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芝

  • 王献之《中秋帖》
    父学习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称,与父并称“二王”。《中秋帖》原为五行三十二字,后被割去二行,现仅存三行二十二字。文曰:“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款署,有明董其昌、项元汴,清乾隆皇帝等人的鉴藏印跋。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并称为“三希帖”。此帖字形大小正斜组合,行草相杂,书法古厚,笔墨鲜润,字距布置紧密,运行流利,连断往复。通篇字守中线,行间透气,气韵贯通,雄浑奔放。《中秋帖》东晋·王献之 27cm×11.

    老年教育 2023年9期2023-10-14

  • 充实自我,努力沉淀
    看到了东汉书法家张芝的作品,不禁感慨,自己的作品与之相比真是相差甚远。于是,他细心观察张芝的创作过程,发现每当张芝练字时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时候的他好像与外界隔离开来,安静又从容不迫,与自己的急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之后,王羲之开始学习张芝的练习境界,戒掉了急躁的毛病,慢慢静下心来,沉淀自己,潜心练习书法。通过日复一日的静心练习,最终王羲之成为一代著名书法家,被后人称为“书圣”。沉淀下来,无论顺境或者逆境。回顾目标,不能因为自己走得太远而忘记自己为什么要

    伴侣 2023年9期2023-10-13

  • 汉末魏晋“西州书家”的几个问号
    恒父子书法都师承张芝,“(卫瓘)得伯英之筋,(卫)恒得其骨”,所以,卫恒关于张芝的记载应该比较可靠。从卫恒记载来看,围绕在张芝周围的张昶、姜诩、梁宣、韦诞、田勰(字彥和),以及同时的罗晖、赵袭等人书法“见称于西州”。虽然卫恒没有明确提出“西州书家”的概念,但其论述里还是有着清晰的书法地域逻辑,所以,说“西州书家”概念起自卫恒,应当是合理的。卫恒将自己所赞赏、学习的张芝等人称为“西州书家”,应是带有尊重和肯定的倾向。“西州”指哪些地域?其核心地何在?卫恒所称

    博览群书 2023年8期2023-09-17

  • 有志者,事竟成
    为了学习大书法家张芝的字形字体,经常在自己的衣襟上描出张芝的字体,还学习他在池塘边写字,最后将整个池塘都染黑了,后人也将这池子称为墨池。立志写书,终留《史記》。西汉文学家司马迁从小受父亲影响,立志想要写下一本中国史书。他遵从父亲的遗愿,走南闯北,只为完成这本《史记》。他登山探寻禹穴;北上太湖东岸,想象吴越交战时的情景;沿吴淞江而下,寻访“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的遗宫。他为了遵从历史,不顾汉武帝浮夸的要求,真实客观地书写《史记》。就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

    课外语文·上 2023年8期2023-08-10

  • “锺王”
    类简称东汉已见,张芝自称草书“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西晋卫恒:《四体书势·草书序》)。“崔杜”指张芝前的崔瑗、杜度,“罗赵”指张芝同时的罗晖、赵袭。魏晋新书风的领军人物,刘宋虞龢《论书表》谓为“洎乎汉魏,鐘张擅美,晋末二王称英”,锺繇与张芝,羲献父子,亦以姓氏并称。这四家,梁朝袁昂《古今书评》名为“四贤”,所谓“张芝经奇,锺繇特绝,逸少鼎能,献之冠世。四贤共类,洪芳不灭”。南朝人推重的“四贤”,锺繇、王羲之影响久远,人称“锺王”。《晋书·王羲之传》

    读书 2022年12期2022-12-22

  • 墨池与芭蕉:练字虽好,更要环保
    故源于东汉书法家张芝刻苦练字的故事。那时纸张尚未普及,帛是重要的书写材料。勤奋的张芝经常带着家里的衣帛跑到池塘边练习笔法。写满之后,他便就近在池塘里将衣帛洗涤干净。如此反反复复,整个池塘的水都被染黑了![78] [美]彼得·卡赞斯坦:《国家安全的文化:世界政治中的规范与认同》,宋伟、刘铁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45页。古代文人把练习书法说成是“临池”,大概是来源于此。不过,张芝的“临池”是真正的临池,他面对的“池”还是一塘“墨色氤氲”的

    艺术启蒙 2022年6期2022-06-22

  • 《三十六法》的作者及年代
    看上下文应该就是张芝,或者当时其他的草书家梁孔达、姜孟颖诸辈的话。这句话以及紧随其后的“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和张芝的名言“匆匆不暇草书”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即草书书写在迟速之间,迟的价值已经备受瞩目,这就是“匆匆,不暇草书”的语义。 一个标点致文义南辕北辙,古代文献中此类情况为何屡见?主要是因为不施标点,加以古人语促,年代久远,误会就产生了。因为一个逗号,差点误读“草圣”张芝的事情还有一次,只是远不如“匆匆不暇草书”影响深远。因为张芝一生不仕,在正史

