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9-07-24 01:47陈玉军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语文教学学生

陈玉军

摘要: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创新,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核心的核心。针对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笔者认为从以下几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创设和谐的人际氛围;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4、呵护学生积极的创新意识;5、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6、因人而异培养创新精神。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3-0107-02

北京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也说过:“未来社会的竞争,将是智力的竞争,创造力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而未来人才的竞争,就是今天的教育的竞争。”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笔者认为:

一、创设和谐的人际氛围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主导的新型教学观念,克服满堂灌或唱独角戏的旧式教学陈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往往过多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使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从而使学生变成了听课的机器。要想改变这种死板的授课方式,教师必须首先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即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作为老师的架子,走到学生当中去,作为学生的益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开放性教学情境。老师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如“真的很不错”“一定还有更棒的学生”

“相信你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更完美的答案”等,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灵愉悦、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从而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

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都是十分有益的。如有的课文结尾言犹未尽,十分含蓄,可让学生写续想象作文。如教学《项链》之后,可让学生以《朋友之间的尴尬》、《马蒂尔德以后的生活》、《生活与她开了玩笑》、《虚荣背后的反思》等题续写作文,也可以写自己读后之感,如对未曾经历也无体验的事,凭借想象来假设情况。学了《药》之后,以《坟头的花环》、《是谁为我们点燃希望》为题续写文章,使学生在理解作者用意的基础上尽情发挥想象。这样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意识,勇于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也是创造之萌芽。要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质疑氛围。鼓励学生要敢于提问,并适时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给学生灌输一种有疑而问不为耻的正确思想,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适时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比如可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后的质疑。课中进行深入性的质疑,课后进行延伸性的质疑,并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疑,不束缚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的创造品格。

四、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好奇和求异是青少年的天性,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更应该了解掌握学生出于这一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共性,进而采取不同方式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鼓励他们大胆探索,敢于质疑,以培养其创新思维。教育激励常常有如下的几种方式:1、榜样激励。要以学生中创新的事例为榜样,树立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进而调动其他学生的创新积极性。2、参与激励。鼓励学生勇于参与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培养自信,提升自我。3、表现激励。勇于表现自我是青少年的特点,要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特长,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4、竞争激励。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竞争的课堂氛围,使其在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竞争氛围中感受参与课堂教学的乐趣。、5、表扬激励。及时、充分地肯定学生的闪光点。热情地表扬学生的聪明智慧,是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的良好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即使一池没有流动的死水,只要你愿意做清风,或者投去一粒小石,同样会激起层层涟漪。教学过程如果缺少学生的发问,教师首先应该考虑学生有无兴趣的问题。杨振宁博士曾经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教师教学要巧妙设疑,指导学生的创造思维活动。还要善于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学会发问,善于发问,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

五、关注学生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传统教育忽视或不太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一些学生成了知识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与素质教育的观念是相违背的。语文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使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繁琐的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使学生有时间、有条件接触自然,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自己创办板报,有条件的可以创办报纸、黑板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小创造、小发明。比如教完《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类说明文,请学生收集有关这方面的图片或文章,在同学之间交流,说一说你收集的是什么地方的资料,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然后办期墙报。再如教完古诗后。可开一个古诗朗诵会,可从学过的古诗中自选一两首,也可自己另选。评一评谁朗诵得最有感情。朗诵会后,还可把古诗配上图画办一期“古诗欣赏”的美术黑板报。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学生通过直接的体验和亲身的实践获得真知。同时也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

六、因人而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学生的领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探究问题,努力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有的老师方法很死板,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讲风过浓,不顾及学生的体会和感知,不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因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除了要注重学法传授,还要强调个性。可先由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再举一反三,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悟出学法。学生的智力、理解能力不同,悟出的方法和道理就不同,这更能体现出学生的创造性。学法指导要强调个性化,还必须通过思维训练,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因课而异。因人而异,充分发挥个性,增强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创新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需要,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能适应当前开拓未来。因此,语文教学中我们本着:“不要重复别人的思想,而要创造自己的思想”的原则,实现个性化的创新教育。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语文教学学生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聪明的学生等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