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名老中医工作室平台优化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结合模式的探索 *

2024-05-16 04:15孔繁飞续晓彤岳春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10期
关键词:师承院校教育同仁堂

孔繁飞 续晓彤 岳春梅 关 伟 杨 阳

(1.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内科,北京 100051;2.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科教部,北京 100051;3.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住院部,北京 100051;4.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科学数据研究室,北京 100700)

目前,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融合的中医教育模式已成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成长的新路径[1]。《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强调要“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体系,将师承教育全面融入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实施方案》(京中医科字〔2023〕21 号)明确指出“鼓励北京中医药‘三名’工作室、北京中医药‘三人’工作站传承团队积极参与中医药院校教育,把中医药经典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将中医药经典和中医药临床思维融入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将师承教育贯穿北京中医药教育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但要真正做到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的有机融合、良性互动、短长互补、协同并行,需要一个不断探索与完善的教育过程[2]。将名老中医工作室引入临床教育,进一步发挥其在中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是对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改变中医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临床技能薄弱等弊端[3]。探索实施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以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学生的中医功底扎实,中医药知识、技能深厚,临床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研究能力都有明显提高,为其毕业后能够顺利走上中医医师岗位并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医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同时,这种新的模式在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考核体系、保障机制与政策等方面尚需不断探索。

1 研究目标

探索依托名老中医工作室平台的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结合模式,形成比较成熟、富有特色、符合中医人才培养规律的临床教学方案,将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入临床教学,促进教学体系革新。

2 研究方法

2.1 疏理医院建立的各级名老中医工作室情况梳理医院建立的各级名老中医工作室情况,明确各工作室特色优势,认定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按照“临床经验、中医经典、医药圆融、适宜技术、思政元素”几方面进行分类。

2.2 制订教学计划 撰写教案根据已梳理出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编写临床带教教案。

2.3 穿插多种教学形式根据已制订的教学计划、教案,在跟诊过程中有计划地结合“轮转师承、跟师笔记、病例讨论、学术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2.4 规范考核标准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是教学效果的良性反馈。将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参照各级师承教育的模式规定跟师学习的时间和跟师病史采集、典型病例整理数量。

2.5 反馈评价 调查研究设计调查问卷,邀请学生、带教老师在完成教学计划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反馈内容包括带教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水平、考核形式、综合评价等。对反馈评价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了解教学模式的薄弱环节以便最终形成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案。

3 研究内容

3.1 认定教学资源梳理医院建立的各级名老中医工作室情况,明确各工作室特色优势,认定教学资源。

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工作室是北京同仁堂集团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促进中医药学术继承创新、弘扬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维护和增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仁堂”品牌,于2010 年3 月创建的。截至目前,北京同仁堂集团于2009 年、2011 年、2015 年、2021 年分四批先后命名了52 名“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其中38 名由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提名。这些大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选的“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及确有秘技绝招的著名民间医生组成。在此基础上,医院先后获批各级各类名老中医工作室10个,分别是国家级工作室——栗德林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冯建春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张炳厚名医传承工作室、栗德林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宋福印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区级工作室——宋福印东城区名中医工作室、肖延龄东城区名中医工作室,同仁堂集团级工作室——宋福印名医工作室,院级工作室——钱英工作室、刘红针灸专家工作室。建立工作室的专家均有丰富、独到的中医药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医德高尚,在一定区域或领域内被业内认可,在群众中享有盛誉。全国名中医张炳厚教授被誉为“神医怪杰”,善治杂病;全国名中医钱英教授为著名肝病专家;首都国医名师栗德林教授为温病大家、著名内分泌专家;首都国医名师冯建春教授为伤寒大家;北京优秀名中医宋福印主任医师创造性地提出“气血脉形理论”,据此治病,效果显著;北京市基层脑病学科带头人肖延龄主任医师在心脑病方面颇有建树;刘红教授出身中医世家,为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流派传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有“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流派传承工作室”。此外,作为驰名中外的中药老字号企业,同仁堂注重“医药圆融”,因此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还建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崔庆利中药调剂首席技师工作室”。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教学资源。

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工作室建设成效显著。2016 年10 月,“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工作室建设的实践”被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评为北京市第三十一届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医院既往承担的6 个各级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均以优异成绩顺利结题。栗德林全国名医传承工作室,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张炳厚名医传承工作室、栗德林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宋福印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区级名医工作室——宋福印东城区名中医工作室、肖延龄东城区名中医工作室均顺利结题。此外,医院有承担教学科研的经历,曾经承担的2 个教学科研项目“基于整合医学思维的临床见习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和“‘三全育人’视阈下融思政教育于临床带教的探索与实践”均顺利结题。