    中国书画 2022年2期2022-05-03

  • 人生需要沉淀,生活要懂取舍
    看到了东汉书法家张芝的作品,不禁感慨,自己的作品与之相比真是相差甚远。于是,他细心观察张芝的创作过程,发现每当张芝练字时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此时的他这整个人与外界隔离,十分安静又从容不迫,与自己的急躁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境界让他佩服不已,此后,王羲之开始学习张芝的练习境界,戒掉自己急躁的毛病,开始静下心来,沉淀自己,潜心修炼书法。日复一日的静心练习,使得他的书法有了质的飞跃。最终王羲之成为一代著名书法家,被后人称之为“书圣”。《诫子书》中有云:“夫君子之行,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9期2022-04-02

  • 张芝及其书法艺术的文化意义
    741000)张芝,东汉著名书法家,其书法艺术的创造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此,探讨和研究张芝的书法艺术及其书法成就,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与灵魂。一在历史上,关于张芝的资料并不是很多。范晔《后汉书·张奂传》仅有两句话提到张芝。其言:张奂“长子芝,字伯英,最知名。芝与弟昶,字文舒,并善草书,至今称传之。”唐李贤注引王愔《文字志》言:“芝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学,文为儒宗,武为将表。太尉辟,公车有道征,皆不至,号张有道。”[1]从范

    陇东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3-17

  • 天下敦煌
    间温暖菩萨温暖。张芝、索靖:纸上舞蹈者 东汉至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仅甘肃敦煌就出现了张芝、索靖等史有大名的书法家。 张芝(公元?—192),字伯英。 张芝父亲张奂曾任太常卿。《后汉书·张奂传》说是“敦煌酒泉人也。”谓“长子芝最知名,及弟昶并善草书。”可知张芝在当时已因书法而有盛名。 清代钱大昕考证,张芝系东汉敦煌郡渊泉人。渊泉为汉代敦煌郡所辖六县之一,即今甘肃酒泉瓜州县。 因盛产蜜瓜,春秋时期瓜州即得名。瓜州历史遗迹诸多,我也多去

    飞天 2022年2期2022-02-22

  • 纵任奔逸的草书
    汉末年,由书法家张芝发展,消除了隶书的波磔痕迹,笔意流畅连绵,形成今草。《平复帖》晋代陆机的《平复帖》是现存年代最早的章草真迹,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共9行84字,用秃笔写在麻纸之上,墨色微绿,古意斑驳,许多字已经很难辨认了。陆机是西晋吴郡人,当过平原内史,所以后人也称他为“陆平原”,他的书法代表了吴地的风格,但他本身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曾经闭门十年学习,书法只是他的业余爱好。《急就章》《急就章》是汉代儿童启蒙读物,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内容涉及姓

    智慧少年·故事叮当 2021年10期2021-10-29

  • 饥饿的老虎
    法家小故事: 张芝是东汉著名的书法家,相传张芝学习书法非常勤奋,每天都要练字,有时竟然从日出写到日落,连吃饭都忘记了。他每次写完字,都要在门前的水池中洗笔洗砚,久而久之,清清的池水变成了墨汁一样的黑色,因此有“张芝学书,池水尽墨”的说法。張芝这种勤奋练习的精神,极大地影响了后人。跟着雪豆一起练:硬笔“虎”的示范软笔“虎”的示范

    雪豆月读·中年级 2021年10期2021-10-26

  • 千年瓜州觅书魂
    史上两位巨星——张芝和索靖。苏轼有一段论书名言:“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及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铤,不作张芝作索靖。”东坡先生将张索与二王并称,不知者或异之,但了解书法史的人都知道,张芝与王氏父子不仅均在“书中四贤”(另一位是钟繇)之列,而且张芝书法艺术还深深影响了王氏父子。王羲之本人也这样说过:“顷寻诸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又说:“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张草犹当雁行。”这里的钟、张指的就是钟繇、张芝张芝字伯英,是瓜州的“官二代”。不要一提“

