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务类列车运行监控装置基础数据管理探讨

2010-05-12 06:47陈福宾孙玉明何孔太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0年12期
关键词:工务铁路局列车运行

陈福宾,孙玉明,何孔太

(1.北京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2.北京铁路局 总工程师室,北京 100860;3.北京铁路局 邯郸工务段,河北 邯郸 056001)

工务类列车运行监控装置 (LKJ) 基础数据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重要数据,对防止列车运行超速和辅助司机提高操控能力起到关键作用。通过提供工务类 LKJ 基础数据,编译后转化为机车识别的速度曲线和工务地面设备信息,从而保证列车在安全的前提下按最佳状态行驶。对于设备改造时的 LKJ基础数据编制、审核过程,由于 LKJ 基础数据的发布时间早于施工时间,因此,给基础数据编制的准确性带来一定的困难。以下通过总结北京铁路局对工务类 LKJ 基础数据的管理工作,对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基础数据管理进行探讨。

1 工务类 LKJ 基础数据管理

1.1 基础数据的组成

工务类 LKJ 基础数据由线路名称表、车站表、股道表、道岔表、线路允许速度表、坡道表、曲线表、桥梁简表、隧道简表、道口表、线路里程断链明细表、正线起讫里程表、车站配线图共 13 个图表组成。其格式按照铁道部《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 运用维护规则》(铁运[2009]98号) 中的规定填写。

1.2 基础数据的编制与提报

(1)基础数据的提报范围。由于线路施工、复测等会引起设备变化,在调整列车运行图时需要按规定时间和流程提报工务类 LKJ 基础数据,提报的范围为正线、到发线和需要 LKJ 基础数据控制列车运行的其他线路。

(2)基础数据的编制原则。基础数据编制由建设项目管理机构组织,施工单位、设备单位共同编制;设计、监理、建设单位、设备管理单位 (部门)负责审核。按照铁道部的有关规定,从事 LKJ 基础数据编制、审核、提报的人员必须具有资格证书,资格证书由铁路局组织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工务处作为工务类 LKJ 基础数据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全面审核并提报铁路局总工室。

与线路里程坐标有关的 LKJ 基础数据均以工务部门确定的里程系统为基准。各专业间的数据一致性由相关单位共同核实确认。正线线名、线编号由铁路局工务处提供。车站编号采用信息技术部门提供的信息。道岔的编号、左右开、道岔图号、股道编号、股道有效长等要参照工务、电务两个专业的施工图进行核对,对出现的问题共同协商解决。由于 LKJ 基础数据的发布一般早于施工完成时间,因此编制的主要依据是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文件技术资料,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落实设备变化情况,不得擅自变更与已公布的 LKJ 基础数据有关的施工内容。如果发布 LKJ 基础数据后长时间没有施工,再次施工时必须重新编制发布相关的 LKJ 基础数据。

当贯通里程、复测资料等实施线路新里程,引起线路标志移设、油刷时,由运输部门在换装电报中明确过渡期。过渡期内列车运行以 LKJ 基础数据里程为主,地面标志为辅。设备部门在过渡期内完成标志移设、油刷工作。

当线路施工 (含新线) 不能按换装电报规定的时间、范围、速度等开通时,施工单位提出申请,设备管理单位复核确认后在车站、调度所登记,并按有关规定做好防护。

(3)基础数据的提报。基础数据的提报时间、流程严格按照铁道部和铁路局的有关规定执行。各单位、部门提报 LKJ 基础数据时,均需提供纸质文档和与其一致的电子文档,电子文档刻录成光盘并注明工程名称、日期、负责人、联系电话等信息。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单位逐页签字和加盖单位公章后,由设备单位及施工单位携带施工图、施工方案、施工要点计划等相关材料上报铁路局工务处,工务处按专业负责审核无误后上报铁路局总工室。

