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革命就要工农合作

1964-08-29 02:54赵耘
中国青年 1964年8期
关键词:社员劳动农民

编者按:这又是一个和工农结合的、知识青年革命化的典型。我们已经有成千成万家在城市的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走上了农业战线。今后,还要有更多的城市青年到农村去。他们到农村以后,究竟怎样才能把自已锻炼成一个新型的劳动者?赵耘的事迹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回答。他在农村安家落户七年,踏踏实实,一心一意,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他坚持不懈地参加劳动,就像对付顽敌一样,最后终于攻克了劳动关。他把老贫农当作自己最好的老师,虚心求教,不懂就问,老老实实学习劳动人民的好思想、好品质和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他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改造思想,勤勤恳恳为群众办好事,终于用自己的行动取得了群众最大的信任。

巧的是,赵耘和周明山,同是从学校走上农业战线,同是后来当了群众爱戴的党支部书记。所不同的是,周明山在农村长大,赵耘是大城市里长大的。但是,赵耘经过七年的刻苦锻炼和改造,也由城里来的“洋学生”变成了一个“田秀才”,成为河北省农业先进生产者的著名代表。这正是值得广大城市知识青年学习的地方。

我常常收到一些不相识的青年朋友的来信。他们都想知道我是经过怎样的思想斗争,决心到农村去安家落户的;到了农村以后,碰到些什么困难和问题,又是怎样克服了困难,一步一步地锻炼成长的。我虽然还做得很差,但为了得到大家的帮助,我顾意谈谈自己的一些初步体会。

不重金银重耕耘

一九五七年,我在天津市第十三中学初中即将毕业的时候,党向知识青年发出了参加农业生产的号召。当时,有些人认为:下乡去和土圪垃打交道,修理地球,没出息,不如升高中考大学前途大。有的人说:“我宁顾在天津挖茅坑,也不愿到农村去受苦。”在我的思想上也引起了激烈的斗争。我是我们家的第一代读书人,从入学那天起,就立志要上高中、升大学,将来当个科学家,用知识去为人民服务,根本没有想到过当农民。同学们也认为,我父亲是处长,母亲也是干部,家庭经济条件好,我又是共产党员,学习成绩好,十一门功课有九门五分,两门四分,升学没问题。可是,我又想到,在旧社会里,父亲给地主扛活,母亲给地主家当奶妈,因家穷,二哥活活饿死了,如果不解放,我连饭都吃不上,哪能上学!我是在党的培养和劳动人民血汗的抚育下长大的,知识是党给的,现在应当用它去为人民服务,而不应把知识作为个人求名利的手段,更不能看不起劳动人民。我回忆刚到天津时,看到城市的繁华景象,就产生了不愿回乡的念头。父亲看出了我的思想苗头,把我们兄弟

三个原来的名字马银、贵银、贵金,改成了赵耕、赵耘、赵田,并嘱咐我们说:“千万不要忘记你们是劳动人民的儿女,要不重金银重耕耘。”我想到这里,心里开了窍,觉得现在党正需要我们到农村去耕耘,我是革命干部的子弟,应该响应党的号召,不能辜负党对我的培养。当我把自己的决心告诉父亲的时候,他很同意,说我选的路子对。父亲的鼓励,更坚定了我的决心。

我要下乡的消息一传开,有些要好的同志来劝我说:“在城市也一样为人民服务,何必要到农村去受苦!”我想,不错,升高中上大学,将来也可以为人民服务。但是现在很多人只想走这一条路,对下乡当农民这条路,眼下很多人还不愿意去。我是个共产党员,应该带头到党最需要的地方去。我又是在新社会长大的,没有受过苦,应该选择艰苦的道路去锻炼、改造自己。

临走的前一天,父亲和我谈到深夜。父亲嘱咐我下去之后,要和农民打成一片,在农村扎根,好好向农民学习本事,改造自己。还把我平常最喜欢的一套《毛泽东选集》和《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十儿本书送给我,要我好好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政策。这些书成了我到农村以后吃不完、用不尽的精神食粮。就这样,我离别了家庭、老师和学校,来到了河北省宁河县军粮城“共产主义之路”高级社(即现在的军粮城公社)。