    民主与法制 2021年28期2021-09-28

  • 东汉书法家张芝的家风
    书之圣”的书法家张芝张芝生活于东汉后期,是凉州人士。张家是一个官宦世家,发迹于东汉中期,当时家族中有人在凉州地区担任太守一职。后来又出了一位名叫张奂的英杰,与另外两位同样来自凉州的英杰齐名,被称为“凉州三明”。张家的学问之路正是始于这位张奂。张奂最初是以一个好学的学生形象出现于历史舞台之上。他在年少时,依靠家里的关系,得以去京城一带游学,并拜当朝太尉为师。按照当时的风气,这似乎只是一种进入仕途的捷径,成为太尉的学生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推荐上去当官了,但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1年5期2021-07-17

  • 阚清子 :光没有终点,我还在路上
    自己》里她饰演的张芝芝却截然相反,衣服低调暗沉,发型拘束呆板,近乎素颜的脸上,面部线条总是憋屈的,显露出生活带来的疲惫感,整部戏看下来,她穿的是同一条裤子,拿的是同一个包……《亲爱的自己》播出期间,张芝芝上了二十次热搜,加起来十几亿阅读量,关键词大多为“#喜大普奔!!!张芝芝决定离婚#、#张芝芝你清醒一点#、#心疼张芝芝#……有粉丝说,“我妈为张芝芝气得睡不着,自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剧《渴望》以后,她还没为哪个小媳妇气成这样。”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观众,在张芝

    女友 2021年2期2021-02-24

  • 孙过庭《书谱》书学理论 与写法分析(七)
    :至如钟繇隶奇,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 [63];元常不草,使转纵横。自兹已降,不能兼善者,有所不逮,非专精也。虽篆、隶、草、章,工用多变,济成厥美[64],各有攸宜。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65] 然后凛之以风神 [66],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 [67],和之以闲雅 [68]。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验燥湿之殊节,千古依然;体老壮之异时,百龄俄顷。嗟乎,不入其门,讵窥其奥者也。译注:[63] 狼

    老年教育 2020年12期2020-12-11

  • 章草之圣
    张国擎张芝(约112—192),中国东汉书法家,又名奂子,字伯英,号张有道。张芝系东汉敦煌郡渊泉人。渊泉为汉代敦煌郡所辖六个县中的一个(今甘肃酒泉市瓜州县四道沟老城一带)。张芝出身官宦家庭,其祖父张享曾任汉阳(今天水)太守。父亲张奂官为护匈奴中郎将、度辽将军、大司农等,屡立功勋,后迁任太常卿。张芝少时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章草),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张芝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

    当代 2020年6期2020-11-23

  •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Safety Performance of Automobile Textiles
    hichang(张芝畅)1,2,DINGYi(丁亦)1,21 Key Laboratory of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China2 College of Textiles,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China3 Science and Technol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20年4期2020-10-27

  • 两种状态 都是最好的我
    线后,阚清子的“张芝芝”引来无数网友的关注和期待,压抑的生活,朴素的模样,在灯火华丽的大城市中不分昼夜的前行,在勇敢的年纪,阚清子遇到了与以往角色不同的“张芝芝”。起初接触“张芝芝”这个角色的时候,阚清子的第一反应是排斥的,两个生活轨迹并不相同的女性在拍摄前期努力地磨合、了解。“我一直在和导演讨论,并尝试着更深入的了解她,我一开始很不理解张芝芝的很多行为,反复思考她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否正确。”后来,是导演的一番话打动了她,阚清子开始站在了角色的那一面去思考,

    中国化妆品 2020年9期2020-10-09

  • 饥饿的老虎
    法家小故事: 张芝是东汉著名的书法家,相传张芝学习书法非常勤奋,每天都要练字,有时竟然从日出写到日落,连吃饭都忘记了。他每次写完字,都要在门前的水池中洗笔洗砚,久而久之,清清的池水变成了墨汁一样的黑色,因此有“张芝学书,池水尽墨”的说法。张芝这种勤奋练习的精神,极大地影响了后人。

    雪豆月读·中年级 2020年10期2020-09-10

  • 孙过庭《书谱》书学理论 与写法分析(三)
    。百英:即伯英,张芝的字。[21]谢安: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安石,今河南太康人,官至尚书仆射,征讨大都督。其书法师从王羲之,诸体皆精。椟:同“牍”。[22]物论:舆论,外界的评论。[23]折:责难,犹谓谢安品鉴书法以物论为衡鉴不足为凭也。[24]立身扬名,事资尊显:语出《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资,有助于,为了。[25]胜母:古地名。曾参:孔子弟子,以孝顺父母而闻名,因里巷的名字叫“胜母”,名不顺也,曾参便不入内。《

