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教育中的多样设置

2009-06-04 04:23刘丽伟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人格生命心理

刘丽伟 胡 静

一、问题的提出

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及教育均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与此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纷至沓来,而其中较为突出的正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脱节。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教育、文化和社会的再生产》一书中指出,社会,仅仅拥有教育资本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使教育资本能够成功转换成一种社会或文化资本,行动者还必须同时拥有一定数量由支配精英的惯习——只能通过家庭所获得——生产的象征资本。

说到教育目的是什么,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提出了“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目的。斯宾塞认为,生活应当是教育价值的核心,教育的目的应当围绕“完满生活”展开。这里所说的“完满生活”不仅指物质条件方面,还包括怎样对待自己的身体,怎样培养心智,怎样处理教育子女,怎样做一个好公民,怎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增进人类幸福等广阔内容。

如此说来,教育的内涵十分地广泛,而反观我们的教育有多少与这个目的相关,我们在被一条看不见的绳索牢牢地束缚,我们在被一种不知名的力量所牵引,我们的教育很大程度是被动的!

我们的学生真的很苦,真的。当家长疲惫地告诉我,孩子们每天学习到十二点之后,不到六点又要起身,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家长习以为常地说,现在中学孩子都这样。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学的课文——《包身工》,当然物质感受上二者当然是天壤之别,可精神上我觉得是有些相似。我感受到这条绳索所带来的切肤之痛;我感受到这种力量的不可逆转性。

若说这条绳索是什么?这条不知名的力量是什么?

就是:“功利”二字。

二、还教育以本来面目

教育不是一个事物,而是一个永远无止境的过程。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而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培养人,造成了极大的人才浪费。 我们应该还教育以本来面目,用自己的“心”去衡量,而不是用利益的获得去衡量,毕竟教育这种职业如法官、警察一样,其内涵中带有最强的道德与非功利色彩。

(一)人格教育

人格是人们社会化的结果,一般被理解为由人的心理、气质、生活习惯等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人格与人的先天秉赋密切相关,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也与特定的民族文化相关。因此,人格实际上是共性的人类文化和个性的心理特质的统一,人格的养成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标志,也是民族性格的标志。

如果我们的教育放弃了这一点,整个的教育大厦就等于建筑在沙土上。

一般来说,人格教育和养成的内容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日常习惯的养成,包括行、坐、卧的日常行为举止和言谈的把握程度。良好的日常习惯是生成良好道德的基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教育中的“礼仪”观念即是对养成良好习惯的要求。第二,生活方式的养成,包括对待衣食住行的态度和整洁化等要求。第三,心理倾向的养成,主要是外向或内向心理倾向的养成问题。良好的心理倾向教育可能应当是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中和”状态。同时,在心理倾向上,还要注意培养人的独立气质和自主能力,并把这种气质能力与遵从社会规范、服从公共权威的“顺从”意识结合起来。第四,人际习惯的养成,一般情况下,应当以教育和养成人的和谐习性为人格培养的目标,而应当消除对抗习性,即使在成人人格养成中,对抗只能作为一种权宜性人际关系或工作手段,而不应当成为一种人格习性。

家长与学校应通力合作,不要因为孩子读书需要时间这个理由而放弃对他(她)生活技能与基本状态的培养。《礼记•大学》中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这正是“修身”教育。

(二)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尽管从字面上看不是一个新概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有着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新内涵。

实践教育,是指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从哲学层面上讲,实践是人类在一定社会组织中有目的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两千年前,孔子就要求学生“多闻”、“多见”,为此他带学生周游列国,在出游中体验生活,培养处事应变的能力,并强调知行统一、学以致用。总之,实践是学生了解理论和知识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重要条件,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力源泉,是学生获得完全的知识而不是抽象的、片面的知识的必要条件,是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智慧、精神、品格的必要途径。因此,实践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这种与实践的密切接触,让学生的知识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要求老师更多地投入。

(三)合作教育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面对未来教育的挑战,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其中“学会共同生活”便是指要培养孩子在人际活动中能与人共处和合作。这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1996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报告,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日本21世纪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而将“善于与他人协调合作”作为“生存能力”的重要内涵。1998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又按照文部省的要求,根据时代的需要与当前日本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幼儿期开始进行心灵教育”,报告把“与他人共处和对人宽容”作为心灵教育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善于与人合作的品质。美国学者朱克曼曾做过一项研究。他发现自1901年诺贝尔奖金颁发以来,286位获奖者中2/3的科学家是与人合作而获奖的。他又以25年为一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与人合作而获奖者,第一个25年为41%,第二个25年竟达到79%。这就有力地说明,科技愈发展,一个人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就越需要具备与人合作共处的良好品质。没有互相关心、支持与合作就很难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有专家指出: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

一个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的人必将享受不到作为人的生命的一种至高的幸福感。因为人的幸福感永远无法自己满足,必须要与他人相交换才能愈来愈多。

(四)心理教育

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也相当高。1998年天津师大教育学院对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

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又是一项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它将特定的目标内容渗透到德、智、体等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融合性教育,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养,已成为当代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首先,课堂是教育实践的主要场所,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表现较多,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健康心理的培养要立足于课堂渗透。

其次,学校是育人场所,学校环境对学生个性形成及发展、心理健康水平的促进和提高起着主导作用。丰富的校园生活、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使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以陶冶、素质上有所提高,精神上得以升华。因此,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达到环境育心的目的。

最后,一定要建立有效的心理辅导系统,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五)生命教育

前段时间,北京市同一天就曾经发生两名学生自杀事件,这使许多人大受震动。其实,类似中小学生不堪各种压力而轻生的新闻已经不鲜见了。有资料显示,在我国青少年死亡的各种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自杀。一个个悲剧不禁使人发问———为何他们要用如此过激的手段应对人生的苦恼和挫折,为什么他们对于自己的生命如此轻率?

此外,“无知女生怀孕生产后将婴儿杀死”,“中学生将乞丐殴打致死”以及校园里各种血腥事件也不断见诸报端,这更让人惊讶———为什么这些未成年人面对宝贵的生命,竟然如此漠视?

这些恶性事件提醒人们,尽快让孩子们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养成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让生命悲剧不再重演,已是迫在眉睫。

然而,目前,在内地除仅有辽宁、上海开始启动生命教育外,生命教育仍然发展缓慢,严重滞后于我国社会、时代的发展。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要成为生命教育的发动者和引领者,要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将之纳入学校教育目标中,并制订相应的教育政策加以推动。作为学校和各科教师,要成为生命教育的响应者,要把生命教育和自己所从事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河南大学的刘济良教授在全面考察了国内部分学者的重要观点后提出,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看出,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又是教育的高目标追求。

(六)家长、老师的持续性自我教育

我们既是教育者,同时也是受教育者。俗语有云“教学相长”,家长、老师都应该率先垂范,不断学习,学习各种教育技能,也学习如何调控自己的行为与意识。

三、结束语

谈到教育,我真的是有太多的话想说,但我在最后搁笔的一刻,要忠告家长与老师:我们所做的一切,关乎孩子一生的幸福!

猜你喜欢
人格生命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心理感受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