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脂肪肝合并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2010-07-16 10:20谭朝晖胡红松谢丽华刘荣火黄妙娟
中外医疗 2010年33期
关键词:脂肪性酒精性脂肪肝

谭朝晖 胡红松 谢丽华 刘荣火 黄妙娟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广东深圳 518172)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胰岛素抵抗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共同发病基础。近年我们采用中西医治疗脂肪肝合并胰岛素抵抗100例,效果满意,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确诊为脂肪肝的病人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7~60岁,平均年龄41.6岁;病程5个月~6年;B超诊断:轻度14例,中度16例,重度20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42.2岁;病程6个月~7年;B超诊断:轻度15例,中度13例,重度22例。2组比较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

(1)有易患因素;(2)没有饮酒史;(3)排除药物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4)有乏力、肝区隐痛等症状,或伴肝脾大;(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伴增高的尿酸等;(6)有B超分度诊断依据。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中药治疗。方药组成:泽泻20g、制半夏10g、海藻15g、丹参25g、郁金10g、柴胡10g、决明子15g、生大黄6g、生黄芪15g、炒白术12g。日1剂,水煎取汁250mL,分2次口服,同时服用易善复(北京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010)1粒,3次/d。对照组单纯采用易善复胶囊1粒,3次/d。2组30d为1个疗程,疗程间停药3~6d,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

1.4 脂肪肝分度

(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远场回声衰减;(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3)肝脏轻度或中度增大,肝脏边缘圆钝;(4)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肝内血流信号减少;(5)肝右叶包膜及横膈回声显示不清。具备上述第(1)项和第(2)~(4)项之一者为轻度脂肪肝;具备第(1)项和第(2)~(4)项之二者为中度脂肪肝;具备第(1)项和第(2)~(4)项之二及第(5)项者为重度脂肪肝。

表1 比较2组疗效

表2 比较2组肝功能及血脂标(±s)

表2 比较2组肝功能及血脂标(±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1.5 疗效判定[2]

治愈:无临床症状、体征或好转,超声显示脂肪肝特征消失,肝功能无异常,TC降低20%或TG下降40%。显效:无临床症状、体征或好转,超声显示脂肪肝特征明显改善,恢复肝功能,TC减低10%~20%,TG下降20%~40%。有效:无临床症状、体征或好转,肝功能恢复和(或)TC降低10%~20%,TG降低20%~40%。无效:没有到达上述标准。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表1)。

2.2 比较2组肝功能及血脂指标(±s)(表2)

3 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遗传、环境、代谢等因素所致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多种代谢紊乱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和共同的危险因素造成胰岛素抵抗,特别与脂肪代谢障碍相关性最明显。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肝可促进分泌胰岛素的增加,而脂肪堆积的肝细胞对胰岛素造成抵抗,从而形成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的恶性循环,文献记载胰岛素抵抗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共同发病基础[3]。

实验研究表明,消瘀化痰饮可以降低大鼠血清中FPG、FINS、TG、TC、FFA及TG、TC的含量,降低HOMA-IR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改善实验动物肝组织的脂肪变性。

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可促进肝功能、脂质、血糖和HOMA-IR的改善,疗效优于单纯易善复胶囊。但确切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

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8,11(2):71.

[2]厉有名.脂肪肝现代诊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2~63.

[3]颜勤明.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07,20(3):277~278.

猜你喜欢
脂肪性酒精性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成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新药的研发
如何快速消除脂肪肝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