    老年教育 2020年8期2020-08-14

  • 孙过庭《书谱》书学理论与写法分析(二)
    指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3]信:实在、的确。[5]云:语气助词,可用于句首、句中或句末。没:通“殁”,死。[6]抗行:犹言抗衡,不相上下。雁行:并行或走在前头,引申为有次序地排列。[7]池水尽墨:相传张芝临池学书,用池水洗笔,日久,池水皆被染黑。卫恒《四体书势》有载。[8]寡人:原为古代君主的谦称及诸侯夫人的自称,晋人习惯自称寡人。耽:爱好、沉迷,专心于。谢之:不如他,逊色于他。《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羲之)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

    老年教育 2020年7期2020-07-13

  • 《孙过庭书谱·龚望读本》书评
    家的书法,钟繇、张芝确实超群绝伦,其余的不值得观赏。”“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王羲之又说:“我的书法与钟繇、张芝相比,与钟繇是不相上下,或者略超过他。对张芝的草书,可与他前后相列;因为张芝精研熟练,临池学书,把池水都能染黑了,如果我也像他那样下工夫刻苦专习,未必赶不过他。”这是推举张芝、自认超越钟繇的意思。书法评论者说:“这四位才华出众的书法大师,可称得上古今独绝。但是今人(二王)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1期2020-07-09

  • 草书不是潦草写字
    了东汉,大书法家张芝创造性地将章草改造成笔画牵连而富于变化的“一笔书”,当时被称为“今草”,他也被称为“草圣”。张芝的《冠军帖》便是“一笔书”的经典之作,这封写给亲朋好友的信,包含着他与亲友离别的痛苦和对亲友诚挚的慰问。“连笔”只是书法的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一以贯之的气韵,只有“气脉通贯”,书法作品才能流露出自然万象的美。“书圣”王羲之最推崇的前辈书法家有两个,一个是钟繇,另一个就是张芝。他说自己的书法或许还能超过钟繇,但无法和张芝抗衡,且自己对书法的热

    学苑创造·B版 2020年4期2020-04-22

  • 临池学书:东汉书法家张芝的家风
    书之圣”的书法家张芝张芝生活于东汉后期,是凉州人士。张家是一个官宦世家,发迹于东汉中期,当时家族中有人在凉州地区担任太守一职。后来又出了一位名叫张奂的英杰,与另外两位同样来自凉州的英杰齐名,被称为“凉州三明”。张家的学问之路正是始于这位张奂。张奂最初是以一个好学的学生形象出现于历史舞台之上。他在年少时,依靠家里的关系,得以去京城一带游学,并拜当朝太尉为师。按照当时的风气,这似乎只是一种进入仕途的捷径,成为太尉的学生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推荐上去当官了,但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0年4期2020-04-19

  • 墨池记
    》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20年1期2020-02-14

  • 张芝临池洗墨
    于东汉官宦世家。张芝的父亲是张奂,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官至度辽将军、大司农等,有着卓越的战功。张芝的母亲是名大家闺秀,贤惠淑良。张芝就在这样一个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虽然出身条件十分优越,但却没有纨绔子弟的恶习。张芝小时候,非常喜欢写字,对于书法,达到了痴迷的境界。张芝十分注重实践,在他家的旁边有一个池子。张芝的父亲为了提高张芝的书法水平,就在这个池子边上摆设了石凳和石桌,还买了锦帛给他练。张芝在这些物质条件的基础上,认认真真地练习书法。他将字写在了锦帛上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 2019年35期2019-11-17

  • 临池学书:东汉书法家张芝的家风故事
    黑。”[大意] 张芝尤其喜好草书,深入研究了前人大家的技法,家中的衣服都被他写遍了字。后来在湖边练习书法,竟然写得一湖的水尽为墨汁所染黑。东汉后期张家是一个官宦世家,张家的学问之路始于张奂。张奂最初是以一个好学的学生形象出现于历史舞台之上。他在年少时,依靠家里的关系,得以去京城一带游学,并拜当朝太尉为师。按照当时的规矩,成为太尉的学生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推荐上去当官了,但张奂却以实际行动证明,他是真心来求学的,不是来求官的。这个实际行动就是把一部近五十万

    科教新报 2019年13期2019-10-21

  • 张芝“匆匆,不暇草书”本义再还原
    书势》首次记录了张芝“匆匆不暇草书”一语。基于对东汉末年草书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再结合可靠文献还原张芝草书特点,可知张芝发出此一感慨乃由于精巧草书中的几微要妙仅为少数书家所知,且须长期临池学书。关键词:东汉草书;张芝;匆匆不暇草书;势西晋卫恒(252-291)《四体书势并序》一文录于《晋书·卫瓘传》后所附《卫恒传》中,其中《草势》前序引云: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下笔必为楷则,号“匆匆不暇草书”,寸纸不见遗