用行动去取得群众的信任

初到农村,大多数农民对我非常热情,但也有少数人说我是在大城市里吃白面猪肉长大的,到农村来吃不了苦,是“临时工”,“兔子尾巴长不了”。我初听到这话,觉得很刺耳,心里不好受。但仔细一想,觉得人家说的也有道理,因为我还没有用行动来证明自己能在农村长期呆下去。要叫群众相信自己,就要好好改造,摘掉“洋学生”这顶帽子。

我首先从和农民一起劳动做起。开始,队里照顾我,让我干些拔草等轻活,就这,我干一天回来还累得大腿根痛得迈不开步。党支部书记亲切地鼓励我说:“万事开头难,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就会好些。”后来我去割稻子,割不齐,放不顺,割一会就腰酸腿痛,得直起腰来休息一会。在我旁边的魏大爷就指点我怎么干,并对我说:“年轻人累点不要紧,歇一宵就过来了。干庄稼活没三天‘力巴,心不狠,就练不出功夫来。”我觉得这话说得在理,我如果不能干累活,就说不上当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于是,我咬着牙,下狠心干,手上起了八九个血泡,左手还划了一道口子,再痛再累我也不直腰。当我第一次不直腰和农民一道割到地头的时候,心里像打了一个大胜仗似的高兴。干农活就是这样,只要你能把困难顶过去,就能夺取胜利。几天以后,手上的血泡变成了硬茧,腰也不那么酸了,腿也不那么痛了,干起活来也觉得比以前轻松多了。冬天,上级号召大搞水利。在挖河沟的时候,我和壮劳力孙登有合抬二百七八十斤重的泥兜,抬了三天,肩膀肿得像个馒头,磨破出了血,痛得很。群众痛爱我,劝我换点轻活干,或者歇一两天。我笑着说:“我的肩膀是贱骨头,不压不老实。铁是打出来的,钢是炼出来的,我不打不炼也不行。”还是继续坚持抬。五六天以后,果然肩膀就消肿了,抬着也不那么吃力了。这使我体会到,重活也像弹簧,是欺软怕硬的,你软它就硬,你硬它就软。

一九五八年,社里大力发展养猪,我要求到猪场去当了饲养员。当时,有的人说:“当队长、会计是人官,有出息,当饲养员是猪官,没出息。”我觉得不管它有出息没出息,养猪既然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就应该把它干好。开头,我看所有的猪都是两只耳朵,四条腿,一条尾巴,一张嘴,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在老饲养员的眼里,不仅能从长相上找出猪的特征,还能从不同的神态、粪便、叫声中,知道猪病啦,饿啦,哪个要“发情”啦……这使我感到猪场就是一所大学校、大课堂,有学不尽的丰富知识。为了便于工作和学习,我索性搬到猪场的小破土屋里去住,很快就和猪混熟了。以前猪一见我就乱跑乱叫,后来,我一进猪圈,小猪就朝我围拢来,有的啃我的脚后根,有的在我的腿上蹭痒,有的在我面前摇头撒欢,像表演舞蹈一样。看到这些,我更对养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爱猪了。每天,我总是先给猪拌料煮食,喂完猪,刷完槽,把猪打点好了,再来做自己的饭,打点自己。数九大我忙小猪冻死,就用自己的棉被棉衣把小猪包起来,炕上放着猪,怀里揣着猪,夏天下暴雨,为了保证小猪的安全,我同饲养员一起和暴雨搏斗,有一次下大雨,我们一直苦战到夜里两点钟,才把圈里的水全部排出,使二百多只小猪安全无恙。猪坐月子没奶,我去买鱼熬汤来给它催奶;猪生了虱子,我给它擦六六六粉杀虱;我也学会了给猪接生、配种。后来猪生了病,有人说是瘟疫,没法治。我就决心学当猪大夫。我买了书,向书本学习;老饲养员有丰富的经验,我也向他们请教;我还跑到县里去向老兽医学习。有了这三个老师,再加上领导上对我很支持,给买了注射器、消毒锅等,很快就学会了打各种防疫针,治一般的猪病,和“三割育肥”的手术。就这样,我在劳动中逐渐地取得了农民群众的信任。

