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发展观、价值观、实践观视域解读

2009-05-07 09:22余达忠
关键词:发展观实践观生态文明

余达忠

摘要:发展观视域的生态文明坚持从可持续发展理念来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观视域的生态文明,坚持以大自然生态系统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用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实践观视域的生态文明,朝着生态化,即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和生活方式生态化的发展方向,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的文明社会。

关键词:生态文明;发展观;价值观;实践观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09)01000106

文明是人类为适应自然而创造的成果,文明本质上体现的就是人类与自然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生态文明坚持从可持续发展理念来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实现环境正义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观视域的生态文明

文明一般用来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或程度,是与蒙昧、野蛮相对的概念,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一种类型。“一个文化一旦达到了文字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使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有某些进步,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制度已经发展到至少足以解决一个复杂的社会秩序、安全和效能的某些问题这样一个阶段,那么这个文化就应当可以称为文明。”

文明出现的主要表现是文字、城市、金属工业、宗教性建筑和伟大的艺术。“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利,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

文明的出现,标志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状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文明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就会产生和出现不同类型的文明。人类创造了什么成果,获得了怎样的进步,实际上也就创造了什么样的文明,进入了怎样一种文明状态。

如果以文字、青铜器和城市的出现作为文明产生的标志,那么,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正在到来的生态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持续时间将近1万年,直到现在,地球上仍有一半的地区还处在农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是在原始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约公元前3500年前,一些已经改进生产技术,正在耕种这片干旱的荒原的农业公社,成功地完成了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到文明的过渡”。在文明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技术上的特征也正是概括文明类型的主要依据。农业文明就是以农业耕作为特征、以农业为基础的文明。它是一种缓慢生长的文明,而其缓慢生长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技术和经济资源。“技术上的种种限制规定了农业文明无法突破的最高限度。这些文明并不缺乏发明、和某些较高的生产力,但它们对所处的自然环境,确实缺乏系统的理解;这种环境能使发明成为多少有点规律的趋势,而不是对过去遗留的特别成就的继承。”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棉纺纱业中出现两个重要发明,即1764年哈格里森发明的“珍妮纺纱机”和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的“水力纺纱机”。这两个发明开始了以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革命,这既是科学技术上的革命,也是生产方式的革命;既是人与人关系的变革,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变革。这场革命标志了工业时代的到来,标志一种新的文明即工业文明将取代农业文明而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流。工业文明是从农业文明中的手工业、手工工场里发展起来的,是手工业工艺的改进、效益的提高和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化的结果。工业文明带来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资本的大力增加,带来了社会物质财富的空前积累。但是,以技术为主导、以消耗自然资源来实现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工业文明,在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发展后,正让人类社会面临一场新的危机——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人们试图提高粮食的生产,却加速了对环境的污染,结果反而降低了地球提供食物的能力。”“技术的进步不仅威胁着生态平衡,而且也带来了爆发核战争的危险,不论是前种危险还是后种危险,或两者一起,都会毁灭整个人类文明,甚至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一种取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的产生,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的、必然的趋势与进程。

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社会的最大威胁就是生态危机。从人与自然建立关系开始,自然环境就发生了变化。但在整个农业文明时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整个自然生态总体上仍然没有超出生态系统所能容许或能承受的限度,人类没有普遍感受到生态的危机。到了工业文明时代,随着产业革命向着广度和深度发展,特别是自20世纪40年代以后,逐渐出现了大型的煤炭联合企业、钢铁企业、汽车制造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特别是石油化学工业等,形成了现代化的大工业体系,人类向环境中所排放的废物、污染物,不论在种类和数量上,还是在对环境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及所造成的危害上,都在极其迅速地扩大和增长着,生态失衡、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

生态文明正是人类为应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而进行的必然的选择。早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坦斯勒就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但生态真正被人类所关注则是在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出版之后,人类也从此开始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历程。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并于1987年在其长篇报告《我们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里约热内卢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再次深化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确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互相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进入21世纪后,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一个生态文明的时代正从工业文明中走来。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强调,文明起源与生长的法则是人类对各种挑战的成功应战。一个文明如果能够成功应对来自环境的挑战,那么它就可能走向繁荣和发展,反之,则会导致衰落和灭亡。

从发展的视域解读生态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认清生态文明所要建立的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生态文明在应对自然的挑战中所要进行的应战。在农业文明时代,由于技术进步缓慢,人类无法与大自然对抗,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顺从,由自然主宰和决定人类的发展与命运。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受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支配,在技术与利益的驱使下,人类产生了征服自然的思想,人成了自然的主宰,“控制自然不是人类的伟大事业,而是维护特殊统治集团利益的手段”。

也正是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这种关系,直接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发生。生态文明正是对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这种征服、主宰关系的反动与超越。生态文明坚持从可持续发展理念来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是一个整体,是可持续的保障,“从广义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就是进入后工业时代人类应对环境的挑战的应战策略。

