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2009-05-07 09:22王秀芬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文明

摘要: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系统相对脆弱、环境容量相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发展中的重大瓶颈。为应对这一难题,中国学术界和出版界曾组织撰写并编辑出版一系列有影响的相关论丛。为此,从文献学研究维度,以绿色文献论丛为选题,对这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进行较为密集的专题梳理和扼要选介,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资源;绿色文献;循环经济;负面警示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09)01001207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系统相对脆弱、环境容量相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发展中的重大瓶颈。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而所谓生态文明:“从发展的历时性角度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也就是前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以往包括工业文明阶段蕴涵的生态文明因素在内的所有的积极成果;从发展的共时性角度讲,生态文明则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相对并渗透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以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生态化转向。”[1]笔者发现,在当代世界环境运动史上,有许多绿色经典文献以其对地球生命系统与生存环境复杂关系的深刻领悟,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生存家园毁损和生存危机之忧患意识的深层挖掘,对人类传统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生产方式的深沉反思,形成有史以来最为波澜壮阔的旨在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环境的绿色思潮。[2]为此,笔者曾以“绿色文献译丛:生态文明精神资源扫描”为专题,就在当代世界环境运动史上产生的许多警世醒人,引领生态文明时代,成为生态文明进程里程碑,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整个人类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绿色经典文献”,在传播生态文明先进理念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精神资源价值进行了初步梳理。[3]在此,笔者从文献学维度,以国内“绿色文献论丛”为选题,对这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进行较为密集的专题考察。

一、人与自然:生态文明的永恒主题

从生态哲学审视,人类社会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关系的一般统一体,而且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层复杂关系,蕴涵着人与人之间的深层利益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深层利益关系,亦渗透着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层协调关系。[4]关于“人与自然”丛书,有这样几套值得关注:

一是由周光召院士和季羡林先生为丛书作总序,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于1996年推出的“人与自然丛书”,共10本,包括董光璧的《天地之初:自然的演进和生命的诞生》,周国兴的《崛起的文明:人类起源的文化透视》,傅道彬的《歌者的乐园:中国文化的自然主义精神》,吴国盛的《自然的退隐:科学革命与世界图景的诞生》,姜振寰的《理性的狂欢:技术革命与技术世界的形成》,秦鳞征的《破损的世界:现代文明的阴影》,余谋昌的《文化新世纪: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梅方权的《源头活水:资源、环境和人类的再生之路》,童天湘的《点亮心灯:智能社会的形态描述》,柳树滋的《春风吹又生:通向二十一世纪的绿色道路》等。周光召点评:“打开人类的文明史册,人与自然是其中的基本主题……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这三大文化主线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影响和规定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5]季羡林指出:人类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二,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三,个人内心思想、感情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其中尤以第一个关系为最重要,而且就目前现状看来,是迫在眉睫的问题”[6]。

二是由周光召为丛书撰写总序并任主编的“人与自然研究丛书”,由湖北科技出版社于1997年陆续出版,包括黄鼎成的《人与自然关系导论》,何希吾的《中国资源态势与开发方略》,胡鞍钢的《中国自然灾害与经济发展》,陆大道的《中国沿海地区21世纪持续发展》,牛文元、毛志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解析》,李荣生的《人与粮食概论》,姚建华的《西部资源潜力与可持续发展》,张文尝的《中国中部区21世纪持续发展》,郑度的《中国西部地区21世纪区域可持续发展》,董锁成的《中国百年资源、环境与发展报告:1950-2050年资源、环境与经济演变和对策》等10余本。周光召评价指出:“《人与自然研究丛书》是中国科学院组织科学家对人与自然关系这一重大题材进行理论研究和现实分析的成果。其目的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这部丛书分为若干个领域和题目,围绕着上述主题进行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它使人们更为系统地认识和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同时又不断调整人类自身的行为。把‘自然存在—人类活动—人地关系—区域发展视为一个整体,充分体现综合、宏观、整体的基本特性。”[7]

