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服务的高校研究生专业信息素养教育

2010-04-27 05:39范秀凤刘禺卿王琏嘉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200240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年11期
关键词:馆员研究生数据库

●范秀凤,刘禺卿,王琏嘉(上海交通大学 图书馆,上海 200240)

信息素养的定义在经过相当阶段的讨论后,已经有了基本的结论:即包含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这个结论与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1]中的六大指标基本相似。作为高校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群体,这些信息素养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既是学生,又是研究者,如能将其信息素养能力提高到基于学科的专业信息素养层面上,则能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很大提高和拓展。

1 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学科服务的深化使高校图书馆服务向学科专业的层面迈进

作为当前图书馆变革主要趋向的学科服务,正在有着鲜明学科背景的科研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使学科服务从人力资源(学科馆员及其团队)、财力资源(学科资源建设投入)和物力资源(学科文献资源重整)等方面得到了生存、成长、发展、成熟的条件。

1.2 通用信息素养教育向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深化势在必行

在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研究中,研究者们不约而同地把专业学科信息素养教育作为高层或深层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曾晓牧[2]和杨浴琮[3]都把“培养基于学科的信息素质能力”或“专业层次”作为架构在基础信息素养教育(基础层次)和通用信息素养教育(通用层次)之上的“第三层次”,反映了专业信息素养在整个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1.3 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是学科馆员的主要职责之一

学科馆员作为图书馆服务向现代化升华的产物,其担负的职责范围和深度亦在发展中。尽管早期的学科馆员多把在与学科专家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建设学科资源保障系统作为主要职责,但在近期的相关研究中早已将信息素养教育,尤其是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学科馆员的主要职责。

王晓力介绍的“国外高校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中,已将“学科信息素养教育”列入其中[4];范爱红介绍的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学科馆员工作模式CRIO中,教学培训亦为重要组成部分。[5]张沙丽公布的UNCG(Universityof North Carolinaat Greensboro) 图书馆商务学科馆员斯帝夫·克莱莫(Steve Cramer) 先生的一周工作大事记中,我们看到这位学科馆员一周中承担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时间达10多小时,并包含了群体和个体培训等不同形式,其内容的专业取向充分展现了其学科馆员的专业特征。[6]

我馆在2008年全面机构改革后,建立了全新的学科馆员制度,按学科专业划分,建立了学科团队。主要的服务对象为相应学科专业院系的研究生、教师与科研人员。在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中,亦将信息素养教育作为6项职责之一,对相关对口院系研究生进行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也是我们学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相应学科院系研究生信息素养调查及结果分析

为了解目前的研究生专业信息素养能力,使工作能有明确目标和主要方向,我们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对我们生医农学科服务团队所对应的学院研究生进行了信息素养能力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在150份有效问卷中,硕士生超过了6成,博士生约3成,其余为交流生、委培生、连读生等。

2.1 专业信息搜索与获得

在研究生获取专业学术信息的多选渠道中(见表1),“图书馆电子数据库”是他们的首选(约98%),“学术搜索引擎”(约57%)紧随其后,“学术论坛”(约22%)和“专业网站”(约19%)市场均不大;而在使用Google Scholar学术搜索引擎的研究生中,仅有12%“能迅速找到”,“基本能找到”和“有时无法找到”分别约占38%和26%,远低于利用图书馆所订购电子资源所获取的专业信息。使用中文数据库搜索文献的比例远高于英文数据库,仅有Web of Science和Elsvier数据库的利用率高于35%。

这个结果表明,虽然高校研究生专业信息的获取途径主要来自于图书馆馆藏资源,特别是电子数据库资源,但其对本专业的资源分布还不是非常了解。选择的途径是正确的,但所能获取的信息范围还不够清晰。由于各图书馆有限的资源及各学科专业采购的相对平衡,其承载特定专业信息的完整性是极其有限的,必须依靠相当的馆外资源补充,而研究生利用互联网获取有用的专业信息资源还是极其有限的。

2.2 专业信息分析与鉴别

在“您如何判断信息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多选项)”的回答中(见表2),有50%以上“通过判断信息发布机构或个人的背景来鉴别”或“通过信息被引用次数判断”,有超过30%的人听从“专家评论或推荐”或“信息内容与现实状况的比较分析”,只有极个别人“不做辨别和判断”。

这个结果无疑是令人放心的。在对专业信息进行分析与鉴别时,绝大部分研究生都能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

