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视角下的音乐治疗理论

2010-04-07 15:23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治疗学人体音乐

张 琼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系,湖南长沙 410002)

我国音乐治疗学发展的时间虽然不长,在发展与总体水平上还不能与国外的并驾齐驱,但出于不同的治疗思想的认识,中国音乐治疗学界目前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西化论和本土论。西化论以留美留日的中青年学者为主,主张:应当系统的全面的接受西方的方法用于中国的音乐治疗。中央音乐学院的高天副教授在其专著《音乐治疗导论》和《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中转述其导师美国音乐治疗家 Bruscia K.的观点:“音乐治疗是一种系统的干预过程,治疗师运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1]本土论以中国音乐院校的中老学者为主,他们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音乐治疗方法。比如音乐养脏功与音乐色光疗法,一种是运用传统的中医和气功相结合的音乐治疗方法;另一种是将传统中医里五音、五行与五色相结合的音乐治疗方法等。他们主张,中国音乐治疗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对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和医学领域继承并以此为基础吸收西方音乐治疗学理论精华发展。其中,张鸿懿教授在其所着的《音乐治疗学基础》一书中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音乐治疗是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2]出于定义上的不同理解,必然产生对音乐治疗原理的不同解释。笔者试从以下两部分,即西方现代医学理论和中医理论上对我国音乐治疗学的原理进行分析。

1 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理论分析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音乐治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物理、生理、社会和心理四个方面:

1.1 音乐治疗的物理作用

其表现为能对人体器官产生共振。由于声音作为一种声波的振动,而人本身也存在多种振动系统,如心脏脉搏跳动、胃口肠蠕动、大脑光电波运动时等。当声音振动与人身振动频率、节奏相一致时,就会产生共振,从而使人体分泌生理活性物质来调节血液流动、镇静神经、加强人体新陈代谢等,让人感到舒服安逸。有些类型的音乐还能刺激身体释放内啡肽天然鸦片制剂,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1.2 音乐治疗的生理作用

音乐是由旋律和节奏组合而成,节奏影响人类的生理,旋律则影响人类的心理。生理层面部分,因为会刺激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心跳、呼吸速率、神经传导、血压和内分泌。科学家发现轻柔的音乐会使人体脑中的血液循环减慢;而活泼的音乐则会增加人体的血液流速,高音阶或快节奏则会使人体的肌肉紧张,低音阶或慢板拍则会使人体感觉放松。旋律与节奏能使人血压降低,基础代谢和呼吸速度减慢。同时音乐的节奏可以影响人体的荷尔蒙以及甲状肾上腺素的分泌。这也是音乐曲目可以改善失眠症状的根本原因。可见,音乐疗法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通过调节情绪而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可以通过调节情绪而调节神经、内分泌等器官和系统,从而有利于机体的生理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上看,生理和心理上长期的紧张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如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肠胃系统疾病,如胃溃疡、十二直肠溃疡等;另外还有癌症、神经性皮炎、偏头痛等疾病。因此,音乐治疗可以对上述疾病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1.3 音乐治疗的社会作用

患有癌症、精神疾病、儿童孤独症和老年痴呆症在内的各种老年疾病患者,以及长期住院的各种慢性疾病患者,由于治疗环境及疾病本身所带来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不同程度存在人际交往功能上的障碍或不足。而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交流的艺术形式,借助歌唱、器乐演奏、创作等社交活动,可以弥补患者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缺陷。音乐活动如乐器合奏、合唱、音乐游戏、舞蹈等,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让他们逐步恢复自信心和保持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音乐活动为患者提供了一个通过用音乐和语言交流来表达,宣泄内心情感的机会。同时音乐活动有助于塑造健康行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1.4 音乐治疗的心理作用

在心理层面部分,音乐会引起主管人类情绪和感觉的大脑之自主反应,因而促使情绪发生改变。许多研究显示,平静或快乐的音乐可以减轻人类的焦虑。音乐对人的心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情绪、认知和行为的影响。人的情绪活动不仅与大脑皮层有密切关系,而且与内分泌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丘脑下部和边缘系统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因此,音乐通过改变人的情绪来改善和加强人的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等功能,从而更好的控制和增进人体各种内脏器官系统的正常活动。音乐可以刺激听觉分析器,易于产生联觉与联想。节奏的感染力能让人进入一个意想象的空间,为灵感产生创造机会,帮助潜能发挥。同时聆听音乐时能影响脑电波的改变。

