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on骨折76例手术治疗体会

2010-04-03 03:05黄春育邓长康林锦乐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0年12期
关键词:腓骨优良率踝关节

黄春育,邓长康,林锦乐

(深圳市光明医院骨科,广东 深圳 518107)

刘建全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广东 深圳 518035)

Pilon骨折76例手术治疗体会

黄春育,邓长康,林锦乐

(深圳市光明医院骨科,广东 深圳 518107)

刘建全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广东 深圳 518035)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时机与方法治疗Pilon 骨折76例患者,并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76例经10~24个月随访,按Mazur评分,优42例,良23例,中8例、差3例,总优良率为85.5%。结论:Pilon 骨折预后与骨折类型及手术方法、时机有关,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时机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Pilon骨折;骨折类型;手术方法;内固定;植骨

Pilon骨折是指累及胫骨下关节面的胫骨下端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胫骨骨折的3%~10%,75%~85%合并腓骨骨折。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关节周围缺少肌肉覆盖,软组织薄弱,而Pilon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关节面及软组织破坏严重,以致伤后处理棘手,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我科从2004年3月至2010年1月共进行手术治疗Pilon骨折76例,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时机与方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分型:Ⅰ型20例,Ⅱ型37例,Ⅲ型19例。合并伤:合并四肢其他部位骨折13例,脊柱骨折4例,骨盆骨折2例,肋骨骨折5例,颅脑损伤2例,脾破裂1例,肠破裂1例。

1.2治疗方法

1.2.1 术前处理 合并有失血性休克或胸、腹腔脏器损伤和颅脑损伤,应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损伤,开放性骨折均于伤后8h内清创,待病情稳定后再处理骨折。术前行跟骨牵引或石膏托固定,并抬高患肢,使用甘露醇、七叶皂甙钠及磁疗促进软组织肿胀消退。常规行踝关节正侧位片、CT及三维重建,了解骨折及关节面塌陷情况,制定手术方案及准备固定材料。

1.2.2 手术时机与原则 闭合性骨折视肿胀情况于7~14d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开放性骨折如伤口较小,软组织损伤较轻,清创后予缝合伤口,按闭合性骨折处理;对于伤口大,软组织损伤重或骨折粉碎严重,不适宜行内固定者,可行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或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均采用C臂X光机透视确认骨折复位,切口内放置引流管或引流片引流。

1.2.3 手术方法

1)对Ⅰ型骨折合并腓骨骨折者,先切开复位并固定腓骨,胫骨远端采用LCP-DCP固定,于内踝尖上方纵形小切口,深筋膜下插入解剖钢板固定,前踝和后踝骨折用空心螺钉固定,无需打开关节腔。

2)对Ⅱ、Ⅲ型骨折,分四步进行处理:①切开复位并固定腓骨,恢复腓骨长度,参照以恢复胫骨远端的长度;②重建胫骨下关节面,做小腿前内侧弯向内踝的切口,显露胫骨下端关节面骨折,利用距

骨的模板作用,用撬拔法使胫骨关节面复位,并复位内踝、前踝和后踝等主要骨折块,确定复位满意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③植骨:自体松质骨或异体松质骨填充干骺端骨质缺损;④固定:胫骨内侧选用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固定,前踝可采用重建钢板或空心螺钉固定,后踝骨折用空心螺钉固定。

3)对于软组织损伤重或胫骨远端骨折粉碎严重者,不适宜行内固定者,先行腓骨切开复位固定,维持肢体长度,再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近端2枚螺钉置于胫骨,远端2枚螺钉分别置于距骨和跟骨;胫骨远端骨折通过小切口撬拔复位,尽量恢复胫骨关节面平整,行克氏针或螺钉内固定;如软组织条件恢复好,延期于3周后行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本组中共7例行外固定支架固定,均为Ⅲ型骨折,4例为3°开放骨折,1例为内固定后皮肤坏死改外固定支架固定,2例于3周后行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1.2.4 术后处理 术后继续予抬高患肢,24~48h后拔去引流管或引流片,常规给予抗炎5~7d,并给予消肿药物治疗。早期行功能锻炼,麻醉过后即可开始行肌肉收缩锻炼,3d后行踝关节主动活动,术后2周开始扶拐下地非负重活动,外固定支架固定者,于术后2月松开支架关节,行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定期复X光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3个月后根据X线片所显示骨折愈合征象,决定患肢完全负重时间。

1.3疗效评价标准采用Mazur等[2]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①优:gt;92分,关节无肿胀,正常步态,活动自如;②良:87~92分,踝关节轻微肿痛,正常步态,活动度可达正常的3/4;③可:65~86分,活动时疼痛,活动度仅为正常的1/2,正常步态;④差:lt;65分,行走或静息痛,活动范围仅为正常的1/2,跛行,踝关节肿胀。

