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体育教育的本质回归

2010-04-07 15:23鲁建清满维祥汤长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三生教育受教育者生命

鲁建清,满维祥,汤长发*

(1. 湘南学院 体育系, 湖南 郴州 423000; 2. 湖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

“三生教育”:体育教育的本质回归

鲁建清1,满维祥2,汤长发2*

(1. 湘南学院 体育系, 湖南 郴州 423000; 2. 湖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

“三生教育”是一个新兴教育理念,它以生命教育为根本,以生存教育为基础,以生活教育为方向,体现了体育教育的本质内容。“三生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观念认识是根本,两者内容的结合是关键,评价体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生教育;体育教育;本质回归;实施

体育教育改革从传统的体育到以健康第一思想的转变,以重身体素质考核到以健康检测为主的评价过程中,生命健康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也是体育教育的根本所在。根据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生存能力差、生命意识淡漠的现状,云南省开展了“三生教育”,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生活幸福。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帮助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体育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育体、育心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三生教育”是体育教育的本质体现,以生命教育为核心,以生存教育为关键,以生活教育为方向。

1 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它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行为;是以生命教育的根本,生存教育为基础,生活教育是方向的教育,它们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有机体系。其教育目标最终是通过学生主体对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认同、内化以及实践而逐步实现的[1]。它能促进人健康全面地发展;实现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和提升人的生活的最终目的。从本质上来看,“三生教育”就是“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活动”[2]。从哲学角度来看,“三生教育”是真、善、美的统一;根据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真、善、美是人存在显现的不同纬度,且与人生的三个维度一一对应,即:生命之真,生存之善,生活之美。罗明东认为:真首先是一个存在问题,即客观存在性,然后才是认识论、逻辑学问题;善首先是一个生存问题,然后才是伦理学问题;美首先是关涉如何生活的问题,然后才是美学问题[2]。

1.1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认识生命的神圣、价值与意义,从而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发展生命,它是“三生教育”的核心。生命教育的关键是“珍爱生命”和“敬畏生命”。生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领悟生命的本质、价值和意义,进而牢固树立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生命尊严的价值理念,在生命层面上做到“知己”(珍视自己的生命)、“知人”(尊重他人的生命)和“知物”(爱护自然界的其他生命)。

然而,近十几年来,青少年学生在理解生命的本质、价值和意义上存在岐意,并不珍爱生命,视自己的生命如草芥,看他人的生命如鸡、狗;大学生自杀现象层出不穷;青少年杀人犯罪及校园暴力事件屡屡不止,如2004年云南的“马加爵事件”震惊全国。这不就是对生命的莫视吗?这也引发了各种深思:生命到底是什么?它的价值又是什么?因此生命教育必须把生命教育作为“三生教育”的核心,以此为本原,进而探究生命的自然性存在,从而认识生命的本质,把握生命的规律,创造生命的价值。

1.2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即使人学会生存。生存是生命在时间中展开和发挥的过程。它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知识层面上把握生存规律,在意识层面上强化生存意志,在实践层面上提高生存技能,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等等。“生存”就在于使“生命”存活而不受侵害,不受死亡威胁,尤其着重在各种危难之际维持生命存在、保全性命之意念和行为。并由此衍生的各种应急避险技能与毅力意志砥砺,这就是“三生教育”之中“生存教育”的本质。

1.3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确立健康、高尚的生活目标和生活观念。它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生活,其实本质上是一个意义的问题。生活作为生命和生存的统一,人的生活表现在不断地创造和提升人生意义的过程。有关学者对青少年自杀现象所进行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自杀的主要根源不在于心理疾病,而在于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匮乏,在于人生所信奉的一些价值合理性的丧失[3]。因此,生活教育的实质在于引导和启迪人们去发现和创造生活的意义,强调明确的生活目标、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生命”的“鲜活”状态,让生命鲜活,让生命快活、幸福,旨在追求人生幸福的获得、生命价值的实现;这既包括了生命行为的过程,又集结生命行为的目标。

2 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的概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认识。1970年,国际体育协会发布的《世界体育宣言》(world manifesto on physical Education)注明:“体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要求按一定规律以系统方式,借助身体运动和自然力的影响作用于人体,完成发展身体的任务;空气、日光和水等在这里作为特殊的手段。身体运动现在被认为是身体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它涉及到人体各部位。”而国内学者认为,体育教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教育过程。

体育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存在的;反过来,体育又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在人类脱离野蛮,步入文明社会的过程中不可缺少。在人类的产生过程中,基本生活技能,走,跑,跳,攀登,爬越等就孕育着体育;在原始社会,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为了生存,而进行狩猎等,为体育的发展奠定基础,军事和各种娱乐,庆祝活动,使体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Olympic games)其实质就是娱乐和游戏,并使体育得到空前发展。体育的最大贡献是将人类的身体解放出来,成功地以体育运动方式构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3 “三生教育”与体育教育

“三生教育”和体育教育两者都是对受教育者的进行有目的教育,前者是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生命意识淡漠、生存能力差、生活无趣的现状,从“以人为本”出发,根据我国教育现状提出的一个崭新的教育理念;强调珍爱生命,学会生存,生活幸福的理念。后者是强调以健康为主的各种身体活动,追求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观点。它们都是以生命存在为核心,进行各种有益的教育过程。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类的终极价值。

