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2009-09-16 04:44阴海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6期
关键词:历史课多媒体教学多媒体

阴海霞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信息化教学模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现已走进校园,把师生带进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同时也是对新环境下教学新模式探究与建构的过程。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长期以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的成功应用,使学生对历史课思变的倾向十分突出,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无精打采,学生厌烦历史课的情绪日益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沉闷气氛,课堂效率大大下降。历史课呼唤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使历史课堂面目大变,丰富的资料和生动的图像、动听的音乐、充满感染力的解说,深受学生喜欢。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课后又可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加深学习,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也大为增强。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仅使历史课更加有趣,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史实的记忆也不再那么令人头疼,而且记忆得更加长久。

如讲《鸦片战争》时,先播放电影《鸦片战争》片段,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虎门销烟是一项正义的行动吗?为什么会爆发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是不是由禁烟而起?学生纷纷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气氛活跃。这样,把以前被动枯燥的学习变成主动、愉快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再现”一些历史“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历史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根据心理学研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学生获取更多信息的最佳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历史毕竟离是太遥远了,它所发生的一切都不存在于今天,它给人们以陌生感,上课时学生往往感到听得到、看不到,学起来容易产生“厌腻”情绪。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历史的描述大多是通过语言、粉笔、黑板进行的,是一种“单调”的活动。而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图像,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惊奇,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使知识多方位、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高度兴奋,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生动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呼唤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开放的渠道中增加信息的密度与容量,增加教学容量,在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如讲“西安事变”时,通过一首脍炙人口的男高音抒情歌曲《松花江上》引入新课,可使学生置身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中国东三省,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东北军的官兵苦闷,携老带子,布满西安街头的历史情景中;感受到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内心悲苦怨愤的心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西安事变的背景。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媒体恰当地引入歌曲中的一句或几句歌词,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还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历史知识的学习变得鲜活生动,历史课堂趣味盎然。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结合要注意教育资源的盘活

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大大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增加课堂容量,更利于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单位时间内,应用多媒体系统比过去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模式,信息量增加约20%~30%,使学生眼界更加开阔,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使单位时间内知识密度增加,相应地也节约时间。传统教学的黑板是有限的,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通过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的,经点击、放映进行讲解,不必板书,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书写时间,用于充实教学内容,使之更加丰满。但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要注意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只能起一种辅助作用。有些教师脱离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盲目将大量素材资源罗列在一起,而缺乏对无关信息的筛选和剪切,增加知识和材料的容量,不停地播放,会让学生眼花缭乱。而学习内容却在学生面前匆匆而过,学生忙于接受,无法对学习内容有深刻的理解、细致的思考,导致学习的肤浅和不扎实,使学生的思考能力也受到阻碍。“贪多嚼不烂”,结果使学生接受信息过多,造成“死机”,课后做习题时,又得花一定的时间去看教材,重新思考做出答案。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因特网上的资源,选择资源要有系统性和针对性,使教育资源发挥最佳的效果,不要节节课都是多媒体教学,要盘活教育资源,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作者单位:河北省内邱县金店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课多媒体教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