在思想感情上和农民打成一片

在和农民一起劳动中,我看到他们在生活方而很俭朴,而我过惯了城市生活,在吃、穿、住等方面讲究的比较多,无形中成了我和农民间的一层人为的障碍。要在农村扎根,和农民打成一片,就必须努力除掉这层障碍。我随时注意要求自己在生活上和农民一个样,农民能吃的东西我也能吃,农民能住的地方我也能住,农民能穿的衣服我也能穿,农民忙起来无假日,我也不休息。我所在的生产队离天津很近,坐火车一个小时就可以到,但我很少回家去,第一年的春节也是在农村过的。在平常有些事情看起来是生活小节,如果不注意,处理不好,也会影响和农民的关系。比如,在农忙季节,社员每天很早就来叫我下地,要是我还像在城市那样,起来以后慢腾腾地洗完脸、刷完牙,让人家等着和我一起走,农民就会不满意。遇到这种情况,我披起衣服,拿上点干粮,就和农民一起下地了。我有时也和农民睡在一起。我这样做了,农民看到我能和他们一样的生活,就和我更亲近了。

以前,我从父亲、老师那里听说过,也从书本上看到过农民勤劳、勇敢、朴实等优良品质,但是理解得很抽象、很空洞;到了农村以后,和农民生活在一起,才有了亲身感受。我们队里有个贫农老大爷叫张步伦,和我一起在猪场劳动过。他已经六十八岁了,没儿没女,一个人住在饲养棚里。社员们都乐意到他这里凑热闹,把他的炕弄脏了,他扫扫,把他的锅碗使脏了,他洗洗,从没有显出过一点不耐烦。可是对集体的东西,他却爱护备至,点点滴滴,揣在心间。谁管的猪圈坏了,他不言不语给修好;看见地上掉着菜帮子、撒了一点稻糠,他细心地收拾起来。三伏天他不戴草帽也一样干活,三九天白菜帮冻成了冰块,他抱着这些菜帮续刀铡碎,一干就是一天,一点不嫌冷。还有一位贫农老大爷叫魏本有,管理菜园子,一天不闲着。他零零碎碎干的活,比一个壮小伙子干的还多。他爱社如家,谁要是损害了集体的一点财产,他气的急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社员们都称他为社里的“把家虎”。像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的思想品质给了我很大教育,我又结合着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更深深地懂得,正是这些老贫雇农,在过去艰苦的革命年代,掩护和支援了我们党和八路军、游击队,去同敌人作斗争,打倒了三大敌人;在今天的建设年代,又正是他们在风里雨里,扎扎实实地为社会主义创造着财富。如果说,过去离开他们就打不倒三大敌人,那么,今天离开他们就建不成社会主义。我了解了他们,就对他们更尊敬了,爱的更深了。我和他们用一个碗喝水,在一个炕上睡觉,穿一件衣服,也不觉得脏了,相反倒觉得他们最干净、最纯洁。到这时候,我才在思想感情上真正和农民打成了一片,和他们的思想要求一样了。春天,我和农民一样担心有冷天气会冻坏稻秧,插上秧以后总希望有雨水;队里的庄稼丰收了,我和农民一起分享欢乐,集体财物受到损害时,我和农民一样痛心;农民恨的我也恨,农民爱的我也爱。我也才真正体会到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到知识分子思想感情转变的那一段话,道理是多么深刻啊!

我真心实意地爱农民,农民也像亲骨肉一样待我。过春节的时候,张步伦老大爷怕我一个人孤单,又要自己做饭,就把我请到他家,让我坐在炕上,端来饺子和各种菜给我吃。平时我的衣服破了,大娘大嫂帮我补;被子该洗了,有人帮我洗;劳动太累了,有人劝我休息。总之,他们处处疼我爱我关心我,使我感到虽然离开了在天津的父母,但在这里同样有我的亲人。他们除了关心我的生活外,还经常主动地告诉我队里一些地、富、反、坏分子的情况和表现,耐心地教给我农业生产技术;我有了不对的地方,他们也及时地不客气地给我指出来。我自己正是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在这些老贫雇农的热情帮助下,逐步成长起来的。

