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灌浆期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24-04-28 08:29薛晶晶
农业知识 2024年4期
关键词: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

作者简介:薛晶晶,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作物种植及病虫害防治等。

摘 要:小麦灌浆期的长度、速度和效率影响着小麦的千粒重、籽粒充实度和蛋白质含量。因此,做好小麦灌浆期的管理,是保证小麦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小麦灌浆期;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

小麦灌浆期是小麦生长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决定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灌浆期的长度、速度和效率直接影响小麦的千粒重、籽粒充实度、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因此,做好小麦灌浆期的管理,是保证小麦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措施。

1 灌浆期不同阶段特点

小麦灌浆期一般从小麦开花结束到成熟为止,该时期籽粒的生理活动强烈,对水分、养分和光照的需求大,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弱,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低,容易受到旱、涝、风、寒、热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灌浆不良、籽粒秕瘦、品质下降等问题。根据籽粒的生理变化,可以分为乳熟期、软熟期和硬熟期三个阶段。

1.1 乳熟期

从开花结束到籽粒内部出现乳白色液体为止,一般持续7~10天。这个阶段是籽粒体积迅速膨大的时期,籽粒的重量增加了一半以上,水分含量达到80%以上,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很低,光合产物主要用于细胞分裂和伸长,灌浆速度较慢,光合效率较低。

1.2 软熟期

从乳熟期结束到籽粒内部出现淀粉粒为止,一般持续10~15天。这个阶段是籽粒重量迅速增加的时期,籽粒的重量增加了一半以上,水分含量降低到50%左右,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光合产物主要用于淀粉和蛋白质的合成,灌浆速度达到最快,光合效率达到最高。

1.3 硬熟期

从软熟期结束到籽粒成熟为止,一般持续10~15天。这个阶段是籽粒重量逐渐稳定的时期,籽粒的重量增加很少,水分含量降低到20%以下,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基本稳定,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调节籽粒的水分平衡,灌浆速度逐渐减慢,光合效率逐渐降低。

2 灌浆期管理措施

2.1 合理灌溉

灌浆期小麦对水分需求大,水分不足会导致灌浆速度降低,灌浆时间缩短,千粒重减轻,产量降低。根据土壤墒情和气象条件,适时浇好“灌浆水”,保持麦田适宜的水分状况,促进小麦的灌浆。在扬花期结束后10~15天浇水能有效提高灌浆速度和千粒重,增加产量。“灌浆水”的用水量一般为每亩300~450m3,要浇透,但不要积水,以免造成缺氧和病害。还要根据土壤类型和降雨情况适当调整,灌浆后期不宜再浇水,以免引起倒伏和籽粒发芽。

2.2 及时追肥

灌浆期也是小麦对养分需求最大的时期,养分不足会导致灌浆效率降低,灌浆质量下降,籽粒品质降低。要根据小麦的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及时追施适量的氮肥和叶面肥,保持麦田适宜的养分状况,促进小麦的灌浆。

最佳追肥时期是在扬花期结束后10~15天,即乳熟期末期到软熟期初期,这个时期追肥能有效提高灌浆效率和蛋白质含量,提高品质。灌浆期追肥以氮肥为主,一般每亩施用尿素3~5kg,结合灌溉或降雨施用,使肥料充分溶解和渗透。灌浆期还可以适当喷施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每亩用0.3%~0.5%的溶液80~100kg进行叶面喷施,间隔7~10天复喷一次,以补充养分,增强抗逆,提高粒重。

3 防治病虫害

灌漿期是小麦对病虫害抵抗力最低的时期,病虫害的发生会造成籽粒营养流失,降低产量和品质,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该时期主要病虫害有赤霉病、白粉病、锈病、蚜虫、小麦红蜘蛛等。

3.1 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麦秸枯、烂麦头、红麦头、红头瘴,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1-2]。防治此类病可以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种子田,深耕灭茬,清洁田园,减少和控制病菌来源。对于发病较重的情况,喷洒25%戊唑醇乳油80g/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g/亩;25%丙环唑乳油40mL/亩;25%咪鲜胺乳油55mL/亩;25%氰烯菌腈悬浮剂110mL/亩;400g/L戊唑·咪鲜胺水乳剂22mL/亩。

3.2 白粉病

使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12%拌种,可以有效控制苗期病情。严重发病期推荐使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粉锈宁、70%甲基硫菌灵、50%退菌特、20%三唑酮、12.5%烯唑醇等药剂。

3.3 锈病

小麦锈病又叫黄疸,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三种,分别是由秆锈病菌、叶锈病菌和条锈病菌引起[3] ,发生在小麦的病害。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对早期出现的发病部位,应立即进行防治,控制其蔓延,每亩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g,或20%三唑酮乳油40mL,对水50~60kg常规喷雾,或对水10~15kg低容量喷雾。

3.4 蚜虫

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吸汁性害虫,会吸取小麦的汁液,造成小麦营养不足,影响灌浆,同时还会传播病毒,引起黄矮病等。防治蚜虫的方法有选择抗虫品种,合理施肥灌水,适当调节密度,及时清除杂草,增加天敌,必要时喷施杀虫剂,如吡虫啉、氧化乐果等。

3.5 小麦红蜘蛛

小麦红蜘蛛是一种对农作物危害性很大的昆虫[4],小麦一旦被侵害会导致植株矮小,发育不良,重者干枯死亡。可采用轮作倒茬,合理灌溉,麦收后浅耕灭茬等降低虫源。严重可使用2.0%天达阿维菌素或15%哒螨灵乳油20mL/亩,15%扫螨净乳油15~20mL/亩,任选一种对水30~45kg常规喷雾。

4 收获

小麦最佳收获时期是在硬熟期末期到成熟期初期,即籽粒的水分含量在18%~22%之间,籽粒表面光滑呈淡黄色,用牙咬有硬度,这个时期收获能保证籽粒的充实度、粒重和品质,同时也能避免籽粒过熟、发芽、掉粒等问题。小麦收获后要及时晾晒,使籽粒水分含量降低到13%以下,方便贮藏和运输。同时要注意防止籽粒受潮、发芽、变质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莹,张利峰.洛阳市洛龙区小麦常见病虫草害及防治措施[J].基层农技推广,2020,8(11):73-75.

[2] 王亚红.小麦主要真菌类病害防治方式探析[J].种子科技,2022,40(16):112-114.

[3] 刘启侠.植保无人机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技术实践[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9):30-31.

[4] 刘维忠.浅谈小麦病虫害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No.231(3):169-170.

猜你喜欢
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
园林苗圃的建立及管理技术分析
浅谈四川地区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及对策
浅谈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变电运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