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构建药理学课程OTO混合式教学模式

2024-05-16 04:15张晓君王建刚熊天琴林宝琴周玖瑶杜先华蒋苏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10期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资源课程

张晓君 王建刚 熊天琴 林宝琴 周玖瑶 杜先华 蒋苏贞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当今教育已突破学校封闭环境的限制。慕课(MOOC)、微课、短视频等新兴教学形式层出不穷,给线上线下(Online to offline,OTO)的教学工作带来深度、全方位的影响[1]。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形态、教学模式及教学对象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网络课程的普遍开展,凸显了线上课程的开放性与即时性,从时间与空间维度,打破了学校课堂教学所造成的学习壁垒。2019 年3 月,发展“互联网+教育”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教育信息化正跨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

1 互联网+教育

当今“互联网+教育”主要呈现了学习工具的变革。视频、游戏、虚拟现实(VR)等带来了文字外新的阅读内容,相应的,学生的表达方式和认知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外名校相继将部分优秀的教学资源向社会大众开放,北京大学等国内多所大学也相继在中国大学MOOC、学银在线等平台向公众开放了门类繁多的线上课程;各层次的名师相继在B站、抖音开讲;也有很多学生成为主播、UP主,在网络上分享学习、科研经验。数据[2]显示,近年来中国泛知识付费行业市场规模的增幅一直维持在40%以上,2021年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75亿元。“短视频+直播”成为最受欢迎的主流阵地之一,超七成用户通过短视频学习[3]。这些数据都提示,学校的围墙正在消融,教育资源的壁垒正在瓦解,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趋势。

在此趋势下,教育内容配套产业亦呈现出巨大的变革。随着VR 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表达形式、内容组织结构、出版应用模式等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药类规划教材为例,在纸质书籍的基础上,依托在线教学平台,一个融合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在线课程得以呈现。随着越来越多教育类资源及APP 的开放,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学生可以便捷地获取教学资源,通过APP 自主学习,其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教学已由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

2 OTO混合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教学生态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学对象的变革,OTO 混合式教学设计能力将成为未来教师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传统的教学资源以外,教师还需按照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特征,发掘、整合及建设互联网教学资源,完善在线教学平台,丰富教学活动。其核心目标是顺应学生认知模式的变化,组织和实施教学过程,完成综合化的人才培养。因此,“互联网+教育”生态的变化给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机构建设带来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长期持续的挑战。当今教育从业者必须重视这一变革潮流,跟踪甚至创造不断出现的新教学支持要素,主动学习和掌握“互联网+”技术,提高OTO 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面对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和日新月异的技术模式,如何有效提取关键信息、辅助教学工作,是当今OTO 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需要主动更新专业知识,完善知识架构,提高自身修养,才能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激发、引领的作用。

同时,教学的本质始终是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和矛盾,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师生间是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关系。线上教学的形式实际上也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增加了师生间沟通交流的载体与途径,也使教师获得了多种资源,丰富了教学素材和形式。在线上授课期间,笔者发现学生通过课堂留言版或QQ、微信等联络方式提问频繁,表现活跃,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教学的时空。师生间在线交流和讨论以及雨课堂等APP 的预习和课堂小测,弥补了线下课堂的限制。这种多维度模式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除专业知识外,教师还面对着积极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技能,有效整合、利用各种线上资源,拓展教学深度和广度,增加学习趣味性,调动学生能动性的挑战;同时须注意用知识导图等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整理,避免进入“教育网络化、碎片化”的误区[4-6]。

3 OTO混合式教学与药理学

药理学作为一门基础与临床间的桥梁科学,对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较高要求。国内外一些知名院校采取以器官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法,从生理到病理再到药物治疗,分别整合相应课程的教师进行系统教学。这一做法往往需要协调多个不同教学部门,在实际执行中常常遇到困难。在OTO教学模式下,借助远程教学或MOOC、微课等辅助工具,专任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将各相关学科知识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整体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能力,也能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7]。同时,融合多种教学模式的课堂,形式新颖且具有参与感、吸引力,能体现以“学”为中心,有助于解决传统课堂存在的以“教”为中心的“满堂灌”问题,符合当今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前期教学工作的实践,笔者对OTO混合式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思考。

