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式话语与高中英语教学

2009-07-24 01:47陈红芳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

陈红芳

摘要:协商式话语不但是防止课堂会话发生交际中断的重要手段。而且能够提供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产生。本文通过对英语课堂中促成协商式话语产生的因素的分析。提出创设有利于协商式话语发生的交际环境和课堂活动的方法。

关键词:协商式话语;话语修正;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3-0114-02

一、前言

不少研究者对协商式话语(negotiated interaction)的互动话语交际现象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协商式话语是指当学习者与其对话者在会话过程中遭遇交际困难或交际中断时,对话语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修正和调整的话语现象。由于本文以我国中学英语课堂中出现的磋商式话语现象为研究对象,这一术语在本文可作如下理解:在我国中学英语课堂中。在老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所进行的课堂会话过程中。当遭遇交际困难或交际中断时,老师或学生对话语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修正和调整的话语现象。例如:

T:…Then er what other advantages do you think youmay have, if you were the only child in the family?

S: I' m sorry. I beg your panion.

T: Er, if you were the only child in your family, thenwhat other advantages you may have? What points, whatother good points you may have?

S:It' s quieter for my study.

T:Yes? It' s quieter for you to study.Yes? Any other?

S:No mare.

T;OK,fine.

(Tsui,1995:98)

在以上的例子中,学生不明白老师的第一个问题,于是提出要老师重复的请求。而老师不是简单地重复第一个问题。而是对原来的问题在语言结构和用词上都进行了调整,使学生更容易明白。结果。学生最后给出了教师所期望的回答。研究者之所以对协商式话语现象感兴趣,因为有研究发现,协商式话语能够促成对二语习得有利的条件产生。从而促进学习者对第二语言输出的产生,引起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形式的注意(Pica,1994)。同样,协商式话语在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课堂上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不但是防止课堂会话发生交际中断的重要手段。而且能够提供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促成可理解性语言输出的产生,引起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注意。

二、先行研究

Long的交互修正说(intelactional modification)交互修正是交互假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不理解或误解,双方相互沟通信息,接受方对不解之处提出疑问。信息输出方则对自己的信息表达形式不断地进行修正。如用同义词、用更简单的语言表达方式或重复等,以达到交际顺利进行的目的。

Long(1983)把这种交互话语修正归纳为以下几种:

(1)澄清请求(confnrmation request)。说话者不能确定自己听到的信息是否正确。请求对方重复所说的话,例如,“Pardon?”“Excuse me?”‘Could you say that a-gain?

(2)理解检查(comprehension check)。说话者不能确定对方有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便进行询问,例如。“Doyou undemtand?”“Do you know what I mean?”

(3)重复证实(self-repetition or paraphrase)。说话者发现对方在语言上存在错误。为了委婉提醒对方注意,因而重复已听到的话语中有质疑的部分,并用上升语调,暗示对方纠正。例如:s:her is in our class。T: her?s:she.

三、对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启示

(一)促成协商式话语的发生。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参与协商式话语

大量的语言信息量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没有了必要的输入,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较多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就必须尽可能多地创造出为了真正的交际目的使用语机会,以便让学生接触到多种可听懂的语言输入。教师在合适的机会出现时,要及时、大量地提供能被学生理解的输入。这类为了真正的交际目的而使用英语的机会可包括:(1)教师与学生用英语进行的交谈;(2)学生间用英语进行的交际活动;(3)利用其他生动、有趣、形象的教学手段。

(二)调整教师话语进行课堂师生交流

根据输入假设和交互假设,不可理解的输入对学习者无用,只是一种噪音。对初学者来说。听那些不理解的语言等于浪费时间。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外语水平逐步调控教师话语。老师话语与老外话语相对应,它应有具体、正式和交互的特点。一方面。老师对学生的话语输入,句法要简单。尤其是对水平较低的学生,老师话语在词汇方面尽量用词义更广的词来替代词义更窄词。另一方面,在老师话语中出现类似于母亲对小孩的话语交互调整。比如重复、即时问题、刺激及扩展等。然而,老师话语与老外话语有所不同,老师并不是单向进行语言输入,而是一种双向交际行为。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采用有意义的、以真正交际为目的师生交流,包含自觉的自然话语。

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在我国高中英语课堂中,哪些因素有利于协商式话语的发生。已有的研究表明,某些课堂类型更有利于协商式话语的产生,例如:(1)课堂有一定的挑战性;(2)课堂的中心在于语言交际的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3)课堂包含需要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及通过交换信息才能完成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小组里所有的成员提供信息。笔者从对协商式话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节课和最少的一节课的个案研究发现。这两节课在以下二个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第一,教师提问的类型。根据交际目的,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一般可以分为限答式提问和非限答式提问。在限答式提问中,老师要问的信息是他已经知道的内容,提问的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知道。在非限答式提问中,老师要问的信息是他不知道的内容,提问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告诉他。在协商式话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节课,老师在课堂上提了很多以意义交际为目的的非限答式提问。而在协商式话语出现次数最少的一节课中,老师所有的提问都离不开语法形式、语言结构和教材的内容,整堂课中老师以真实交际为目的的非限答式提问一次也没有。

大量的关于教师提问类型的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真实问题(genuine questions)提问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消除课堂紧张气氛,吸引学生参与对话,达到真正意义的师生交际活动。在交互中引导学生注意一些单词和句法进而习得之。

第二,教师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在第一堂课中,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交际中出现的错误和困难比第二堂课的老师持更加宽容的态度。当学生在交际中出现理解错误或困难时,教师不是简单地中断交际或问另一个学生,而是采用协商的方式引导学生。

在师生交流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反馈方法对学生话语中存在的语法错误给予提示或纠正,如:明确纠正法(ex-plicit correction)、部分重说法(recast)等直接反馈以及上文提到存在于交际双方之间的间接反馈。即交互修正(澄清请求、理解检查及重复证实)。

从上面的个案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推断。要在我国的高中英语课堂中创造一个能促成协商式话语产生的教学环境。老师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多问包含真实交际内容的非限答式问题,多注重课堂意义交际;(2)多采用对学生来说包含信息差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3)对课堂交际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和困难持更加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多采用协商的手段去解决课堂交际的中断和理解问题。

本研究对我国高中英语课堂中出现的协商式话语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描述,这一研究对英语课堂中的协商式话语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对我国高中英语课堂中协商式话语的研究分析以及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特别是对英语课堂中促成协商式话语产生的因素的分析,给英语教师提供了如何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协商式话语发生的交际环境和课堂活动的方法。是大有裨益的。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
自然拼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与作用
OBTL模式下形成性评估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英语科技文本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