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学发展观要贯穿整个教育过程

2009-08-11 09:01徐建华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3期
关键词:评价学校教育

徐建华

自恢复高考、强化中考后三十余年以来,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渴望与日俱增。然而,在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以及择校现象客观存在的今天,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义务教育的两极分化。一方面,少数师资力量雄厚、硬件条件优越的学校门庭若市,择校费和优质生源双丰收,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条件相对薄弱的农村义务教育段学校则是举步维艰。

祖国建设需要各级各类的专业人材,既需要科学家知识分子,也需要大批有一技之长、身心健康、遵纪守法的劳动者和祖国建设的保卫者。目前社会上,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相对过剩,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社会急需的高级技工难以找到。

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数理化学得不怎么样的学生并非一定学不好语文、英语。即使是一个数理化、语文英语都难学好的学生,他(她)同样或许在音乐、美术、体育或劳技等某个方面能学好。即便是一个上述各种技能都难学会的人,也还能学一些法律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将来不成为社会的负担。

正因如此,那些条件相对薄弱的农村义务教育段学校在制订教育方向和教育目标的时候,就一定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而不能盲目照搬条件优越学校的做法,为多考入几个重点高中投入过多的精力。我认为,条件相对薄弱的农村义务教育段学校应该科学的、大胆地探索适合自己学校及学生发展的道路。

一、真正把学生做一个“好人”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为社会减少一个“坏人”比多考入一个重点高中学生更有意义。义务教育段学生正是长身体、形成世界观的时候,学校应从全方位考虑,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做好工作。

1. 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为抓手,用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他们进行诸如:见到老师和长辈要行礼问好以及待人接物和忠孝礼义教育。通过爱心捐助、环境保护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进而升华到爱祖国、爱人民、爱人类的高度。

2. 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通过社会学科教师、法律工作者、社区干部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多方位教育,甚至还可以由违法人员的以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使学生真正懂得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3. 要不断开展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中小学生成立志愿者组织,经常在校内外开展做好事、做义工活动,并且要把这些活动与学生的品德评定、三好生评定等结合起来,相信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将来也一定会受到社会的欢迎。

4. 要在学校里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在义务教育段学生中,为了一点小事而离家出走,甚至走向极端的学生常有出现。试想:这样的学生将来能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吗?因此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作为义务教育段的一门必修课而受到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5. 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广泛开展“爱”的教育,建立健全红十字会组织,引导学生参加慈善公益活动。通过爱父母、爱长辈、爱同学、爱动物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心与孝心。电影《背着爸爸上学》中的主人公的事迹,比尔·盖茨全部财产580亿美元捐献慈善事业,霍英东、包玉刚、邵逸夫等爱国华人的义捐都可成为正面教材;反之,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范某某”事件、清华大学某学生的“虐熊”事件以及在我们身边经常可见“虐待老人、儿童”事件都可成为反面教材。

二、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给学校以充分的自主权

目前,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基层学校工作的评价标准往往过分强调文化课考试成绩,相对忽略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其它综合素质。国家的高考、中考政策是促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出过分强调文化课成绩的学校工作评价标准的主要原因,另外,少数领导的功利主义和部分家长的“近视”眼也附和了这种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这给基层学校造成了重大压力,使得学校不得不要求教师加班加点,以牺牲师生的休息和娱乐活动时间为代价,进行各种文化课补习活动。

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条件中应该包括该校毕业生若干年内的违法犯罪率和对社会的贡献率。试想:一个马加爵给我们社会造成了多大的危害?一个“范某某”更使全中国人民对“好教师”的标准展开了大讨论,甚至教育部还为此修改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培养了他们的学校呢?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和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等科学家,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这里是否也有他们原先就读学校教育的功劳呢?

评价一所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条件中还应包括转变后进生工作成绩和培养特殊兴趣爱好人才工作成绩的内容。大科学家爱迪生原先是一名“差生”,是他的母亲的正确引导,使他成了发明家;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原先也是一名“差生”,是因为遇到了恩师陈玉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苏步青成了一代宗师。另外,我国著名青年钢琴家郎朗和优秀斯诺克运动员丁俊辉为什么都不是由哪一所名校培养出来的,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再观我们现在的义务段普通学校,有几个老师在为差生补课?在一个年级段里甚至还会出现抽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新组成一个班进行“补课”,而置大量“差生”于不顾。其实,学校的这种做法与我们的“义务教育段取消留级”政策到是相吻合的。另外,哪一个学校有这样的权力和胆量:让一个喜欢弹钢琴和一个喜欢打台球的学生花大量的上课时间进行训练呢?

三、务实创新,真正让不同生源、不同类型的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务实更是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面对不同层次的义务教育段学校,除了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以外,更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各个学校理应了解自身的长处和不足,量体裁衣为自己的学校制订出办学的方向和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毋容置疑,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已经给有关学校确定了办学特色,甚至有的还授了牌。例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田径特色学校”、“篮球传统学校”等等。但是,这些学校是否真的在这些方面办出了特色呢?充其量也只是拉出了那么几个运动员、几个艺术特长生或一个运动队,根本没有形成学校特色。其实,这是功利主义的表现,为的是应付有关比赛、评比罢了。究其根源,还是高考、中考的指挥棒在指挥着校长的头脑。

由于当今农村义务教育段学校,采取了不留级的政策,加上择校现象,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普遍偏低,更要命的是:现在绝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身体素质偏低。而上级领导对学校的要求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学校领导和教师不敢也不想让学生过多参加体育活动,像单、双杠之类的器械都不敢让学生运动,这是因为正常的运动伤害的责任都会怪罪到学校领导身上。有的学校连一年一次的学生春游活动都不敢组织。因此,中日青少年体能比赛以中国青少年输为结果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特色教育还应根据学校的条件来选定特色,例如:学校有无师资、场地、器械设备;社会有无需求,所学技能是否有机会展示;学生及家长是否愿意,资金是否能够得到保证等等,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工作能否得到上级有关领导的支持和认可,这是学校特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综上所述,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全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的健康成长、科学发展,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孩子的发展,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面对现实,锐意进取,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去创造我国义务教育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评价学校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学校推介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