3.1 课前准备教师可在课前通过雨课堂学习平台推送学习资源、发布课前学习任务。这一阶段主要目的在于帮学生回顾病理生理知识、引入课程,或简短讲解重点、难点,让学生初步熟悉授课内容。学生通过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可随时随地在雨课堂中查看学习、标注疑问、完成习题(初级)。教师通过课前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课上的教学设计;此外,也可利用自制或网络MOOC 资源,发动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预习和练习。通过信息化技术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可将理论学习前移,拓展了学习时间与空间,并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学习。

3.2 课堂教学课堂学习的目的主要是系统讲解课程、答疑解惑,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并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修养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在课堂上首先要让学生清楚教学的大纲要求,明确需要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是哪些,使授课条理清晰,使学生听课有的放矢。由于药学、医学类学生毕业后还要面对执业考试和临床实践,而教材内容较学科发展来说相对滞后,所以有必要在教学中补充相应知识点,为学生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在授课时,除了使用PPT 讲授教学内容,还应适当补充网络上获得的高质量动画、视频等,使抽象的药理学知识以生动、浅显的方式呈现出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目前的教材主要梳理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若能在授课时融入科学发展史,包括药物发明史、科学家轶事、临床治疗指南、科学前沿等内容,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科学素养,驱动自主学习。学习资料可通过网络资源,如纪录片、访谈视频、MOOC、微课、小视频等获取。

此外,在科学类的学科中加入人文教育,既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可避免学科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防止科学发展背离社会需求,陷入世俗、功利和片面的泥潭。例如,在讲解“镇静催眠药”这一章时,可穿插地西泮(安定)等系列药物的发明者莱奥·斯特恩巴赫的故事。他每研制出一种新药,仅收取1美元的专利费,放弃自己的专利,一生中放弃约270 次专利;而他在95岁时,仍行而不辍,坚持每天去实验室工作,希望能跟上最新的科研进展。我国著名药理学家屠呦呦,毫不在意身外之名,作为没有留洋镀金、没有读博士、没有评院士的“三无”科技工作者,经过190 多次实验提取、纯化青蒿素,验证其抗疟作用,默默耕耘、无私奉献。通过贯穿药物发展史和对疾病治疗的认识进展,可以将枯燥的科学知识与人文历史相结合,既符合认知规律,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药理学科的兴趣。

同时,也应注意深入挖掘药理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而润物细无声地立德树人。例如,讲到麻黄碱,应介绍一代药理学宗师陈克恢教授如何受中医舅父的影响,从中药麻黄中发现麻黄碱的平喘、升压效应,又如何研发出氰化物中毒解救药物的传奇人生。并且,应解释过量的麻黄碱类药物可能成为兴奋剂,被国际奥委会列为运动员禁用药品;以及该类药因与冰毒的结构类似,而被列为易制毒化学品进行管理的原因和管理法规。这些思政元素的引入,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的专业思想,提高科学素养,也增强了其道德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8]。

在授课后,还可适当留出几分钟时间介绍学科前沿。内容可以是疾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新上市的药物或者是治疗指南的更新等。例如,讲到抗癌药物,可以介绍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剂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抗体;讲到药物,可以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原理和审批程序。借此,学生既了解了国内外科研的最新动态,拓宽了科研思路,又增强了专业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3.3 课后巩固提升课后,学生通过雨课堂在线学习平台,完成练习(高级)、思维导图等作业,或完成在线虚拟仿真实验的学习,巩固学习内容,拓展知识面[9]。每个系统学习完毕,应进行相应在线阶段性测试,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阶段性考评。教师对掌握程度欠佳的重点、难点,在课堂上再次进行讲解和答疑。在各种学习类APP 层出不穷的今天,应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完善大学的重点通用课程的APP,把学生从手机游戏中“抢”回来,让其在学习闯关中不知不觉地巩固基础,提升能力。

4 结语

总之,大学培养的应是具有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专业人才培养十分重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当前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

药理学是医学、药学学科中,一门既不容易教又不容易学的课程。对于教师来说,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于学生来讲,要想学好,必然得有兴趣、有方法。根据教育部建设双万课程的文件精神,高校教师应继续强化科研反哺教学的力度,挖掘整合线上资源。只有丰富课程内容,积极开展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讲授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及时评价和反思教学效果,才能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打造和建设一流课程。当前,课程建设正从重“教”走向重“学”,从简单封闭走向开放、互动。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建立以课堂教学为根本、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符合我国国情的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药理学教学共同体,将能使教与学都释放出更大的能量[10]。

猜你喜欢
药理学教学资源课程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艺术药理学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