三是由欧阳自远院士作序、倪集众主编的“人与自然丛书”,由湖南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推出,包括倪集众的《石头:天然之宝》,汤顺林的《土地:人类安身立命之锥》,倪集众的《水:生命之源》,吴沿友的《生物:人类相依为命的朋友》,彭滨的《大气:地球的保护神》等5本。这套“丛书虽然是分别叙述与人类生存、发展最密切的地球表层的各个自然单元,但却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这套丛书以其鲜明的宗旨、独特的风格、严肃的科学态度,以真挚的情感和对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使命感,热情歌颂大自然,认真探讨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进化与和谐共存”[8]。

二、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文化范式

哈佛大学的爱德华•威尔逊把我们所处的时代称之为“环境”时代,准确地认知和抓住环境与生产、生活活动之间的矛盾,是走出在人类社会内部封闭的循环系统中界定主要矛盾的认识误区,形成在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开放循环中界定主要矛盾、生态价值高于一切的新观念的结果。应当说这种新观念才是今天认识和界定社会矛盾的科学观念。[9]由此,有必要完成人类文化从传统征服文化到现代生态文化的范式转换。

由殷登祥、徐恒醇主编的“生态文化丛书”,共6本,包括余谋昌的《生态哲学》,雷毅的《生态伦理学》,王松霈的《生态经济学》,陈茂云、马骧聪的《生态法学》,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徐恒醇的《生态美学》。该丛书被列入“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已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以“确立和普及生态与环境意识——评‘生态文化丛书”为题在《中国出版》2001年第3期对这套丛书给予高度评价;著名学者曲格平、邢贲思、厉以宁、汝信以“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生态文化丛书”为题在《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第8期也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作为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理事长,余谋昌先生对中国生态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自1975年以来,余先生从事环境哲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生态文化的学术理论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发表了这一领域的首批论著,提出了这一领域的初步理论框架和基本观点,开拓了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共发表著作10多种,论文100多篇。主要著作有《生态学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生态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生态学的信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当代社会与环境科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惩罚中的醒悟:走向生态伦理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全球研究及其哲学思考:“地球村”工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文化新世纪: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走出人类生存困境》(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高科技挑战道德》(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生态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自然价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等。其中,《生态学哲学》一书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优秀成果二等奖;《文化新世纪》获“五个一工程”奖;《生态哲学》获得第三届中国图书奖。

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的韩德信等主编的“生态美学丛书”共5本,由人民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包括韩德信的《中国文艺学的历史回顾与向生态文艺学的转向》,盖光的《文艺生态审美论》,岳友熙的《生态环境美学》,张艳梅、蒋学杰和吴景明的《生态批评》,王立、沈传河和岳庆云的《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外文学作品》。另外,中国环境文化丛书(第一套长篇生态纪实文学丛书)由国内著名作家、环境文学领军人物哲夫精心撰写而成,由花山文艺出版社于2004年底推出,包括《长江生态报告》、《黄河生态报告》和《淮河生态报告》。其最大特点是从生态环境入手,全面反映目前长江、黄河及淮河的水土流失、污染和治理情况,许多材料皆为作者独家采访所得,所写的也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真实新鲜,时代气息浓郁,具有警示作用和一定的学术价值。

三、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简而言之,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所强调的就是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10]

王文学主编的《生态经济丛书》共10本,由山西经济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包括穆月英的《世界未来纵横说》,韩东娥的《走向未来的战略》,潘云的《中国大地的压力》,王沅等的《黑色绿色的岔口》,刘光辉的《资源与财富大国》,许卓民等的《古代沧海的变迁》,刘清泉等的《近代实业的评说》,李振吾等的《自然物流的一角》,杨晓国的《遗产生态的魅力》,陈家骥的《新世纪发展之路》等。编写这套丛书的倡议是在1993年初山西省生态经济学会成立暨首次学术讨论会上提出来的,随即得到山西省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农经学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学术权威单位的著名学者、专家和教授热情鼓励并精心指导下,由山西经济出版社策划。这是山西省20多个单位的60多位领导、专家和学者鼎力合作的智慧结晶。