    艺术大观 2019年32期2019-10-12

  • 写得潦草的书法就叫“草书”吗?
    了东汉,大书法家张芝创造性地将章草改造成笔画牵连而富于变化的“一笔书”,当”时被称为“今草”,他也被称为“草圣”。 他的《冠军帖》便是“一笔书”的经典之作,这封写给亲朋好友的信,包含着他与亲人朋友离别的痛苦和诚挚的慰问。“连笔”只是书法的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一以贯之的气韵,只有“气脉通贯”,书法作品才能流露出自然万象的美,流露出书法家心灵的美。“书圣”王羲之最推崇的前辈书法家有两个,一个是钟繇(yáo),另一个就是张芝。他说自己的书法或许还能超过钟繇,但

    艺术启蒙 2019年3期2019-09-10

  • 千古风流第一帖 ——张芝《冠军帖》解读
    文 /唐 昆张芝及《冠军帖》张芝字伯英,东汉敦煌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卒于汉献帝时期。书法上以崔瑗、杜度为本,后变其法并省减章草中之波磔,使得字势上下连贯创“一笔书”。《宣和书谱》称:“(张芝)于草书尤工,世所宝藏,寸纸不弃”,并被后世尊为“草圣”。一代“书圣”王羲之更是有:“钟(钟繇)、张(张芝)之外其余不足观”的赞叹。张芝幼年不仅天赋过人,对于书法的学习也极其勤奋,书法史上“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讲的就是张芝学习书法的过程,后来“临池”也泛指书法的学习过程

    艺术品 2019年7期2019-08-23

  • 一次别样的考试 ——从与宋季丁先生订交说起
    年春,我因论文《张芝创今草考》入选中国书协成立不久即主办的“(首届)中国书学研究交流会”而赴绍兴兰亭参加盛会。当时我从古吴轩调入苏州博物馆工作还不满两年。会议结束即回苏博上班。一天,有一位同事来办公室对我说,有位先生在大门口等候,说要见你。当时苏州博物馆还在忠王府原址,所谓“大门口”即原忠王府的大门口。我赶紧到大门口去迎候。一看原来是宋季丁先生,便请他进馆里坐坐。不料宋先生执意不肯进门,说:“就在这里聊聊,我就有几句话。”接着。宋先生面部略带严肃地说:“听

    苏州杂志 2019年3期2019-08-07

  • 临池学书:东汉书法家张芝的家风故事
    书之圣”的书法家张芝张芝生活于东汉后期,是凉州人士。张家是一个官宦世家,发迹于东汉中期,当时家族中有人在凉州地区担任太守一职。后来又出了一位名叫张奂的英杰,与另外两位同样来自凉州的英杰齐名,被称为“凉州三明”。张家的学问之路正是始于这位张奂。张奂最初是以一个好学的学生形象出现于历史舞台之上。他在年少时,依靠家里的关系,得以去京城一带游学,并拜当朝太尉为师。按照当时的风气,这似乎只是一种进入仕途的捷径,成为太尉的学生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推荐上去当官了,但

    幸福家庭 2019年5期2019-05-28

  • 临池学书:东汉书法家张芝的家风故事
    草书之圣的书法家张芝张芝生活于东汉后期,是凉州人士。张家是一个官宦世家,发迹于东汉中期,当时家族中有人在凉州地区担任太守一职。后来又出了一位名叫张奂的英杰,与另外两位同样来自凉州的英杰齐名,被称为“凉州三明”。张家的学问之路正是始于这位张奂。张奂最初是以一个好学的学生形象出现于历史舞台之上。他在年少时,依靠家里的关系,得以去京城一带游学,并拜当朝太尉为师。按照当时的规矩,这似乎只是一种进入仕途的捷径,成为太尉的学生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推荐上去当官了嘛,

    人民周刊 2019年1期2019-03-02

  • 书法观典
    《冠军帖》,东汉张芝书,该帖刻本刊于北宋《淳化阁帖》。《淳化阁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书法墨迹的法帖,为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命王著将历代法书编为10卷,摹刻在枣木板上,拓赐大臣。张芝遗墨《冠军帖》自宋代之后湮没殆尽,今仅见于刻本《淳化阁帖》,6行,32字。【观典赏析】《冠军帖》是书法史上最早的今草大家张芝的代表作,观之就有纵横气势扑到眼前。用笔如飞,力含其中,细如发丝之笔也爽朗直率,让人感受到飘逸空灵的气度。线条飘逸、纯正脱俗、雅致灵动,弧度多

