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工农结合的伟大革命方向

1964-08-29 02:54
中国青年 1964年8期
关键词:知识青年工农毛主席

今年五月,是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发表《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两篇著作的二十五周年(前者发表于一九三九年五月一日在延安出版的《中国青年》上,后者发表于同年五月四日),又是五四运动的四十五周年。

二十五年前,毛主席在这两篇著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中,为我国革命青年运动的发展和我国青年的成长明确指出了一个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方向。毛主席说: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的方向。这个方向一经指明,我国革命青年运动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千千万万的青年坚定不移地走上了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革命大道,并在这条大道上,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青年运动的历史,正是一部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光辉灿烂的革命历史。

现在,我国年轻一代正在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光辉照耀下健康地成长着。青年英雄人物风起云涌,层出不穷。只在最近一两年里,就出现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出现了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英雄欧阳海、谢臣,出现了知识青年下乡上山的开路先锋侯军、董加耕、赵耘。从本刊本期的报道里,我们可以看到,在青年中间,又涌现了带领群众按照总路线精神,向穷山恶水作顽强斗争的周明山等大批先进人物。在今年“五四”前后,全国各地共青团组织,还要表扬更多的在各个战线上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积极分子。真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些先进人物是我国新一代革命青年的优秀代表。在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他们个个都是认真地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他们对工农群众有着深厚的阶级感情,与工农群众有血肉般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工农群众服务;他们是坚决按照毛主席所指明的方向,与工农群众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火热斗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毛主席的好学生。这样大批英雄人物的涌现,再一次显示出毛泽东思想的无比威力,显示出毛主席关于青年运动的伟大指针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多么光辉的现实指导意义。

今天,我国青年所处的条件,和民主革命时期大不相同了。在我们社会主义的新国家里,青年参加革命工作有着极其宽广的道路。今天一个青年无论在我们国家建设的什么岗位,从事哪项工作,都是为革命服务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可不可以说,和工农群众相结合就不再需要了呢?就不再是辩别一个青年革不革命的唯一标准了呢?

不,不能这样说。不论在民主革命时期或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大众都是革命的主力军。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如果不依靠这支伟大的主力军,就绝对不可能推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压在人民头上的大山,取得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我们要胜利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也就是要进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这三项革命运动,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伟大强国,不依靠亿万工农群众这支革命主力军,同样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要工农作为革命主力军这一根本情况没有改变,那么在今天,青年要干革命就仍然必须和工农群众相结合;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群众相结合就仍然是辨别一个青年是否革命的唯一标准,没有第二个

标准。而且在将来,只要还有革命的任务,只要我们还要干革命,这个标准就还是适用的。关于这一点,赵耘在他的自述文章中就有很好的体会。如果说,我们今天所处的条件和过去大不相同了,那是指着,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条件下,真正能够和工农结合的只能是一部分坚定的先进分子;而今天,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所有的青年不但必须而且都有可能去实行这种结合。因此今天,一切真正要革命的青年,不管他在什么岗位上,都必须坚决地投身到工农群众中去,与工农群众结合在一起,为工农服务,和他们一起进行革命斗争。

那么,可不可以说,和工农群众结合,不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只要想的是为工农服务,干的是为工农服务的革命工作,就算是与工农群众结合了呢?

不,不可以这样说。在今天,广大工农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战斗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第一线上。他们什么时候都是坚持在斗争第一线的。我们青年要和工农群众相结合,就应该到第一线去和工农群众结合,去和工农群众一道参加各种斗争,为工农群众服务。一心想着工农利益,想着为工农服务当然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光想不行,还要行动,还要到他们中间去为他们服务。这是最重要的方面。因此,毛主席在指示中不仅强调了“愿意”,而且特别强调了要“实行”。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把这两个字紧记在心头。

