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

2009-12-02 03:44罗燕冰
社会科学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罗燕冰

[摘要]科学发展观作为新的理论体系,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它不仅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理性总结,更是对这种实践指导原则的规律性认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除了有丰富的实践作为基础外,还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作为它的理论支撑,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09)05-0052-03

一、深刻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在深刻总结世界各国不同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观念和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的本质、目的、_内涵、战略、道路、方法的总体思路和根本观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进一步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重大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从理论体系上看,科学发展观已经形成了一个日臻完整的理论构架。

一种理论是否成为一个体系,要看其是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完整的理论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理论逻辑是怎样的?这是一个经过不断深化认识,日渐明朗的重大问题。“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表述,其中每一点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胡锦涛同志深刻详细地阐述了其本质内容。可以说,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构成了科学发展观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比如关于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关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于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同时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关于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关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于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关于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以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关于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等等,进一步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上述这些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多个领域,涵盖了新世纪党和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体系,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基本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协调,体现了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

2、从实践上看,科学发展观已成为蕴含着重大创新价值的科学体系。

一种理论是否成为一个体系,还要看其是否回答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主题。这个重大历史主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是新的理论成果形成、发展、完善的基本依据。在社会主义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总有一些特定的形势和任务,总有某些特定的内容会凸显出来,成为急需回答的首要问题被深入研究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也总是在这些重大问题上被突破,从而获得新的发展。比如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

样两个基本问题,以这个问题为重点,我们结合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两大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应该看到,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还始终存在着一个“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这样一个基本问题,特别是从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这个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作出科学回答。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规律;阐明了科学发展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党的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等概念的科学内涵;阐明了科学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整体布局转变的内在联系,揭示了进一步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阐明了科学发展与吸收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联系,揭示了世界各国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趋势。集中起来讲,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这样一个基本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价值所在,它是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

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经过了曲折的探索过程。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大大深化。这就是: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要赢得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经验,使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紧紧把握住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就从根本上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

2、科学发展观坚持将“以人为本”作为新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凸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重物轻人”发展观念的弊端。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所坚持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

3、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当作社会主义的第一要务,拓宽了发展内涵,对发展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我们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根本目的,对发展的目的有了更清醒的把握;要求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对发展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概括;认为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对发展的规律有了更科学的揭示;要求做到“五个统筹”,对发展的方式有了更明确的规定。“更加注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

4、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精辟概括。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初,就提出共产党人的目的是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新中国建立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就提出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确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正是党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是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鲜明地表明了社会主义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目标;而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第一次向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性标准提出挑战。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规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到目前为止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最精辟的概括。

5、科学发展观坚持将“协调发展”作为新发展观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经济建设的内在规律,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片面追求速度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弊端。科学发展观坚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新发展观的重要理念,反映了随着时代进步人类对自身发展与环境和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而达成的最新共识,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单纯经济增长观的突破和超越,意义深远。

科学发展观坚持将“统筹兼顾”作为新发展观的总体要求,这是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根本措施,同时也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补充和超越。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最新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将会更加丰富和完善,更加显示其推动实践大发展的强大力量,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参考文献]

[1]周治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三代领导人认识社会主义的新视角和新方法[J],天府新论,2008,(6)

(责任编辑:谢科)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