    江苏教育 2018年85期2018-12-17

  • 北人南歌 ——开于阗书写记
    汉,不慕大唐。有张芝之狂,无二王之腔。化宋明之意,碑帖尽藏。然天下几君,能叹能赏?击节鼓掌?50多年,我研习古代书法一波三折;30多年,我怀揣疑问对西方现代望闻问切,若有所得;20多年,我又反反复复在莫高窟踌躇,追问犍陀罗,致敬古波斯、古印度、古希腊、古埃及,还有二河。文明,你的穿行到底是如何?交流与走向到底怎么说?华戎交汇的敦煌到底留下了什么?好奇的我又为何总是痴心妄想、不离不舍?这就是我写字的底色。你说,那些拾人牙慧的人可能懂得?我的书法有奇气。久矣。

    丝绸之路 2018年11期2018-11-22

  • 墨池记
    云也4。羲之尝慕张芝5,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6?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7,岂其徜徉肆恣8,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9,则其所能10,盖亦以精力自致者11,非天成也12。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13?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14。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15,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16,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17,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

    美文 2018年20期2018-10-23

  • 《书谱》解(一)
    ②钟、张:钟繇和张芝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人,东汉书法家,擅章草,后世尊之为“草圣”。③二王:指晋朝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译文:关于古代以来,擅长书法的人,在汉、魏时期,有锺繇和张芝的卓绝书艺,在晋代末期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墨品精妙。解析:《书谱》一开头,孙氏便以卓越之见识,开宗明义地指出,书法艺术如从开始谈,在时间上应是汉魏和晋末。如从书法家说,则是锺繇、张芝、二王父子为绝妙。这种见解实际上指出了文字和书法的分野,也就是真正的书法艺术史开端,是在汉魏之间,

    少儿美术·书法版 2018年1期2018-06-27

  • 名家·索靖
    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姊之孙,书法上受张芝影响很深。以善写草书知名于世,尤精章草(章草是隶书草化后的书体)。他的书法,骨势峻迈,富有笔力,古朴如汉隶,转折似今草,气势是相当雄厚的,历来被书法家称为上乘。梁武帝萧衍称誉他的字“遒劲而峻险。遒劲处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峻险处如雪岭孤松,冰河危石”。黄山谷也称道他书法为“笺短意长,诚不可及”。索靖亦自重其书,名其字为“银勾虿尾”。晋武帝时,他和另一大书法家卫瓘同在尚书台供职,卫瓘为尚书令,索靖为尚书郎。由于二人在书

    江苏教育 2018年29期2018-06-06

  • 张芝“匆匆不暇草书”本义辨说
    。东汉人“书圣”张芝(字伯英)有语云“匆匆不暇草书”,后来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经常被引述的一句名言。这句话最早出自西晋时人卫恒所撰《四体书势》,《晋书·卫桓传》全文载录有这篇文章,其相关部分内容为: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者姓名。至章帝时,齐相杜度号善作篇。后有崔瑗、崔寔,亦皆称工。杜氏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崔氏甚得笔势,而结字小疏。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下笔必为楷则,号“匆匆不暇草书”,寸纸不见遗。至今世尤宝其

    大观(书画家) 2018年1期2018-05-18

  • 临池学书:东汉书法家张芝的家风故事
    黑。”[大意] 张芝尤其喜好草书,深入研究了前人大家的技法,家中的衣服都被他写遍了字。后来在湖边练习书法,竟然写得一湖的水尽为墨汁所染黑。[家风故事] 中华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学习这门艺术,除了天赋之外,更重在恒心。古往今来的书法家,无一不是经历了多年的刻苦磨炼,才练就了那一笔的潇洒。而这种恒心,往往就来自这些书法家的家风。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当属被称为草书之圣的书法家张芝张芝生活于东汉后期,是凉州人士。张家是一个官宦世家,发迹于东汉中期,当时家族中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8年12期2018-03-01

  • 专心成就书法大师
    汉时期的大书法家张芝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爷爷曾担任过汉阳太守,父亲更是屡立功勋,母亲也是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张芝并没有染上富家子弟的纨绔习气,反而对自己要求严格,年纪轻轻就被人称为“张有道”。张芝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名师杜度、崔瑗的指点,进步神速,也由此深深地爱上了书法。此后,张芝一直潜心于书法研究。太尉认为他日后一定大有出息,曾经多次邀请他出来做官,但都被张芝以要专心研究书法为由拒绝了。后来汉灵帝听说了张芝的名声,也下