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和工农相结合,并且到第一线去实行这种结合,对广大知识青年来说,更为重要。我们这代知识青年,是新型的革命的知识青年。什么叫新型的革命的?根据我们党和毛主席规定的教育方针,就是他们坚决听党的话,走社会主义道路,他们是和工农相结合的,而不是和工农相脱离的,他们是和劳动相结合的,而不是和劳动相脱离的。知识青年有了很多书本知识,这是他们可以为革命服务的条件,但是,必须把他们的书本知识和工农群众的实际知识结合起来,才能算是完全的知识。归根到底,一个知识分子革命不革命,并不决定于读书多少,而主要看他是不是同工农相结合。否则读书再多,他也可能去为资产阶级服务,甚至去为帝国主义反动派服务的;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不首先解决和工农结合的问题,也会是这样。所以,毛主席特别强调地指出:“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我国这代知识青年是听毛主席的话的。正是因为这样,这几年来,千百万知识青年热烈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走上了农业生产第一线,成为历史上一个光辉的革命的壮举。他们干得对,干得好,他们真正实行了和工农相结合。我们一切革命知识青年,不管是学工的,学农的,学医的,学商的,学教育的,学文学艺术的,学政法的,也都应该努力到第一线去和工农群众相结合,为保证第一线的需要而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我们新一代青年的光荣历史任务,也是我国青年献身革命的最主要途径。

当然,为了斗争的需要,也得有一部分青年到领导机关和其他非工农业生产部门工作,但这只是少量的。而且我们还应当认识到,在我们国家里,领导机关和一切非工农业生产部门,归根到底都是要为战斗在工农业第一线的亿万工农革命大军服务的。因此,在这些岗位上工作的青年,也必须尽一切可能到工农群众中间去,多多和工农群众在一起生活、斗争,只有这样,才能熟悉工农群众,与工农群众建立感情,了解工农群众的需要,做好为第一线服务的革命工作。一个青年成年累月地呆在机关,不到工农群众中去,要熟悉工农,了解工农,和工农建立深厚的感情,真正做好革命工作,是不可能的。

到工农群众中去了,还不等于就是和工农群众相结合了。和工农群众结合,必须通过一个逐步深化和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其根本的关键在于改造思想,改造世界观。如果身在工农群众之中,时间也并不算短,可是思想感情却依然故我,和工农群众格格不入,那还不能说已经和工农群众结合起来了。只有当我们在思想感情上真正和工农群众打成一片了,世界观逐渐起了变化了,才是真正从根本上和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了。毛主席在谈到知识分子的问题时,曾经指出过:“知识分子在其未和群众的革命斗争打成一片,在其未下决心为群众利益服务并与群众相结合的时候,往往带有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他们的思想往往是空虚的,他们的行动往往是动摇的。”他在谈到自己的经验的时候,又告诉我们说:“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这时,只是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毛主席在这里谆谆告诫我们的每一句话,都是我们青年改造思想、走向革命的座右铭。

我们每个青年在和工农相结合的问题上,必须具有长期的战略观点和革命的坚持性。要知道,实行和实现这个结合,这是个世界观的根本改造,是一个长

期的过程,绝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事情,而且往往要有反复的。我们有些回乡知识表年在回乡的头一二年中,埋头苦干,积极劳动,处处尊重农民,和群众打成一片,受到了群众的赞扬和爱护。可是有的被提拔当干部以后,就逐渐脱离了劳动,对群众态度不好,滋长了骄傲自满。直到经过党的教育以后,才又回到和工农结合的轨道上来。也有些机关青年下放劳动过一年,表现很好,大大增强了工农群众的思想感情。可是过了两年,他的两条腿不大往下跑了,他的思想也就渐渐恢复了老样子。这些事例就说明,和工农结合是个长期改造和反复的过程。毛主席在论述和工农结合是青年革命的唯一标准时极其尖锐地指出:他今天把自己结合于工农群众,他今天是革命的;但是如果他明天不去结合了,或者反过来压迫老百姓,那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了。”我们要始终牢记住:干一辈子革命,就是要和工农结合一辈子。这是我们革命者永远革命、永不褪色的根本保证。

