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骨多发性血管瘤1例

2010-04-07 05:13郑丽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枕骨骨窗颅骨

朱 军 郑丽丽

1.病历简介

患者,女,48岁。因头痛、头晕半个月,血液黏滞度高,静脉注射血塞通400mg/d,连续注射 5日,起初2日效果佳,后 3日头痛仍然发作,较前期明显,头痛以后枕部痛为主,呈跳痛,发作频繁。查体枕部头皮局限性压痛,无明显红肿及塌陷。头颅CT平扫骨窗显示枕骨隆突两旁见3个不规则骨质缺损区,中心位于板障,呈膨胀性生长,枕骨内外板变薄,其内密度不均匀,周围有硬化环,CT值为29~78Hu(图1)。术后病理诊断:枕骨血管瘤。

图1 头颅CT平扫骨窗显示枕骨粗隆左右两侧枕骨板障各有一椭圆形骨质缺损区,其内密度不均匀,周围有硬化环,CT值为29~78Hu,内外板轻度膨胀,以外板明显,相邻无异常肿胀的软组织影

2.讨论

2.1 血管瘤 血管瘤系残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形成的错构样新生物,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主要见于皮肤,亦好发于实质脏器。颅骨血管瘤起自板障,多为海绵型,毛细血管型者较少见,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以成人为主,无性别差异。原发性颅骨内血管瘤较少见,其中以额骨偏多,其次为顶骨或颞骨,多为单发,也有多发,可恶变。有血管瘤破裂出血甚至形成脑内血肿的报道,局部皮肤破溃的较大肿瘤应高度怀疑恶变[1]。颅骨海绵型血管瘤早期仅局限于板障内,以后向内外板膨胀性生长,大多破坏外板,形成类圆形边缘不整齐的透亮区,周围有硬化缘,其中有不规则排列的骨小梁。X线表现形似骨针或蜂窝状骨质破坏。CT、MRI显示颅骨溶骨性病变或糜烂并向颅内外发展。颅骨毛细血管型血管瘤常仅有破坏而无反应性骨增生和骨针形成。本例为海绵型,CT表现为枕骨不规则骨质破坏,中心位于板障,呈膨胀性生长,内外板变薄,以外板为甚,周围可见硬化环。

2.2 鉴别诊断 ①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多见于小儿及青年人,最常位于额骨及顶骨,病变以边界清楚的骨破坏透亮区为主要表现,生长快的病灶可出现局部间歇疼痛,软组织肿胀。颅骨血管瘤以成人多见,病灶边缘可不整齐,无明显软组织肿胀。②颅骨囊肿:被认为与外伤有关,为板障内的出血,表现为颅骨内膨胀性生长的囊性肿物,边缘清楚,密度略高,周围颅板变薄,常无骨膜反应,如发现囊内陈旧血液可以确诊。颅骨血管瘤与外伤无明确直接关系。③颅骨巨细胞瘤:一般多见于颅底,累及蝶骨、岩骨和筛骨,平扫呈稍高密度的圆形或类圆形影,中心为点状或小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较光滑,可有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病灶呈中等强化。颅骨血管瘤周围无明显软组织肿块。

[1] 郭少安,杨少华,张懋植.颅骨血管瘤 14例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2):106(2009-04-14收稿 2009-05-25修回)

猜你喜欢
枕骨骨窗颅骨
鞍底骨窗大小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影响分析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的研究进展
颅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一例犬先天性枕骨大孔发育不良的诊疗与体会
枕骨大孔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所有人,都是一个人(组诗)
骨窗加压包扎防治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疗效分析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
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14例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