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新机遇——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010-08-15 00:50宋迎迎陈凯莉
铜陵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进程国际化

宋迎迎 陈凯莉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金融危机下的新机遇
——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宋迎迎 陈凯莉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金融危机加速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文章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因素、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并指出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路径。

金融危机;新机遇;人民币国际化

一、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和人民币的国际化现状

(一)金融危机的大背景。2007年9月份以来,发源于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最终演变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作为危机发源地的美国,经济受到了重创,股势暴跌、工人失业、企业破产。与此同时,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经济也受到了影响,主要表现在外贸出口方面。如果说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是“危”的话,相反,它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来说则是“机”。金融危机在削弱美元霸主地位的同时,也在不断体现出人民币的实力,从而为人民国际化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的部分或全部职能扩大到世界范围,最终成为世界通用货币的过程。[1]国际化的人民币将履行着国际上的计价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以及贮藏手段等职能。如今,人民币基本上实现了周边化这个阶段。人民币作为贸易和结算货币,已基本上实现了在周边国家如越南、老挝和缅甸的自由流通。同时,随着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关系的不断加强,采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要求日益强烈。然而,人民币国际化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人民币的流通范围还局限于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与美元、英镑、马克、日元、欧元等国际货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二、金融危机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因素分析

金融危机就像一个试金石,人民币的价值在危机下进一步得到体现。与此同时,美元的霸主地位则面临一系列的挑战,美元贬值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金融危机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具体因素主要有:

(一)金融危机下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经济基础。经济的增长是货币国际化的基础,货币的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集中表现。[2]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加大。2008年我国的GDP实际增长率达到9%,GDP排名世界第三,并与日本的差距不断缩小。因此,我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金融危机下人民币币值稳中有升,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信誉保障。人民币的币值是建立在我国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外汇储备基础之上的,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外汇储备使人民币币值稳中有升。[3]2008年,人民币对欧元升值接近11%,对美元升值7%。自2007年4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破7”以来,人民币汇率地进入了“6时代”。人民币升值的利弊作为一个热点话题普遍引起了人们的讨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人民升值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信誉,客观上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金融危机推动了人民币国际结算,为人民币国际化实践开辟了道路。一国货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表现,而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推进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贬值的压力越来越大,用美元结算的外汇风险增加,而采用币值稳定的人民币结算则适应我国外贸企业的需求。为适应这一需求,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这标志着人民币结算已由边境贸易领域拓展至国际贸易领域。[4]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适应市场各方需求,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实践开辟了道路。

(四)金融危机下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完善,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配套措施。金融危机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体系受到了重创,而我国金融银行业确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据统计,2008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净利润5834亿元,较上年增长30.6%。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决定,到2020年,将上海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国际中心地位的确立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配套措施。

三、金融危机下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会给我国的经济体系带来一些挑战。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意义深远。

金融危机下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人民币国际化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我国的政治地位。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实力强大的体现,反过来,人民币国际化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政治是经济的反映,强大的经济实力将扩大我国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政治地位。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在不断增强。例如,在4月初的G20伦敦金融峰会上,我国倡导的全球携手合作、加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反对贸易保护等提议,得到了与会国家的一致认同,并最终体现在正式公报上。

(二)人民币国际化将有效降低企业的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国际贸易领域更多地使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结算将大大降低我国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汇率风险是指涉及到外币的兑换时,由于时间间隔而产生的汇率波动的风险,汇率风险主要存在于国际贸易领域的外币支付与结算过程中。[5]与此同时,企业向银行买卖外汇又增加了企业的交易费用。人民币国际化则有利于解决这一难题,能够降低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从而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三)人民币国际化将减少我国对美元等国际储备资产的依赖,降低外汇储备风险。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人民币可以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我国可以使用人民币充当部分储备货币,从而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目前,我国储备资产的主要构成还是美元。我国是美国最大债权国,我国目前大约持有74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相当于美国国债总额的7%。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人民币自汇改以来的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达到17%。我国有近两万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美元的贬值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我国外汇储备的缩水。而用人民币充当我国部分储备货币,可以大大降低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

(四)人民币国际化将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布雷顿体系的崩溃反映了美元霸主地位的动摇。然而,这一动摇并没有改变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目前,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近80%采用美元计价结算,国际储备中的主要货币仍是美元。金融危机的爆发反映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G20峰会前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了“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设想,主张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的国际化则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将打破美元独霸的局面,从而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四、金融危机下积极创造条件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民币国际化将会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外汇储备风险的降低以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人民币国际化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挑战,但其积极影响还是主流。因此,我们应不断创造条件,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一)大力发展经济,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蔓延,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的衰退已成定局。2009年4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2009年世界经济预测认为:2009年世界GDP增长率为-1.7%,这是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情况。然而,世界经济的下滑并不能阻挡我国经济前进的脚步。随着我国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我国经济正向着“保8”的目标不断迈进。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二)积极采取措施,努力稳定和发展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发展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了外部需求的下降,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从去年11月开始出现了连续下滑。面对这一危机,需要我国外贸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外贸企业需要在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出口结构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出口竞争力。同时,我国政府为了稳定出口,从去年8月份开始,已经连续7次提高出口退税率,部分商品的口退税率达到了17%,实现了全额退税。这些政策措施对于稳定出口、发展对外贸易,从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鼓励支持我国企业跨国投资,实行“走出去”战略。跨国投资有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依赖程度,从而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外企业的资产价值大幅度缩水,从而为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扩张和并购提供了好时机。然而,我国企业跨国投资会面临许多风险,如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及政治风险等。因此,政府需要在信息发布、资金融通、风险保障等方面加强对企业跨国投资的支持。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国投资,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将不断增大。

(四)大力发展我国金融市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必要的配套措施。人民币国际化必须要有开放、完善的金融市场作支撑。去年,央行决定在内设机构中新设汇率司,而汇率司的职能之一是“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协助有关方面提出资本项目兑换政策建议”。[6]我们要利用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在香港建立人民离岸中心。同时,上海的基础条件好、金融市场的完备程度和开放程度高,具有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先天优势。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完善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必要的配套措施,从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美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美元迅速崛起,而金融危机给人民币带来了新的机遇,有利于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地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我们需要把人民币打造成世界性的品牌,让人民币走向世界。人民币就像一艘刚刚起航的航空母舰,而金融危机正是这艘航空母舰的助推器,使人民币在动荡的国际市场上斩风破浪、逆势飞扬。

[1]刘力臻,徐奇渊.人民币国际化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王广谦.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与金融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刘舒年.国际金融[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4]李清.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顺应市场各方需求[N].金融时报,2009-04-10.

[5]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6]李可,高鸿艳.人民币国际化号角吹响[N].中国贸易报,2009-03-24.

F822

A

1672-0547(2010)03-0024-02

2009-11-05

宋迎迎(1986-),男,安徽滁州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

陈凯莉(1984-),女,安徽淮北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进程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阻碍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