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2010-02-11 07:06徐艳
中外医疗 2010年33期
关键词:患肢置换术血栓

徐艳

(辽源矿业集团总医院 吉林辽源 136201)

人工关节的诞生,标志着骨科由修复、切除、重建发展到取代,又上了新台阶[1]。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的发展,双侧全膝人工关节置换已逐渐得到推广,从而使病人摆脱双膝关节疼痛并能下床行走,较好的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然而,该类手术大部分为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因其自身的生理特点以及因伴有其他疾病而使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2],因此,做好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2008年3月至2009年11月,我科共收治要求做双侧全膝人工关节置换病人16例,经过对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3月至2009年11月我科共收治16例接受双侧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其中患骨性关节炎病人10例,患类风湿关节炎病人6例,男2例,女14例,年龄56~76岁,平均年龄66岁。

2 结果

本组均达到关节置换预期效果,平均住院18d。住院时间16~20d,平均住院时间18d,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100%,出现1例术后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经过加强营养支持疗法等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均痊愈。其它15例均没有出现护理方面并发症。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教育 向患者讲解手术原理、术后疗效,消除患者恐惧、焦虑心理,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开展健康教育。

3.1.2 术前康复训练 (1)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具体方法为等张收缩训练,练直腿括高动作,要求足跟离床20cm,空中停顿5~10s后放松5~10s,每组20次,每天4组。踝关节背伸屈运动,收缩5s,放松5s,每组20次,每天4组[3]。(2)了解病人有无感冒、牙周炎、脚气等疾病,如有上述疾病,应彻底治愈后再行手术治疗。(3)术前3d练习床上大小便。(4)常规备血、做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皮试,做好术前检查,按医嘱术前用药。

3.2 术后护理

3.2.1 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给予鼻塞吸氧,对患者的BP、P、R、SPO2实行持续监测。术后6h协助患者翻身,术后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和咳痰,预防肺部感染。由于术中失血量大,术后易发生组织灌流不足的危险,要严密观察尿量,保证尿量≥60mL/h。

3.2.2 患肢护理 术后保持平卧位,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出血。术后应用弹性绷带自远心端向近心端包裹,抬高双下肢30cm。

3.2.3 引流护理 引流期间应保持通畅和负压状态。倾倒引流液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反折引流管,以防逆流,术后引流量<50mL可拔管。

3.2.4 预防并发症 (1)预防感染。切口感染是造成人工假体置换术失败的主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原因之一,因此,预防感染极其重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术前1d给予抗生素预防性用药可降低感染率。合理足量使用抗生素至拆线后停用。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留置导尿期间,饮水量要保持在2500mL/d,可有效地预防泌尿系感染。(2)预防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可进一步引发危及生命的肺栓塞。在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达66%~84%;即使在采取机械或药物预防的情况下,其发生率可达15%~30%[4]。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如速碧林0.3~0.6mL皮下注射,每日1次,一般术后当日晚开始给药,约持续7~10d,术后患肢予以弹力绷带包扎,抬高双下肢30cm,以利于血液循环。注意观察患肢肤色、皮肤是否正常、有无疼痛、肿胀等。鼓励患者在床上做股四头肌收缩运动和踝关节的背伸趾屈运动。(3)疼痛。向病人讲解疼痛的原因和可能持续的时间,积极应用止痛泵和止痛剂,协助病人将双下肢放于舒适位置。(4)肿胀、出血。密切观察切口敷料及切口引流管情况,如发现敷料渗血较多或引流管引流量较多时,立即告知值班医生,及时处理。(5)功能锻炼。①第一阶段(术后第1~6天)。此阶段患者体力虚弱,运动量不宜过大,体疗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关节稳定和肌肉的张力,防止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及踝关节背伸、拓屈活动。手术当天晚上即开始CPM锻炼,设定屈曲范围70~100°,术后第2天即开始屈曲90°锻炼。术后第3~4天,鼓励病人主动活动[5]。②第二阶段(术后第7~14天)。主要目的是恢复关节的活动度,进一步提高肌力。继续第一阶段的实习,还要增加直腿抬高运动、膝关节的屈伸锻炼、练习的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且不感疲劳为宜。③第三阶段(术后第14天以后),继续第二阶段的功能锻炼,可扶拐或使用步行器下床活动,逐渐增加从坐位到站立训练。术后4~6周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3.3 出院指导

(1)叮嘱病人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活动时间、活动范围,防止患者肿胀和疼痛。利用拐杖练习行走,加强行走步态训练。应避免下蹲或下跪动作,一般建议术后10~12周逐步恢复正常活动,完全康复至少要在术后9~12个月。

(2)避免重体力活动及参加诸如奔跑、跳迪斯科等膝关节大范围剧烈活动的运动项目。

4 护理效果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普遍开展,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越来越引起重视,而并发症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6]。虽然双侧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较大,病人存在年龄大,免疫抑制等情况,但通过科学的,精心的根据不同的病情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本组病人16例,全部顺利出院,术后无感染、深静脉血栓综合症的发生,无疼痛、粘连、关节功能丧失等并发症。术后随诊0.5~1年,所有病人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均可自理日常生活,对手术疗效满意。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8.

[2]马金忠.影响膝关节置换并发症的因素[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1,22(1):60~61.

[3]刘建梅.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5):419~420.

[4]王琦,张先龙,沈骏,等.“低风险”人群初次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深静脉血栓[J].中华骨科杂志,2007,2:106~109.

[5]卢玉霞.双侧全膝人工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5(3):125~126.

[6]付琨.老年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护[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1):155~156.

猜你喜欢
患肢置换术血栓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