挑担子练本领

一九六二年冬,为了充实农业第一线,组织上把我从猪场调回生产队。我想这是我学习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的好机会,谁知道回去以后,社员就选我当生产队长。我真是又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社员信任我,敢把担子交给我;害怕的是自己不懂农活,缺乏领导生产的经验,如果领导不好生产,国家计划完不成,社员生活受影响,那不是给党和群众造成了损失吗?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公社党委书记,说这个担子太重,我挑不动,还是先让我当个普通社员锻炼锻炼再说吧。他鼓励我说:“担子重不可怕,勇敢地挑起来,练练就好了。只要能坚决地依靠贫农下中农,多向群众请教,就能把工作做好。”他的话给我指明了方向,也给了我力量。我想,孩子哭了找娘去,我有困难找党去,找群众去,就会有办法。既然党和群众交给了我这个任务,我就应该坚决想办法干好。虽然下了这个决心,但实际干起来,并不容易。领导生产就得懂生产,可我农活不全会,什么时候干什么活,各种工种该用多少工,劳动力该怎样安排等都不大摸门。面对这些问题怎么办?没有别的办法,就是好好学习。我虚心地向老农学习农活技术,向他们请

教如何安排生产的经验,边看边干边学,随时请老农检查我干的活有什么不合质量的地方。经过两年各的努力,现在像育秧、栽秧、挑大小垅沟、挠秧、割稻子、犁地耙地、赶车等农活,我都插上了手,对怎样安排生产、农活,怎样合理组织劳力等也摸着了点门,在领导生产上也初步取得了发言权。今年我和副队人长刘继业合搞了一分五的尼龙育秧法试验,和队里的干部、老农、青年一起组织了一个试验组,准备搞二十亩地的高产试验田,以便更好地熟悉生产产,取得经验。当了队长以后,我始终坚持参加劳动。去年一年做了近五千个工分,合三百多个劳动日。社员们看到我能和他们一起劳动,对各种农活都能插上手,又愿意和他们商量问题,有什么话都愿意对我说,这使我在领导生产中避免了许多差错。从这段工作中,我体会到,越是困难的地方、困难的工作,越能练本领;越是重担子,越能磨炼革命意志。革命就得克服困难,不克服因难就算不了革命。对自己的缺点错误进行斗争,也是自我革命。干革命不能空喊,而要从日常具体的工作做起,从干的当中练出本领来。

站得高看得远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我和社员的收入也不断增加,生活一天大好起来。生活艰苦是对人的考验,生活富裕更能考验人的意志。去年,我分了五六百元钱,七百多斤超产粮。有人就对我说:“这钱是你挣来的,粮是你用劳动换来的,花点不算错,应该买块‘大三针,买双皮鞋,买件皮袄,穿着好些,吃的也该好些。”也有的人对我说:“你现在当了支书、队长,大小是个干部了,出来进去的,也该穿的像个样子,不要老是土里土气的。”我结婚的时候,有人劝我请客收礼,爱人生了孩子的时候,有人劝我大摆酒席。我觉得这些都不对。我不能光考虑自己生活好,而要首先看到队里还有一些贫农下中农群众,因为家里人口多,劳力少,生活还不太富裕;还想到有不少灾区群众的生活更艰苦。特别是,我们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还没有完全改变,台湾人民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劳动人民没有得到解放,仍在受着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想到这些,我就觉得绝对不能团为自己有了钱和粮,就变成近视眼,让钱和粮把自己的眼睛遮住。我应该继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发扬革命精神,站得高,看得远。于是,我就把分到的粮卖给国家一部分,其余的粮和钱借给生产队一部分,帮助了困难社员家一部分。这样处理了,才觉得一身轻松。我把这些钱粮看作是党给我的,要是在旧社会,我这个农民的儿子,还不是和父亲一样给地主扛活,那能来这么多钱粮!因此,对这些钱和粮,我只有使用权、保管权,没有浪费权。我们应该少想家庭,少想个人,多想想六亿人民,多怒想全世界人民,把钱用在刀刃上。应该永远保持革命长辈英勇牺牲、艰苦奋斗的传家宝。这个传家宝一时一刻也不能忘掉,忘了它:就忘了本,忘了革命,而这对我未说是很危险的。

我在农村落户七年了,如果说有一点成绩的话,主要是毛主席给我指出了前进的方向,是党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是群众对我的热情关怀和帮助,还有我生长在一个革命家庭里,父亲对我的经常帮助和指教。我自己在各方面都还很不成熟,我所做的工作离党对我的要求还很远。今后,我一定要牢记过去,扎根在贫农下中农群众中,好好读毛主席的书,听党的话,向一切先进人物学习,不断地进行思想改造,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把自己锻炼得更坚强,立志作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新农民。

猜你喜欢
社员劳动农民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In situ synthesis ofhydrophobic magnesium hydroxide nanoparticles in a novel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