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让学生勇于探索、努力创新

2009-09-16 04:44苏建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6期
关键词:三角尺女工动手

苏建敏

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师中已成共识,并已运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之中。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之母,是训练思维的工具,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超越自己

只有学生在有兴趣时,才能把数学学好。教师要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喜欢数学学科,就必须激发起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备课,课堂教学中善于创设情景,提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进而交流结果。培养这方面的兴趣,必须注意与学习有关的刺激,在重视直接兴趣的基础上,更要力求提高学生的间接兴趣水平。教师要经常运用诸如“你真行”“你真棒”等鼓励语言,以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充分利用教具、学具,联系生活实际,把抽象空洞的东西变成实际的能摆在学生面前的东西,把僵化呆板的课堂变成充满活力的乐园。

营造宽松环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知友,站在平等的角度去关注他们在想什么,要什么,从而培养师生感情,营造友好氛围。在课堂上,当学生答不出问题时,要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并加以引导,让他们自己找出答案。这样增加了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该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对于后进生来说,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则显得尤为重要。如有一名学生成绩较差,但球踢得很好,有些教师批评他,他开始自暴自弃并就此产生自卑,逃避上其它学科的课。这时笔者就想法靠近他,找他聊天,说:“你的球踢得这么好,证明你非常聪明……我相信,你的学习成绩也会像你踢球那么棒。”后来,该学生通过勤奋学习,成绩由后十名跃入班级中上游,可见只要正确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拉近同学生的距离,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就能极大地促进后进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突出思维训练,让学生能够创新

为学生创设了创新的客观条件还不够,能否创新,还在于学生自身思维活动的结果。学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才能有目的、有方向、有次序地思考,从而深化创新成果的获得。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消化、理解、掌握,往往是通过练习来实现的。具有促进思维多种形式的系统演练,不但能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还能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创新思维从而使得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要让学生打破常规去思考,改变思考的角度和立足点,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设想,并对设想做出验证。如在教圆柱体表面积时,一般把围成圆柱的纸,沿高线剪开。但笔者在学生操作前加以引导:“把围成圆柱的纸剪开成平面图形,可以怎样剪,剪剪看?”结果有的沿着高剪,有的沿着斜线剪。前者得到一个长方形,后者却是平行四边形。随着平行四边形也可转化成长方形的引导,最终又落到同一个问题上来。

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有时比较窄,只考虑了问题的一个方面或某方面的一个点。教师要让学生多联想,在沟通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多方位、多层次地发散思考。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从“女工是男工的4/5”这一已知条件,便可能通过发散思维提出以下问题:1)男工是女工的几分之几?2)男工比女工多几分之几?3)女工比男工少几分之几?4)男工是男女工总数的几分之几?5)女工是男女工总数的几分之几等。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教师重视这些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好比学生成了一把能刺穿盾的利剑,创新的可能性增大,成功率也会提高。因此,在教学中突出思维训练是一个重点。

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不断创新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行创新教育就必须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实行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意识。要教会学生学习,就是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会动脑,获得知识,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

在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之后,学生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及画角的一般方法,再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促进求异创新。要画出120°的角,学生一般都是借助量角器和三角尺画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再提出问题:“不要用量角器,能准确地画出这个角?”学生带着问题又进入了愉快的动手操作、实验探求之中。很快,学生就发现了:用三角尺的直角和一个30°的角拼起来画得到120°角;用两个三角尺60°的角拼在一起来画得到120°的角。此时,再出示问题:“还有新的画法,看谁能最先发现?”这样,学生积极性更高,争先恐后地又展开了操作探索,结果又发现并学会了:用三角尺的一边(或直尺)和另一个三角尺60°的角拼在一起可以画出120°的角(即用一个平角减去60°)。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可以进一步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手段。

总之,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组织学生学习的导演者。所有的规律、结论都让学生去发现,让自信充满课堂,还给学生一个崭新的自我,给他们一片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

(作者单位:河北省内邱县官庄校区)

猜你喜欢
三角尺女工动手
我也来动手
三角尺中的奥秘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纺织女工
皮带女工
动手画一画
三角尺上为何留孔
三角尺上为何留孔
动手演示找错因
建筑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