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2010-04-07 15:23彭朝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理论课人文政治

彭朝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湖南娄底 41700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渠道,而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途径。为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2005年 2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就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内容和机制等做了专门部署和安排。

为贯彻国务院和教育部的精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各高校就如何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纵观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一是认识不明确。主要表现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等同于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或实践教学与日常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两张皮”。二是内容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实践教学虽名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但教学内容随意,缺乏课程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三是教育对象不广泛。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多数情况下只是部分学生参与。四是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缺乏健全的组织管理机制。由于管理归属不明确,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缺位、实施主体不明等问题,导致了实践中的两个难题,即有的高校实践教学由理论课教师负责,由于理论课教师人员有限,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致使实践教学“缩水”,难以拓展到课外;有的高校实践教学由团委或学生工作人员负责,由于他们不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情况,致使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学生所学课程内容脱节,同时也使实践活动水平的提高受到制约。五是经费不到位。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和评价不科学等问题,致使其难以纳入正常教学轨道,因而缺乏稳定的经费保证。这些问题制约了实践教学乃至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所以,如何完善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一个重大而亟需解决的课题。为此,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在这方面做了大量而有益的探索。

1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之探索

2006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以下简称思政部),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思政部为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了创造性探索。

1.1 建立校党委领导,思政部和团委既联合又独立,各负其责,整体推进的实践教学新机制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历来重视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2005方案”实施之后,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主管副书记和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拟定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总体思路与要求:突破难点,整体推进,形成特色。方案明确规定了思政部和团委既联合又独立,各负其责,整体推进的实践教学新机制。思政部除与团委联合开展社会实践外,还单独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在与团委联合的社会实践中,思政部的具体职责与任务是:拟定社会调查项目指南,派遣社会调查指导教师,批阅社会调查报告,对“挑战杯”作品进行审定与指导,汇编优秀社会调查报告,参与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材料的申报等。在单独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思政部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下,具体拟定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案,在学期中,各任课教师具体负责所教班级的实践教学,并进行相应的成绩评定;第二,思政部单独组队进行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团委在实践教学中的职责与任务是:第一,具体组织实施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第二,具体组织实施大学生“挑战杯”活动;第三,负责优秀调查报告、“挑战杯”作品的送审与评奖;第四,负责社会调查活动的总结与表彰等。

这种党委领导、两支队伍各负其责又一体推进的实践教学机制,一是能举多部门之力,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从而保证了实践教学的有效推进;二是能确保团委等部门组织的学生活动紧紧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展开,有效避免了以往课堂教学与学生活动脱节的现象,保证了二者的有机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2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递进交叉实践教学新模式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根据认知规律,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建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递进交叉实践教学模式”。为此,2008年成功申报了省教育厅教改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递进交叉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2009年又成功申报了省社科规划办思政专项资助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化研究》。所谓“递进”,指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递进式的展开;所谓“交叉”,一是教师的社会考察与学生的社会实践交叉,二是思政部开展的实践教学与思部和团委联合开展的实践活动交叉,三是实践教学的点与面交叉。具体做法是,递进性方面:从课堂内的实践教学,如学生撰写读书心得,写出影评或体会,并开设实践性配套选修课程《红色经典电影赏析》等,校园内的实践教学,如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展览宣传、征文、学生时政论坛等,校园外的实践教学,如志愿者活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等。交叉性方面,一是思政部教师利用暑期组队进行主题式社会考察,并撰写心得体会,召开总结座谈会。近年来,根据国情的变化与教学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分别进行了主题式的考察活动:去华西村、大邱庄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去香港、澳门考察“一国两制”;去延安、遵义考察“红色精神”等。这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思政部一边单独组队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又与团委联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在单独组队方面,思政部采用了“顶岗实习 +社会调查”的模式,即把学生按专业特点分别安排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相关岗位上进行实习,同时带去相关的社会调查项目进行调查,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出调查报告,并为“挑战杯”竞赛作准备。在与团委联合开展社会实践方面,采用了分队服务基层的方式,即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分队,带着不同的任务,深入企业、社区、村镇、学校进行调研,开展服务活动。三是开展实践教学点与面的交叉。从点上讲,是思政部与团委在暑期开展的部分学生的社会实践,在学期中进行的部分学生参加的实践活动。从面上讲,既要求各班学生在任课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学期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又要求学生在暑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实践表明,递进交叉实践教学模式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发展规律,充分整合了实践教学资源,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切实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1.3 建构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增长新路径

实践教学需要经费作保障,2002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开始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最初是 2万元,2008年增加到 10万元。2009年 4月,为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专项经费增长机制,学校党委下发了《中共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规定:学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经费支持力度;要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要求落实生均15-20元的经费标准;要继续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社会实践的专项经费,以上经费要根据学校经费增长逐年增加。这就从制度上确保了实践教学的经费,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绩,得到了社会、同行和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连续 9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近两年来,学生在“挑战杯”专项竞赛中获国家二等奖 1项、国家三等奖 1项;获省级一等奖 (金奖)4项,二、三等奖 18项。2009年10月,思政部面向全校举办的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汇报会,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同时,以实践教学为重要支撑,思政部在近两年内成功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2门和省级教学团队 1个。

2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

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而如何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当前所有高校面对的一个难题。对此,我们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初步解决了以下问题:走出了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等同于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或实践教学与日常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两张皮”的误区;规范了实践教学内容,解决了教学内容随意、缺乏课程的系统性与规范性的问题;解决了一般社会实践只是部分学生参与,大多数学生无缘社会实践的难题;从制度上保证了实践教学经费和时间,避免了有的学校实践教学占用理论教学部分课时的问题。当然,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面临不少的困难。

一是参与度的问题。为了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来,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长见识、增知识、强能力”,采取了点面结合的模式。在实践中“点”上确实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效,不论是 2009年暑假我们在湘潭相关单位的社会实践,还是开展的学生论坛、征文活动都得到了参与者和相关部门的一致称赞。在“面”上我们也做过努力,然而效果却还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如何完善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需进一步探索。

二是形成特色问题。在形成特色方面,主要从构建实践教学的模式进行了尝试和努力,目前,在这一方面已经踏出了较坚实的一步。如何进一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与当地的资源充分整合、与学生实际更紧密的结合,真正做到“实践教学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形成鲜明的特色,还有待我们去不断完善。

三是评价机制问题。科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对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评价应包括对教师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对学生实践活动成绩的评价两个方面。目前,对学生的评价采取以“专项评价为主,平时评价为辅”的方式。专项评价主要是对学生调查报告的评阅,对学生调查报告的评价我们采取“客观、求实”的标准,“客观”强调对学生调查报告的评价实事求是,“求实”强调调查报告的真实性;在专项评价的同时我们还注意结合考虑学生在平时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而对于教师的评价,尚未形成具体的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陶冶学生情操、铸就学生品格、提升学生能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应如何来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绩效呢?显然,目前的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因此,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以便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课人文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