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轼的婉约词

2009-08-11 09:01田晓贺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开拓继承苏轼

田晓贺

摘要:苏轼的婉约词虽然不能代表苏词的全貌,但它同苏轼所开创的豪放、旷达风格一样,是苏词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轼的婉约词题材广泛,言情、咏物、写景、怀古、赠人、纪行各种题材无不具备,表现手法灵活多样。不仅如此,苏轼在创作中还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内涵、气质,使他婉约词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关键词:苏轼;婉约词;继承;开拓

婉约词的传统题材包括男女之情、羁旅伤别、饮宴酬赠等,苏轼虽然沿用传统题材,但是赋予了传统题材以新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使他的婉约词别树一帜。苏轼的言情词,不论是在爱情、婚姻的观念上,还是在对待女性的态度上,都是比较进步和健康的。较之以往婉约词人着力于抒情的真挚和细腻,苏轼却在真挚而细腻的真情之中渗透着严肃的态度,因而他的词作显得格外凝重和淳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如苏轼的《满江红》,题下小序:“董毅夫名钺,自梓漕得罪罢官东川归鄱阳,过东坡于齐安。怪其丰暇得,余问之。曰:‘吾再娶柳氏,三日而去官。吾固不戚戚,而忧柳氏不能忘怀于进退也。已而欣然同忧患,如处富贵。吾是以益安焉。乃令家童歌其所作《满江红》。东坡嗟叹之不足,次其韵。”词曰:

忧喜相寻,风雨过,一江春绿。巫峡梦,至今空有,乱山屏簇。何似伯鸾携德耀,单瓢未足清欢足。渐粲然,光彩照阶庭,生兰玉。幽梦里,传心曲。肠断处,凭他续。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君不见周南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便相将、左手抱琴书,云间宿。

这是一首表现夫妻情感的词,苏轼在词中高度颂扬了柳氏与丈夫董钺忧患与共的深厚感情,并用东汉高士梁鸿(即伯鸾)的妻子孟光(即德耀)来比拟她。词人认为在人生的道路上忧与喜总是相继出现的,经过忧喜交替的人生,正如风雨过后的“一江春绿”,更显得明净可爱。他引梁鸿、孟光夫妇在单瓢不足的艰苦环境中,彼此志同道合,相敬如宾,精神上依然愉快,强调在夫妻之间应该同甘共苦。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完全可以印证这一点。

苏轼还写过不少的思妇词。如《三部乐·情景》:美人如月。乍见掩暮云,更增妍绝。算应无恨,安用阴晴圆缺。娇甚空只成愁,待下床又懒,未语先咽。数日不来,落尽一庭红叶。今朝置酒强起,问为谁减动,一分香雪。何事散花却病,维摩无疾。却低眉、惨然不答。唱金缕、一声怨切。堪折便折。且惜取、少年花发。此词写得哀婉动人,妇人相思成愁,懒于一切事物,而“却低眉、惨然不答”七个字就使得思妇形象跃然纸上,我们仿佛看出那种愁苦但又无法诉说的心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苏轼的这首词引人注意的是,最末一句指出要珍惜年少时光,这就使全词在一种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的格调中结束,使人从愁苦中跳脱出来,而不是一味沉溺下去。这正是苏轼婉约词超出柳永的高妙之处。

羁旅伤怀也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苏轼一生爱惜人才,广交朋友,而且心胸豁达待人真诚,可谓朋友遍天下。但宦海浮沉官场常有不测,他与朋友常因升迁贬谪而辗转江湖,所以有感而发,写过许多表现深挚友情的词,如这首《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述古是苏轼的朋友,此词是苏轼的送别之作。词中借景抒情,将其友谊作了委婉深细的传达,尤其是词的下片,写送别之后归来,顿感凄凉与孤单,思念已经离去的友人,彻夜难眠,以泪洗面。这首词写得雅正质朴、感人至深。

多情自古伤离别,似乎离情别绪之词,就一定得哀婉凄切,但是由于植根于苏轼个性中的豁达与开朗,使他采用的也并非是一般婉约词哀婉凄切的笔触,而是灌注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给人以情绪上的鼓舞和哲理上的启迪。如《满庭芳·归去来兮》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几句意气潇洒,态度诚恳、达观,可谓哀而不伤。

此外苏轼还写过宫廷题材的婉约词,如《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这是一首宫体词,但却是对宫体词的刷新。宫体词的创作盛行于晚唐五代,写得富丽堂皇,语言亦雕绘精工,常以镂金结绣为能事。而苏轼的这首宫体词,其艺术境界却格外清幽无尘,语言也典雅清新,并能表现出一定深度的情感内涵,宫体词固有的皇家气派被冲刷掉了,脂粉香味也淡化到了最低点。读来正如唐圭璋先生说的“清凉自在,如涉灵境”。

苏轼的婉约词题材广泛,各种题材无不具备,表现手法灵活多样。不仅如此,苏轼在创作中还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内涵、气质,使他婉约词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参考文献:

1.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版.

2.林语堂.苏东坡传.[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2版.

3.崔海正.东坡词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版.

4.赵仁珪.论宋六家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1版.

5.沈萍.试论苏轼婉约词的审美特征.[J]江苏商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1997.06第2期.

6.庞会香、宋方报.苏轼的婉约词探析.[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06第2.

7.陈开梅.试论苏轼的婉约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

猜你喜欢
开拓继承苏轼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答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试论苏轼在文学史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