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王石

2009-11-30 08:17
北京文学 2009年11期
关键词:张洁中国青年报同名

王 石

28岁以前,我一直以为我是唯一叫王石的人。

绝大多数人的名字都是爹妈给的。我也不例外。

说起来,名字是一个符号,可是,谁都希望这符号是独有的和唯一的。一个人最好只对应一个特殊的符号,谁也不愿意有同名者来利益均沾。

在28岁那一年,我自以为的唯一纪录被打破了。当时中国青年报的副总编辑(几年后升为总编),竟然和我同名。

这是我知道的第一位同名者,是我至今遇到的年龄最大的一位同名者,也是官阶最高的同名者。此人不仅是厅局级干部,专业上也非等闲之辈。那篇载入当代新闻史的作品《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就是他执笔写的。

此文写于1960年。其时年仅27岁的他,用当时少见的时空交错、蒙太奇组合的结构方式,写出了一个突发事件的长篇通讯。

这篇新闻作品,先后被排成话剧,拍成电影,并连续40年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同时,也被一些优秀新闻作品选本或优秀报告文学选本所收录。许多当代中国新闻史专著和新闻教材,都将此文奉为时代经典。

在人格上,他也好生了得。1983年,正是中国青年报最具影响力的黄金时代,他升任中国青年报总编辑。不过三年时间,至1988年,53岁的他,在身心俱健之时,毅然辞去总编辑职位。

关于他的退休故事,同事是这样描述的:他从办公室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纸,亲自贴在了报社的评报栏里。大家聚过去看,大意是:他已辞去报社总编职务,让位于更年轻的同志。

更为少见的是,辞职了,他没有离开报社,他恳请当时的记者部主任(一位此他小20多岁的老部下)说:请收下我这个老兵。此后,他不辞辛劳到各地采访,山东、贵州、云南……在云南时,当地记者考虑到年龄和曾经的身份,专门为他租借了一辆车。他指着记者一的摩托车说:“这个就挺好呀,我就坐这个。”几天下来,他都是坐在摩托车的后座上,完成了采访。

由于同名,由于与我家人同事,他偶尔也会打趣似的问到我。

大约是1996年,我让家人带了本我的小说集,交给已退休的他。

在扉页上,我用分行形式,随手写了一段话:

此亦二王石,

彼亦一王石,

此王石不识彼王石,

彼王石也禾遇此王石

王石见玉石,

不亦乐乎?

老人收到书,哈哈大笑,渐次。有了书信往还。一次通信,我们说到全国的同名者,已知的和听说的,就有好几位,彼此知名不知面,、设若找个机缘聚聚,见识见识,在聚会上,大家用一个名字彼此呼唤,彼此应答,想想还是挺有意思的。老人建议我来张岁,促成一次同名者的聚会。

我平生喜静不喜闹,想到搜罗人选邀请发帖等等一大堆琐事就床头。于是转嫁危机,给深圳万科的同名者寄了一信。

我记得好像是在1996年,才知道深圳万科房地产的老板与我同名。

这个万科同名者的名声,是与日俱增。全国许多大城市,都有万科跑马圈地的巨幅招贴。在一个商业主义时代,有成就的企业家,自然是时代新宠。比较不同的是,这位房地产大佬喜好登山,2005年5月,竟然亲自爬上了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这就明显地比那些只会在高尔夫球场挥金如土的财主们高出一筹。

网上一篇文章是这样评价他的:……他拥有呼风唤雨的话语权,一个“拐点论”,甚至比国家调控政策更能使市场恐慌,他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的“教父”。

他也写书,书名挺吓人:《生命在高处》《道路与梦想》等。所写多与创业或登山相关。

2008年,因为汶川地震引发的捐款门事件,他遭到前所未有的抨击。

网上有篇署名王朔的文章,结尾如此开导他:“以后少写点东西,你水平和修为都太低了!别以为自己是个什么高级知识分子,你就是一个运气比较好的房地产开发商!好好建房子,建好房子,才是你现在最重要的事!少花点功夫和网友们较劲了!拜托!”已经五十开外的王朔,仍然不减“谁红跟谁急”的愤青意气。

