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素养进阶式培养路径探索

2024-05-14 14:01戴英
阅读(教学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

戴英

【摘要】“阅读策略单元”一体化教学能够进阶式培育小学生阅读素养。具体可通过以下路径达成:统整内容,确定素养目标;重构课型,进阶素养培育;关注评价,助力素养形成。

【关键词】阅读策略;进阶学习;单元一体化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通过“阅读策略单元”,在培养学生阅读素养上作了系统的编排。四个阅读策略相对独立又构成一个整体,进阶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小学阶段四个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由浅入深,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整体提升;单元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学生习得针对性的阅读策略,提升阅读素养。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提问”阅读策略单元为例,浅谈单元一体化教学进阶式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路径。

一、统整内容,确定素养目标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提问”阅读策略单元,由三篇精读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夜间飞行的秘密》《呼风唤雨的世纪》和一篇略读课文《蝴蝶的家》组成。单元要素为: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本单元每一个模块的内容都是从不同角度围绕著“学贵有疑”这一主题选材,目的是让学生产生提问的兴趣,习得提问的策略,从而提升阅读素养。根据本单元内容编排,确定教学总目标为:

1.通过课前预习、课内强化,解决学困点,学会生字新词;

2.梳理所提问题,学习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能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有价值的问题;

3.经历问题的梳理、筛选、再提问过程,能自主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在提问策略的层进式体验中,提升阅读素养,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这样的单元总目标设定,在关注内容学习的同时,把重点放在阅读策略的习得上,且由提出问题到梳理问题,再到筛选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重构课型,进阶素养培育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从“兴趣—梳理—筛选—解决”几个方面着手,促进学生阅读策略的习得和素养的培育。基于本单元的总目标,将本单元教学统整重构为“单元准备课”“范文研读课”“迁移运用课”三种课型。

1.单元准备课——明确任务,了解学情,扫清障碍

单元准备课是在课前预习单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在本单元生字学习中的难点,基于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提高识写效率,预计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预习单的设置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更多关注识字与写字。具体活动任务为:

(1)读一读、圈一圈、写一写。即通过读课文和生字词,圈出难读或者容易读错的字,写出自己写得最好看的字和最难写、易写错的生字。

(2)理一理、说一说、读一读。即小组合作梳理出易错的生字词,课堂中集中巩固。接着再读读课文和出现生字词频率较高的句子,为深入研读文本扫清阅读障碍,最后尝试提出一两个自认为有价值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范文研读课——深入研读,了解策略,习得方法

此课型为本单元教学的核心,预计两课时完成。旨在梳理所提问题,学习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深入理解文本。以第一课时的两个教学活动为例:

(1)读一读、说一说。①阅读课文中所提的问题及提示,在小组内交流发言,选出代表汇报(多角度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②拿出问题清单,和同桌交流所提出的问题,并说一说是从什么角度提问的。

(2)理一理、悟一悟。①梳理未解决并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每课1~2个核心问题),结合课文内容示范解决相应问题。②结合课后练习和交流平台提示学生学习方法——“阅读的时候要动脑筋思考,积极提出问题”“梳理问题,发现可以针对全文内容提问,也可以针对部分内容提问”。③师据板书总结提问的步骤:主动提出问题—分析所提问题的角度—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3.迁移运用课——自读文本,迁移运用,培养能力

通过两个课时的策略学习,学生对“提问”这一阅读策略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实践。范文研读课给出支架,迁移运用课就要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提问、梳理、筛选、解决问题中提升阅读能力和素养。以学习《蝴蝶的家》为例,本课教学为一课时,根据阅读提示设置了三个学习任务:

1.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完成学习任务单。

2.筛选出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小组合作交流合作并尝试解决。

3.经历提出问题、筛选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感受蝴蝶的美丽,培养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到同伴互助解决问题,再到深入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升华情感,形成了由自学到互学,再到联学的层进式学习链条,在完成任务中习得策略,培养阅读能力。

三、关注评价,助力素养形成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故在此单元的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形成性评价,强化评价的多元性,倡导评价的发展性。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沟通、合作及探索创新的能力,促进其内在学习品质的发展。同时通过评价及时修正教学中的不足,完善教学过程。

1.注重形成性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综合运用学习单评价、成果展示、发展评价等过程性评价方法,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展现出的兴趣、态度及参与程度进行过程评价,促进其综合能力提升及语言发展。就单元准备课而言,在“识字考核过关题库”设计评价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小组的题卷设计,并说出设计的理由及期望达到的效果,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思维的进阶。

2.强化多元性评价。评价主体方面,本单元教学中,可以采用教师评价、生生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班主任评价等多元主体评价。评价方式方面,可运用语言评价和书面测试评价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等多元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的阅读速度和质量上,同时关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阅读理解能力及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沟通交往能力,综合评价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

3.倡导发展性评价。重视“增值”评价,关注个体发展。评价应关注学生的起点和进步,采用多种方式记录学生活动的过程,基于具体表现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再以单元准备课为例:班级的“大多数”能在过程性评价中感受收获的快乐,对于“两头”的学生,发展性评价更具有意义。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正面评价其自学所得,鼓励进一步体验成功的愉悦;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为其设置更高的目标,激励其向着新目标迈进。这样通过发展性评价,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就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在其起点上体验进步与成长。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策略单元”一体化教学,在内容统整中明确目标任务,在课型重构中优化活动设计,在学习参与中体现能力进阶,在过程评价中促进素养培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
依托文本情境 强化自我建构
绘本引领促练笔 “翻转”课堂出高效
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
巧架桥梁,引“读”入胜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策略
小学语文预习的有效策略探究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新目标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