3.2 制定教学计划

3.2.1 确定教学内容从“临床经验、中医经典、医药圆融、适宜技术、思政元素”几方面安排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着力弥补学生中医临床思维、中医经典理论与运用水平、临床药学理论与临床脱节等方面的不足。另外,针对目前学生临床常见操作技能薄弱的情况,安排适宜技术方面的见习。作为同仁堂创办的中医医院,院内教学也要传递同仁堂文化。通过实地参观、组织讲座、环境熏陶等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在人格、气质、修养等方面的传统文化综合素质,坚定其中医信念,实现“跟名师、学经典、强实践、融技术、重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

3.2.2 组织临床教学科教部将在医院进行基础阶段选导师的学生分组,采用“集体带,带集体”的模式安排其在各工作室轮转。期间采用“轮转师承、跟师笔记、病例讨论、学术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教学。除了日常跟师、完成跟师笔记、总结典型医案,还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私淑”古代先贤,避免盲目跟师,可力所能及地完成读书心得。为适应新时代,可运用“互联网+”等手段,采用“典型医案教学”等方式提高学习效率。还可开设临床探索活动,不定期举办中医经典研讨会,并对中医经典教学及中医学术传承做专门研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此外,通过组织参观乐家老宅、同仁堂博物馆、同仁堂大师工作室讲好同仁堂故事,培养学生对同仁堂文化的感性认识;举行同仁堂文化专题讲座宣传同仁堂非遗知识,通过学习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精髓提高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总之,重视师承的内容,不拘泥于师承的形式。

3.3 实施临床教学各名老中医工作室制定教学计划、撰写教案,有目的地传授各自代表性经验、技术,重点传习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4]。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名老中医”有着丰富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而“传承人”具有较高的学历及一定的临床经验。在继承工作中,传承人接受导师的指点,迅速提高了自身中医素养,年富力强,具有较强的带教能力,对于本科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师资力量。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名老中医及传承人参与到临床教学工作中,可使学生如虎添翼,迅速进入临床状态,将中医理论知识化为临床能力。名老中医工作室中,各层次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跟随名老中医及骨干医师出诊、撰写跟师笔记、总结典型医案;骨干医师定期轮流开设专题讲座,讲授经典理论和名老中医学术思想,重点讲解其学术特点、思路并解析疑难病例;青年医师讲授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诊断、辨证治疗及临床操作。

3.4 组织考核评价建立考核机制,将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内容,避免流于形式、增加负担。学生在每个工作室学习结束后,由工作室进行阶段考核,科教部组织结业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予以淘汰。考核的最终目的不是淘汰学生,而是通过考核督促其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

3.5 反馈评价研究制定调查问卷,邀请学生、带教老师反馈教学效果。反馈内容包括带教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水平、考核形式、综合评价等。

3.6 形成教学方案最终形成完整的“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依托名老中医工作室平台的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结合的临床教学模式”教学方案。

4 研究成果

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建立的各级名老中医工作室的教学资源,将名医工作室这种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入临床教学,形成了比较成熟、富有同仁堂特色、符合中医人才培养规律的“基于名老中医工作室平台的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结合的临床教学模式”教学方案。

5 结语

本研究是对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结合教学模式的革新。目前,本科生的临床教学主要采用院校教育结合师承教育的模式,没有大规模引入名老中医工作室。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利用名老中医工作室较多的优势进行探索,将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入临床教学,进一步发挥其人才培养的作用,是对既往教学模式的渐次深入探索。同仁堂现有的10 项非遗项目是同仁堂文化的生动载体。弘扬和发展同仁堂文化,可以加强学生思想建设,以正能量的思想观念提升学生素质。学生通过在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学习,可以融“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于医学生思政教育;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价值观、“炮炙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质量观、“讲信义,重人和”的经营理念和“童叟无欺,一视同仁”的职业道德,是对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的践行。医学生在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学习,无形中受到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对良好医德医风、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学生进入名老中医工作室学习,既有工作室青年医师入门引领,又有骨干医师讲解经典理论、解析名医经验,更能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将名老中医工作室引入临床教学,真正达到了“学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无形中扩大了师资队伍,平衡了师资水平。实践表明,将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结合的教学模式运用于临床教学,效果确切,值得大力推广。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模式在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考核体系、保障机制等方面还需深入研究,需要不断探索与优化,让其焕发出旺盛生命力,以提高中医药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猜你喜欢
师承院校教育同仁堂
昆剧“传”字辈师承探析
师承授受经验谈
师承与独创之美
同仁堂知嘛健康空间
南北“同仁堂”谁是老字号
同仁堂的里子和面子
论美术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同仁堂 跨越十四年的拿牌路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评价的困境与出路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