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猝死4例尸体解剖及相关病理分析

2010-04-03 03:05张燕翔雷元卫郑鹏才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0年12期
关键词:荆州法医心肌炎

张燕翔,雷元卫,郑鹏才,苏 波

(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杨 凡

(荆州市公安局沙市区分局法医处,湖北 荆州 434023)

心肌炎猝死4例尸体解剖及相关病理分析

张燕翔,雷元卫,郑鹏才,苏 波

(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杨 凡

(荆州市公安局沙市区分局法医处,湖北 荆州 434023)

目的:分析心肌炎猝死的病因、病理特点。方法:收集荆州地区2000年3月至2010年3月心源性猝死32例中4例心肌炎猝死尸体解剖病理组织学检查资料,参照stevens、Dallas及世界心脏联合会标准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6~53岁,平均30.25岁。心肌炎猝死者在所有心源性猝死中占12.1%,其中淋巴细胞性心肌炎占3例,中性粒细胞性心肌炎占1例。结论:心肌炎发作突然,病程凶险,好发于青壮年,初始临床表现多样,易造成误诊漏诊,应提高警惕,早期干预处理。

心肌炎;猝死;尸检

心血管疾病危害大,猝死率高。随着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近年来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发生率也在逐步提高。心肌炎(myocarditis)是导致SCD的主要病变之一,好发于儿童与青壮年,以科萨奇B病毒感染最多见[1]。我们收集2000年至2010年荆州地区32例SCD中4例心肌炎猝死者尸检资料,分析其病理变化和死亡原因。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收集荆州地区2000年3月至2010年3月SCD尸检资料32例,其中病理诊断为心肌炎者4例,所有病例均经鉴定排除他杀、自杀、中毒、机械性损伤等非自然死亡因素。

1.2方法和世界心脏联合会(WHF)有关标准[3]。

2 结 果

2.1临床特点4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6~53岁,平均30.25岁。除1例儿童在睡眠中死亡外,其他3例死前均诉突发胸闷、心慌,无明显诱因,1例诉头晕并伴有大汗淋漓。所有病例均在24h内死亡,死前均无心电图记录及相关血液生化检验。

2.2病理特点

2.2.1 心脏的大体解剖形态特点 4例心脏质量均在正常范围内,表面光滑,无渗出及出血点,心腔内无血栓、瓣膜光滑无赘生物形成。切开未见穿孔、室间隔无缺损及其他发育异常,心肌无陈旧瘢痕或出血坏死,冠状动脉开口无狭窄,3例冠状动脉管腔均通畅,1例53岁死者有肉眼可见的冠状动脉2级病变。冠状动脉分支走形无畸形,未见肌桥形成。

2.2.2 心脏的镜下形态特点 4例心肌炎镜下可见心肌间质有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为主,1例27岁死者镜下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至房室结区,心肌间质水肿,肌纤维有灶性变性坏死。

3 讨 论

心肌炎近年来在国内发病率趋于增高,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多由病毒感染所致。由于病毒感染的隐匿性、病原体的多样性使心肌炎病症出现非典型性及多样性。病毒感染所致心肌炎病理表现多为弥漫性心肌间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心肌损伤可从空泡变性到心肌细胞完全破坏和溶解[5]。而细菌性心肌炎则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往往伴随有呼吸道的感染[5]。Stevens 提出单病灶100个以上炎性细胞或多个病灶,每个病灶有50个以上炎性细胞的有关心肌炎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标准[5],再结合参考Dallas及世界心脏联合会标准,本组4例虽因条件所限,未能采取相关病毒学检查,但均符合淋巴细胞性心肌炎诊断,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检出的4例心肌炎在所有32例SCD中占12.1%,与文献报道大致相当[6],其数据差异可能与本地尸检开展率较低有关。

4例心肌炎猝死者生前均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为临床确诊造成困难,加之从发病到死亡病情进展快,4例死者均在发病后1~24h内发生猝死,极易造成医患纠纷。故临床上应提高警惕,早期干预处理,常规心电图检查及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必不可少。

[1]邓世雄,张佑才. 病毒性心肌炎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及猝死机理[J]. 中国法医学杂志,1996,11(2):80-82.

[2] Aretz HT. Myocarditis[J]. the Dallas Criteria,Hun Pathol,1987,18(6):619-624.

[3]Maisch B,Portig I,Ristic A,etal. Definition of inflammatory cardiomyopathy(myocarditis): on the way to consensus. A status report[J]. Herz,2000,25(3):200-209.

[4] Harre B,Nashelsky M. Fatal group A strcptococcal myopericarditis during influenza A infection[J]. Pediatr Infect Dis J,2006,25(7):660-661.

[5] 胡祥新,潘良胜,黄光照. 心肌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及其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J]. 中国法医学杂志,1998,13(2):124-126.

[6]曹素艳,沈瑾,马正中. 70例心脏猝死患者的临床尸检病理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6):504-506.

[编辑] 一 凡

2010-11-10

张燕翔(1975-),男,湖北荆州人,主管技师,从事病理学实验教学与研究工作。

10.3969/j.issn.1673-1409(R).2010.04.021

R361

A

1673-1409(2010)04-R044-02

猜你喜欢
荆州法医心肌炎
虫虫法医
荆州棗林鋪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
崛起的荆州诗歌
小中见大尺水兴波(外一篇)——李白《秋下荆州》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荆州:湘鄂西苏区的中心地带
环境法医“捉凶”记
AMDIS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