2 音乐治疗的中医理论分析

在中国古代,先人就发现了音乐的神奇功效。我国的古书典籍中记载了大量音乐治疗方面的内容:如《春秋左传:昭公元年》记载了有关音乐可以防治疾病的论述:“天有六气,发为五色,徽为五声,淫生六疾”。治疗心脏方面的疾病《儒门事亲》记载:“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调理脾胃,《医方类聚》记载:“脾好音乐,丝竹才闻,脾即磨矣!”《汉书:礼乐志》记载“汉元帝为太子,体不按,善忘不乐”。后来王褒等采用音乐益智,让太子爱上音乐,最终治愈了汉元帝的健忘症。

同时先人并总结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其基本理论主要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象学说、七情学说等,这些学说与音乐治疗都有密切的联系。简述如下:

1)阴阳是中国古代用以概括万事万物对立统一关系的一对范畴。音乐及其对其规律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用阴阳学说来说明,音乐的各种参数均符合阴阳变化的规律,如音域宽窄、音良强弱、音阶高低、音调大小、节奏快慢等都如此。音乐治疗之所以有效,其机制在于乐音调节机体阴阳平衡。阮籍在《乐论》中云:“天下无乐,而欲阴阳调和、灾害不生,亦已难矣。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

2)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的抽象特性来归纳各种事物与现象之间相互关系及协调平衡的。中国音阶的五音即宫商角徽羽与五行相匹配相关联:宫音浑厚温和如土,商音凄切悲怆如金,角音清脆激扬如木,徽音躁急悸动如火,羽音空灵悠远如火。

3)脏象学说即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与病理现象,通过对象的观察,可以推测脏的状态。《医门法律》记载:“《内经》本宫商角徽羽五音、呼笑歌哭呻五声,以参求五脏表里虚实之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中认为五音归属五行,并与五志相联系,运用不同的音乐,针对不同病症,可以调整五脏功能,治疗多种病。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曾经患忧郁症,经多方治疗无效。后经朋友相劝每日抚琴,以“宫调式音乐”疗之,果然痊愈。一方面音乐让欧阳修排遣情思,改心易志,心情愉悦,身心得到调整而趋于康复。另一方面“宫调式音乐”属土,与脾胃相通,可以补脾调胃,而使欧阳修食欲大振,睡眠好转,体质增强,忧郁症自然消失。

4)七情学说,宋代名医陈无择把人的情志归为喜怒忧思悲恐惊。“金元四大家”之张子和与朱丹溪据此演绎为以情胜情的“连环套疗法”,即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的情志相胜疗法。

中国传统的音乐疗法将“乐与人和““天人和一”作为理想境界,强调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脏腑相音、七情相胜,通过传统音乐中和雅正的五音六律,促进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情志舒畅。《乐书·第二》篇载“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气而和正心身者也”。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提到“十二律为神物,可以通天地而和神明”。《乐记》中有“乐至而无怨,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天下皆宁”。这些都说明音乐具有疏通经脉、流通气血、调剂身心之作用。

音乐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有益道德修身,也能铸造人的性格。《乐记》中云:“闻其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徽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另外在作品上,中国的传统音乐丰富了音乐治疗的处方,临床发现《二泉映月》《百鸟朝凤》《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之类的音乐,这些音乐在音乐治疗实践中起到很好的效果。近年来中国的一批医学家、音乐家编创的中国传统及新创作的音乐被广泛地用于音乐治疗中。诸如《芳香疗法心灵音乐系列》《养生极品系列》《养身音乐 -香熏美容》《心灵美疗之音乐处方系列》《心灵美疗之维他命系列》《美容 SPA音乐》《我的健康音乐—音乐疗法》等音像制品,受到国内外音乐治疗师、音乐爱好者和广大患者的欢迎。在方法上,中国音乐治疗与传统中医方法相结合,产生了一些独具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方法,主要有音乐电疗、音乐电穴位——经络疗法、音乐气功疗法等。音乐电疗是将各种不同来源的音乐信号以声电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由声频匹配器采用电极将电流导入人体,治疗各种疾病。音乐电穴位法是音乐电疗基础上将音乐电流作用于针灸穴位,通过经络发生复杂的生理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将音乐、电疗及针灸穴位等作用机制的综合,使疗效更为显着。总之,音乐治疗学作为一门现代兴起的,边缘性、综合性的学科,其理论是音乐治疗与心理治疗的共存,如何适应社会需求,从我国古代音乐治疗的理论中汲取营养,使这门学科更具应用性,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1]高天.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14.

[2]张鸿懿.音乐治疗学基础 [M].北京: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2000:21.

猜你喜欢
治疗学人体音乐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音乐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三段一体化教学应用于针灸治疗学的体会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