想想也是,一个人在创业、运动、写作、水平和修为等等方面,要样样全能,行行领先,可能吗?别说样样了,就是创业这一样,房地产做出来了,换个行当,说不定就一塌糊涂。

我前面说过写信的事,万科的同名者不久就回信了,说到聚会,话有点拗口,大意说,同名不必就要相聚,相聚也不必就一定要是同名(未留原信,无法照录原文,只记得大意如此)。

想想,人家也忙,应酬必定很多,哪有闲空做这等既无效益又破财的事情。

我当即驰函京华,回告了老人。老人倒也看得开,回话说,那就算了吧。这好像是1997年的事。

老人于2004年11月逝世,是唯一一个在报社辞世的总编辑(他的前任,都在中央部委任职后退休),他的灵堂设在报社一间不大的房间里。悼念者全是自发地缅怀。每位员工上班时,都要先到这里来,深鞠三躬。报社内部网络上,悼文也如漫天的雪片倾泻。

2004年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一版刊出讣告,称他为“杰出的中国青年报人”。

一位资深报人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代表了报纸的一个时代。”

在大陆知识界,有句被引用烂熟的胡适晚年名言: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可能不知,在中国大陆报界高层领导中,他堪称这句名言的不多的践行者之一,多位他当年的下属,都能回忆起因与他的意见不同,为稿件与他争论甚至怒吼的经历。这位总编辑总是凝神静听,从善如流。他喜欢部下对他说真话,哪怕“态度恶劣”。一种较为民主的报风,在他的容忍下,成为中青报人的一时之尚。

一个名字用了几十年,遇到同名者也有几位了。

我住武昌水果湖时,一次到省直医院,有个护士看到我的名字说,他们院长也叫这名字。

还有,20世纪90年代初,电视连续剧《渴望》轰动全国。每集结尾,字幕闪动时,看到编剧名单中。也有一位同名者。有人还问过我,是不是参与了编剧。后来,在一个专访中,才知,这个同名者,是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老师。

还有,一次很偶然地看到专访当时的文化部长王蒙,说到他有个儿子学计算机的,在美国供职,也是同名者。

最怕的,是同行中冒出个同名者。

比如我。写作也有些年头了。从1977年在《人民文学》发表第一个短篇起,至今,在全国不少刊物(如《当代》《收获》《读书》《文学自由谈》等)都发过一些东西。虽然没什么名,有时也不免会想,若出现一个同名者,也在这些刊物出头露面,在熟知我的文友间,难免会引起一些需要不断解释或来不及解释的误会。

那真是一件既麻烦又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还不单是我一人的小心眼。

河南作家李准,出名早,其名在文艺界一直是独步天下无二人。不料,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中宣部冒出个写文艺理论与文艺评论的,也叫李准。很多人以为老作家开始写评论了。李准不愿沾光,也不愿为人所误,主动找同名者交涉却未有结果。于是,就主动改用繁体准:準。还有北京作家张洁,这个名字比较多,要命的是,一个年轻的张洁也写作,杂志杜往往误以为是名作家张洁的稿子来了,发了还寄稿费给她。张洁曾写文章与年轻的同名者商量,也没结果。只有任其荣辱与共。上述二位都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了。

这是同名的无奈。

我以为,当一个名字,出现了一个传世的伟人或者坏蛋,这个名字就算被叫完了,不会再有同名者了。像诸葛亮、李白、孙中山、毛泽东、秦桧、陈世美等等,再有人以同名相许,无异于自取其辱。所谓赢家通吃,就是这个道理。

王石这个名字,似乎还远未穷尽。

有人跟我开玩笑说,叫王石的都是名人啊。一想,大大小小的同名者好像也出了几个,至少目前,还未出现终结者。那就等着吧,等一个划时代的传世的同名者出现,来为这个名字作最后的了结。

会有终结者出现吗?

若有,谁会是终结者?

突然想到沈从文《边城》结尾的一句话,大意是:这个人也许明天来,也许永远不会来了。

我当然愿意是后一种结果。

契诃夫说,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就让大大小小的狗一起叫吧。——也许,这才更像一个众声喧哗的、多元化时代。

责任编辑师力斌

猜你喜欢
张洁中国青年报同名
建设性新闻的文本建构与内容生产
IQ Test
CL Sounds
南瓜小人
柠檬酵素
法球队印错球衣,转赠“同名”城市
袁隆平之问:负负为何得正?
《人民日报》与《中国青年报》天津爆炸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
中国青年报
容易写错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