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理性思考

2009-06-04 04:23冯爱忠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情景创设探究

冯爱忠

在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充分准备了教学材料,却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常常是按自己设计的教学套路牵着学生表演“探究”过程,学生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进行“探究”活动。目前迫切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科学课程理念指导数学教学,推行“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创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式”教学实施要点

1、以教师为主导——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民主和谐的氛围

(1)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是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前提。教师观念的转变表现为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强制者向教学活动的激励者转变;由唯我独尊的一言堂向民主气氛的创设者转变;由课堂教学主宰者向参与者、引导者转变;由纯粹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书匠向艺术家转变;由一言九鼎的评判者向激励、鼓励的评价者转变;由信息加工处理包办者向信息提供共同研究处理者转变。所有这些,就是要求教师树立“人本”思想,把学生看作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灌装知识的容器;树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观念。通过师生活动,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摆脱“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首要的必备的外部条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敢想、会想、敢做、会做、敢说、会说,这种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恰当运用激励性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第惠斯多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恰当适时的评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进行调整,它将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大大激励学生自主参与,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热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不同于课本或教师准备的标准答案的想法和解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予以充分的肯定,而决不应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种褒扬可以大大激发该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激发其他同学敢于大胆地想,大胆地做。这是创新的萌芽,要加以呵护。

2、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各层次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劳动成果

(1)尊重学生的创新劳动,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新想法、大胆做法,教师应该以惊奇欣赏的态度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同时引导全班一道,去进行辨析、玩味,肯定正确的部分,分析错误的原因,提出修正的方案,使提出这种大胆想法的同学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激发其他同学大胆创新的欲望和行动,从而形成培养创新思维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2)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角度思维。有些概念、解法、结论,学生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不管是对是错,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正确的想法,合理的想法还要加以分析为什么对,让其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错也要说明为什么错,让其暴露思维出现偏差的原因。对学生的大胆质疑,教师要予以呵护,学会顺着学生的思路走,并给予不厌其烦的解释,帮助学生解惑要杜绝所有学生的不同思路纳入教师思路的轨道的做法,长期坚持这样做下去,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思维习惯。

(3)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手段,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互助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发生过程的学习,杜绝消极被动地获取知识,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去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这是创新精神的体现。教师在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备条件。让学生探索、思考和讨论,得出结论。同时教师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更新的层次、更高难度的问题,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探究过程中。

二、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方法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当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整合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转变成为生动有趣、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情景,在问题和学生求知心理制造一种冲突和不协调,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解决该问题的欲望。数学问题有的是直接展示的,有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呈现的,我们要创设好问题的情景。问题情景可有两层意思:(1)使学生自由自在地想象、思考、探索、发现和取得情感体验的气氛;(2)数学知识和概念产生和发展的现实背景。问题情景的创设途径和方法很多,一般来说有三种:(1)单向诱导情景;(2)问题发现情景;(3)问题解决情景。情景创设应该让学生感觉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是自然的、必然的,文题的解决是实际的、必需的,从而使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信心和一定的责任感,以便尽可能快地进入到问题探究状态。情景的创设没有固定的方法,展示一种现象、一些材料、一个特例、讲述一个故事、一句话的提问,甚至有时是沉默。但是,问题本身的选择和设计必须注意目的性、适应性和新异性,目的性是指针对一定的教学目标;适应性是指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处于思维活跃状态;新异性是指设计、表述或展示应尽可能地生动和新颖。

2、适当地指导,积极地参与,增加师生的交流

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往往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你有什么发现”?“你有哪些独到的见解”?“说说你的看法”?等等。教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看,促进了学生个性心理的形成和个性思维的发展。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应在学生活动出现问题或偏差时及时纠正,及时帮助以明确活动的目标,同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与学生共同研究探讨,与学生“合作交流”。但教师参与学生的探讨必须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一段时间,在学生思维受阻时,适时的点拨,并且要争取与更多的学生交流的机会,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教师必须对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行为进行适当地评价

每个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环境及对文化的感受等因素的不同,在学习中表现的特征也不一样,有人善于表达,有人善于操作等等,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加以适当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可以给学生带来激励性的评价是老师每节课关心的问题,不要总停留在“你回答得很好”这样的口头表扬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尽量不用那种廉价的表扬、鼓励。老师不仅仅是学生的鼓励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欣赏者,通过教师的言语、神情、赞许的目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指导学法,让学生有“法”可依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1)教学生“读一读”。开始可以为学生编好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掌握“读读、画画、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漏洞,教师再耐心辅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描述。

(3)带动学生“做一做”。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4)引导学生“想一想”。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诱导学生展开想象。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教师必须致力于为学生创设广阔的自主探究的时空,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究之火,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脱离学生搞教学,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落到实处,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使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数学。

猜你喜欢
情景创设探究
情景交际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