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

2009-10-23 09:15钟立英
中学语文教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外化内化首诗

钟立英

我们知道,诗歌是典型的抒情文本,欣赏诗歌就是经历内化与外化。内化,指体验在体验者内心生成的过程。与之相对的是外化,即将内化后的认识、理解、体验、感悟等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形式传达出来。简言之,内化与外化是诗歌鉴赏的二弦。诗歌鉴赏教学应紧紧抓住此二弦,比如《中学语文教学》第6期上刊登的张永庆老师《(登高)教学实录》就为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

首先。内化是手段和形式。没有内化,外化则无从谈起。这个过程完成的好坏决定着外化质量的高低。诗歌鉴赏就是要引领学生理解情感,达到与诗中的情感同位、与诗人的情感同位、与诗人所处的时代情感同位。最终实现对自我情感的体验与升华。这是鉴赏体验的内化过程。实录中当张老师问“这两句诗(颔联),诗人要抒发什么情感”时,学生一片茫然,其原因在于此时的学生还没有对“此情此景”形成自己的内在体验,即鉴赏的“内化”过程没有完成。学生还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外化”体验。于是教师只好补上——“如果你是杜甫,面对如此景象,你会想到什么?”这一提问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起来。由己“内化”过的“此景”。很容易就理解了“此情”,后面的回答就无阻无碍了。如果这个环节预先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画面,或者出示长江与落木的图片,或者激起学生对类似记忆的联想,让学生提前实现“内化”过程,就能成功避免这个“课堂短路”现象。

其次,外化是目的和内容。内化通过外化表现出来,没有外化,内化毫无价值。海德格尔说:“当我们理解一个对象时,并不意味着对象已经完全敞开。相反只有通过阐释的运用,对象才能清晰地呈现出来。”外化可以是口头的(绝大多数教学时间会采用这种形式),也可以是书面的(这其实是很有效的方式),还有一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往往在本堂课上传达不出,但在其他时间里突然就找到合适的表达了)。我以为在通讲全诗后,可设置这样一个讨论题:前人胡应麟评杜甫《登高》说“章法、句法、字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当为古今七律第一”,请结合诗歌内容和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个评价的认识和理解。这首诗的文字与声音相比,声音所形成的意韵远远超过了文字本身:首联密集的音节安排和写景的急速变化形成了动荡回旋的意象;颔联的对仗借用歌行式表达,又增强了声与情的表达;颈联和尾联用递进句法,使得全诗音韵丰富。这个问题,可促使学生将已“内化”了的相关内容全部调动起来,进行理顺辨析整合,最终“外化”出来,即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的“美”表达出来。这种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让学生去找到,教师必须先找到,才会避免以其昏昏却欲使人昭昭的尴尬,也才能有效地实现对这首诗的外化阐释。

最后,前一次的外化是下一次内化的基础和前提。诗歌鉴赏教学表现的是当下,大家关注的也是当下,其实鉴赏是潜移默化的,或许学生获得的内化信息很多,暂时还无法传达出来,但是在长期的内化积累中,外化必然是一个可期待的结果,这很有点厚积薄发的意味。在外化过程中,各种因素会相互碰撞,这种碰撞会产生新的认知体验、新的理解感悟,这就进入了下一轮也是更高层次的内化过程了。

当然,由于阅历的局限,在整个诗歌鉴赏的过程中学生还无法达到“读出自我”这个境界。但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放弃去探索这种鉴赏体验的至高境界。因为,“文本阅读的价值最终要由读者自我来完成”,让学生在感知中体验,在理解中想象,并将文本未完成的阐释外化出来,这样才算完成了一次鉴赏体验的完美之旅。而学生审美能力也就是在“内化-外化-再内化-再外化……”螺旋上升式的鉴赏体验中逐渐提升的。

猜你喜欢
外化内化首诗
读悟化展:小古文浪漫教学四重奏
民主主义的外化
《上课没人抢》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运用叙事疗法使问题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基于隐性知识外化的企业动态能力培育策略
积极内化,语用能力提升的助推剂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