二、价值观视域的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要建立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关系,它的哲学基础是生态整体主义;这是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中心主义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可以追溯到农业文明时代的古老时期,其核心就是把人看成一切存在和价值的中心,认为自然中的一切都为人类所用、所支配。“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哲学观念,它断言伦理原则只适用于人类,人类的需要和利益是最高的,甚至是惟一的、有价值的和重要的。因此对非人类实体的关怀仅限于那些对于人类有价值的实体。人类中心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美索不达米亚时代,很可能是西方文明中最古老的道德立场之一。”人类中心主义只承认人的内在价值,而不肯承认自然界其他物种或生态系统的同等特征及其相关权利,它实质上是一种物种间的利己主义。在人类中心主义那里,人类生态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也应当是人的利益。也正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主导,科学的目标变成了寻求、操纵和剥夺自然的知识。一旦蕴涵巨大能量的科学技术成为人类无止境地向大自然肆意掠取资源的工具和手段,一旦人的需要成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原则,为满足人的永远不可能满足的需要的所有经济活动,就必然会导致生态危机的发生。要改变危机,我们就必须超越传统的范式,转向一种新的价值观,并在新的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思想革命。

生态整体主义,就是我们从生态危机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思想新范式,一种新的价值观。

生态整体主义又称生态中心主义,是深层生态学的重要思想,是西方现代环境运动的产物。《寂静的春天》的作者卡逊的著作和行动,是深层生态运动的开始。进入20世纪70年代,深层生态学思想为挪威学者阿伦•奈斯所奠定。奈斯指出:“深层生态学的一个基本准则就是,原则上每一种生命形式都拥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当然,正如现实所示,我们为了吃饭而不得不杀死其他生命,但是,深层生态学的一个基本直觉是:若无充足理由,我们没有任何权利毁灭其他生命。深层生态学的另一个基本准则是:随着人类的成熟,他们将能够与其他生命同甘共苦。当我们的兄弟、一条狗、一只猫感到难过时,我们也会感到难过;不仅如此,当有生命的存在物(包括大地)被毁灭时,我们也将感到悲哀。在我们的文明中,我们已经具有了随我们支配的强大的毁灭性工具,然而我们的情感却是相当不成熟的。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人的情感都是十分狭隘的。”奈斯说的这两条基本准则,就是著名的生态平等原则和自我实现原则,这是深层生态学立论的基础,是生态整体主义的最高准则。奈斯还进一步指出:“对于生态工作者来说,生存与发展的平等权利是一种在直觉上明晰的价值公理。它所限制的是对人类自身生活质量有害的人类中心主义。人类生活质量部分地依赖于从其他生命形式密切合作中所获得的深层次的愉悦和满足。那种忽视我们的依赖并建立主仆关系的企图促使人自身走向异化。”奈斯之后,尤其是20世纪80-90年代,更多的学者加入到构建生态整体主义的行列中,认为要改变现代社会的危机,就必须超越传统范式,而转向一种新的世界观。“新范式可以被称为一种整体论世界观。它强调整体而非部分。它也可以被称为一种生态世界观,这里的生态一词是深层生态学意义上的。”“从机械论范式转向生态范式并不是将来某个时刻才会发生的事情,这一范式转变目前正发生在我们的科学中,发生在个人和集体的态度和价值观中,发生在我们的社会组织模式中。”这种价值观坚持的两个基本原则是多样性原则和共生原则,这与以前的文明价值观截然不同的,其立足点就是允许人类和非人类的各种正当的利益在一个动力平衡的系统中相互作用,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前提,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是紧密联系的,要服从于生态的整体观。

在我国,生态文明作为一个发展目标,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随着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控制污染、生态维护、保护环境等一步步走来的,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逐步认识和反思的结果。生态文明目标和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确立,意味着党和政府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上,最终提升到了一个文明的高度,这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提供了一个更广阔、更具有前瞻意义的视野。

作为一种价值观的生态文明,坚持以大自然生态系统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放在自然界的大格局中考量,按自然生态规律行事。因而,经济社会发展,既要考虑人类生存与繁衍的需要,又必须顾及生态、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同步。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质,就是认定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一切经济社会发展都要依托这个基础,从这个基础承载力的实际出发,任何超出这个基础承载力的发展,都将带来不良以致得不偿失的后果。生态文明作为一种价值观,应该在更高、更广的意义上发挥作用,成为拥有能够影响社会经济生活,影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生态文明,既应该基于人类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全球层面指导人类的发展,同时也应该基于地区层面指导不同民族国家的发展。

