入34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患者入组后3个月开始进行抗病毒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患者入组后,立即開始进行抗病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一年后的累积生存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累积生存率为32(9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10期2018-12-26

  • 山西省介休市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价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CD4淋巴细胞近年来,全球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取得长足进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了早期抗病毒治疗的益处m。2016年6月,国家原卫生计生委调整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为对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均建议实施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并要求提高治疗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介休市自2008年开始实施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至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8期2018-12-20

  • 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治艾滋病患者7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心理护理;同伴教育;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艾滋病是一种全身性传染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发,也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现阶段临床上尚未出现一种特效的治疗方式治疗艾滋病,且该疾病不能治愈,需要终身治疗,患者需要承受较大心理压力[1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8期2018-12-20

  •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以及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出现药物不灵反应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治疗不一样的护理方式,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健康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所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以及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肝损伤以及皮疹,部分患者出现血脂异常,恶心呕吐,肾脏功能等异常的临床症状。各项药物不良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2期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