1.3 基础数据的审核

在审核 LKJ 基础数据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常见问题。

(1)线路名称表中线名、线编号一定要严格按照铁道部的统一命名,不得擅自增加或减少字段。

(2)车站表中站中心里程一定要为表中本线的里程。

(3)股道表中曲线半径、坡度应为本股道中最小曲线半径和最大坡度,有可能只改造股道一部分,但要在全长范围内比较。附注栏中最好注明股道的起止位置,便于了解设备情况。

(4)全站的道岔、股道编号一定要将工务、电务施工平面图进行比较核对,防止工务、电务的编号不一致导致发生错误。道岔表中线名、行别、岔尖里程要仔细核对;附注栏中要注明道岔的轨型、辙叉号、左右开、设计图号,便于和车站配线图上的道岔进行核对,以及确定线路允许速度。

(5)编制线路允许速度表时,要考虑曲线、道岔、路基、桥梁、隧道等设备与速度是否匹配;涉及既有速度的,要对已公布的既有速度表进行相应修改或取消,并在修改标注中准确说明;到发线允许速度表中每条到发线或道岔的速度情况要齐全正确,以及正线速度是否需要向铁道部请示批准。

(6)坡道表中坡道的起终点要与公布的范围一致并与既有坡度作好衔接。有长短链的地段要填写断链的起点里程并画出坡道与断链设置的平面示意图。

(7)曲线表的附注栏中要注明改造曲线的缓长、超高设置情况,以便检算与线路速度是否匹配。

(8)断链的起终点不得设置在曲线、桥梁、站内等设备范围内或设备处,应设置在直线范围内。在断链表的下方要画出断链设置的平面示意图,保证断链设置的合理准确。

(9)车站配线图上的各种标注要严格与表格数据一致,颜色、线型、图例要正确,能起到示意的作用。

(10)编制以上数据时要严格参照施工图及相关技术资料,并保证施工后与现场一致。

2 确保工务类 LKJ 基础数据准确的措施

(1)加强设备图表的日常管理,确保既有数据准确。铁路局每年组织两次设备图表联合检查,抽调工务图标类专家组对工务段的设备图表管理工作进行验收检查;工务段对设备进行平推检查核对,从而保证 LKJ 基础数据的来源准确可靠。

(2)编制专用程序对 LKJ 基础数据进行提取和检查。编制专用程序对全铁路局的 LKJ 基础数据从 PWMIS 数据库中按表格样式进行提取,替代了由工务段提报表格再将表格合并的人工操作,有效提高了 LKJ 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编制效率。同时,利用该程序可以辅助检查曲线、配线图的逻辑错误等,利用程序中的线路允许速度模拟功能,绘制线路允许速度图,检验速度设置的合理性。编制的专用程序界面如图1所示。

(3)多人复核,层层把关,确保数据准确无误。由于工务类 LKJ 基础数据变化频繁,数据量大,编制发布时间紧等原因,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目前采取多人多次复核方式,做到层层把关、人人负责。

(4)施工结束后,将已发布的基础数据对照现场进行核对。由于 LKJ 基础数据要于施工前 10 天发布,要使 LKJ 基础数据真正起到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作用,除了要保证前期数据的正确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到现场进行核对。一般施工结束后的开通速度低于规定的线路允许速度,如此期间发现发布的 LKJ 基础数据与现场实际不符,无论何种原因如果需要可以通过调度命令等多种方式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5)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业务技能。从事 LKJ 基础数据管理的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设备图表知识,并且熟知铁道部、铁路局的有关规章,如速度、曲线、道岔、断链、LKJ 基础数据管理办法等相关技术资料和规定,做到多级把关、多人复核,有漏洞能及时发现,有错误能及时纠正。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形式使理论和现场实际相结合,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通过提高 LKJ 管理人员素质,采取过程控制,多种复核措施,北京铁路局 2010 年共发布工务类LKJ 基础数据 82 次,数据编制审核准确率得到较大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工务铁路局列车运行
关于地铁工务施工及质量管理的探讨
既有灾害监测系统接入铁路局中心系统方案研究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浅谈铁路工务防洪工作
CBTC系统列车运行间隔控制仿真研究
呼和浩特铁路局GSM-R系统现场应用故障分析与处理
LKJ电务类、工务类数据结合部问题分析
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相同径路的高速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