2.3 专业信息引用与跟踪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引用方面,虽然表示“严格按照引用标准标引”的超过60%,但“按自己习惯的方式注明出处”和“视情况而定”的亦分别占21%和16%,甚至还有近4%的人表示“没有标引的习惯”。在跟踪方面,“不定期浏览专业网站”的最多(约68%),“参加学术会议”的次之(约28%),然后是“查阅专利信息”(约22%)和“定制某些数据库的电子邮件跟踪提醒功能”(约18%)。

表1 专业信息搜索途径

表2 专业信息的分析与鉴别

表3 专业信息引用与跟踪

这里显示的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结果。引用标注,是融通应用专业信息的一条底线。只有在专业信息的运用、凝炼与升华中,才能真正得到科研创新的成果。另外,在专业信息跟踪方面手段的滞后也会延误研究生在最新专业信息的知晓和获取,从而影响科研创新的时效效应。

3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致力于研究生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拓展

作为学科服务团队,我们在承担了基础、通用信息素养教育任务的同时,院系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亦是我们的工作重点。面对从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到教师的专业读者群,经调查摸底,我们将研究生这个特定群体确定为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针对他们的特点,开始了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的初步实践。

3.1 专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介绍

我们以对应的学科专业为对象,对本馆的专业馆藏资源及外馆的相关专业资源进行了挖掘、整理、汇总,并以Email、馆内学科信息墙、学科定点上门服务、学科专业信息辅导培训、相关专业学科博客发布等多种形式向相关院系研究生群体进行介绍与推荐。

(1)图书馆相关学科专业印刷资源。我们把馆内收藏的与特定学科专业相关的中外文图书(主要是经典图书、教材书、参考工具书、重要会议论文集)、期刊(主要是外文专业期刊)等进行了整理与揭示。

(2)图书馆相关学科专业电子资源。在图书馆学术信息检索系统的帮助下,我们将馆藏300多个数据库中对应相关学科专业的各类电子资源析出,集成为数个专业集合,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如对各电子数据库中的专业电子期刊,我们以其影响因子为指标,集成为相关专业核心期刊群;对热门论文,我们以其下载频次为指标,集成为相关专业超影响力论文群;对相关专业学科数据库,我们则针对其收录重点、范围、检索方法与技巧等,制作简单便捷的培训课件。

(3)相关学科专业网站。对网上相关的专业网站进行评估,选出背景可靠,信誉度高,学术性强的网站集成为特定专业名站导航。在这些专业名站中,主要以国内外著名专业学(协)会网站为主,相关高等研究机构(研究院、大学等)为辅,也包括部分专业实力雄厚的民间网站。

3.2 专业信息搜索获取及鉴别评价技巧的传授

在对专业信息资源进行了整合、介绍与推荐后,我们还注意对研究生进行专业信息搜索获取及鉴别评价技巧的培训。其主要内容包括:① 特定专业搜索入口确定技巧;② 特定专业数据库检索技巧;③ 特定专业网站选择技巧;④ 特定专业资源获取技巧。主要途径包括:① 利用专业信息讲座进行群体培训;② 利用定点上门服务,进行个体培训;③ 利用邮件往来、电话咨询等进行远程培训;④ 应研究生约请进行面授。

3.3 专业信息归纳提炼技术的辅导

为了培养研究生具有高水平的信息素养能力,我们的工作没有停留在让他们能搜索和获取专业信息的层面上。我们要力求使研究生能够对已经获取的专业信息融会贯通地应用,并通过智力加工取得新的知识升华。

4 结语

在实践中,我们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和经验,但还需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服务层面。

(1) 培养研究生熟练使用全方位信息检索技术,保证其得到的专业信息的全面和无误;

(2) 培养研究生正确采用各类型文献评价体系,确定其得到的专业信息的前沿和尖端;

(3) 培养研究生灵活利用多途径数据分析功能,推进其得到的专业信息在运作中增值;

(4) 培养研究生乐于利用数据的即时提醒功能,确保其获取最新的学科前沿信息。

[1]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EB/OL].[2009-09-02].http∶//www.ala.org/ala/mgrps/divs/acrl/standards/informationliteracycycompetency.cfm.

[2]曾晓牧,孙平.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发展的基本架构 [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2):103-106.

[3]杨浴琮.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学模式设计[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4]王晓力.国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08,(2):20-23.

[5]范爱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学科馆员工作模式及其启示[J].图书馆杂志,2008(2):63-66.

[6]张沙丽.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J].图书情报工作,2008(2):15-19,27.

猜你喜欢
馆员研究生数据库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