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的早期康复护理

2010-02-09 22:27刘蔚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6期
关键词:被动肢体病人

刘蔚萍

河南鄢陵县中心医院 鄢陵 461200

我院神经内科2006-2008年对10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结合整体护理开展了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03~2008-03我院神经内科的住院 108例患者,男67例,女41例,年龄 43~74岁,病程8~120 d,其中脑出血48例,脑梗死60例。

2 康复护理

2.1环境和技术要求良好的休养环境和娴熟的护理技术能改善病人的心情,我们为患者提供优美、舒适、和谐的病室环境。病室要求安静,光线柔和,以利于稳定和改善病人的情绪。同时护理人员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护理技术,谨慎、委婉的语言,沉稳的行动,热情、周到的服务取得家属和患者的信任,为创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打下了基础。

2.2心理康复护理心理康复护理是训练成功的基础和保证。良好的情绪,使神经肌肉的调节达到最佳状态,神经抑制被解除,神经易化增多,大大提高了康复的疗效。不良的心理状态均会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脑血管病人多数因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语言障碍,生活及生理能力减退,有的甚至害怕遭到家人嫌弃而出现心理烦躁或抑郁、情绪低落、悲观等心理变化。在康复护理工作中我们始终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首先取得病人家属的支持,主动接近病人,与其交流思想,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介绍成功的病例,介绍功能恢复较好的病友到床前互相交流。在训练的过程中,任何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与肯定和赞扬,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机体调整到最佳生理状态,以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接受康复治疗和训练。

2.3急性期的护理早期的功能锻炼对降低致残率,促进康复十分重要。(1)脑出血病人在生命体征平稳后48~72 h开始进行康复治疗,可采用推拿、按摩、翻身等被动活动,帮助病人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尽早的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2)协助和指导患者健侧肢体主动运动,并带动患侧肢体的被动运动。其护理方法为健侧肢体从远端到近端主动运动,患侧肢体从大关节到小关节被动缓慢运动,幅度逐渐增加。(3)协助患者变换体位时,患肢要保持伸展,采取偏瘫良肢位,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4)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在被动运动的同时,可配合意念主动运动,让患者思想上有一个强烈的想法,相信自己肢体一定可以活动。

2.4软瘫期的护理促进患者肌力、肌张力的恢复和预防痉挛的发生是本期护理的重点。协助和鼓励患者在床上活动,如指导患者以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在床上翻身练习,以变换体位、协助坐位的平衡练习,加强肢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还可以做伸屈握拳等锻炼。

2.5痉挛期的护理此期康复的关键是对抗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痉挛,增进肌力,降低肌张力,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防止肌肉萎缩。护理方法有:协助病人做肢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上肢可上举、伸屈、外展、外旋并带动腕部及手指的伸屈运动,进行握拳、拿取物品等训练。下肢做屈髋、屈膝、踝部及足部的屈伸运动训练。当患肢能主动屈伸时表示肌力逐渐恢复,并表示能持重。如患肢能主动抬高离床,则说明该肢体存在下床活动的可能,应鼓励协助患者做坐位、站立等训练。初期可以依靠物体如桌边、床沿、扶墙并尽量保持姿势端正,使之平衡。在难度和时间上循序渐进,并及时纠正病理步态,配合针灸、按摩、理疗,促进功能的早日康复。

2.6脑功能的恢复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及记忆功能,先从口型训练开始,采用手势和视觉信号,配合1~2个单词,反复训练,避免用复杂的长句,可从日常生活简单用语到简单对话,帮助其树立耐心,要保持病人心情愉快。指导患者写日记,可写关键词及短文,这样有助于扩大思维及加强记忆。

2.7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此项训练的目的是使患者达到生活自理或半自理,其中包括吃饭、穿衣、洗漱、大小便及室外活动。在锻炼中必须有人照顾,当其有独立生活能力时才逐渐脱离帮助。

3 体会

通过康复护理实践,我们体会到肢体功能的恢复除与病变部位、范围、病程有关外,还与是否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有关。及早的功能锻炼缩短了患侧卧位时间,并可避免影响静脉和淋巴回流而加重病情,并能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刺激肢体感受器调节新陈代谢及神经营养功能,从而预防肌肉萎缩、肢体畸形,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重视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

[1]胡荣东,肖爱军.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功能锻炼时间窗的临床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6.

[2]倪朝眠.脑血管的临床康复[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215.

[3]吴先菊,李红哲.脑卒中病人康复教育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6(10):147.

猜你喜欢
被动肢体病人
谁是病人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蔓延
第五课 拒绝被动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病人膏育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