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苯溴马隆治疗青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

2010-05-22 03:08刘志新马育林韦海潮廖国柱广东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中山市528415
中国药房 2010年12期
关键词:马隆嘌呤高尿酸

刘志新,林 振,蓝 宇,马育林,韦海潮,廖国柱(广东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中山市 528415)

大多数青年高尿酸血症患者无临床症状,但会引起痛风性关节炎、肾尿酸结石、肾功能损害,甚至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研究发现[1],高尿酸血症常与一些代谢紊乱如肥胖、血脂紊乱、微量白蛋白尿等并存,血尿酸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和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独立预警因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血尿酸水平逐年增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亦逐年升高,并有日趋年轻化趋势,而且高尿酸血症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和特效疗法。我院自2008年以来在门诊试用国产苯溴马隆对青年高尿酸血症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就诊患者,年龄18~44岁,经饮食控制后检测确诊为高尿酸血症113例。高尿酸血症入选标准:血尿酸男性>417 μmol·L-1,女性>357 μmol·L-1。所有患者在近1个月内未服用过影响血尿酸的药物,例如水杨酸类制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有药物过敏史、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不全、依从性差者均不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男性53例,女性5例;年龄18~44岁,平均年龄(38.2±7.6)岁;平均血尿酸值(491±14.6)μmol·L-1;病程0~4.8年,平均病程(2.7±1.0)年。对照组55例,男性51例,女性4例;年龄19~44岁,平均年龄(37.9±7.2)岁;平均血尿酸值(487±13.9)μmol·L-1;病程0~4.6年,平均病程(2.5±1.1)年。2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和治疗前血尿酸水平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低嘌呤饮食指导和生活调理,疗程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国产苯溴马隆(宜都长江药业有限公司)50 mg,qd,疗程4周。试验期间所有患者忌暴饮暴食,每天饮水量≥1500 mL,可服用碱性食物以碱化尿液利于尿酸结晶的溶解和排泄。

1.3 评价指标

用药前及疗程结束时检查血常规、血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肌酐、微量白蛋白尿(MAU)。

1.4 检测仪器

瑞士罗氏20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日本产HITA-CHI 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5 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4周后血尿酸明显下降至正常,或血尿酸较治疗前降幅>20%;有效:治疗4周后血尿酸较治疗前下降10%~20%;无效:治疗后血尿酸值无下降或虽有下降但较治前降幅不足1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变化

治疗后治疗组的血尿酸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blood uric acid level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blood uric acid level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vs.before:*P<0.01;vs.control group:#P<0.01

例数/n 5558组别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血尿酸/μmol·L-1 487±13.9448±13.5491±14.6326±15.7*#

2.2 2组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变化

治疗后治疗组的尿素氮、肌酐、MAU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2组治疗前后在血常规、ALT、AST方面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bloo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bloo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vs.before:*P<0.05;vs.control group:#P<0.05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白细胞/109·L-1 7.2±0.96.9±0.77.4±0.76.7±0.6血红蛋白/g·L-1 138±41.7133±39.5143±44.3132±40.8血小板/109·L-1 236±52.9217±50.1228±49.7204±51.2 ALT/U 33.1±1.632.2±1.732.9±1.833.3±1.8 AST/U 34.3±1.333.8±1.534.4±1.434.6±1.3尿素氮/mmol·L-1 8.3±0.78.0±0.68.4±0.96.5±0.7*#肌酐/μmol·L-1 85.4±2.682.6±2.785.2±2.870.9±2.8*#MAU/mg·L-1 22.8±0.921.8±0.722.9±0.817.6±0.9*#

2.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3。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 3 Comparison of clinic efficacy of 2 groups(n)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1例轻微恶心、2例胃部不适,都能坚持服药完成疗程。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有资料[2]显示,我国18岁以上的人群约2.4%~5.7%以上有血尿酸过高的情况,特别是男性发病有逐渐年轻化的倾向。这可能是因为男性喜赴宴、饮酒,喜食富含嘌呤、蛋白质的食物,使体内尿酸增加,排出减少[2]。有高尿酸血症者较血尿酸正常者更易发生心脑血管病、肥胖症、高血脂和糖尿病等[3]。因此,对青年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及早干预和治疗就显得尤其重要。高尿酸血症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和特效疗法,饮食控制很重要,正常人通过控制饮食后血尿酸可下降35.7 μmol·L-1。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例如动物内脏、骨髓、海味、蛤蟹等)、降低体质量、大量饮水、禁酒均是有效可行的降低血尿酸的方法[4]。另外,可应用一些抑制血尿酸生成和促进血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是苯并呋喃衍生物,为近曲小管强效而可逆性的血尿酸-阴离子交换剂,能阻断肾小管对血尿酸的重吸收,从而纠正患高尿酸血症病人肾脏血尿酸排泄过少,并在持续服药期间稳定地保持血尿酸排泄正常,使治疗后的血尿酸值保持正常。该药半衰期长,作用迅速而持久,服药后6~8 d内血尿酸水平即可降至正常,并在长期治疗过程中维持稳定状态[5]。

本研究提示国产苯溴马隆片对青年高尿酸血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改善肾功能,减少MAU,而无明显的血液系统和肝功能损害作用。因患者的血尿酸合成和排泄异常,仅通过限制高嘌呤饮食,虽然可以降低血尿酸,但这种下降达不到临床目标,也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大多数患者不良反应少,只有1例轻微恶心、2例胃部不适,都可以耐受。但远期疗效及其他不良反应尚待进一步观察。

[1]Bickel C,Rupprecht HJ,Blankenberg,et al.Serum uric acid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ngiographically prove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m J Cardiol,2002,89(1):12.

[2]刘志新.青年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66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05,11(11):1014.

[3]Chu NF,Wang DJ,Lion SH,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hyperuricemia and oth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among adult males in Taiwan[J].Eur J Epidemid,2000,16(1):13.

[4]Benecke M.Aviod purine-rich foods,drink a lot,reduce weight,the most important recipes a gainst hyperuricemia[J].MMW Fareschr Med,2003,145(31~32):36.

[5]曹雪霞,王 立.国产苯溴马隆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4):301.

猜你喜欢
马隆嘌呤高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西晋时期唯一的物理战
别忽略素食中的嘌呤
想吃火锅又怕尿酸高,如何解
西晋大将:坚不可摧的西北长城
西晋大将:坚不可摧的西北长城
西晋时期唯一的物理战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
啤酒酵母对嘌呤类化合物吸收特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