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述评

2009-12-02 03:44
社会科学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李 杰

[摘要]我国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涉猎面广,研究成果丰硕,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内涵、对策等方面。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背景的主要论点有阶段特征论、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论、历史方位论、改革矛盾凸显论、形势变化影响和谐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研究的主要观点有全面系统论、广义狭义论、基本特征论、本质内涵论、学科领域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包括全面发展,协调关系,强调以人为本,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等内容。虽然研究成效和实践成效显著。但也存在整合性研究不足,多因素与单因素关系研究欠缺,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少,可操作性对策建议研究欠缺等问题,需要在总结中深化。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D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09)05—0193—04

自从2004年9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我国学术界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问题的研究,归纳现有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三方面。笔者就这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评价,以便进一步深化研究、推进实践。

一、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背景的研究论点

对于我国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问题,学术界的主要论点包括:阶段特征论、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论、历史方位论、改革矛盾凸显论、形势变化影响和谐论等。

1、阶段特征论。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特殊阶段,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经济正快速增长,必然加大资源、环境和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的特征表现为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不和谐因素增多,客观上要求重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解决当前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出现不和谐问题的现实要求。就社会结构转型而言,我国正加速推进从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社会转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出现了所有制、分配形式、就业形式、社会组织、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发展趋势,社会流动和分化加速,各种问题易发多发;从经济体制转轨而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进程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市场体系、市场主体、政府宏观调控体系等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经济社会问题不断凸显。现实发展要求协调各种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3、改革矛盾凸显论。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也相伴而生,主要表现为:阶层矛盾;城乡矛盾和地区矛盾;官民矛盾;经济增长和资源承载能力的矛盾;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等。为此,化解矛盾为我国社会发展所必需。

4、历史方位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由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决定的,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提出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是我们党科学把握党的历史方位的必然要求,是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的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5、形势变化影响和谐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致使不和谐因素增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新时期新形势的必然。从国际形势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把资本主义的矛盾由内部转向国际化。加之,信息时代中国面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民族主流文化有被蚕食的危险;全球化一方面使人与自然出现矛盾,另一方面又造成阶级斗争的国际化。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单纯追求cDP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因社会利益群体分化,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扭曲,权力寻租、权力滥用现象依然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严重,导致社会矛盾多元并加剧。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要求迫切需要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研究的主要论点

我国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诠释也有不同观点,主要论点包括全面系统论、广义狭义论、基本特征论、本质内涵论、学科领域论。

1、全面系统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既指每一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又包括各子系统间的和谐。全面系统论既体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理解的全面,又体现为对诸多内容之间关系的协调性和系统性的注重。如:李君如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有生机活力、有社会公平、有和睦相处人际关系、有团结稳定秩序的社会;钟秉林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四个方面的和谐:社会系统内部诸种基本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郑杭生提出从理论、实践和由来三方面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进行诠释。陆学艺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包括经济社会诸多方面。朱西周认为,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全面系统的和谐。

2、广义狭义论。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的是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联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指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以及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狭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的是社会层面本身各个环节、各个因素以及各种机制之间的协调,也有学者认为,狭义的和谐社会,指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社会。

3、基本特征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具有同一性,不同学者的分析视角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六大特征为依据进行分析。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涵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有的学者囊括了三方面的内容,有的学者却着重从某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李君如、贾华强等学者直接运用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讲话中所指出的六大特征来总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第

二,有的学者虽然没有直接运用六大特征,但其概括却囊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方面的内容。如:认为和谐社会的内涵具体包括经济、社会、协调利益、精神文化、法制五方面内容。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包括十个方面。有的学者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理解为十个统一。第三,也有学者着重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层面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第四,还有学者着重从社会层面来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4、本质内涵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要从本质内涵上进行理解。主要观点包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论、共同富裕论、充满活力论、关系和谐论等。陈勇“”、郑杭生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共同富裕,刘博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充满活力的社会;贾建芳、苟关玉等学者认为,应从各种社会基本关系和谐的角度来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张久海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辩证和谐、理性和谐、法制和谐和动态和谐的统一体。

5、学科领域论。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不同学科从各自学科领域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表现出学科视角的差异性。

政治学领域从阶级性、法制社会、民主政治、政府管理、执政能力等方位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强调阶级性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政治主体之间以及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和谐状态,它具有阶级性、全局性、权威性和主导性;注重法制社会的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关注民主政治的学者要求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理解和谐社会的学者,提出政府管理在职能定位上需要从“经济发展目标优先”转移到“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目标并重”的道路上来;有的学者要求把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到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认为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是中国共产党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理念。”

经济学界的学者偏向于从资源配置、均衡发展、经济增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资本与劳动、新制度经济学等角度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定义为一个资源配置“帕累托”有效和严格公平的社会;主张均衡发展的学者认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不和谐为代价的,和谐发展就要求相对均衡发展;从经济增长角度考察,认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了资源有限性,是破坏和谐社会的经济增长;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看,生产力的和谐是生产力各要素之间形成合理的结构配置,生产关系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合理化,构建平等性、互利性的生产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从资本与劳动角度分析,认为劳动视角与资本视角之间存在和谐共处的空间,只有在坚持劳动视角的前提下兼顾资本视角,才能体现出社会的和谐;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理解,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交易费用最小的社会,这就要求合理安排国家、企业和市场三种基本制度类型,构建和谐政府、和谐企业、和谐市场。

