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与中国传统言语观

2008-05-27 08:23
中州学刊 2008年3期
关键词:传统

周 琴

摘要:成语是汉语中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它们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语言中的活化石,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从中可以折射出古人的思维与言语观念。中国古代重视“立言”,并且是把它列为与“立德”、“立功”并提的“三不朽”之一。我们从成语中体现的中国古代言语观可以看出,言与行应该是统一的,但更为强调和重视行。若上升到认识论的角度,则明确地表现为实践第一的观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我国古代传统言语观对后世有着很深的影响,它要求言语理论应有社会针对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古代言语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社会政治存在着血脉联系,在汉语成语的生成和应用中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汉语成语;传统;言语观

中图分类号:H1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3—0239—03

成语是汉语中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它们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语言中的活化石。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贯通于古今,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从中可以折射出古人的思维与言语观念。

中国古代重视“立言”,并且把它列为与“立德”、“立功”并提的“三不朽”之一。中国古代言语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社会政治存在着血脉联系,在汉语成语的生成和应用中起关键作用。刘向《说苑》中曾引子贡的话说:“出言陈辞,身之得失,国之安危也。”成语中也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之说。由此可见,大到治国安邦,小到立身处世,都离不开人的言语行为,所以正确运用语言是处世的必要条件。

笔者对《中国成语大辞典》中出自古代、包含言语观的成语做了穷尽式搜集,并将所搜集到的313条成语进行汇总,根据辞典中给出的释义查出出处和该成语产生的朝代,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的纵向历时顺序进行梳理和横向共时层面的描写,分析特定时代汉语成语的言语观特点。然后,笔者从包含言语观的成语中“言”、“言”与“行”的关系两方面分析成语中投射出的古人对于语言运用、语言观念的一般看法,从“成语”这个视角,总结中国古代言语观,探析古代社会的人际交往和文化形态。

从汉语成语看中国传统言语观的“言”在对汉语言语观成语进行历时层面的梳理分析基础上,笔者针对这313条成语所反映的言语特点及意义,在共时层面上将之分为五类进行分析。

1.言语的标准合乎“礼”

《论语•子路》篇载:“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先正名乎。”这里,“正名”的真正涵义是以礼来规范言语过程,衡量言语优劣。而所谓“礼”就是“周礼”,包括周朝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行为准则,“名正言顺”也就是要求人们日常交际的言语行为要受制于“礼”。因为春秋末期,正值“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时期。所以这时期的言语观把言语纳入了“礼”的范畴加以讨论,都力图借用“绳墨之言”,即用那些可作为准绳,合乎道德圣智的言论来恢复“周礼”,安天下。由此可见,传统言语观体现出“立德”高于“立言”的特点,言应该“约之以礼”。

“名正言顺”的观点,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对后代意义重大。在现实生活中,言语行为总是在人们相互交往中进行的,所以言语行为要根据具体的言语环境,使话语符合言语环境和主题身份,要掌握分寸,避免言语失误,否则就会影响人际交往。同时,言语行为也要做到谦逊礼让而且适时,该说的时候就说。这应该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共同遵守的言语行为标准。

2.言语的态度强调“慎重”

所谓慎言,就是对说话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因为言语不仅是说话,它还涉及行的问题,言语最终要在行为上得到体现,所以不能夸夸其谈。如果言语不慎重,不仅会造成错误,严重的话还会祸国殃民。所谓“言出患入”、“一言丧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言语必须守信,必须说到做到

所谓“天子无戏言”,指帝王讲话要慎重,不作儿戏之语。“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表示一句话说完,就不再反悔。所以只有说到做到,才是“言而有信”;反之,若“自食其言”,那么就是“言而不信”,即说话不守诚信,说话不算话。

“信”是治国安邦、安身立命的道德准则,所以言语必须讲“诚信”。言语要守信的思想,不仅是涉及言语态度的问题,而且是关乎治国经邦的大问题。因为小至社会成员的言语,大至一个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都必须讲究诚信,所以守信的思想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大意义,仍不失为现代社会言语行为的一个道德标准。

(2)言语应该忠实,讲真话

言语要客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掩饰,不欺诈,也不夸大其辞;否则不仅会“祸从口出”,而且会“一言丧邦”。

《论语•卫灵公》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意思就是说,如果做到“言忠信,行笃敬”,即使到偏远的地方也可以;反之,如果“言不忠信,行不笃敬”,哪怕近在州里也是行不通的。可见,言语忠实不仅涉及言语态度,同时也是立国之道。言语真实的思想对现代社会影响很大,因为它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都要真实,实事求是,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即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凡说出的则已毫不保留。应避免“言过其实”,避免“顺口开河”。