3.1生命教育和体育教育

生命教育是“三生教育”的核心,而体育教育是追求健康为目的。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观点、理念和内容是根本一致的,都强调生命的重要性,是教育的根本。如果没有生命,也就没有教育的任何体现。其本质都是强调生命的可贵,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发展生命,健康的生命是两者的追求目标。生命教育是体育教育的基础;体育教育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生命力方向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3.2生存教育和体育教育

生存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生命安全与处理意外事件的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教育活动。[4]它包括对教育者进行生存意识、生存知识、生存能力、生存价值等方面的教育。而生存是体育及体育教育产生的起因和动力,体育使人在身心方面得到合理的发展,它的一切活动都与生存需要极其相关,使人学会生存技能,避免各种生存危机的避险技能,各种娱乐、生活技能等等。由此推知生存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部分内容是基本一致的。

3.3生活教育和体育教育

生活是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实践活动,是体现生命与生存最直接的载体,人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生活的各个环节而实现的。因此提高生活质量是贯彻生存与生命最为直接的体现,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客观事实。体育对于提高生活品质、生活质量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也是生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世纪,人们体育学习的重点是“骑士七艺”,即投枪、击剑、骑马、游泳、打猎、游戏、下棋和吟诗;古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各种运动项目,人们都积极参与,成为人们喜爱的运动内容等等。究其本原其实它也是生活教育的一个分支,是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无论是“三生教育”还是体育教育,两者的本质意义都是在于使人世间返回到人生的亲切处寻找它的原始意义及本原, 追求自由、彰显个性、完善生命成为自我实现或自我超越的目标,这也正是人类最内在的本质,是人类不断奋斗的终极追求。体育教育真正把受教育者引向生命领域、引向生存世界、引向生活未来。实施“三生教育”的着力点,是帮助受教育者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三生教育”和体育教育是相互关联,密切联系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三生教育”就是体育教育的本质回归。

4 “三生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三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必须在体育教育中扎根,与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学校体育课程中渗透“三生教育”,可以从体育认识观念,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定、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和评价与认知程度等几个方面来考虑。

4.1改变观念,统一认识

正确的的观念就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环境的正确反映。人类的行为都是受行为执行者的观念支配的,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结果,观念影响人的行为。在体育教学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应该把健康第一,生命珍贵,生命唯一的思想观念作为体育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体育教学和各个环节都应遵循这一核心理念。把体育教学回归到人的最本质的生命本原,从而引导受教育者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发展生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而领导的观念转变至关重要,不仅影响他自己,也影响他所能影响的各个范围。

4.2体育教学内容与“三生教育”密切相联

体育教学内容是指在体育教学中的事实、原理、观点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5]。世界各国生命教育与生存教育的内容多是将日常生活中可能碰到的意外情况进行训练、准备,如急救、火灾、溺水等。体育教学中各种项目的规则,安全防范要求,安全教育和各种拓展训练都与生命教育和生存教育的内容大致一致。在未来的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以常规的体育教学内容为主,还要增加各种与生活环境有关的各种意外情况的避险教育内容,以提高教育者的生命质量、生存技能,并使其生活鲜活,提高受教育者对体育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学习兴趣、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养成独立自主的终生体育的锻炼习惯。

4.3评价体系的转变

在体育教学中,考核评价体系是体育教学的指挥棒,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以往的体育评价体系中,主要是以身体素质能力的检测为主,这有悖于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因在身体素质能力上先天遗传因素占主要。近几年改革,以《国家健康锻炼标准》为评价标准,引导着青少年的锻炼方向。而“三生教育”是以平时生活中的内容为题材, 目的是提高学生生存、生活能力。因此评价标准就必须要发生改变,结合国家健康锻炼标准和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的评价指标而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它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4.4体育教师知识结构重构

有句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重要作用毋庸质疑。体育教师对“三生教育”的认知情况、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待“三生教育”的态度,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体育教师对“三生教育”的重视度,并加强生存、抢救、拓展、逃生技能的培养。把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三生教育”彻底的贯彻到体育教学之中。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体育专业基本知识技能,还要对“三生教育”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完全理会“三生教育”的内涵和理论体系,并把握教育规律。

[1]罗崇敏.生命·生存·生活[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2008:2.

[2]罗明东.“三生教育”本质论[J].昆明学院学报,2009(1):6-9.

[3]石中英.自杀问题的教育哲学省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 16-23.

[4]姚丹.谈中小学学生的生存教育[J].教育探索,1998(6):60-61.

[5]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责任编校:文中)

“ThreeLivesEducation” :EssenceRegressionofPhysicalEducation

LUJian-qing1,MANWei-xiang2,TANGChang-fa2

(1.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Xiangnan Institute, Chenzhou, 423000, China; 2.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Three lives education” is a new idea of education. It is the education which takes life education as foundation, survival education as basis, life education as direction. It embodies the essential cont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ree lives”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the knowledge of the educators and the educated is found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ir contents system is key. Evaluation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three lives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essence regression; implement

2010-05-31.

鲁建清(1964——),男,湖南益阳人,湘南学院体育系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大学生健身。

*通讯作者:汤长发(1962—— ),男,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运动生理学。

G807.0

A

1673-0712(2010)04-0119-03

猜你喜欢
三生教育受教育者生命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大学生“三生教育”的性别差异分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