社会学领域主要从社会价值、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等方面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从社会价值角度,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从社会结构角度,认为和谐社会的社会结构要求社会各个领域、部门、环节的关系稳定、协调、有序;从社会阶层角度,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社会各阶层相互开放、利益协调的和谐社会;从社会环境角度看,认为和谐社会应是诚信友爱、安定有序、法律健全、经济协调的社会;从社会管理角度看,认为维系和谐社会靠民主和法制,确保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治安管理协调。

伦理学视角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强调价值观和道德要求。主要从价值和谐、价值判断、价值诉求、道德目标和道德统一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价值和谐分析,认为和谐社会就是人自身各方面、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和谐;从价值判断分析,认为“人一自然一社会”三者处于良性互动、有机协调的理想状态;从价值诉求角度,提出环境伦理是和谐社会的伦理依据和价值诉求;从道德目标角度,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目标即是诚信友爱;从道德统一分析,认为道德观是纳和谐于发展之中并以发展来促进和谐的观念。

三、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策研究的主要内容

学术界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矛盾,提出了化解矛盾的路径对策。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七个方面。

1、通过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要解决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必须实现全面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和人本身的全面发展。

2、通过协调若干关系实现社会和谐。持这类观点的学者以系统、联系的观点来看待和谐社会建设,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应当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有十大关系论、八大关系论、六大关系论、四大关系论等。

3、强调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着重强调“以人为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主要观点包括:~是强调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二是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三是提出加强人权建设;四是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

4、通过政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持这类观点的学者从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角度来思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对策。主要从党的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及行为规范、民主政治改革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5、通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主要对策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分配制度、推进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财税体制改革等,并用联系的观点提出关注经济发展与相关关系的协调。

6、通过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从文化建设视角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主要包括:一是要加强国民素质教育,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增强社会凝聚力;二是要积聚社会资本,培养责任、信任和诚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三是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弘扬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五是认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农村,政府应大力投资基础教育,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等。

四、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的简要评价

我国学者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研究虽然涉猎面广、角度和层面多、观点多元、研究成果丰硕、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欠缺和不足,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从研究成果来看,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已经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法学、环境学等多学科领域。从研究的内容环节来看,既包括了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原因的研究,又涵盖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内涵、特征及其理论渊源、思想发展历程的研究,还包括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路径、策略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既有系统、全面、联系研究,又有单学科、单因素、单视角研究;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应用研究;既有定性研究又有定量研究;既有动态研究又有静态研究。这表明我国该论题研究已取得重大成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实践推进中也取得了相应成效,表现为上访数量下降,群体性事件减少,公民安全感增强等。

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该论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整合性研究不足,多因素与单因素关系的研究欠缺,实证研究、定量研究较少,可操作性对策建议研究有失欠缺。具体来讲,表现为:多学科协同研究的局面尚未形成,虽然研究视野涵盖诸多学科,但还很少从多学科比较与整合的视角系统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因而还谈不上综合各学科研究视角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这必然影响对该论题研究的全面与客观;已有的研究以定性探讨为主,定量分析却明显欠缺,特别是借用统计模型检验所提出的理论解释,其结果不仅无法确认所提出的理论假设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而且还不能在多个自变量之间进行比较,确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而致使对策研究由于缺乏科学分析的支撑而往往失去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静态研究丰富,动态发展研究不足。往往就我国矛盾现状进行分析,而对矛盾和问题发展变化的态势及影响因素的动态过程研究相对不足,不利于及时监控和防范,也使政策制定的系统规划缺乏客观依据,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明显;从社会建设角度研究较多,而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建设研究较少,从政治、经济、社会层面研究相对多,从文化建设方面研究却较少,对社会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以及社会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研究较少。其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渗透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历史过程,因而不能仅仅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孤立对象来研究,也不应仅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来分析,而应当将其视为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因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也应当全方位思考,同时又要研究重点突破。

[参考文献]

[1]向春玲,对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论思考[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8)

[2]金维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学术交流,2004,(11)

[3]李培林,和谐社会:从十六大一句话到当今主题词[EB]

[4]曾庆红,关于国内形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学习时报,2005-02-21

[5]李君如,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笔记八篇[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1)

[6]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钟秉林,和谐社会:多元、宽容与秩序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1)

[8][14)郑杭生,和谐社会与社会学[N],人民日报,2004—11-30

[9]陆学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要求[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3)

[10]朱西周,略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求实,2005,(5)

[11]吴忠民,“和谐社会”释义[J],前线,2005,(1)

[12]青连斌,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4,(10)

[13)陈勇,略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3)

[15]刘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A],社会学家谈和谐社会[c],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16]贾建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解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3)

[17]张久海,现代和谐思维涵括的四重意蕴[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3)

[18]张振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思考[J),黑河学刊,2005,(4):5-8

[19]汪海霞,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政治学视角分析[J],理论探讨,2005,(5):21-23

[20]俞可平,和谐社会面面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

[21]李祥营,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原则[J],天府新论,2008,(5)

(责任编辑:石本惠)

猜你喜欢
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中国协商民主政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高度契合
网络社会风险规律及其因应策略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中国化的实践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在经济建设中运用的设想
杜甫的生态观对现代生态社会建设的启发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途径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从社会建设视角看三大差别的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