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2008-05-27 08:23王素芹
中州学刊 2008年3期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

王素芹

摘要:目前,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手段不断翻新,绿色壁垒成为制约农产品的最大障碍。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极大促进了出口增长,从而引起有关贸易国的恐慌,纷纷高筑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构成巨大的压力和严峻挑战。在此形势下,我们需要搞清遭受绿色壁垒的原因,以便采取正确对策,保持农产品出口的持续发展势头。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市场

中图分类号:F75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3—0065—03

一、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冲击

绿色壁垒是在国际贸易中,某些国家借口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制定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和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标准,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从而达到贸易保护目的而设置的贸易壁垒。绿色壁垒是近几年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在农产品贸易中表现更为明显。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大国,农业占据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农产品出口极大推动我国出口的增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可以凭借价格上的优势,利用WTO的相关条例促进农产品出口的迅速增加,然而最近几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虽说年年增加,但占出口总额的比例却在不断下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频繁遭到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通报、退货、销毁以及暂停出口的事件不断发生,遭受更多的则是绿色壁垒。

1.影响出口市场的巩固和扩大。我国加入WTO以来,农产品出口快速发展,亚洲、欧洲、北美成为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贸易市场,主要的出口市场集中在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WTO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而这些国家与地区正是环境保护行动较早、公众环境意识强、环境标准严、环保技术先进的国家。它们在质量和技术标准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环境保护体系也越来越健全。我国许多出口产品因达不到它们的“绿色标准”而经常被排挤在国际市场之外,出口市场不但难以巩固和扩大,而且有缩小的可能。

2.绿色壁垒造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量的下降,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1997年至2002年的5年间,我国出口商品因遭遇“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商品价值达400亿美元。2003年商务部的调查显示农产品出口因技术壁垒损失95亿美元左右;2004年以来,欧盟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技术标准,大大增加了我国农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难度。与工业产品相比,农产品大多是食品,国际市场的环保要求就更严格,但从现状看,农产品恰恰是我国目前环保最薄弱的商品。

3.降低了出口经营的经济效益。在绿色浪潮的冲击下,非绿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小,利润率越来越低。我国出口产品绝大多数为非绿色产品。在目前生产力水平特别是科技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促使产品绿色化,就要对众多产品从设计、生产、运输、营销、服务等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绿色化管理,从而增加更多的检验、测算、认证、包装等费用,使出口成本大幅度上升,降低出口经营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际原因

1.WTO框架的不完善。WTO在1994年取代GATT时,继承了GATT1994的全部条款和15个附加协议,其中包括农产品协议、技术贸易协议和动植物健康安全协议(SPS)。SPS规定WTO成员国有权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些国家则利用这条规定作为限制、歧视它国出口的工具,以此维护本国同行业的利益。SPS评判一个国家是否遵守了WTO规则,依据的是“科学证据原则”、“风险评估原则”和“国际协调原则”,而这些原则本身就比较模糊,很难加以准确的界定,导致许多贸易争端不但得不到有效解决,反而成为一些国家滥用的工具。

2.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和全球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近年来,由于过度开发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所引起的自然灾害给人类足够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知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纷纷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关于环境保护的例外条款,在环境保护上做文章,通过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相对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从而限制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3.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强化。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使得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因此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就获得了价格优势,从而能大量进入国际市场。目前我国农产品中蔬菜、水果、禽肉、水产品已得到一些国家消费者认可,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势必会对进口国同行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这些国家和地区出于保护本国市场的动机,制定过于苛刻的条件。我国加入WTO后,日本、韩国、欧盟由于利用关税来保护本国本地区市场已很有限,便纷纷以食品安全为由,采取提高产品质量标准等办法,致使技术性贸易壁垒大大增加。

(二)国内原因

1.生产方面的原因。(1)产品质量差,农药残留高。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森林资源大量减少、沙漠面积扩大、耕地质量下降、工业农用化学品污染严重、旱涝灾害频繁等。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使其在国际绿色技术标准严格的检测体系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2)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标准化意识淡薄。我国农产品贸易主体的各种主体意识淡薄,许多农产品出口企业对国际通用的国际标准和技术管理措施知之甚少,对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手段缺乏了解,而国家目前还不能很好地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宏观上予以指导,因此,在农产品出口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往往不知所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生产方式落后、效率低下。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基本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专业农业大户比例较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迟缓。生产经营方式上的规模细小化、个体化,给经营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也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绝大部分农产品产值的增加还是以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这种生产方式生产的农产品难免低质化,在国际市场上遭到限制。

2.初级产品比重大,产品的附加值低。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由于加工企业的整体素质不够高,大部分农产品以原料或初级加工产品的形式在进行贸易流通,增值利用率很低;大部分出口农产品的包装简陋,造成产品价格得不到提升。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广大出口企业为了争夺海外市场,往往不惜成本,竞相压低出口商品价格。无序竞争的恶果,一方面使本国农产品出口价格持续下跌,出口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另一方面也是诱发进口国实施“绿色壁垒”的重要原因。

3.流通过程方面的原因。(1)市场结构集中。从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来看,亚洲地区仍占我国全部农产品出口比重的70%以上,出口地区过于集中。(2)信息服务渠道滞后,农产品生产、销售的中介组织,造成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不健全。由于我国现有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大多规模较小,经营的产品种类也较为单一,对市场的信息了解有限,同时得到的信息滞后,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整个行业也缺乏一个统一的机构从事市场信息的集散,常出现某个企业在国外遭受绿色壁垒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国内许多企业仍重蹈覆辙的现象。