上述言语忠实和诚信原则符合传统社会的“礼”,而“礼”本身是“言”的根本标准。《论语•颜渊》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是说,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所以,人的言行应以“礼”为标准。《论语•述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之所以不语“怪、力、乱、神”,就是因为它不符合“礼”。

3.言语的内容要求“及义”,要求“准确”

言语内容须“及义”,“义”即道义、有道理。“及义”则指内容及于道义,不讲不着边际的空话、套话。要求“言必有中”,即话都能说到点子上。

言语及义的原则对现代社会影响也很大,一个人说话或写文章都要求准确地表达意思,不说则已,要说就要说得恰到好处并且正确无误。应避免“词不达意”,即说话或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论语•卫灵公》中所说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以哉”,指的就是那些整天聚在一块、说的话都达不到义的标准、专好卖弄小聪明的人很难教导。

4.言语表达应处理好“文”和“质”的关系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这说明古代是重视言语的文采的。但是,重视“言语”的文采只是“言语”的一个方面,《论语•学而》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所谓“巧言”,是用华丽的言辞来掩盖虚假的内容。所谓“美言不信”,指的就是华美的言辞、文章其内容往往不真实。

所以,言语表达要处理好文质关系:“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就是说,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所以只有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既反对“花言巧语”,又不赞成“语言无味”。这种文质结合的关系对现代社会不无裨益,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做诗行文,带领我们达到“言近指远”和“意在言外”之境界。

5.对待言语的方法和选择自身言语的方法

对待别人的言语必须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因为仅仅凭一个人的言语不能判断这个人的品质,相反,如果因发言人地位低下等原因,意见就不被采纳,也是不可取的。所以,统治阶级应该做到“广开言路”,尽量给臣民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要领会“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即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说的缺点错误,也应该引以为戒。不能“以人废言”,不能因为说话人的地位低下或犯有错误就不采纳他所说的正确意见;亦不能“以言举人”,不能仅根据言论来举荐人才。

选择自身言语必须因时而言,因人而言,分清对象,分清场合。言语必须根据场合、交谈对象的不同来选择、确定不同的言语。做到“相机而言”,观察适当时机而说话。做到“在官言官”,处在什么地位就说什么话。不能“语不择人”,讲话不看对象。

从汉语成语看“言”与“行”

1.强调言行一致

在中国传统言语思想中,言与行应该是统一的,反对两者的分离。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即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坚决、果断。应做到“言行若一”,还必须“坐言起行”,应该避免“言不顾行”,即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避免“行不顾言”,避免做事不守信用。

《论语•里仁》中说:“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就是说,古代的人之所以不轻易出言,是担心自己说了但做不到;如果说出话来却做不到,那就是可耻的事。所以,言行一致的原则仍应是现代社会人们言语行为的根本准则。“言清行浊”的人,即那些话说得很漂亮而行为却是肮脏的人,违背了言行一致的行为准则。所以,从古到今,社会提倡的都是“谨言慎行”,即说话小心、行动谨慎。

2.主张行比言重要,强调和重视行

前面提及“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代表古人以说的超过做的为耻,这正好说明了古代传统言行观强调和重视行。既然行比言重要,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古人教导我们应该“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即话要少说,勤于做事,同时主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要先说后做。因为言是主观性的,而行是客观性、实践性的,行相对于言来说更有现实意义,也更难落实和兑现。所以不能“徒托空言”,即不能只说空话,却并不实行。这其中也蕴含了“知易行难”的思想。古代以“言不践行”的人为耻,即那些说了话却不能实践的人是可耻的。

3.强调听言观行

之所以要“听其言而观其行”,是因为“言”可能蒙蔽人的眼睛,一个人的“言”有时并不能代表其内心真实的想法。所以考察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重要的是观察他的行为,从这个角度也证明了行比言更重要。我国传统言行观主张应以人的实践行为作为评判人的标准,要求“察言观行”,即考察其言行以知人。做到“听其言而观其行”,即应以一个人的行为实践,而不是仅仅凭其言语,来判断这个人的品质。

从以上对于成语中体现的古代言与行关系的论述可以看出,言与行应该是统一的,但更为强调和重视行。若上升到认识论的角度,明确地表现为实践第一的观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所以思想理论也应指导社会实践,思想的确立不能脱离实践,否则就会成为空谈。我国古代传统言语观对后世有很深的影响,它要求言语理论应有社会针对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陈光磊,王俊衡.中国修辞学通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2]李凯.儒家语言观及言语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3]郑奠,谭全基.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一鸣

猜你喜欢
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世界各地的新年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传统石的聚散巧拙
“竹”的传统与创新
礼与传统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