而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在可持续发展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科学出版社自2007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自2008年以来陆续推出《循环经济丛书》,包括黄海峰的《德国循环经济研究》,赵立祥的《日本的循环型经济与社会》,徐滨士的《再制造与循环经济》,孟赤兵的《产业循环经济》,孙佑海的《中国循环经济法论》,夏志东的《电子电气产品的循环经济战略及工程》,左铁镛的《循环型社会材料循环与环境影响评价》,李建珊的《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戚道孟的《循环型社会法律研究》等。

另外,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推出范跃进主编的“循环经济丛书”,共6本,由人民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包括张连国的《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科学范式》,张录强的《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吴宗杰的《从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的产业转型研究》,李建民的《中国循环经济战略选择的政治经济分析》,朱伯玉的《循环经济法制论》和广义循环经济研究课题组的《广义循环经济论》等。

上述这些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系列丛书,在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四、资源能源:生态文明的动力基础

资源能源既是文明进步的动力又是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传统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能源结构转变及其多样化,当代过渡能源及其再生化和理想生态能源及其规模化。[11]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撰委员会编的《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旨在反映中国自然资源状况和开发现状,研究开发利用前景、战略和对策。这是囊括各种资源卷和各省、区、市资源卷在内的巨著。中国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开发历史久远,再加上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和浪费破坏,如土地的乱占滥用、矿藏的乱采乱挖、森林的乱砍滥伐、草地的超载过牧等,造成多种资源日趋减少和贫化,人均占有资源量很低,几种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及世界人均占有水平的1/2、1/3、1/4,甚至1/7。因此,从资源人均占有量说,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根据国情,需要切实加强对资源的统筹规划。

仅以《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综合卷》为例,此书是集近40年来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研究与10年来国土开发整治研究的成果,历经两年多,由33位资源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而写成。全书分三篇二十七章。上篇为综合篇,共六章,扼要地阐述中国自然资源形成的背景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特点与评价,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自然资源开发的战略、开发的重点、资源环境的整治与保护及资源管理;中篇为资源篇,共十一章,按十一类资源分门别类地论述各类资源的特点与评价,开发利用状况与问题,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与保护整治的对策;下篇为区域篇,共十章,按资源结构的相似性、主要部门的一致性、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和省区的完整性,把全国划分为10个资源经济区,分区论述各区自然资源与经济的特点、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资源环境的保护。

化学工业出版社邀请国内一流能源专家撰写了《21世纪可持续能源丛书》,共有11本,包括王革新的《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姚强等《洁净煤技术》,赖向军的《石油与天然气——机遇与挑战》,张超的《水电能资源开发利用》,马栩泉的《核能开发与应用》,张希良的《风能开发利用》,罗运俊等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姚向君等的《生物质能资源清洁转化利用技术》,刘时彬的《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和保护》,褚同的《海洋能资源开发利用》,毛宗强的《氢能:21世纪的绿色能源》。这套丛书既包括常规化石燃料,又涵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介绍各种能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涉猎了各种能源。

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首届首席科学家王大中院士在丛书序言中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快速持续发展,但又面临着有限的化石燃料资源和更高的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由此,我国能源政策就是“坚持节能优先,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多元化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开展煤清洁化利用;采取综合措施,保障能源安全;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领域中,这套丛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不仅为能源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能源科学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信息和综合分析的政策工具,而且也使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当今世界正在走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与环境友好的能源新时代。”[12]

除此之外,该社推出一批高水平能源重点图书,如《节能与环境保护丛书》(林宗虎院士著)以及《煤清洁转化新技术丛书》、《清洁燃料丛书》等。这些图书强调绿色能源及其技术转化。