4.技术标准低,管理落后。(1)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法规不完善,认证能力低。我国现行的出口检疫标准不完善并且与发达国家的质量标准差异极大。如我国有关食品及食品原料卫生标准严重滞后,甚至缺少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在我国1845项涉农国家标准中,75%标龄在5年以上。而同期一些发达国家的粮食卫生法规和标准修订发展很快。使得我国目前实行的标准对农产品的出口没有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2)农产品检验检测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农产品出口的需要。目前对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的监控主要是制定安全卫生指标,这些指标多是以微量、痕量水平存在,常规的分析手段很难检出。而我国目前虽已有500余项分析方法标准,但多为常规的重量法、容量法或比色法,与发达国家采用的离子色谱、等离子质谱等微量、痕量级分析技术相比差距很大,难以满足大批量产品检验及产品的快速通关检测需要。

三、拓展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对策

1.充分利用WTO规则维护正当权益,建立有效沟通机制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

针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WTO专门有保障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条款。各个国家可以以不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需要的方式,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本国利益;WTO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也明确把“市场准入”,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列为首先考虑的十个问题中的第六个;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中的例外条款规定:在标准制定和实施方面,如果由于气候、地理等因素或基本技术问题等使某种国际标准不适用时,不要求勉强与该标准一致;执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要给予发展中国家更优惠的待遇,允许其保护当地技术,而不需要与国际标准一致,在一定时期内,可全部或部分免除义务。因此,我国在进行农产品贸易时,可充分利用WTO有关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条款,根据我国的国情、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业发展程度以及气候、地理条件等实际情况,在对外贸易中争取最大的自身利益;要加强对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分析研究,对确实属于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方面的规定,要努力做到产品符合其要求,对于以此为由实施贸易保护的行为坚决予以抵制;积极利用WTO贸易规则,解决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如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比较公平、快速地解决其他国家对我国不合理的倾销、反倾销;利用WTO谈判的参与权和制定新规则的发言权,扭转被动接受和承受别人谈判结果的不利局面,充分表达我国利益,从而为我国农产品新市场的开拓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顺利的途径。

2.科学生产,加强管理,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

(1)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加快卫生注册。我国应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大力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HACCP体系认证或积极申请卫生注册登记,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2)突出特色,统筹规划。要对现有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产经营贸易企业,在扩大规模、突出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绿色”改造,使其尽快具有一定规模,带动绿色农产品出口。(3)加快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含量。以绿色农产品的种植技术创新为重点,加强现代生物技术、生态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的技术创新力度,同时还要加快绿色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包装等的技术创新。要尽快改变技术落后、瓶颈制约因素突出的现状,不断提升我国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4)加强绿色农产品的管理和监督。我国应加强绿色农产品认证监督管理,确保认证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树立绿色农产品良好的信誉,加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藏的贸易全程监控管理。加大打击假冒伪劣绿色农产品的力度,维护绿色农产品市场秩序;加强法律监督,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确保绿色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

3.加大政府农业政策支持力度

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离不开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府的支持政策在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仍有很大的空间。(1)用足“绿箱”政策。“绿箱”政策是指政府执行某项农业计划时,其费用由纳税人负担,没有或仅有最微小的贸易扭曲作用,对生产的影响很小的支持措施,以及不会给生产者提供价格支持作用的补贴措施。“绿箱”政策不会引起贸易政策的扭曲,WTO农业协议不要求削减、也不限制将来扩大和强化该类政策。(2)用好“黄箱”政策。“黄箱”政策是指对生产和贸易有直接扭曲作用的政策。“黄箱”虽然对生产和贸易造成一定的扭曲,但这种政策主要是对本国农业的保护,WTO有关协议要求限制使用和逐步削减。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应充分借鉴国外对农业支持的经验,在WTO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利用“黄箱”政策,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3)开辟“蓝箱”政策的新空间。充分利用“蓝箱”政策的规定对农民进行适当补贴,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拓宽市场。(4)健全农业金融和保险制度。农产品出口不仅受国内外经济因素的影响,还容易受到非经济因素如政治因素影响,企业风险更大,应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因此我国必须建立和健全农产品出口金融和保险制度,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产品出口的发展。

4.全力拓展国际市场

我国农产品贸易集中度较高,贸易风险程度大。因此应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实施多元化战略,努力创建一个富有弹性的多元化出口市场体系。目前我国主要的出口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和日本,而它们是绿色壁垒的主要发源国,因此,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农产品出口促进工作。在稳定和扩大日、韩、美、东盟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欧洲、中东、独联体等新兴市场,努力发展拉美、非洲和大洋洲市场,应本着贸易互补、农业合作、互利互惠的原则,逐步扩大内地农产品在台湾的市场占有率。鼓励农产品企业开展国际营销,利用国际博览会、展销会等国际销售渠道,举行农产品推介活动;利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优先资金,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参加国际专业展览和新市场、新产品的推销活动;加强与国外华人各种组织的联系,以此为新市场开拓的中介,积极建立与新兴市场的稳定贸易渠道,采取灵活贸易方式,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扩大农产品出口,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程国强.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水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何启伟.山东省出口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山东蔬菜,2005,(1):2—3.

[3]柯炳生.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理论、现状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3,(2):34—40.

[4]李拓晨,王吉武.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5,(5):158—160.

[5]刘同理.2004年山东农业和农村发展状况与2005年趋势展望[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

责任编辑:伊人

猜你喜欢
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这些模式解决农产品滞销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法律对策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