三、实践观视域的生态文明

人类是在生态危机中开始生态文明建设的。1962年6月16日,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在《纽约客》上连载,由此,一场保护生态环境的全球运动拉开了序幕①;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通过第一个《人类环境宣言》,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运动的第一次高潮;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首都召开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重要文件,掀起环境保护运动的又一次高潮;2002年,联合国在约翰内斯堡召开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通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约翰内斯堡宣言》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实施计划》,把解决环境问题、保持人类社会持续稳定提到了人类发展的战略高度,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中国,1973年8月,召开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通过“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并实施,环境保护走上法制轨道;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提出“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的方针;1989年,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开拓有中国特色环境保护道路的口号;1996年,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节能减排控制计划;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可以说,进入21世纪后,全球性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已经开始了。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价值观被提出的时候,也同时作为一种实践观被提出来。1972年,罗马俱乐部公布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基于经济的盲目增长和工业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度消耗,提出共建一个“处于经济平衡与生态平衡的稳定状态的社会”。1981年,罗马俱乐部第十一份报告《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问题一百问》认为,经济与生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总体,“经济事业对于环境最有影响力,也安排着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与环境意识相统一的经济意识。由奈斯奠基的深层生态学,一开始就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在深层生态学学者那里,行动和实践更重要。1984年4月,在自然主义保护者约翰•缪尔诞生日,深层生态学的两位巨人奈斯和乔治•塞欣斯在加利福尼亚的死亡谷共同起草了一份深层生态运动应遵循的八条原则性纲领。同时,倡导者们还提出了许多鼓动性口号,号召人们进行生态实践,如“手段俭朴,目的丰富”,“活着也让别人活着”,“轻轻地走在大地上”,“放眼全球,着手全球”,等等。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本质上是一个建设的过程,是人类的一种进步状态;而这个过程或者状态的特征与标志就是生态化。正如农业耕作是与农业文明的标志,工业产业化是工业文明的标志一样,生态化即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生活方式生态化,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也就是说,实践观视域的生态文明,是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的文明社会。产业生态化,就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以实现其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及废弃物多层次利用的目标。生态产业化是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生活方式生态化就是采用地球生态所能承受范围内的生活方式,均衡甚至减少对资源的消耗,特别是对能源的消耗,注重生活的安全性、丰富性而不是舒适性、享受性。

文明是一种成果,而创造文明成果主要依靠技术的进步。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要否定现代科学技术,而是要否定支配现代科学技术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否定为了人的发展,而且仅仅是为现代人当下的发展而牺牲环境、破坏生态、有悖于公平正义的发展模式。作为实践观的生态文明,要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来制定环境与发展的目标,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体制:(1)保证公民有效地参与决策的政治体制;(2)在自力更生和持久的基础上能够产生剩余物质和技术知识的经济体系;(3)为不和谐发展的局面提供解决方法的社会体系;(4)着重把保护生态基础作为义务的生产体系;(5)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法的技术体系;(6)促进可持续性方式的贸易和从事的国际体系;(7)具有自身调整能力的灵活的管理体系。[6]60实践观视域生态文明的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和生活方式生态化,需要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实现,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是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是科学技术上的一场新革命与实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时,也从实践观上,即从科学技术的革命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我们既要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更要切切实实进行生态文明的实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生态化的技术手段,建立人与自然的全新关系,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人类在开发技术以改善生存状态方面也是独一无二的。在一代代不断传承下来的知识的基础上,技术革新导致了两大变革。首先是农业革命,它大概开始于一万年前的中东,现在已经扩展到了整个世界。它在许多方面已经被工业革命所取代,后者还在向这个世界更偏远的地区扩展。然而,证据表明,这第二次革命不会再持续下去,我们正在进入第三次革命阶段。这次刚刚兴起的革命以关注人类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特征。它认为,工业发展不能变成人类的无限增长。只有通过人类与作为共同幸福首要条件的自然体系之间的关系的重大变革,才能有可能维持一个人口可能高达100亿的世界。”[10]生态文明时代已然到来,但这个时代不是自然到来的,需要建设与实践,这是当代人也是后来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动纲领。

参考文献:

[1]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5-26.

[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3]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4-175.

[4]汤因比.历史研究: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74-98.

[5]莱斯.自然的控制[M]//王树恩,陈士俊.人类与环境.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86.

[6]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7]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8]梅多斯•D.增长的极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49.

[9]奥尔利欧•佩奇.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问题的一百问[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68.

[10]丹尼斯•皮拉杰斯.建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M]//薛晓源,李惠斌.当代西方学术前沿研究报告2005-2006.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14-515.

(责任编辑张月红)

猜你喜欢
发展观实践观生态文明
马克思实践观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笑傲2017乃至未来 三观之外你还需要“发展观”
阐述及辨析阿玛蒂亚·森发展观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共享发展理念内涵、障碍和路径探索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点
马克思对旧哲学基础的反思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