五、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实现目标

《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丛书共10册,由中国科技出版社于1999年推出,包括朱训的《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陈传友的《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张业成的《减轻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鹿守本的《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石宝珩的《能源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温克刚的《气象与可持续发展》,刘颖秋的《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曹凤中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浦庆余等的《自然景观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陈毓川的《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这套丛书的主编朱训认为,既不能单纯为维持环境现状而妨碍经济发展,也不应为经济发展而损害环境,而是要寻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13]

社科文献出版社自1999年以来,推出了中国社科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丛书”,包括徐嵩龄的《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郑玉歆的《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理论、方法与实践》,张晓明的《在哪儿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郑玉歆的《自然文化遗产管理:中外理论与实践》,周海林的《人类生存困境:发展的悖论》,张晓的《加强规制: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管理与利用》等。

中国科学院自1999年起,每年由科学出版社推出可持续发展年度研究报告。1999年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在世界上独立开创系统学研究方向,首次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总体评价和分类排序,由此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运行,提出了实施环境、压力指数和约束瓶颈的系统分析。2000年的“中国可持续能力的资产负债分析”集中研究并设计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2030年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的“零增长”,跨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第一级台阶;2040年实现能源和资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跨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第二级台阶;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跨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第三级台阶。报告首次独立提出系统辨识“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2001年的“中国现代化研究”在世界现代化研究领域独立开辟“系统学研究方向”,构建现代化研究总体框架,揭示现代化进程三大本质要点,提出辨识现代化方向和速度的三大宏观判据,定义中国现代化二元性特征,计算中国与当代中等发达国家的总体差距,制定衡量中国现代化八大“水平指数”,得到中国各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时间表。2002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国10年”,系统分析中国政府调控能力建设、生存安全能力建设、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建设。2003年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提出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概念内涵框架,在综合分析和对比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发展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和未来国际战略形势的发展动向,提出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对策建议。2004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核心、战略要点、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进行研究。其中对科学发展观的阐释以及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大战略突破,即发展战略的理论突破、形态突破和体制突破作了重点论述。2005年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主题,集中讨论在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设计;对于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完成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提出系统研究成果。2006年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阐述节约型社会对于未来中国发展的战略意义,总结国内外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教训。报告还首次提出节约指数,对世界主要国家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状况进行综合评价。2007年的“水:治理与创新”以转型期水问题变化为重点,围绕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四大水问题阐述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和解决途径,提出威胁未来中国发展安全多重水危机。2008年的“政策回顾与展望”,重点是近十年来可持续发展政策演变、取得进展、存在问题及未来政策展望。

六、自然灾害:生态文明的负面警示

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在某种程度上是人力所无法抗拒的,但灾荒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性的。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当今时代,降低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也增进了人类生存发展的成果。[14]湖南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推出由马宗晋等主编的“中国灾害研究丛书”,丛书涵盖灾害问题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马宗晋等的《灾害学导论》,郑功成的《灾害经济学》,王子平的《灾害社会学》,刘波的《灾害管理学》,许飞琼等的《灾害统计学》,曾国安等的《灾害保障学》,张建民等的《灾害历史学》,廖皓磊等的《灾害医学》,张家诚等的《中国气象海洋洪涝灾害》,李鄂荣等的《中国地质地震灾害》,隋鹏程等的《中国矿山灾害》,佘廉等的《中国交通灾害》等。这套丛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学术界对灾害问题研究的整体水平。这套丛书由全国20多名对灾害问题有深入研究的专家耗费4年的心血完成。它不仅在整体上具有理论创新性,而且其中有的著作还具有一定的拓荒性,如《灾害经济学》、《灾害管理学》、《灾害统计学》、《灾害保障学》等书,所涉及的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以往经济学界、管理学界和统计学界忽视的领域。因此,就丛书中单种书的开拓性价值而论,丛书确实在整体上代表着我国灾害问题研究的水平。其次,研究方法比较科学。以往研究灾害问题的一些著作,往往不是限于自然科学领域,就是将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割裂开来,读者很难把握灾害问题的全貌。本丛书不仅在作者队伍上实现两大学科领域的结合,而且在研著中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有机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成果的应用价值。如《中国气象海洋洪涝灾害》、《中国地质地震灾害》、《中国交通灾害》、《中国矿山灾害》等虽是研究具体灾种的著作,但阐述这些灾害问题的规律与特征,也提出了具体的可供操作的减灾对策。该丛书即使是理论性的著作,也有着很强的应用价值,如《灾害管理学》提供可供决策参考的灾害管理模型,《灾害统计学》提供了灾害损失评估的指标与计算方法,《灾害经济学》阐述追求灾害损失最小化的宏观与微观路径,《灾害保障学》提出一个新型的混合型灾害保障体系框架。[15]