    百家讲坛(红版) 2017年4期2017-12-30

  • Effect of dike line adjustment on the tidal bore in the Qiantang Estuary, China*
    Zhang (张芝永) Zhejiang Institute of Hydraulics and Estuary, Hangzhou 310020, China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Estuary and Coast, Hangzhou 310020, China,E-mail: zengjian@zjwater.gov.cnEffect of dike line adjustment on the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B辑 2017年3期2017-06-07

  • 劲骨天纵 变化无方 ——东汉草书热与(传)“草圣”张芝书法艺术欣赏
    与(传)“草圣”张芝书法艺术欣赏王延智汉末;草书热;章草;今草草书在东汉中晚期已经走向成熟,上自帝王、下至士子均雅好草书,并出现了诸如杜度、崔瑗等以草书名世的书法家,也可以说草书在当时的精英阶层已经属于高级的艺术,令人为之痴迷。书法的自觉便与这股草书热息息相关。张芝(?-约192),字伯英,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是东汉草书发展史上的杰出代表,也是汉末草书热的核心人物,引领了时代潮流。张芝博学多才,高洁自持,人称“张有道”。张芝草书师法杜度、崔瑗,深谙其中

    江苏教育 2017年29期2017-06-05

  • 专心成就书法大师
    汉时期的大书法家张芝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爷爷曾担任过汉阳太守,父亲更是屡立功勋,母亲也是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张芝并没有染上富家子弟的纨绔习气,反而对自己要求严格,年纪轻轻就被人称为“张有道”。张芝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名师杜度、崔瑗的指点,进步神速,也由此深深地爱上了书法。此后,张芝一直潜心于书法研究。太尉认为他日后一定大有出息,曾经多次邀请他出来做官,但都被张芝以要专心研究书法为由拒绝了。后来汉灵帝听说了张芝的名声,也下

    百家讲坛 2017年7期2017-04-27

  • 甘肃籍古代书法家
    ,仅甘肃就出现了张芝、张昶、梁鹄,以及索靖、仇靖等史有大名的书法家。张芝(?~192),字伯英。张芝父亲张奂曾任太常卿。《后汉书·张奂传》说是“敦煌酒泉人也”。谓“长子芝最知名,及弟昶并善草书”。可知张芝在当时已因书法而有盛名。清代钱大昕考证,张芝系东汉敦煌郡渊泉人。渊泉为汉代敦煌郡所辖六县之一,即今甘肃酒泉瓜州县。因盛产蜜瓜,春秋时期瓜州即得名。瓜州历史遗迹有榆林窟、锁阳城、东千佛洞和桥湾城——这几个地方多年前我就去过,现在想想,我为什么没有在那一天瓜州

    六盘山 2016年6期2017-04-12

  • 自论书
    除了书法家钟繇、张芝的作品以外,其他书法家作品“不足在意”,请结合书法常识或者阅读写作体验,说说你对“意”的理解。【参考译文】我的书法比较钟繇、张芝,应当是不相上下的,有的可以说超过了他们,张芝的草书同样如此。张芝精通熟练超过了别人,他临池学书,池水都变黑了,如果我专心到像他这样,未必不如他。后来明白的人,知道这样评论是实在的。我尽心认真作书也很久了,寻找过去的书法作品,只有钟、张仍然是无与伦比的,其余的还是稍佳,不足在意趣。除此二位先贤,我的书就算其次吧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7年3期2017-03-06

  • 今 体(一)
    。图1(传)汉·张芝《冠军帖》杜操仅仅是个开头。杜操的弟子崔瑗不仅继承潦草法,还从审美的角度撰写《草书势》,全面阐述草书的来源、功能、审美特征、书写技巧(这个问题后面还要专门讨论)。用今天的话来说,他已经把草书当成艺术来看待了。但不管怎么说,崔瑗还知道“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到了他的弟子张芝,不仅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而且变成了“匆匆不暇草书”。什么意思?是向别人打招呼:时间紧迫,来不及写草书了。可见,在张芝那里,草书需有充裕的时间来研究书

    江苏教育 2016年61期2016-12-20

  • 赵壹《非草书》的是非
    ”之“文”——为张芝所撰的有关草书论述。因此,推断张芝曾撰写有关草书的书论行世,就像后世江湖流传的《草诀百韵歌》或《草书诀》一样。守令作篇,大意就是遵从指令,传抄篇文了。至此,可以对本段文意做个小结了。赵壹惋惜当世彦哲的梁孔达、姜孟颖误入歧途,树立了引领“慕张生之草书过于希孔、颜”之风的坏榜样。为了弘道兴世,替罗叔景、赵元嗣打抱不平,平息梁孔达、姜孟颖的背经趋俗事态,他决定对草书的来龙去脉说个明白,以正视听。诸君请留神,“罗叔景、赵元嗣者,与伯英同时,见称

