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足踝逆冷 26例

2010-02-10 17:53刘志武刘慧君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5期
关键词:太溪委中足踝

刘志武,刘慧君

(1.哈尔滨市南岗区王岗中心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8;2.哈尔滨制药总厂职工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临床上常可见到足、踝甚至小腿冰冷不适的患者,笔者采用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本病,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患者 26例,男 11例,女 15例,年龄最小 19岁,最大 57岁,病程半年至 31年。

1.2 临床表现 本病为患者自觉症状,表现为以足底为主的冰冷感,甚则足踝、小腿亦有冰冷感,冬天尤甚。保暖不好则易生冻疮,夜间常 1~2 h甚至到天明足部方缓暖。医者以手扪其足、踝、小腿皆感清冷或冰冷,按压皮肤,皮色变苍白色,许久方复。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双侧委中、解溪及足内侧赤白肉际处青紫显露的静脉。

2.2 操作方法 选用小号三棱针,先于双侧委中、解溪穴上点刺显露的静脉出血,再取足内侧缘的大都、太白、公孙、然谷至太溪穴一带青紫显露的静脉点刺出血,均任血自止,使每穴出血不少于 2 ml,否则可加拔火罐或以手挤压使之出血 2 ml以上。上述治疗每周 1次,3次一疗程。若 2次无效则改用他法,视为无效,不必治第 3次。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足凉不适感消失,足温与他处相同,半年以上未复发;显效:患者即使冬天也无冻脚不适感,但手摸足部仍感微凉;有效:足部寒冷感减轻,遇暖能较快缓暖;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变化不明显。

3.2 治疗结果 26例中痊愈 14例,显效 8例,有效 3例,无效 1例,其中痊愈及显效者均治疗一次即出现明显效果。

4 典型病例

阎某某,男,34岁,患者自诉自幼即足部清冷,近10年加重,冬天更甚,小腿亦冰冷不适,在寒冷环境中稍久则足部寒冷刺明难忍,冬日睡前必烫脚,否则难以入眠,扪其小腿清冷,足底冰冷。即以上法治疗,2周后复诊诉,治疗后当晚腿足即感“从未有过的温暖”,为防反复而求复治 1次。1年后领他人来诊告知疗效巩固。

5 体会

足踝逆冷属于“厥证之寒厥”,《素问◦厥论》篇载:“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此病因主要为脾肾阳气不足或感受寒湿,脾主四肢,脾阳不足,阳气不达四末,足失温煦而逆冷。肾阳为人体之元阳,腰以下为肾之所主,肾阳虚则下部失于温煦而出现腿足清冷。寒湿皆为阴邪,其性下趋,首犯足部,寒湿阻滞,气阳不行,足踝失煦而逆冷。阳虚则寒凝,寒凝则血瘀,气阳不行。取主治腿足病的委中、解溪及足内缘瘀阻血络,直接放血,血含病气,病随血走,寒、瘀、湿皆随血而出,瘀血去新血生,寒湿去阳气复。病去正复,气阳复旺,则病自愈。足内缘之大都、太白、公孙、然谷、太溪等穴又是足太阴、足少阴经脉初始之处。此处寒湿阻滞则整条经脉之阳气均不足。局部放血直泻其邪,则邪去正复,气行血活阳旺,整条经脉之气渐充,其所属脏腑脾肾功能健旺,生化有权,则整个人体气血不足,病愈体健。

猜你喜欢
太溪委中足踝
彭氏分筋推拿手法中所取“委中下”的定位依据及优势
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标准化护理干预研究
《针灸大成》太溪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温暖手脚
腰酸背痛找委中
拍打委中穴,健腰更护肾
委中穴的临证应用初探*
太溪穴的临床应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