和工农群众结合,对于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青年来说,是他们进行思想革命的主要途径。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年,受剥削阶级的影响比较多一些,他们应当到工农群众的火热斗争中去,好好锻炼和改造自己。只要他们决心走和工农群众结合的道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把自己锻炼成为坚强的革命战士,他们的前途同广大青年一样是十分光明远大的。对于出身于工农家庭的青年来说,是不是就没有思想革命的任务了呢?不。出身于工农家庭的青年,成份好,受剥削阶级的思想影响比较少,但并不等于他们就已经具有了老一辈工农的优秀革命品质,树立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优秀的革命品质,无产阶级世界观,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可能是天生的,而是要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学习和锻炼得来的。因此,他们同样必须和工农群众结合,到工农群众中去,向老一辈人学习,好好锻炼改造自己,促进自己的思想革命化。关于这一点,从周明山身上就看得很清楚:周明山的家庭是三代贫农,他从高小毕业,回到农业战线以后,因为能够紧紧和群众结合在一起,向自然灾害、穷山恶水、落后贫困,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就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严峻斗争的考验,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锻炼,思想觉悟就一步一步地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不断加深了对群众的伟大创造力量的认识,坚定了阶级立场,增强了革命的雄心壮志,培养了踏实苦干的科学精神,这样他就飞快地成长起来了。周明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广大工农青年都应当努力向他看齐,向他学习。

青年要同工农群众结合,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虚心地向工农群众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和无穷无尽的智慧,好好向工农群众特别是向老工人、老贫农、老下中农学习。学习他们的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学习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秀革命传统;学习他们吃苦耐劳、踏实认真、勤俭朴素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的丰富宝贵的生产经验,等等。知识青年在向工农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党的方针政策、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是能做很多工作的,工农群众搞革命也离不开知识分子的帮助。但是只有先当群众的学生,才能当好群众的先生。在这方面,周明山也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周明山之所以能够在农村得到很大的锻炼,重要的就是由于他充分相信群众,善于向群众学习。就是当群众还没有觉悟的时候,他仍然坚信群众。他跟那位性情古怪的老饲养员学本领,老饲养员开始不大欢迎他,但他还是诚诚恳恳,恭恭敬敬地学,因而就学得了成套的经验,解决了重大生产关键问题。我们青年向工农群众学习,都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

走与工农群众结合的道路,是一条最彻底革命的道路,必须是有彻底革命的精神才能在这条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我们老一辈的革命者在走这条道路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说他们是“傻子”,自找苦吃,没有“出息”。但是他们不为这些旧思想所左右,而是坚决地走他们的路。因而他们就能和广大工农群众一道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今天,我们要走这条最彻底革命的道路,也会受到落后舆论的嘲笑,有些人还要来拖后腿,甚至在工农群众中也会有些人不理解你,但是,有志气的革命青年,就应该象革命前辈那样,认定了这个方向是对的,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屈服于旧思想压力,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改变那些旧的思想观点。当我们能够像周明山那样,主动热情地和群众站在一起,真心真意地为他们服务,做出成绩来,群众就会很快理解你,把你看做是自己人,就会把整个的心都掏给你。

方向已经指明,道路十分宽广。在纪念毛主席发表《五四运动》和《青年运动的方向》两篇著作二十五周年和五四运动四十五周年的时候,我们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青年坚决勇敢地投身到工农群众中去,青年英雄人物会更多地从这里不断地涌现出来。青年们,让我们按照毛主席所指示的伟大革命方向奋勇前进吧!

猜你喜欢
知识青年工农毛主席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八大”上我为毛主席做了同声传译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
“知识青年”回乡,应该行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发起及坚持上山下乡运动的动因究竟是什么?
抗战时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