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策略的优化

2009-05-26 10:33
群文天地 2009年22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教学

于 芳

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要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社会性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国家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管理和评价的基础。新的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教会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教育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一、传统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体育课程结构过于单一

目前,我国普通高中的体育课程结构单一化,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体育课被普遍理解为教学计划规定的每周2学时,而将课外体育活动、社会体育活动和课余运动训练与竞赛,机械地理解为学校课外群体工作。第二,体育知识结构的单一,主要表现在体育课教学一味地强调运动项目的技术和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的教育,突出运动学科的环节。

(二)高中体育课程类型过于单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机会、质量的需求激增,使全国统一的课程方案越来越无法顾及地方、学校和学生、教师的差异。未来的校本课程权力会从中央逐步地、部分地下放到地方和学校,使体育课程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开放性。另外,多数人对潜课程的作用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我们只把课程看作显性的、事先确定好的、计划好的内容。而事实上,学生在学校还会学习到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或态度。

(三)高中体育课程教材结构过于强调逻辑性

体育课程不同于其他文理课程,在教材体系与结构上并不存在一种必然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它可以具有很大的弹性,不像英语那样,不会固定的语法结构就不能组成句子。在体育教学中,没有学过短跑的学生,也可以学跳高;不会打篮球的学生,可以去打乒乓球。我国各地区在自然环境、办学条件、师资条件等方面差异很大,这就要求体育课程结构要适应各种特殊情况。

二、高中体育教学策略优化的必要性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面向大众的终身体育教育。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以提高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为目标,注重提高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强调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良好得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得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与学生身心发展相关的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的关注学生的健康和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争取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目的。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研究并不是企图寻找绝对的唯一的模式,而是努力探索特定的条件下如何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产出;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研究就是根据“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运用综合性的观点,调动和创设有利于发挥教学最优功能的各种因素,克服不利因素,尽力做到以较经济的时间和精力取得对该条件来说是最佳的结果,从而形成了以合理组织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为手段,以实现最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力图建构成特定条件下相对最优的教学模式。

三、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

(一)要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要单纯讲授式

教学中还可根据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动作技能的迁移,要尽量多用形象化的材料和手段,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图表模型、录音录像等等,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激发合作兴趣。比如在组织足球课传切、反切、盯防补防等足球战术配合教学时,就可以运用目前市面上比较热门的几款模拟世界杯足球赛的足球游戏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在新技术讲授环节表现出极高的兴致,在教学实施环节也能够作出精彩的战术配合,效果非常好。

(二)完善交互式体育教学方法:交互式教学核心

高中体育交互教学法的核心是“交互”,要使师生真正意义上交互起来,需要学生在情感上有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意愿,同时教学上师生关系应是融洽和轻松的。首先,体育交互教学要提倡创设合适的情境。体育课上学生都是在体育教师直接设计或间接控制的情境下进行的,情境应具有引发学生体育动机的功能。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注重激发学生内部动力。学生对学习的目标都有一个跃跃欲试的心态和强烈的成功愿望。因此在组织体育教学时,根据这些情况教师需要精巧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实验。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动机。创设高中体育活动情境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归属感。体育活动大多数不是一个人的活动,应利用体育教学或训练中人际交往频次高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到教师认同、悦纳、同伴间互相关心的归属感。如在篮球比赛中,同伴间通过密切配合,发动了一次成功的快攻。每个队员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其次,体育交互教学要注重调节情绪在交互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灵活采用情绪调节策略来诱发、调节学生的交互情绪,创设一种和谐、友好的交互教学心理氛围,以便使他们真正做到积极参与交互教学。体育交互教学是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体育教师应该在交互教学中帮助学生调适焦虑和紧张心理,把它们降低到适度水平。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教学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我们的“体育梦”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自行车的发明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