    书法赏评 2016年5期2016-12-17

  • “草圣”张芝籍贯考析
    风正俗】“草圣”张芝籍贯考析王世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酒泉 735000)张芝是我国东汉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在学习和继承前人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当时已经成熟且极为流行的“章草”革新为“今草”,创造了中国书法史上一种崭新而独特的书体,张芝因而被人尊为“草圣”。但由于史料记载上的讹误,致使张芝的籍贯在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争论颇多。张芝;籍贯;酒泉说;敦煌说;渊泉说在中国五千年的书法发展历程中,两汉时期是一个极为重要且有特殊意义的阶段。特别是到了东

    文化学刊 2016年11期2016-12-12

  • 金秋敦煌访墨池
    要去寻访久仰的“张芝墨池”,我只好主随客便了。我们出了宾馆,沿大街步行至党河大桥。一河碧水倒影着两岸琼楼,漫天云霞,在傍晚晴和秋阳的映衬下,犹如一幅斑斓的画图。朋友被这迷人的景色吸引了,不禁吟出了李白的诗句:“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我听后略改续咏:“古城如画里,秋晚更迷人。”朋友说改得好,恰合眼前的情景。我们边欣赏党河美景,边穿越党河大桥,向桥南楼群走去。在党河西岸不远处,我指着一座楼房说,这下面就是“北府张”家的“张芝墨池”所在地。朋友感到愕然!“这

    北方作家 2016年5期2016-11-12

  • 王羲之“推张迈钟”论
    张”与“二王”,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这四个人合力开启了书法史正式意义上的“创世纪”。孙过庭《书谱》:“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王羲之奉钟张二人为书坛日月,而对于钟张以降的魏晋书家,概以“不足观”一语蔽之,十足的“傲慢与偏见”。还存在着另外一个王羲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载王羲之语云:“弟书遂不减吾。”这里的“弟”是指他的从弟王洽。在魏晋书坛,王洽绝对称不上是大角色

    书画世界 2016年1期2016-09-21

  • 清冷的唯美
    张芝娟诗歌与现实的碰撞   那个叫顾城的走了海子也扔下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义无返顾的走进只有他自己知道的一个空濛的世界只是我还摆弄着不成体统的文字也在想象着一种诗意的生活 在那一季的旧时光里我们整整遗落了一个时代  或者  间隔了一个世纪一把二胡可以演绎一代名曲从此我们记住了那个叫做阿炳的民间艺人李白也曾且歌且行  纵酒异乡在江南委婉的风景里易安女子的生活还是那么的清丽只是烟雨中的离愁挂满了围墙  看一看那个僧人以一种朴素的愿望表达布达拉宫载不动的我们都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期2016-05-09

  • 灵通姐姐帮你学数学
    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张芝颖同学来信提出的问题。张芝颖同学在来信中是这样写的:灵通姐姐:你好!我是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的张芝颖,在县城郊区的一所学校读四年级。原来我的数学成绩不太好,因为我有点儿不喜欢数学。后来杨老师教我们数学,他告诉我们,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学好它,将来的用处很大。我听了他的话,下决心学习数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主动去问他。杨老师很热情,每次都是耐心地教我,直到我把问题弄懂为止。就这样,我渐渐地喜欢上了数学,也觉得数学不是太难学,只要专心学习,

    数学小灵通(1-2年级) 2016年12期2016-04-11

  • 又一个佘祥林 又一个赵作海轮奸冤案如此炮制
    年后,远嫁他乡的张芝敏才知晓,那个“真的很喜欢”的男孩和他的朋友们曾经“轮奸过自己”。>>新闻提示6月10日,中央政法委全体会议透露消息,刑事诉讼法将迎来继1996年修改后的再次大修,全国人大也已将刑事诉讼法修改列入今年的立法计划。15年来,佘祥林案、赵作海案、躲猫猫事件等背后透露出的刑讯逼供、屈打成招,暴露出了刑事诉讼法的不足。此次大修,“排除刑讯逼供证据”有望入法。当 40岁的王坤武顶着锃亮的光头回到村子里,已经没有几个人认得他了。那个长发披肩、青葱俊

    博客天下 2011年13期2011-09-21

  • 王羲之临池学书辩误
    池水尽黑者为东汉张芝(张伯英),这件事许多书上都有明确肯定的记载。《后汉书·张奂传》章怀太子注引王愔《文字志》曰:“芝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学,……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晋人卫恒的《四体书势》说:“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众口一词,不容怀疑。三、《晋书·王羲之传》载羲之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是知张芝临池学书的典故,不仅两晋士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11期198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