由前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范宝俊主编,时任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作序,当代中国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第一卷:当代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二卷:中国自然灾害史与救灾史(1)(2)(3)(4);第三卷:灾害理论研究(1)(2);第四卷:灾害统计资料汇编;第五卷:灾害管理文件法规;第六卷:灾害防御对策研究;第七卷:灾害管理体制;第八卷:抗灾救灾;第九卷:灾害与保险;第十卷:灾害与医学等。20世纪90年代是联合国提出“国际减灾十年”全球行动的第一个十年,“让世界走向少灾的21世纪”的目标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心声和行动准则。中国政府于1998年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负责在中国贯彻落实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行动纲领。多年来,我们付出诸多努力并取得可喜成绩,但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经济建设密集性发展,自然条件日趋复杂且不断恶化,导致我国各种自然灾害成灾强度愈益严重,灾害间隔逐步缩短,减灾工作迄今仍任重而道远。为进一步强化全民减灾意识,认真总结中国人民长期同自然灾害斗争的经验,提高中国抗灾救灾的管理水平,在世纪之交,在建国五十周年之际,在“国际减灾十年”全球统一行动进入第十年之际,组织编撰中国第一套灾害管理传世藏书——《灾害管理文库》。这套《文库》全面系统地收集已有关于自然灾害的重要历史资料,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防、抗、救和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总之,这些以绿色文献为专题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比较密集地反映时代精神,初步显示人们的价值取向,特别是思维方式的生态化转向。[16]限于篇幅和本人学识以及未以“论丛”出版等原因,还有相当数量堪称绿色经典文献未列入本专题。对此笔者将另文专题研讨,以期推动生态文明思想资源的文献建设。

参考文献:

[1]包庆德.当代发展观演进的生态文明向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3):39-44.

[2]王秀芬.绿色经典文献十大分类选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1):49-53.

[3]王秀芬.绿色文献译丛:生态文明精神资源扫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3):55-59.

[4]包庆德.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环境伦理”[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2):59-67.

[5]董光璧.天地之初:自然的演进和生命的诞生[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

[6]余谋昌.文化新世纪: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

[7]胡鞍钢.中国自然灾害与经济发展[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8]倪集众.水:生命之源[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9]陈湘舸.论生态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2002(6):257-258.

[10]朱铁臻.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N].中国经济时报,2005-04-19(5).

[11]包庆德.生态文明:技术与能源维度的初步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2):34-39.

[12]陈志良.“21世纪可持续能源丛书”聚焦能源危机[N].科学时报,2004-12-23(B1).

[13]邢宇皓.为了丰厚家底和美好家园:《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丛书》引出的话题[N].光明日报,2000-03-16(C2).

[14]包庆德.清代内蒙古灾荒研究状况之述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5):87-93.

[15]高山.评“中国灾害研究丛书”[N].人民日报,1999-04-22(9).

[16]包庆德.绿色视界:生态思维与节约型社会[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3):10-13.お

(责任编辑张月红)

猜你喜欢
循环经济生态文明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构建循环经济下会计核算体系的路径探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我国电子垃圾资源化问题研究
浅析关于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