2 结 果

本组病例均随访10~24个月,平均16个月,76例患者全部骨性愈合,1例出现内侧皮肤坏死,内固定物外露,后更改为外固定架固定,局部转移皮瓣修复,无切口感染、骨髓炎发生。效果评定结果:优42例,良23例,中8例,差3例,总优良率达85.5%。其中Ⅰ型20例中优19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0%;Ⅱ型37例中优21例,良14例,中2例,优良率为94.6%;Ⅲ型19例中优2例,良8例,中6例,差3例,优良率52.6%。7例行外固定支架固定者,良3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42.9%;其中2例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者,良1例,中1例;均无皮肤并发症。

3 讨 论

3.1手术时机的选择。目前多主张延期手术,先行跟骨牵引维持肢体长度,待软组织伤口愈合,肿胀开始消退时手术,通常为伤后7~14d,一般不要超过3周,若超过3周,损伤部位肉芽组织形成,血肿机化,废用性骨质疏松及骨折端骨质吸收,将增加手术难度,难以达到骨折解剖复位[4]。

3.2手术原则与方法Pilon骨折属关节内骨折,治疗要力争达到关节面解剖复位、骨折坚强固定和利于早期活动[5]。目前有关Pilon骨折手术治疗的生物学原则已经形成,即强调细致的软组织暴露,骨块有限剥离,间接复位,稳定固定后早期活动和晚期负重等,治疗目的可以归纳为3P,即保护(preserve)骨与软组织活力、进行(perform)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提供(provide)满足踝关节早期活动的固定[4]。对Ⅰ型骨折,关节面无塌陷,骨折无明显移位,手术主要目的是加强固定,为早期功能锻练创造条件,我们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LCP-DCP),减少对软组织的剥离;对于Ⅱ、Ⅲ型骨折,由于关节面塌陷,干骺端压缩,恢复和维持胫骨远端及踝关节的解剖关系,保证关节面平整至关重要,手术按照“四步法”进行,内外侧切口间保留7cm以上距离,避免皮瓣坏死;术中减少在软组织中分离和对软组织牵拉,对防止术后皮肤坏死至关重要。术中自体或异体骨填充是修复关节面的关键环节[6],松质骨移植于胫骨远端骨缺损处,可用来支撑关节面,填充空腔,刺激成骨,促进骨折愈合。对于软组织损伤重或骨折粉碎严重,行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对腓骨进行固定,同时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可以保持肢体的长度和力线,胫骨远端行有限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提高关节面复位的效果,减少软组织并发症的发生率;20世纪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该种方法,认为其操作简便、安全,可较少破坏软组织血液供应,有效避免皮肤坏死的发生,且具有较强的固定作用[7]。经过10~21d的中间期,如软组织的条件得以充分改善,再对胫骨远端的关节面进行标准的切开复位与内固定,既增加了关节面复位的效果,又使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了软组织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本组中2例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者,功能评定良1例,中1例,优良率较全程外固定支架固定者高。

3.3正确的术前、术后处理有利于防治并发症,而且通过三维CT成像进行图像分析,有助于选择手术入路,指导术中对关节面进行解剖复位和植骨,便于确定钢板放置的准确部位、螺钉穿钉方向,制定合理治疗方案[9]。

Pilon骨折虽属较难治疗的骨折之一,但只要我们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正确判断骨折的类型,运用良好手术技巧施行内固定术,术后早期开始正确的功能锻炼,同样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Ruedi TP,Allgower M. Fractures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tibilal into the ankle joint: Results 9 years after otpn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J]. Injury, 1973, 5: 130.

[2] Mazur JM ,Schwartz E,Simon SR. Ankle arth rodesis:Long-term follow -up with gait analysis[J]. J BoneJoint Surg (Am ) , 1979, 61: 964-975.

[3] Kellan JF,Wadded JP.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tibia metuphysis with intra-articular extension-The distal tibia explosion fracture[J]. J Trauma, 1979,19:593.

[4] 王亦璁. 骨与关节损伤[M]. 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71-1472.

[5] 吴克俭,侯树勋. 骨科实用内固定技术[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29.

[6] Kralinger F,Lutz M,Wambacher M,etal. Arthroscopically assisted reconstruction and percutaneous screw fixation of a pilon tibial fracture[J]. Arthros-copy,2003,19: 45.

[7] Leung F,Kwok HY,Pan TS,etal. Linited open reduction and ilizarov external fixation in he treatment of otistal tibial fractures [J]. Injury,2004,36: 278-283.

[8] Rosenberg ZS,Fledman F,Singson RD. Peroneal tendon injuries: CT analysis[J]. Radiology,1986,163:743-748.

[9] 江捍平,张洪. 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进展[J]. 中国医学工程,2004,12(5):31-33.

[编辑] 一 凡

2010-10-19

黄春育(1976-),男,广东河源人,主治医师,从事创伤骨科临床与研究工作。

10.3969/j.issn.1673-1409(R).2010.04.006

R683.12

A

1673-1409(2010)04-R015-03

猜你喜欢
腓骨优良率踝关节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腓骨肌腱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综合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康复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