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Quest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09-06-10 05:30邓小武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2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者计算机

邓小武

摘要 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WebQuest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的改革,指出WebQuest教学优势,并设计WebQuest教学的信息平台。

关键词 WebQuest教学优势;理论基础;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9)12-0112-02

Application Study of WebQuest in Teaching on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Deng Xiaowu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on the teaching of the 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 the paper provides that the teaching model is reformed by WebQuest. It points out that the advantages of WebQuest teaching and the WebQuest Information Platform has been designed.

Key words teaching advantages of WebQuest;theoretical basis;application study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hua University, Huaihua, Hunan 418008

1 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教育部高校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大学各个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软硬件技术,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

但是,最近几年,大学计算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上习惯于灌输,不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忽视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意识。笔者认为,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和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不断改革和探索教学模式。而网络探究学习模式(WebQuest)就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大环境下,将教学设计理论与网络技术结合孕育而生的新型网络学习模式,它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意识。

2 WebQuest的理论基础

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Quest 本质上是建构主义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在网络学习中的实践表现,是在网络环境下,利用互联网资源,由教师引导,以一定的目标任务驱动学习者对某个问题或某类课题自主地进行建构、探索和研究的学习平台。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强调质疑、批判性思考在知识建构中的重要作用。建构主义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个体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产生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交流、协作和竞争在网络环境中可以得到真实的体现。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1]。

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小组通常由3~5人组成。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

3 WebQuest教学模式优势

WebQuest教学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自由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作用,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教学理念,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在WebQuest教学模式中,通过教师设定的情景可以选定各自的角色进行学习。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借助于过程中的方法在资源中寻找所需要的资料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WebQuest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优势[2]。

1)由于WebQuest提出的问题具有探索性,因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因为WebQuest要求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综合等加工处理,以完成自己的任务,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自主性增强,降低对教师的依赖性。

3)WebQuest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学习,充分体现因材施教。

4)WebQuest教学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方式,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5)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使教师在课堂中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同时,学生也可在业余时间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

4 WebQuest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4.1 WebQuest教学设计原则伯尼•道奇和汤姆•马奇认为,为了很好地利用有限的电脑使用时间,让学习者运用高水平的思维技能开展学习活动,设计的WebQuest应用遵循五项原则[3](若将每一个原则的第一个字母组合在一起恰恰为一个FOCUS英文单词):F——找出精彩的网站(Find great sites);O——有效地组织你的学习者和学习资源(Orchestrate your learners and resources);C——要求学生思考(Challenge your learners to think);U——选用媒体(Use the medium);S——为高水平的学习期望搭建脚手架(Scaffold high expectations)。

教师提供的信息资源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台阶,就像提供了一个脚手架,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脚手架的功能是将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的大问题分成一个个小的任务和目标,并将它们根据一定的规律搭建起来,使问题变小、方向变明确,学生就循着一定的思路探究下去。

4.2 WebQuest模式的基本模块WebQuest都要求设计者精心设计,给学习者一个感兴趣且有利于学习的可行的任务,并提供能够指导他们完成任务的网络信息资源,同时让他们了解评价方式。主要由6大模块构成[4]:情境模块、任务模块、资源模块、过程模块、评价模块和总结模块。其中情境模块的作用是帮助教师创设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情境,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习什么,充分感受需要探究的缘由。任务模块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了解需要完成的事项,即学习的结果是什么。资源模块是防止学生网络迷航,教师事先为学生整合一些与主题探究有关的网站和文字。过程模块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同时进行组内协作学习。评价模块是对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的评定,经常采取多重评价方式相结合使用。

4.3 WebQuest教学平台的设计按照WebQuest的设计原则来构建其教学平台,如图1所示。学生通过WebQuest网络环境下的任务驱动来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这个过程就是建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5 结束语

WebQuest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既可以解决因学生自身差异不能满足多方面学习需求的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随着现代教学理念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WebQuest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实践会开辟更加广阔的应用天地。

参考文献

[1]宋诚英.基于WebQuest的研究性学习在大学专业课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2]李世明.基于网络的WebQuest教学模式[J].呼兰师专学报,2003(6)

[3]伯尼•道奇.FOCUS——撰写WebQuest的五项原则[EB/OL].柳栋,编译.[2002-06-22].http://www.being.org.cn/webquest/focus.htm

[4]张攀峰,樊旭.网络探究学习模式(WebQuest)的改进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9)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学习者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