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简析

2009-09-16 04:44胡文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6期
关键词:练习题做题矩形

胡文瑞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数学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揭示数学思想方法,还数学的本来面貌。通过对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的新教学大纲的深入学习,以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亲身体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设计标新立异的问题

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要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

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还要突出重点。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2个目的:一方面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要通过这个问题的引导,使学生尝试探索新知识。设计好一个精彩的问题情境是教学的出发点,这也正是现代数学的教学观。

例如:自行车运动员在长为10 000 m的路段上骑车训练,行驶全程所用时间为t,行驶的平均速度为v,请写出用v表示t的函数表达式。本题一方面使学生无法用已经学过的一次函数来解决从而激发求知欲,另一方面又使得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有了初步认识。

总结知识,深化学生的思维

总结知识之前,首先要让学生领会到做题方法背后所隐含的数学方法。只有理解了这些数学方法,也就是在学知识,了解知识的发生、形成的过程中,使学生领悟到此题目的中心主旨,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类似的题产生一定的思维结构,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便得到深化。引导学生及时复习课堂上教师讲的重要问题,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将典型的问题及时整理,同等类型的问题进行归纳尤为重要。只有对知识结构经常进行梳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树形结构等,这样在具体应用的时候才会头脑清晰。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题到一类,有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整体,使多类问题系统到一种知识方法下,这样才有助于触类旁通,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讲完一次函数的图形和性质后,通过训练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自觉性、主动性等能力,并引导学生归纳出方法,拓宽思路。1)k与b和函数图象的联系;2)k与b和函数值与自变量之间的联系;3)一次函数图象与正比例函数图象的联系。通过知识的总结,学生才能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中。

强化例题教学

数学知识在例题中强化,那么,教师就要强化例题教学。众所周知,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心,并且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心环节。通过对例题的分析与讲解,可以使学生消化所学的整体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在讲解过程中,仅仅只讲教材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去挖解更深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开阔思维,找到其他的解题方法。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还强化所学的知识,并且体现例题的重要性。

例 某校要在校园内墙边的空地上修建一个平面图为矩形的存车处,要求存车处一面靠墙(墙长15米),另外三面用90米的铁栏杆围起来,并在与墙垂直的一边上开一道2米宽的门。如果矩形的面积为480平方米,请以矩形的一边长为未知数列方程。

解法一 设矩形存车处靠墙一边长为x米,则其相邻的一边长为(90-x+2)/2米,即(92-x)/2米。根据题意,可得方程:(92-x)/2×x=480。整理,得:x2-92x+960=0。

解法二 如果设矩形存车处与墙垂直的一边长为x米,则相邻的另一边长为(90+2-2x)米,即(92-2x)米。根据题意,可得方程:(92-2x)×x=480。整理,得:x2-46x+240=0。

通过这一题的多种解法,不但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元二次方程,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选练习题

练习题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师在选练习题时,一定要选准目标。因为只有选了好的并且有针对性的习题,才能真正发挥习题的有效作用,才可以使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断提炼做题的方法,不断提高做题的技巧,不断拓展做题的思路,从而更好地掌握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同时,练习题还要包括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针对性,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现在,新课程步入校园,走进师生的学习生活,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悄然更新,整个数学的教学课堂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教学观念在转变,课堂教学内容在转变,教学形式在转变,教师也在不断地创新。以上几点教学方法也一定会再次推陈出新。数学教学方法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练习题做题矩形
精讲精练习题 提升二轮复习效果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本期练习题参考答案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本期练习题参考答案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化归矩形证直角
从矩形内一点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