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

2010-07-16 10:20陈凯
中外医疗 2010年33期
关键词:替硝唑阑尾阑尾炎

陈凯

(怀化市中医院 湖南怀化 418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01年3月至2008年4月期间怀化市中医院住院病人中筛选出急性阑尾炎患者156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72例,年龄6~87岁。切口感染6例,感染率约为3.9%。根据临床统计学处理,性别及年龄在切口感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研究指标通过回顾性研究病程、营养状况、手术操作时间、切口保护方式、腹腔引流物安放部位、切口清洗等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腹痛至手术时间≤24h的患者106例,>24h的患者50例;营养状况BMI>25的患者70例,2060min的患者66例;应用腹膜外翻保护切口80例,常规护皮76例;顺行切除阑尾150例,逆行切除6例;采用2组对照,用丝线缝合腹膜20例,感染4例,吸收线缝合腹膜136例,感染2例;经原切口安放引流15例,于下腹壁另行戳口引流50例;切口用替硝唑及庆大霉素冲洗30例,用生理盐水冲洗35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版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采取早期手术、缩短手术操作时间、腹膜外翻保护切口、替硝唑及庆大霉素冲洗切口、引流管另行戳口等措施,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各种因素影响切口感染的结果对照

3 讨论

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可达10%~20%。为了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本科室针对切口感染相关因素,通过回顾性研究临床观察,找出了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了切口感染率,分析如下:(1)采取早期手术:阑尾发炎后肠道致病菌(尤其是厌氧菌)毒素作用于周围组织,与靶细胞膜受体结合,特异性介导毒素进入细胞,同时各种酶也作用于细胞。从本组的临床资料分析,腹痛至手术时间≤24h的患者切口感染率(1.0%)显著低于>24h的患者感染率(10%)。因此对阑尾炎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可减少切口感染。(2)术前力求明确诊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口感染。(3)尽量减少逆行法切除阑尾。(4)缝线的选择:术中选择不同材质的缝线和缝合方法,可以预防切口因缝线感染而长期不愈。(5)替硝唑及庆大霉素冲洗切口:Carlos等研究表明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比不冲洗者感染率明显下降,因此术后冲洗切口对预防感染很有必要。(6)术后伤口的处理:当怀疑术后可能会发生切口感染时,尤其肥胖者要勤观察,多换药,换药时挤压切口两边组织将其液化脂肪及渗液充分挤出。若发现针眼及切口有感染迹象,可以给予局部红外线理疗,换药时切口覆盖利凡诺尔纱条,常常能使炎症消散,不至于形成脓液,影响切口愈合。

[1]裘法祖.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出生版社,2004:482~487.

[2]Maon RJ.Surgeryforappendicitis;isitnecessary[J].Surginfect(Larchmt),2008,9:481.

[3]李景春,宋立伟,王彩平.预防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两点改进[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15(1):261.

[4]StyrudJ,ErikssonS,Nilssonl,et al.Appendectomyversusantibio tietreatmentinacuteappendicitis.Aprospectivemulticenterrand omizedcontrolledtrial[J].WorldJSurg,2006,30:1033~1071.

[5]吴在德,吴肇汉.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61.

猜你喜欢
替硝唑阑尾阑尾炎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酸碱环境对TiO2吸附替硝唑的影响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用药效果初评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克拉霉素与替硝唑联合治疗小儿胃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